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

《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綠色智慧型的河北現代水網,制定的行動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
  • 頒布時間:2023年3月30日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30日

檔案全文

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綠色智慧型的河北現代水網,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行動目標
  2023年,完成河北現代水網頂層設計,現代水網建設全面啟動。現代水網規劃體系不斷健全,高質量編制完成省、市、縣三級水網規劃,強化規劃引領作用,構建水利發展新格局;防洪減災體系不斷完善,持續實施水利補短板工程建設,病險水庫實現動態清零,河道防洪達標率提升至58%;水資源集約節約能力不斷增強,實施水資源配置工程,較2020年底新增供水能力5億立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9.3%、7.9%;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推動河湖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建設,開展河湖生態補水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智慧治水管水能力不斷提高,初步完成省級水利一張圖建設。
  到2025年,全面實現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目標,現代水網建設邁上新台階。防洪減災體系逐步完善,持續推動水庫樞紐和重點蓄滯洪區建設,河道防洪達標率達到64%;水資源集約節約能力不斷增強,深入開展水資源配置工程,累計新增供水能力11億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5%、13%;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水平提升,生態環境改善,實施河湖生態補水和水土流失治理,繼續實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累計壓減地下水開採量5.2億立方米;智慧治水管水能力逐步提高,省級水網數字孿生建設覆蓋率達到30%以上。
  到2027年,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逐步建成達效,安全高效、綠色智慧型的現代水網體系框架基本建成。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完善,茅嶺底水庫和青山水庫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河道防洪達標率達到70%左右,累計實施5處以上蓄滯洪區工程建設,其他蓄滯洪區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水資源集約節約能力全面增強,供水體系不斷完善,累計新增供水能力15億立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8%、15%;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水平顯著提升,累計實施河湖生態補水100億立方米,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萬平方公里;智慧治水管水體系初步建成,省級水網數字孿生建設覆蓋率達到60%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頂層設計,提升水網規劃引領能力。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家水網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謀劃全省水網規劃框架體系。
  編制省市縣水網規劃。聘請國內一流規劃設計單位作為技術支撐,2023年完成省級水網建設規劃,報審後印發實施,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加快構建現代水網、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和重要抓手,更好地支撐、引領和承載水利高質量發展。各地按照省級確定的目標任務,逐級編制完成本級水網建設規劃,並印發組織實施。(責任單位: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水利廳)
  (二)完善防洪體系,構建江河安瀾、人民安居的防洪網。遵循“上蓄、中疏、下排、適當地滯”和“分區防守、分流入海”的治理思路,以灤河、北三河、永定河等7大河系,以及崗南、王快、西大洋等大中型水庫和大陸澤、寧晉泊等蓄滯洪區為重點,推進水庫、河道、蓄滯洪區治理工程建設,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1.推進水庫工程建設。水庫安全鑑定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實施常態化管理;積極推進烏拉哈達、青山、婁里、西廟、石湖、大壩溝門等水庫前期工作,2023年加快推進茅嶺底水庫工程建設,2025年開工建設青山水庫,進一步提高區域防洪標準和供水能力,2027年推進石湖水庫建設。(責任單位:石家莊、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保定、邢台、邯鄲市政府)
  2.實施河道防洪工程。統籌流域防洪與區域防洪、工程建設與生態治理、經濟發展與安全保障,以堤防達標建設和河道綜合整治為重點,加快實施灤河、滹沱河、滏陽河、洺河等48條主要江河支流治理;按照整河治理原則,持續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023年、2025年、2027年,分別累計完成河道治理長度600公里、1800公里、3000公里。(責任單位:各市政府)
  3.開展蓄滯洪區建設。推進文安窪、獻縣泛區等8處重要蓄滯洪區和4處一般蓄滯洪區工程前期工作,力爭早日實現開工建設,實現洪水“分得進、蓄得住、退得出”,不斷改善蓄滯洪區內人民民眾生活生產和生活環境。2023年開工建設獻縣泛區,2025年前開工建設文安窪蓄滯洪區,2027年前力爭開工建設東淀、小清河蓄滯洪區。(責任單位: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台、邯鄲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4.加快重點區域防洪工程建設。按照《河北雄安新區防洪專項規劃》,加快雄安新區防洪工程建設,起步區達到200年一遇標準,外圍組團2025年基本達到100年一遇防洪標準。2025年前基本完成南水北調中線防洪影響處理工程,全面提高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防洪能力。結合水庫、堤防和河道治理等工程實施,持續推進城鎮防洪工程達標建設,力爭2025年城鎮防洪達標率達到83%。(責任單位: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三)最佳化水資源配置,構建多源互補、集約高效的供水網。以南水北調中東線、引黃入冀補淀等6條跨流域調水工程,以及邢清乾渠、石津乾渠等9條大型輸水乾渠為骨幹,構建“六縱九橫”的供水網路,與當地水互聯互通,形成多源互補、豐枯調劑的全省水資源最佳化配置主骨架,全面增強水資源總體調配能力。
  1.實施外流域引調水工程。推動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建設,配合國家做好南水北調東線二期規劃論證,最大程度爭取水量指標;2023年實施雄安乾渠、廊坊北三縣供水等南水北調中線後續工程建設;2025年前完成石津乾渠改造提升、引江入武等工程,實施李家岸引黃北延等引黃拓展工程,完善引江引黃配套工程體系。(責任單位: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水利廳)
