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交通博物館

海上交通博物館

海上交通博物館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館在東湖公園東側,辟有“泉州古船陳列館”、“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館”、“中國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等固定陳列及1個預約開放展覽——“莊亨岱藏品館”。在這些展廳中,分別陳列著不少舉世聞名的文物瑰寶,除了一艘迄今國內發現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物外,還有數十根木、鐵、石古代錨具,數百方宋元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個時期的外銷陶瓷器,160多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數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上交通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博物館
  • 地點:泉州東湖公園東側
  • 館藏精品:宋代海船
簡介,發展歷史,建築布局,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館,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學術成果,《海交史研究》,中國古船模型研製中心,

簡介

博物館設有“泉州灣古船陳列館”、“海外交通史石刻陳列館”和“古外銷瓷器陳列室”等,這珍貴的文物、模型、生動、形象地濃縮了千百年來我國海上交通的來龍去脈。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館在東湖公園東側,參觀蔡氏古民居請當地人講解大概20元
目前,該館辟有“泉州古船陳列館”、“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館”、“中國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等固定陳列及1個預約開放展覽——“莊亨岱藏品館”。在這些展廳中,分別陳列著不少舉世聞名的文物瑰寶,除了一艘迄今國內發現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物外,還有數十根木、鐵、石古代錨具,數百方宋元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個時期的外銷陶瓷器,160多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數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發展歷史

早在南朝時,即開始了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唐代,當地成為我國四大海外交通商港之一;宋元時期,則進入“漲海聲中萬國商”的黃金時代,刺桐港跨入世界四大名港行列。永樂3年(公元1405年),鄭和率27000多人和近200艘福船等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由福建長樂開洋起錨。泉州海交館是中國惟一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經濟、文化交流為主題的博物館。它以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刺桐(即Zaitun,泉州別稱)港的歷史為軸心,以豐富獨特的海交文物,生動地再現我國古代悠久輝煌的海洋文化,謳歌中國人民勇於徵服海洋的英雄氣概,展示中華民族對人類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貢獻,以及在航海與造船技術方面的許多偉大發明
1959年,在中央文化部鄭振鐸部長和國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長的倡導下,成立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泉州海交館)。它標誌著我國的航海交通歷史開始進入博物館這個神聖的殿堂。它以光輝燦爛的中華海洋文明,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征服海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近50年來,泉州海交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今天中國海交史的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以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在海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一、初創時期(1959-1971)
1959年7月15日泉州海交館成立伊始,暫借小開元寺與市文管會合署辦公,並以大雄寶殿為展覽場所,後移至小開元寺兩廊,作為臨時館舍。全館僅有兩名編制,只是個“掛牌博物館”。
這一時期的泉州海交館條件十分簡陋,甚至沒有自己的固定陳列館舍。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如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收集伊斯蘭教石刻,編印海交史資料彙編,以及舉辦臨時性的展覽等。這些工作為泉州海交館以後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962年,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視察海交館,並題寫館名,他對泉州海交館的重要性和宗教石刻的價值做出了高度評價。
二、第一個發展時期(1972-1985)
“文化大革命”初期,泉州海交館曾被迫停止辦公。1972年恢復正常工作以後,便積極開展海交史跡的調查和文物徵集。翌年,考古人員在後渚港發現一艘南宋沉船,並於1974年夏天正式發掘。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終於迎來了泉州海交館令人振奮的第一個發展時期。
泉州灣宋代海船的發現與發掘為泉州海交館的發展開創了一片新的天地。為了保護與陳列新出土的宋代海船,上級批准建設一座古船陳列館。1979年10月1日,泉州灣古船陳列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結束了泉州海交館自建館以來無固定陳列的歷史。正是藉著這艘宋代古船的出土,泉州海交館的學術研究也邁上了一個新台階。1979年春,泉州海交館主辦了建館以來的第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泉州灣宋代海船科學討論會”。在這次會議上,與會者發起成立了“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1978年底創刊的<海交史研究>從第二期起改為研究會的會刊,同時也是泉州海交館的館刊。至此,泉州海交館正式形成了“一館、一會、一刊”的辦館模式。
三、第二個發展時期(1986-2006)
1986年下半年,泉州海交館開始了新的飛躍。在館長的帶領下,全館人員同心協力,在幾經挫折中為建設一個新的泉州海交館而努力拚搏。我們不僅成功地爭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泉州列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考察點,而且,在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於1990年1月至1991年2月,完成了新海交館一期工程的建設,從而為“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活動的圓滿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泉州海交館新一輪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1986年夏,泉州海交館就開始規劃建設新館。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活動的東風,泉州海交館新館於1991年2月15日落成。2003年,“泉州伊斯蘭文化陳列館”落成。目前,擁有9000平方米陳列面積的泉州海交館已徹底擺脫了幾十年中文物無處棲身的尷尬局面。
在這一時期,泉州海交館的各項事業均取得了不少成績:
考古發掘與文物徵集方面:通過水下考古、窯址發掘、搶救民俗文物、僑鄉普查、搶救伊斯蘭墓石群等方式,獲得了一大批珍貴文物與資料;
陳列展覽方面:固定陳列不斷完善,臨時展覽也已成為經常性的工作,且在世界上數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過富有影響力的展覽;
學術研究方面:學術交流活動頻繁,除組織召開各種學術會議外,許多國際知名的學者也經常來我館進行訪問和講學;
教育活動方面:“海交館之友”成為我館最具特色的教育活動,深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海交史研究會的新發展。1993年5月,中國海交史研究會和海交館聯合創辦了“中國古船模型研製中心”。在隨後的幾年中,中心的研究人員復原了上百艘歷代各種著名船型,使泉州海交館成為全國乃至國際上擁有中國船模最多的博物館。
泉州海交館邁入新世紀已有八個年頭,在新的世紀,我們看到了一個知識化、信息化的全新時代露出的曙光。這也是博物館大發展的時代,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正擺在我們面前。努力將泉州海交館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與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海洋文明史相匹配的博物館,是新世紀海交館人的選擇和為之奮鬥的目標。

