泉州木偶頭雕刻

泉州木偶頭雕刻

泉州木偶頭雕刻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木偶頭像和木偶神像雕塑業最初的關係是一體的,泉州早期的傀儡頭都是由雕刻佛像的專業作坊兼營,目前所能追溯到的,僅止清代較著名的傀儡頭雕刻作坊:“西來意”和“周冕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木偶頭雕刻
  • 分類:雕刻
  • 地區:福建
工藝簡介,發展歷程,

工藝簡介

木偶,古稱傀儡,起源於遠古用作殉葬的“俑”。據《舊唐書》、《後漢書》等古籍記載,漢代這種“刻木為人、像人之形”的偶人,已形成一種特殊的表演藝術,學界普遍認為“傀儡戲”——“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表演形式。據考證,漢代是我國歌舞百戲興盛勃發的朝代,也是傀儡品種興盛勃發的時代,漢代傀儡列於百戲之首,與“百戲”一起成為中國戲曲形成的源頭。據文獻資料考證,傀儡戲唐末傳入泉州,宋代在閩南地區廣泛流行,俗稱“嘉禮戲”。泉州原屬古越之地,隨著歷史上三次中原仕族南遷,先進的中原農耕技術及諸多文明成果隨中原移民大量入泉,使泉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文薈萃之邦”。由唐至宋,泉州海外交通貿易日益繁榮,至宋元時期成了“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東方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經濟發達、民生富足、文藝繁榮。同時各種宗教寺廟宮觀,星羅棋布遍及城鄉,宗教文化強盛發達,民間信仰鼎盛,宗教信仰、神祇崇拜已滲透民眾的精神世界和俗世生活中,名目繁多的神佛慶誕、迎神賽會等隔三差五幾無間歇,與巫文化關係密切的傀儡戲如魚得水,異常活躍。傀儡是“刻木像人”的造型藝術,傀儡頭自然成為傀儡藝術的主要構成部份,因而傀儡頭雕刻隨之興盛。同時,泉州古稱“佛國”,歷代各種宗教長期和睦共處,各式宮觀寺廟中的民間木偶神像雕刻應運而興,且不管是泥塑的或木雕的諸神造像,都較完美的繼承了唐宋以來民間的彩繪風格,因而傀儡頭造型的主要特點也比較完美的保留了雍容豐腴、神韻含蓄的藝術風格,佛像造型與雕刻技藝高超,出現了不少無名氏雕刻能手。
江加走出生於一個亦農亦藝的清貧家庭、木偶頭雕刻世家,師承於其父。江加走本名長清,泉州北郊花園頭村人,其父江金榜,既是農民,又是雕刻神象、布袋戲頭和兼事家具漆畫的藝人,他一面種田,一面從事雕刻、粉彩木偶神像作業,也為木偶戲班雕刻粉彩木偶頭像以維持家庭生活。江加走與哥哥江凹司(字雨水)幼時都讀過幾年私塾,後因家貧,輟學在家,邊種田,邊學藝,向父親學習雕刻、粉彩木偶頭像手藝。江加走11歲開始學藝,15歲就學會很多雕刻手藝,17歲因父親眼力衰退不能工作,他就開始繼承父業,18歲父親病逝,他與哥哥共同挑起生活的擔子。江加走隨父學藝,學做木偶頭坯的雕刻,哥哥江凹司做木偶頭粉彩。兄弟倆孜孜不倦,技藝上不斷精進,兄弟雖然分家,但在木偶頭像的製作上還是分工合作。其兄去世後,江加走把木偶頭像的粉彩工作也擔當起來,全面繼承了父業。江加走少年時代,對“周冕號”藝人黃良司、黃才司所創作的木偶頭像的造型和手藝是很欣賞和佩服的,他經常到作坊去看他們的操作手法,向老師傅學習,取他們的作品來細細觀摩,同時刻苦練習,以自己的作品對照其兄的遺作,技術上越加提高。江加走繼承了泉州民間木雕神像和木偶頭雕刻造型和彩繪的藝術傳統,潛心創作、創新,終於發揚了泉州木偶頭雕刻藝術,取得高超的藝術成就。

發展歷程

1920年春末夏初,江加走成功製作了《封神演義》全套木偶頭像,聲名大振,木偶戲師傅要演新戲,需要創作新的木偶頭像都來找他計議。當時“周冕號”的老藝人先後染疫亡故,江加走就承攬了泉州、漳州廈門、福州和南洋各地的提線、掌中木偶頭的雕刻和粉彩業務。江加走在師承他父親和泉州老藝人的傳統技術的基礎上,汲取和借鑑其他戲劇和民俗藝術的精華,加以提練,因而不斷塑造出各種富有獨特性格和色彩的木偶頭像,當時的泉州行商把江加走的木偶頭像帶到台灣,受到了台灣木偶戲藝人的歡迎。
抗戰期間,僑匯中斷,素在僑鄉流行的木偶戲無人雇演,木偶頭像沒有銷路,江加走的業務受到很大影響,直至解放後,江加走產生了新的希望,時已年近八十,仍不忘精心雕刻,並將他的卓越技藝傳授給他的兒子江朝鉉。他從藝70多年,創作了大量木偶頭精品,提供閩南泉、漳、廈各地木偶戲的演出,還到世界各地演出。五十年代,隨著泉州木偶戲劇團到上海、蘇州各地及赴京演出,以後又到羅馬尼亞參加國際木偶節,江加走的木偶頭像成就遂名聞國內外,被國際友人譽為“木偶之父”。
1954年,江加走辭世後,所遺下的木偶頭雕刻藝術由其子江朝鉉全部承繼下來,江朝鉉逝世後,其子江碧峰又承繼父業,並繼續傳承給下一代,至今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已傳至第五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