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現狀,文化背景,宗教石刻藝術,造像藝術,裝飾性宗教藝術,摩崖石刻藝術,碑刻藝術,浮雕藝術,經幢石刻,評價,相關書籍,基本信息,特色及評論,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簡介
包括教徒的墓碑、墓頂石、石墓雕飾、
宗教建築石雕以及造像等。
伊斯蘭教石刻主要有墓碑、墓頂石、石墓以及禮拜寺遺址中的壁龕石刻。墓碑發現較多,分豎碑與橫碑兩種。豎碑為長方形,一般高0.4~0.9米,寬0.2~0.6米,頂部為雙重弧線形成的尖拱;橫碑亦為長方形,高0.5米以上,寬 0.6米以上,上、下邊緣飾有帶狀紋,下有蓮座。碑陽刻寫
阿拉伯文碑文,少數在碑陰刻有
漢字。碑文簡單,一般先述死者姓名,後記回曆卒年。墓頂石多為長方條石,一般長1.5米左右,側面刻
阿拉伯文字。石墓用整塊花崗石刻成,平面呈長方形,下設須彌式基座,墓頂呈階梯狀內收,多者可達 5層,最上一層為尖拱形頂石,前面雕有雲、月圖案,頂下一層的側面陰刻阿拉伯文墓銘(亦稱擋垛石刻)。其中泉州東郊的“聖墓”尤為著名,據傳是穆罕默德門徒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仕的墓葬,墓後石廊中有歷代名碑 5通,其中一通為阿拉伯文的“重修聖墓碑”,刊於回曆 722年,即元至治二年(1322)。壁龕石刻多嵌於禮拜寺石牆上的尖拱形壁龕內,用古阿拉伯文刻寫《
古蘭經》經句,如
泉州清淨寺西側的奉天壇遺址,即保存了大量壁龕石刻。另外清淨寺內還保存了古阿拉伯文的石碑,也是重要的宋元石刻。
現狀
現存的古基督教石刻有墓碑和墓頂石等。墓碑形制與穆斯林的墓碑相似,但銘文用敘利亞文刻寫,並且在碑額中刻有
十字架。十字架以雲朵或
蓮花承托,有些碑還在十字架兩側雕有帶翼
天使。墓頂石亦為尖拱狀,上面雕有蓮花所託十字架。
印度教石刻中主要保存了建築物上的浮雕,如石柱頭雕飾、石造像等。最著名的是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上的 2根青石柱,為
元代遺物。石柱平面呈十六邊形,但柱頂、柱中、柱腳三部分為四邊形。在四邊形柱面上刻有
印度、
錫蘭等地流傳的神話故事圖案。開元寺中,還有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建造的兩座
婆羅門教式方形石塔。此外,1934年,泉州南門還曾出土高達1.15米的
毗濕奴神石像。
佛教石刻以造像與
經幢為主,如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的泉州金井西資寺中的 3尊大石立像,中央如來佛高達 4.5米。晉江南天裸寺有依崖雕刻的彌陀、觀音、大勢至 3尊造像,各高6米,寬約3米,建於南宋嘉定時。此外,清源山等地還有宋、元時期的佛教造像。泉州南安縣桃源宮記憶體有北宋天聖三年(1025)建的石雕
陀羅尼經幢,高約 7米,八角七層,上刻《尊勝陀羅尼經咒》及佛像、
飛天等。泉州通天宮內也有與之相似的一座宋代十三層經幢。
在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保存有一座露天
太上老君造像。高 5.1米,寬7.3米,厚7.2米,由整塊天然岩石雕成,是難得的宋代
道教石刻。在泉州晉江縣萬山峰保存一尊摩尼教浮雕造像,建於元至元五年(1339)。造像高1.52米,寬0.83米,散髮披肩,背後毫光四射,世稱“摩尼光佛”,是中國僅存的摩尼教石像雕刻。
泉州宗教石刻的收集保護始於
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拆除泉州城牆,許多埋入城基的石刻重新出土,
吳文良等學者曾大力蒐集保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吳文良將所藏宗教石刻 147件捐獻國家,並編寫了《泉州宗教石刻》一書。近年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進一步蒐集整理宗教石刻。現在泉州宗教石刻除寺院和名勝地保管者外,均移存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保護。
文化背景
泉州發現保存在地上和出土的多種宗教石刻表明,泉州是世界上多種宗教的聚集地區。計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摩尼教(明教)等。
道教 系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淵源於古代的巫術、戰國秦漢的神仙方術。始創於東漢末年,成熟於
南北朝,及至唐宋大盛,
明清漸衰。但泉州至唐、五代發展以降,經久不衰。大量興建道教宮觀、祭壇,湧現名道士和道教研究學者是其標誌。除文獻記載外,還有碑刻佐證。