建築布局

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

泉州,亦稱刺桐,是中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最著名的港口之一,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據點。兩、三千年前,生活於東南沿海的越族人,便開始了非凡的海上活動,在漫長的歲月中,港口逐漸形成。南朝時,這裡已有大船與南海國家通航,至唐代,泉州已躋身於中國南方的大港之列;宋元時期,泉州港迅速崛起,對外貿易空前繁盛,地位超乎於廣州之上,成為“四海商舶、諸番琛貢、皆於是乎集”的“東方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泉州對外交通漸趨式微,但民間海上貿易活動仍甚活躍,同時出現了向海外大批移民的浪潮,這使泉州成為台灣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和我國著名的僑鄉。
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講述的便是這段悠久輝煌的航海交通史。它以眾多與海外交通歷史有關的珍貴文物資料,來展示泉州的發展歷程,並以此為視窗,折射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海洋文化,以及對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貢獻。

泉州宗教石刻館

宋元時期,泉州港的國際貿易發展到鼎盛,它同時也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這裡僑居著數以萬計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各國商人、傳教士、使者、旅遊家、貴族和平民。他們在這裡不僅獲得了豐厚的商業利益,也帶來了自己的宗教文化。於是,伊斯蘭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猶太教,世界上幾大宗教幾乎都在這時傳入泉州。更重要的是,如此多的宗教匯聚在泉州,既沒有發生宗教戰爭,也不見有劇烈衝突,它們全都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不同民族與文化的交融,在這呈現出特別祥和的氣氛。
設於新館一樓東展廳的宗教石刻館,向你展示的正是這樣一種永不止息的文明對話。它陳列著宋元時期外國僑民在泉州經商、傳教者及其後代遺留下來的數百方石刻,內容有墓碑、墓蓋石、石雕像和各種教寺建築構件等,屬於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幾大宗教的遺物。其數量之多、種類之繁、價值之高,在國內堪稱一絕,多數被定為國家一級藏品。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

千百年來,泉州人民在改造大自然的實踐中,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體系。它既保存有古越族的遺風遺俗,又積澱了中原傳統文化的遺存,還整合了“海上絲綢之路時代”來自海外龐雜的文化元素,因而呈現出獨有的多樣性、多元化特徵以及濃厚的海洋氣息。明清以後,隨著泉州人大規模向外遷移,泉州民俗文化也傳播到台灣、東南亞地區和琉球群島,形成了一個範圍廣袤的泉州民俗文化圈。
然而,這些伴隨泉州人走過千年歷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器物,大部分已經消失在當代人的視野中。為了繼承和弘揚泉州優秀的傳統文化,引導人們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尊重歷史,我們挑選部分本館收藏的民俗器物,做一個庫房式的臨時陳列。在陳列館裡,有泉州本地民間的各種民俗器具,既有形態各異的傳統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也有名堂繁多的節日喜慶、婚喪禮儀、宗教信仰等專用的器物,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它們雖然已逐漸被現代社會所淘汰,但曾經伴隨著泉州人渡過了漫長的歲月,曾經是泉州人物質與精神生活場景的主要構成。

學術成果

近50年來,該館研究人員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多次榮獲省、部級獎項,出版各種專題研究20多種,發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的論文數百篇。
編輯出版的論文集、專著有:
吳文良著:《泉州宗教石刻》(考古學專刊,乙種第七號),科學出版社1957年。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等編:《泉州伊斯蘭教研究論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編:《泉州灣宋代海船發掘與研究》,海洋出版社1987年。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編:《泉州伊斯蘭教石刻》(主撰陳達生),寧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泉州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4年。
王連茂等著:《閩台關係族譜資料彙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年。
王連茂等著:《海上絲綢之路著名港口——泉州》,海洋出版社1988年。
李玉昆著:《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連茂、葉恩典整理:《張士箱家族檔案彙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連茂、陳麗華著:《中華海洋文化的縮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王連茂、丁毓玲著:《重返<光明之城>》圖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麗華等:《泉州海關志》(古代市舶司篇)2005年,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2007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以及部分非正式出版資料,如:《泉州海交史資料選輯》(1960年)、《古船資料輯錄》(1973年)、《泉州灣古船研究動態》(1975年)、《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1982年)、《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王洪濤《晚蠶集》、《瓷器概述》、《晉江、安海、圍頭、石湖等地海外交通史調查》、《泉州海外交通史跡調查資料》、《泉州灣古船研究動態》、《泉州海外交通史料彙編》等。

《海交史研究》

創刊於1978年,1985年由不定期內部刊物轉為定期(半年刊)公開出版刊物,是目前中國海交史研究領域唯一的全國性純學術刊物,由中國海外交通史演講會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聯合主辦出版。1994-1995年榮獲福建省社科期刊學術理論類一級刊物。1996年被中國社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確認為《中國人文和社會科學論文統計與分析研究》數據統計系統核心刊物。
2005年萬方資料庫遴選為核心刊物。至今共出版50期,發表了數百篇有關古代海外交通歷史的研究文章,在國內外影響巨大,為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多家著名大學的圖書館、學術研究機構等所收藏。現任主編陳高華院士。

中國古船模型研製中心

1993年5月,在原交通部部長、中顧委委員彭德清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共同創辦成立。已研製、復原近兩百種中國不同時代各水域有代表性的船舶模型,大部分陳列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里,多次作為展品對外展覽,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