到宋代已步人興盛時期,此間興建和重修了大批道教宮觀。依方誌就載有天應觀、淨真觀、柏庭觀、碧虛觀、天妃宮、花橋慈濟宮、東嶽行宮、城隍廟、法石真武行宮、清源山純陽洞、北斗殿、真君殿等。又造像也頗有造詣,前述現存中國最大的老君岩是當時盛行信奉道教和道教造像造詣之深的標誌。這同當時官方倡導信奉道教息息相關。至元朝,因泉州為世界通商大海港,道教的流傳仍較興盛,仍修建道教宮觀,較著名的有至元十八年(1281年),著名的阿拉伯人的後裔蒲壽庚兄弟“協力捐財”重建清源山純陽洞(裴道人蛻化處)。後於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蒲壽峁之孫蒲一卿繼其祖輩,再次捐資修繕純陽洞。岩壁上鐫刻阿拉伯人蒲氏祖孫的名字尚留芳迄今。明代早期至中葉道教仍相當流行。如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修紫帽山金崇真觀,信奉天妃、關、岳諸神等。晚明及清代,雖上層道教已逐漸衰落,但泉州民間道教依然興盛。清代重修較著名的道教宮觀有元妙觀、天妃宮、東嶽行宮、花橋慈濟宮、通淮關帝廟、府及縣
城隍廟、
北帝廟、魁星樓等。
佛教 系由印度人悉達多·喬答摩(公元前565-前485年)所創立,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是當時反婆羅門教思潮之一。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傳人中國,在河南洛陽興建白馬寺是其標誌。至西晉傳人泉州,唐、五代興盛,至宋代始步入儒、道、釋三教合一時期,並漸世俗化,到明代始衰落。佛教在泉州從傳人——發展——衰落過程,在文獻、佛教建築、佛教石刻方面都有所反映。
伊斯蘭教 系由穆罕默德於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立的一種神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之一。於8世紀中葉由海路傳人中國泉州,元代又從陸路傳人泉州。從泉州出土多通元代阿拉伯文石碑及清淨寺大型門楣石刻(長186、高50、厚15厘米),可知泉州當時就有清淨寺六七座。與現存《重立清淨寺碑》(元至正十年刻。明正德二年重立石,現保存於泉州清淨寺內)所記:“今泉元禮拜寺增至六、七”相符。又泉州除靈山墓及附近發現多座墓外,又陸續出土穆斯林墓石。由此可窺見伊斯蘭教在泉州勢力強盛之一斑。
基督教 係為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之各派的統稱。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一些小教派。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唐貞觀九年(635年),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傳人中國,稱景教。據泉州出土的元代基督教徒墓碑,可知基督教是元代方傳人泉州。又於泉州出土許多明代基督教徒墓碑,可知基督教在泉州於明代已很盛興。
婆羅門教 系由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北部的達羅毗荼人而創立“吠陀”教演化成婆羅門教。至公元前7世紀經改革後稱印度教。據韓槐樺先生考證,婆羅門教有可能於秦漢時期在華南作蠕動式的傳播。然據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有東南亞、西南亞輸入的器物推斷,婆羅門教於西漢時傳人中國的可能性更大些。而傳人泉州有可能是五代或宋。元代已興盛。泉州出土大宗元代印度教石刻就是明證,其中有毗濕女立像、摩羅、猴王雕像及“磨盤”等。
此外,猶太教、日本教也傳人泉州,雖尚未發現猶太教石刻(也許已發現尚未能識別)、日本教石刻,但都有文獻記載可考。
猶太教 創立於公元前538年,是猶太民族的一種古老神教,信奉雅赫維(基督教《聖經》中讀作“耶和華”)為“唯一真神”。天主教習稱之為“古教”。12世紀初傳人中國(據河南開封明弘治二年《重建清真寺記》碑記),元代傳人泉州,這可從1326年駐泉州的聖方濟各會派安德魯·貝魯亞主教給義大利的瓦氽敦主教的信得以證實。信上說,“在此大帝國境內,天下各國人民,各種宗教,皆依信仰,自由居住……吾等可自由傳道,雖無特別允許,亦無妒忌礙。猶太人及薩拉森人改信吾教者,至今無一人。”從這段記述,不僅證明當時泉州猶太教之存在,且表明當時確實是多種
宗教聚集地和各種宗教平等相待,各自可自由傳道。因猶太教嚴禁崇拜偶像,所以不可能發現猶太教石造像,然泉州發現兩方似波斯、阿拉伯文字石刻(尚未能讀通其義),或許是猶太教石刻(有待詮釋)。
日本教 19世紀末傳人泉州的日本教,實屬日本佛教淨土宗十大支派系中的兩個支派(一支為大谷派,稱東教,一支為本願寺真宗派,稱西教)。據尤國偉先生撰《日本教人泉小記》載,首任日本教士水谷魁耀“先祖南校場頭一民屋為教堂,泉州人因它是日本人的教,就叫它日本教。”並說:“日本教雖屬佛教,但可以討老婆、不吃素,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像,講的是佛經,符合泉州人的信仰習慣,因而頗有信奉其教的。”19世紀末,東、西教在泉州建有教堂。其中東教在泉州的勢力發展很快,系因得到官紳支持,又較符合泉州人的信仰習慣。
泉州不僅是多種宗教的聚集地,而且也是信奉多神的地區,這同信奉道教及道教的日趨世俗化有著密切關係。其中又以宋代為最興盛。這又同宋代泉州知州都很重視對道教諸神的崇奉和倡導息息相關。如知州真德秀(宋理學大師朱熹的後嗣弟子)繼承和發揚了朱熹理學的“仁”的思想,在“有功於民”的根本前提下,把一切正統道教的神仙和民間道教的俗神,一概列入祭祀的對象,並借祭祀各類道教的神仙,以表達他的施仁政的為政宗旨。其做法恰與百姓對道教神仙的心理寄託相符合,因之,泉州信奉多神,除信奉正統道教尊神(三清、玉皇大帝、北極大帝)外,又信奉龐雜的民間俗神,且長期流傳於民間,從而構成十分龐雜的民間道教俗神系統。如: 自然神 尊奉的天然神化的神祇有山川、社稷、城隍、雷公、電母、風伯、雨神…… 動物神 尊奉龍神、金雞神…… 人物神 此類神系包括生前有功於老百姓的人或身懷異能的隱居者,辭世後被人們神化,塑像紀念、祭祀,而成為地方的保護神。如實有其人的林默娘(媽祖、天妃、天后)、吳卒(保生大帝)及有功於民的官員如關羽、岳飛、蔡襄、無諸……。 守護神 系指專門保護個人或公眾的諸神。如土地公、灶神、鬥神、境鋪王爺神…… 在泉州發現反映多神崇拜的石刻也很多。如:位於泉州南關外(今中山路)有一座建於宋紹興末年奉祀吳奉的慈濟宮(俗稱“花橋宮”),在宮門橫額上尚保存題有“真人所居”的石匾。
位於清源山純陽洞檔面岩壁上保存著元至元四年(1338年)萬安禪寺用平、智泰撰《重建清源純陽洞記》的石碑一通,碑文介紹了裴道人的故事,並有“並創屋以禮群仙。扁曰‘純陽’”的題記。泉州知州真德秀十分崇拜蔡如金(唐朝泉州道術精深的著名道士),特為他立《蔡真人誥碑》一通。位於泉州城西南升文鋪升文山(俗稱“龍頭山”)上有座宋代建的鐵爐廟,明代重修,今尚存(廟址遷至升文山東象峰巷,現屬新華西路西面象峰巷)。廟中尚保存一通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立的修廟碑。而廟中除祀應魁聖王外,也祀觀音菩薩,並祀民間道教雜神三夫媽和王爺神等。
宗教石刻藝術
泉州宗教石刻藝術豐富多彩,題材廣泛,雕刻技藝精湛,是泉州宗教藝術發達的主要表現。現僅擇其要介紹於下:
造像藝術
生殖崇拜石雕造像 石且(當地俗稱“
石筍”),聳立於泉州新門外浮橋村附近的龜山上。系用5層直徑不等的花崗石略作雕琢壘砌而成,造型頗肖男根。高達3米。現存上細下粗呈筍狀,故俗稱“石筍”。據
乾隆版《泉州府志》載:“宋郡守高惠連以私憾擊斷石筍。”可推知原石且頂端非鈍尖形,而是模擬男根雕琢而成龜頭,且惟妙惟肖,才會被高氏有“私憾”之感而擊斷頂端(即男根龜頭部分)。又據高惠連是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泉州郡守,由此可推知石且在北宋即已
存在。該石且頂端被擊斷後,至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由郡守張岩修補之。明黃吾野詠《石筍疑煙》詩云:“一片雲根天琢成,錦萌擇口綠苔生,煙中千古亭亭立,保必嬋娟映水明。”也表明此石雕系屬石且,是男根的象徵物。模擬男根塑且,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時代已出現,並盛行於龍山時代。考古發現少量仰韶時代陶且、石且和發現大量龍山時代陶且、石且、木且就是明證。這是生殖崇拜由崇拜女性轉向崇拜男性的產物。但當時都是小型雕塑,大多小於真男根,偶有與男根相若者。而泉州現存這一石且之大,堪稱中國石且之最。這一男根象徵物,是生殖崇拜遺風的產物。現代在西南少數民族中尚可找到此類原始崇拜的活化石。如四川木里縣大壩村有一個被稱“雞兒洞”的,洞內就供奉一約30厘米高的石且。當地普米族未孕婦女為了祈求生育,遂到該洞裡給石且燒香叩頭,十分虔誠地向石且頂禮膜拜,並掀起裙子遮在石且上坐一下或蹲一下。她們信以為這樣與石且接觸後即能生兒育女。不過,有的學者認為泉州“石筍”是北宋時期南印度泰米爾人在泉州留下的遺物,為印度教神祇濕婆的象徵物——“林枷”(梵文音譯,指男生殖器)。
宗教石雕造像 泉州石雕造像很多,而且是多種宗教造像並存,計有道教、佛教、印度教、摩尼教造像等。如:
道教造像 位於泉州清源山西側的羅山、武山南麓,有尊現存唯一的宋代巨型道教石雕像,名曰“老君岩”,又名“羽仙岩”,即老子像。系由一塊天然岩石圓雕而成。老子石像昂首挺胸,悠然踞坐,目光炯炯,面含笑容,神態慈祥,雙耳垂肩,鬢飄胸前,左手撫膝,右手靠幾,端莊大方。整尊雕像線條分明,雖整體刻工顯粗獷,但額褶、飄鬢細部雕琢精細,刀法嫻熟,柔中有剛,表現了宋代的手法和風格。此尊老子石雕巨像,坐高5.1米,寬7.3米,厚達7.2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老子石像。
摩尼教造像 位於泉州晉江羅山蘇內華表山麓的一座元至正五年(1339年)改建的單檐歇山頂石構建築的正廳後壁,以天然崖壁為後牆的牆中部,有尊浮雕坐蓮波斯摩尼佛像,系依花崗岩崖壁(廳後壁)中部浮雕而成。即先在正廳後壁中央雕琢一圓形淺龕,爾後在龕內浮雕一尊盤坐於蓮花壇上的摩尼佛像,容貌慈祥,面部圓潤,眉脊隆起,雙耳垂肩,散髮披肩,鬢垂及胸,雙手平置於盤腿上,掌心向上。面、身、手三部分巧用俏色雕法,即利用岩石的不同自然色澤構圖(面稍青,身呈灰白,手呈淡紅),形色自如,出神人化。像高152、寬83厘米,背袱光輪,毫光四射,俗稱“摩尼光佛”。這是中國唯一保存至今的明教石雕偶像,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完好的石雕摩尼像。1991年2月中旬,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團抵草庵摩尼教遺址考察,當專家們看到寺內這尊
目前世界上僅存的摩尼光佛時,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官員迪安博士激動地向中外記者、學者鄭重宣布:這是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活動最大發現,最大成就。
喇嘛教造像 泉州清源山碧霄岩景區內有三尊為中國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喇嘛教岩壁石雕像,當地居民稱之為“三世佛”。“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藏傳密教(俗稱“喇嘛教”)佛堂中供奉的主要佛像。碧霄岩“三世佛”系高浮雕於岩壁上一長方形(高3米、寬6.5米)大龕內。三尊佛像呈一字形並排結跏坐在仰蓮座上。左尊為過去佛,作觸地印之降魔相,左托缽;中為現在佛,亦作觸地印之降魔相;右尊為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皆為土蕃形象,神態自若,屬元代佳作。據載此為元代泉州路監臨官——達魯花赤阿沙(寧夏靈武人)於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登臨清源山,感岩之雄偉,造崖而雕,築殿供奉。
婆羅門教造像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展廳中展出一尊1934年出土於泉州南校場的婆羅門教(亦稱“印度教”)石雕像——毗濕奴像(印度教崇奉的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主神之一,呈佇立姿,頭戴高帽,雙目下垂,鼻樑高聳,雙耳垂肩,有四隻手,各持法器,其中一手作無畏狀,上身袒裸,下體似著羅衣(緊身),直立於一半月形的蓮座上。通高115厘米⑤。
岩壁雕釋迦瑞像 位於泉州清源山左峰半山腰,依岩壁雕鑿釋迦瑞像一尊,高4米,寬1.5米。像呈立姿,左手下垂,掌心朝外,右手露肩作無畏手印,其造型取法於木刻的旃檀瑞像而別具一格。旁刻雕造時間,可知是北宋元祏二年(1087年)的作品,也是福建有文字可考的宋代造型藝術佳作之—⑥。
岩壁雕阿彌陀佛像 位於清源山右峰南面半山腰,保存一尊元代依岩壁雕鑿的阿彌陀佛立像。高5米,寬2米。頭結球鬢,面容豐潤,右手下垂,左手平放胸前,足踏蓮花,貌相慈祥,神態端莊,雕工精緻,造型生動,風格古樸,有較高藝術造詣⑦。
達摩像 在泉州崇福寺內供奉一尊宋代一小型石雕達摩像。高58厘米,寬22厘米。像呈坐姿,頭向右側,無發,合眼,閉嘴,兩頰皆須,面部形象肖西南亞人。雙手平抬合抱於寬大的袈裟里,足履僧鞋外露,衣褶刻工精細,線條流暢。達摩為印度僧人,中國佛教禪宗追溯為該宗派的始祖⑧。這表明宋代崇福寺曾是南禪宗寺院。
觀音坐像 位於清源山東側的賜恩岩清代建的佛殿內供奉一尊白衣觀音,雕於宋元枯年問(1086~1094年)。觀音呈坐姿。高4米,肩寬1.92米。六道垂髮分披兩肩上,雙手切合掌心向上,慈目低垂,神態端莊,雕工精細,形神兼備。
此外,泉州還有大量的佛教造像。如清源山瑞象岩北宋元枯二年(1087年)雕的釋迦牟尼像,彌陀岩元代雕的阿彌陀佛、賜恩岩北宋元祏雕的觀世音像等。這類作品都已為人們所熟知,在此恕不贅述。
裝飾性宗教藝術
裝飾性宗教石刻藝術,系指宗教建築(如宮觀、寺廟、塔、經幢等)及石碑上的石雕裝飾。具有代表性的有: 開元寺的石雕裝飾 泉州開元寺,位於市西街。始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開元十六年(738年)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餘所。元至元二年(1285年)並成大寺,賜額“大開元萬壽禪寺”。現寺占地約50畝,建築規模宏大。其主要建築有:東西塔、大雄寶殿、甘戒壇、藏經閣、功德堂、尊勝院、水陸寺、檀樾祠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建於唐垂拱二年,現存為明代重檐歇山頂建築。高20米,面闊9間,進深6間。原應立柱百根(實只有94根,被偷減6根),故又有“百柱殿”之稱。現存石柱中的石雕裝飾,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殿後廊上的一對青石柱,兩柱同呈方體,四面均雕飾婆羅門式浮雕多幅流傳於印度、錫蘭的神話故事圖。雕工精湛,線條細膩,形象生動。從石柱雕飾圖可判斷這一對石柱系屬印度婆羅門教建築遺存。據傳這對石柱是明代修葺時從已成廢墟的婆羅門教寺廟遺址遷移至此,是已知中國現存佛教建築中所絕無僅有的裝飾。另於殿前的石“月台”台座前壁壁面束腰處砌築的青石面飾有浮雕人面獅身72幅,神態各異,造型生動,栩栩如生,也是從印度教寺遺址遷移至此。而寺前東西對峙聳立的雙塔,系以山門、大雄寶殿為中軸線東西對稱而立(兩塔間相距200米),俗稱東塔、西塔。東塔(名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865年),後易木塔為磚塔,從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枯十年(1250年)改建成石塔。塔高48.24米。西塔(名仁壽塔),於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始建木塔,北宋政和年間改建為磚塔,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改建成石塔。塔高45米。現存東西兩塔皆為南宋改建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構的花崗岩石塔,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構成。其裸露的塔基部分及塔身皆飾有浮雕。各層塔身門、龕(每層4門4龕兩者位置逐層互換)兩側均飾浮雕武士、天王、金剛、羅漢等多達80尊。兩塔共飾160幅圖,其中東塔須彌基束腰部飾浮雕佛殿圖39幅,題材有如釋迦牟尼本生、本行故事圖及“童子求偈”、“太子出遊”……皆取材於佛經及古印度的民間神話傳說;又如“道樹降魔”、“僧到赤鳥”、“薄荷示蹤”、“禽警青蛇”等佛傳圖浮雕。這些石雕佛教神話故事圖的內容雖大都取自印度,但其人物裝束及周圍環境布置卻已全部漢化,且採用中國繪畫雕刻的傳統手法表現之,頗富宋代的雕刻藝術風格,堪稱是中西合璧的代表作”。 天后宮的石雕裝飾 泉州天后宮位於鯉城區南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系祀莆田湄州林氏之女(默娘)。相傳林女為海神,曾顯靈保護海上舟楫,為世人所尊,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建廟奉祀之。據《泉州府志》記:該廟當時系亞非諸國的“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因宋代泉州已是世界著名的商貿港口,中國對外交通的主要港口。至元代,泉州港又躍居為中國最大的港口。林女(默娘)仙遊後被神化為海神,在海內外影響越來越大,故於至元“五年(1278年)元世祖遂始封“泉州神女”為“天妃”。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經出使西洋的鄭和奏請,奉旨重修。明代派官出使流球、遙羅、爪哇、滿剌加等國的使節,皆到此祭告祈禱。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統一台灣,泉州人施琅奏請此神顯聖助陣,神號遂由“天妃”晉封“天后”,廟稱“天后宮”。現存大殿、後殿、兩翼亭子及東部尚保留清初時的原貌。,大殿石柱飾高浮雕兼透雕雲龍。有趣的是,於後殿立有兩石柱為婆羅門教式石柱,其裝飾與前述開元寺所見由婆羅門教寺移來的兩石柱大同小異,表明應是把婆羅門教寺的建築遺物遷移至此,而使神教在建築上融於一體。 此外,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石刻陳列室還展示大量伊斯蘭教石刻、景教石刻、婆羅門教石刻等及部分建築石雕構件,並大多飾有浮雕裝飾圖案畫面。
摩崖石刻藝術
以泉州九日山宋代祈風摩崖石刻最為著名。泉州南安九日山現存宋代祈風摩崖石刻多達10方,是研究宋代祈風制度及中外友好往來的珍貴資料。泉州市郊馬甲山雙鬢山上摩崖石刻10餘方,其中以宋王十朋所書“佛國”的題刻最為著名。
碑刻藝術
泉州有大宗宗教碑刻,以前散見於野外者,現已大多收藏於泉州海交館內,並設專題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宗教碑刻,系指與宗教相關的碑刻類。分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四個部分展示之。其中以伊斯蘭教石刻最突出,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均為全國之冠。展品中除有大量宋元時期伊斯蘭教寺廟的建築石構件、墓碑、墓蓋等外,還有多種宗教碑刻。其中不少碑刻系鐫刻波斯文、阿拉伯文、聶斯脫里文、八思巴文等。現就保存於原處和收藏於海交館內的宗教碑刻擇其代表介紹於下: 伊斯蘭教聖墓碑廊 位於現泉州市東城區的靈山上有座伊斯蘭教聖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閩書》記,於唐武德年間(618-626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默德派門徒四人來華傳教,其中二人(三賢、四賢)到泉州傳教,卒葬於泉州靈山。這兩位異邦先賢得到泉州人民的尊敬,聖墓由此而得名。位於墓後倚山建馬蹄形迴廊環抱墓室,廊內立有歷代碑刻五通,正中一通為元至治三年(1323年)方的阿拉伯文輝綠岩碑刻,碑文記述三賢四賢的事略及重修經過。《敕諭》等石碑 位於泉州市塗門街中段的清淨寺(圖四)。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修建於元至大三年(1310年)。現存元代重修的正門樓和禮拜大殿。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門樓北牆(石砌而成)上尚保存阿拉伯文碑刻,即於北牆左右嵌有兩方陰刻“月”、“台”石刻。人東牆尖拱形正門可看到西牆正中有一尖拱形高大壁龕,龕內刻有阿拉伯文《古蘭經》。更值得一提的是,寺內保存有一通明成祖於永樂五年(1407年)頒布保護清淨寺和伊斯蘭教的《敕渝》石碑11。清淨寺及寺內保存的碑刻,都是中國與阿拉伯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基督教十字架碑刻 基督教於唐代傳人中國系稱“景教”。至元傾宋,景教隨蒙古軍力自中亞、內蒙等地再度往東南傳播。此時,景教改稱“也里可溫”(arkoun)。據陳恆先生《也里可溫考》記,元代流傳的也里可溫教,含聶斯脫里(景教)教派和聖方濟各會(天主教)派。有關基督教的十字架碑刻在泉州自明代以降陸續有所發現。如於1940年在泉州通淮門外津頭埔出土一通元代基督教徒(聶斯脫里教徒)的墓碑,碑陽陰刻漢字和敘利亞文字各兩行。據日本順天堂大學村山七郎教授對碑上敘利亞文字(用敘利亞語字母拼寫的突厥語)的翻譯意:“在公元1313年,聶斯脫里教主教矢里門師,死於泉州。”(據1963年日本村山七郎給郭沫若的信)。此外,自明代迄至上世紀40年代泉州發現十字架石刻多通。而泉州的景教碑刻曾被稱為刺桐(泉州別稱)十字架12。 印度教石碑 1956年吳文良先生曾在泉州南門五堡街發現一通石碑,斷裂為二,其上刻有印度泰米爾文字和漢字的碑文。可知此石碑是公元128年,泉州港主印度人挹伯魯馬爾刻立的南印度泰米爾文字印度教石碑。近半個世紀以來在泉州發現印度教石刻、石碑多達300多方。我們相信今後還會有新發現。
浮雕藝術
力士柱礎 泉州佛寺建築構件中的石雕柱礎,有的飾浮雕力士。如1946年於泉州南門城基出土1件宋代大型力士石雕柱礎面,高82、肩寬34、跪膝高29、頭頂直徑30厘米。力士額上刻有深皺紋,大眼,眼皮下垂,大鼻,寬嘴,雙耳垂肩,頭頂戴菩提樹葉編成的帽子。上身裸露,腰部纏帶打結,赤腳,左膝跪地,左手撐腰,呈用力狀。足踝、手腕皆戴鐲。從貌相看,當是塑造西南亞人的形象,雕刻技藝嫻熟。 佛傳圖 前面介紹開元寺鎮國塔時曾述及該塔須彌座上飾有浮雕佛傳圖。考古學家認為,這一佛傳圖雕刻群,堪與南京棲霞寺、山西雲岡石窟的佛傳圖雕刻媲美。 1935年,瑞士人載密微 (P·DEMIEVILLE)、德國人艾芝(G·EDKE)合撰《刺桐雙塔》(《THETWINPAGODAS 0F ZADYION》)一書中曾把這一佛傳圖石雕群讚譽為“神奇的雕刻藝術”。
經幢石刻
經幢,屬佛教石刻。其形體呈塔狀,分為幢座、幢身、幢頂三段,並分別雕刻後台為一體。座多見覆蓮狀,下設須彌座;身呈柱狀,多見八面體;頂一般作仿木構建築的攢尖頂。幢身常刻有佛經或佛像。泉州曾發現許多經幢,已知始見於唐代,多見於宋代。其代表作有:
尊勝陀羅尼經幢 原位於泉州西門外,1935年發現,1953年移人泉州開元寺保存。建於唐朝大中八年(854年)。通高1.78米。身呈六面柱體,海面寬0.25米,每面刻字7行,楷書,每行64字。末面題職名,字數不等。其中一面刻0.1米的直線淺槽一條。該幢有篇序文,專門申明立此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的用意。序文中說此經是專門“救拔幽星”,其效用是“不可思議”的,並記述該經從印度傳人中國的故事以論證。
八尊佛像石經幢 原位於泉州西門外(與前述尊勝陀羅尼經幢同處)。1955年10月發現,1956年3月林惠樣教授將此佛像石幢移至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保存。
桃源宮陀羅尼經幢 位於南安縣豐州鎮(現泉州市豐州區)桃源村的桃源宮天井中。該幢建造於
北宋天聖三年(1025年)。石構。身呈八面柱體。高約7米,共分7層。基座為八角形須彌座,八角柱各雕飾侏儒,束腰處雕飾飛天。其上為八角形平座,飾刻水波紋,置有覆盆。第一層幢身飾浮雕雙龍戲珠;第二層浮雕姿態各異的佛像。第四層分行豎刻“尊勝陀羅尼經咒”,上端橫排鐫刻“奉為今上皇帝資崇佛幢一座”。四至六層施用挑檐翹角,間以仰蓮一朵;第七層幢身上檐均作方形,出檐部分雕飾蝴蝶狀飛人;幢剎作葫蘆狀。除基座用多塊花崗岩石砌成外,余皆整石雕成13。
此外,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在泉州城區陸續發現和出土一批批印度教寺廟和祭壇的石雕建築構件。其中有十六角形石柱、哥林多式柱頭、雕花梁架石、蓮花瓣門框石、半鳥半獸門楣石、獸面人身石雕、人面羽翼石雕、人面獅身石雕、石臥牛等。僅於1959年在泉州城西北隅平水廟附近的泉州幼兒師範學校宿舍工地出土的一批就多達12件,計有希臘式石柱頭、哥林多式石柱礎、半人半獸門楣石及蛇形圖案石雕等。
評價
(一)泉州宗教石刻十分豐富,數量多、種類多、題材廣是其標誌。這些石刻為我們探討泉州秦漢明清歷代的政治、經濟、商貿、宗教、文化及宋元明泉州港在國內外所處地位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泉州的宗教石刻反映了泉州多種宗教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相互滲透、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如儒、釋、道三教的融合早在宋代就很盛行。道教融入了儒家“三綱五常”的倫理思想,以及佛教的行善積德、輪迴報應之說。佛教改造世俗化道教,於九日山道教通遠王神的祀神儀式,由殺性祭神被改為佛教水陸以蔬食祭祀儀式……凡此,都是儒、釋、道三教融合的一些表現。又如宋末阿拉伯人蒲開宗倡修宣揚儒道的倪思祠。蒲壽庚兄弟捐資修繕清源山純陽洞的佛、道寺院。元代泉州的景教稱基督的“
佛”,並有“非佛後身,亦佛弟子”頌詞。同時稱主教為“大德”,在教職中有“待者長”之職名,這些稱謂是襲用佛教的用詞。再如宋末元初,泉州一女景教徒用儒家的禮教規定的輩份稱謂稱已故的兩位婆婆為“故妣兩親”,又稱“陳氏十太孺,郭氏十太孺”,而自稱“載舍王氏十二小娘”。復如元代的明教,也稱摩尼為“摩尼光佛”,並施捨建寺、造像。元代的印度教徒為感謝皇帝賜給神像,竟刻碑“御碑佛像”以留念。而明代泉州的伊斯蘭教清淨寺竟然按道教和儒家的要求,以象天、方象、太極、倆儀、四象、八卦和乾元等形式進行修繕和改建。然基督教石碑仍所雕刻的飛天,有的甚至就是“佛像”。又日本教本來僅供奉釋迦牟尼像,在泉州東、西教堂則同兼尊奉觀音菩薩。凡此,都是各種宗教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具體表現。
泉州宗教石刻
(三)泉州發現和保存多種宗教石刻充分反映了泉州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信徒,在泉州都可自由信仰、自由傳道。和平共處,既各自發展,又相互交融。這對當今世界上某些國家、某些地區因種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而大動干戈,乃至戰火不斷來說,對泉州宗教的研究頗富有借鑑的現實意義。泉州道教文化十分發達,且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表現主要有:道教傳人早,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學道方士抵泉活動。廟觀興建早,早在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即興建“白雲廟”(唐初改稱“中興觀”,後又改稱“龍興觀”)。名廟宮觀多,兩宋所建尤多,計有城隍廟、東嶽行宮、花橋慈濟宮、天妃宮……。名道學著作多,如李贄等所撰多部專著被收入明代編的《道藏》中,對道教俗神的信奉,流行信奉人神化的神,其中都是有功於民的名醫、名宦、鄉賢、名道士等。對外影響深,宋元明時期尤甚。
由於當時泉州是海外交通貿易大港,又海船航行主要靠風力,人們總是祈求海神能庇佑順風航行。宋代政府每年兩次在九日山通遠祠為中外海商舉行大型祈風典禮,九日山上尚保存多方祈風岩壁石刻。另宋代還曾在法石真武廟舉行祭海活動。這類祈風、祭海的道教禮儀,對外國海商的心靈有著深刻影響。又如建天妃宮尊奉被譽為“海神”的天妃,隨著泉州港海外貿易的繁盛,泉州海商及僑居國外的泉州人把天妃崇拜也傳到海外。明末鄭成功驅荷復台時,把天妃信仰傳至台灣。施琅平台時,以天妃增潮濟師奏請晉封天后。天妃崇拜在台灣和海外得到進一步傳播。另泉州人崇拜的醫聖吳本(真人),也隨著泉州人東渡開發台灣和移居海外而廣為外傳。如今在台灣供奉吳真人的宮廟多達240餘座,可知台胞尊奉吳真人經久不衰,且趨日盛。此外,被奉祀在泉州城南富美宮的蕭王爺(西漢太傅蕭望之)及故鄉所奉祀的其他諸神,也隨著泉州人的遷居而傳播到台灣和海外。這種對台灣和國外的影響,世代相傳,迄今已成為聯繫和增進海峽兩岸和海內外人民情誼的“神緣”,而具有現實意義。泉州保存的宗教石刻極為豐富,是多種宗教並存地區的實物證據。泉州不愧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泉州宗教石刻,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尤其
阿拉伯、
東南亞諸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及漢族與少數民族友好相處,共同創造中華文化的歷史見證。
相關書籍
基本信息
泉州宗教石刻(增訂本)
作 者:
| |
I S B N:
| 7030155289
|
頁 數:
| 648
|
開 本:
| 16開
|
封面形式:
| 簡裝本
|
出 版 社:
| |
出版日期:
| 2005-5-1
|
特色及評論
本書匯集泉州地方遺存古代宗教建築和墳墓的石刻遺物,分別屬於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以及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間信仰,以文物照片、拓本、文字說明、資料輯錄、考證、專題論述及古阿拉伯文字的釋譯,為研究古代社會歷史、宗教、藝術、中外交通、中外古文字和宋元以來外國人在泉州一帶的活動提供了極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泉州作為古代東方最大商港的特殊風采。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泉州地方遺存古代宗教建築和墳墓的石刻遺物,分別屬於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以及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間信仰,以文物照片、拓本、文字說明、資料輯錄、考證、專題論述及古阿拉伯文字的釋譯,為研究古代社會歷史、宗教、藝術、中外交通、中外古文字和宋元以來外國人在泉州一帶的活動提供了極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泉州作為古代東方最大商港的特殊風采。本書於1957年初版,此後作者以數十年的努力進行增訂,內容擴充數倍,為地方考古工作樹立了榜樣。 本書適合於從事考古學、歷史學、宗教學、語言學、美術史和中外交通史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本書目錄
序一 陳夢家序二 黃展岳緒言 第一部分 泉州古伊斯蘭教 一、泉州伊斯蘭教寺和“拱拜爾”石刻 A1 泉州通淮街清淨寺平面圖、正立面圖、門樓縱剖面圖和門樓仰視圖 A2 泉州通淮街清淨寺 A3 通淮街清淨寺大門 A4 通淮街清淨寺大門第一層穹頂和穹頂下兩側石牆上的雙重尖拱形假門 A5 通淮街清淨寺大門第二層穹頂及穹頂下石牆上的尖拱形假門 A6 通淮街清淨寺進口大門甬道圓頂蓋及圓頂蓋下石牆上的尖拱形假門 A7 清淨寺大門甬道後石牆上元代阿拉伯文字修寺石刻 A8 明正德二年《重立清淨寺碑》 A9 明萬曆三十七年《重修清淨寺碑記》 附錄:一、李光縉《淨寺紀序》二、李光縉《重修清淨寺募緣疏》 A10 清淨寺禮拜堂正門 A11 清淨寺禮拜堂臨街石牆上八個方形窗和石牆高處阿拉伯文字石刻 A12 清淨寺禮拜堂內的石壁龕和石牆高處阿拉伯文字石刻 A13 清淨寺禮拜堂內的石壁龕 A14 清淨寺永樂五年上諭碑 A15 禮拜堂西面石牆高處阿拉伯文字石刻 A16 禮拜堂奉天壇石牆高處阿拉伯文字石刻 A17 葉門人奈納·烏馬爾修建清淨寺碑記 A18 拉吉·艾比克里姆重修清淨寺碑記 A19 穆罕默德修清淨寺碑記 A20 古伊斯蘭教“拱拜爾”陵墓門楣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