  2.建設水源調蓄工程。推進雄安調蓄庫前期工作,2023年加快實施邯鄲魏縣(引黃)調蓄工程,進一步增加引江、引黃工程調蓄能力,為相機利用雨洪資源創造條件;持續推進相關縣(市、區)平原調蓄工程前期工作,力爭2027年前再開工建設一座平原調蓄工程。(責任單位:邯鄲、邢台、衡水、滄州、廊坊、保定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3.推進城鄉供水工程。實施農村供水管網改造提升工程,2023年實施張家口市主城區供水、隆化縣城等30多項城鎮供水工程;因地制宜推動非常規水源配置工程建設,實施平山縣、故城縣、香河縣、邢台市南和區再生水利用配置工程,擴大非常規水利用規模;2025年前推進引灤入唐水源置換工程和引邱入城等輸配水工程建設。(責任單位:各市政府)
  4.實施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在石津灌區等7處大型灌區和14處中型灌區實施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通過渠道防滲襯砌、建築物改造、量測水設施建設等措施,提高大中型灌區輸水能力和輸水效率,2023年和2025年分別累計恢復改善灌溉面積50萬畝、150萬畝。(責任單位:石家莊、秦皇島、唐山、保定、邢台、邯鄲市政府,省水利廳)
  5.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格水資源剛性約束分析、水資源論證審查和取水許可審批;加快取用水計量監控體系建設,持續做好取水線上計量監控管理,探索並實施農業灌溉精準計量建管長效機制建設,2023年新建1100餘個“以電折水”監測站,對7.8萬眼農灌機井安裝線上計量監控設備;2023年組織14個縣(市、區)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責任單位: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水利廳)
  (四)實施生態修復,構建河暢水清、人水和諧的生態網。大力推進河湖生態保護修復,以白洋淀、衡水湖、南大港3個重點湖泊,以及南運河、滏陽河、永定河等9條河流為重點,打造“三湖九廊”省級骨幹生態廊道,形成上連國家、下接市縣,循環通暢、生態良好的河湖生態體系。強化生態水調度,開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水系連通和河湖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打造讓人民民眾幸福滿意的幸福河湖。
  1.持續開展河湖生態補水。統籌引江水、引黃水、水庫水,相機利用雨洪水,向南運河、滏陽河、滹沱河—子牙河、南排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灤河等河道和白洋淀、衡水湖、南大港等重點河湖實施生態補水,2023年、2025年、2027年,分別累計實施河道生態補水16億、60億、100億立方米以上。(責任單位: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水利廳)
  2.加快地下水超采治理。以地下水深層超採區為重點,實施農業灌溉水源置換工程;在秦皇島、唐山、滄州等沿海地區,開展海水入侵防治;在河北山麓地區實施重點泉域治理工程,一畝泉、黑龍洞、百泉等泉域地下水位穩步回升;實施補水河道清理整治,開展地下水智慧管理模型構建,完善地下水智慧型化管控體系;推廣節水技術和品種,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節水降耗、提質升級。2023年,壓減地下水開採量1.7億立方米;2025年,累計壓減地下水開採量5.2億立方米,在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的基礎上,治理區地下水水位穩步回升。(責任單位:石家莊、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台、邯鄲、秦皇島市政府)
  3.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以燕山—太行山、壩上地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為重點,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在潮白河流域、白洋淀上游及重要水源地上游,統籌溝道治理、水源涵養、封育保護、生態修復等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2023年、2025年、2027年,分別累計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0.2萬、0.6萬、1.0萬平方公里。(責任單位:石家莊、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保定、邢台、邯鄲市政府)
  4.促進河湖生態復甦。以白洋淀、衡水湖和滹沱河、灤河、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滏陽河、南運河為重點,打造親水宜居、親水便捷的綠色生態廊道;開展河湖復甦行動,實施唐山“清水潤城”、邯鄲全域治水等50個以上河湖生態綜合治理工程,2023年、2025年,分別以縣域為單元,累計打造幸福河湖30、300條(個)以上。(責任單位:各市政府)
  5.推進水美鄉村和水系連通建設。統籌區域內河湖治理、產業發展、文化旅遊與鄉村建設,2023年完成邯鄲市復興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建設,實施邢台市寧晉縣、承德平泉市水美鄉村建設縣工程;2025年,完成引運濟廊等跨區域水系連通工程建設;2027年,平均每年完成國家水美鄉村建設縣工程不少於1個。(責任單位: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五)加強智慧管理,構建數字孿生、智慧型調控的信息網。以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為目標,以完善水網監測監控、構建數字孿生體系、提升水網調度管理水平為重點,加快建設智慧水網,全面提升水利行業現代化監督管理能力。
  1.建設“空天地”立體化水利感知網。2023年,實施546處水文站點升級、雄安新區防汛指揮系統與水文站網提升改造工程;至2025年,累計完成626處水文站點升級改造;至2027年,累計完成全省712處水文與雨量站點升級改造,建設水文綜合業務系統,增強水文信息交換共享能力,逐步完善“空天地”立體化水利感知網。(責任單位:省水利廳,雄安新區管委會)
  2.開發基於“四預”體系的決策支持系統。2025年完成省級智慧水利“一張圖”建設,開展水文水動力、大壩安全監測、水資源聯合調度、河湖“四亂”智慧型識別定位等模型算法研究;2027年,逐步構建起智慧型高效的流域防洪及水資源調配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體系。(責任單位:省水利廳)
  3.構建智慧型高效的數字孿生水網體系。2023年實施黃壁莊水庫、王村分洪閘2個國家數字孿生試點建設;2025年,組織14市開展數字孿生試點建設工作。(責任單位: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水利廳)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分級組織實施。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統籌協調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工作。要實化細化規劃目標、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建立工作檯賬,盯緊關鍵環節,確保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
  (二)加強政策引導,形成工作合力。省有關部門要從政策、技術等方面加強對市縣技術支持,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要強化監督指導,做好項目審批立項要素保障等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形成“申報一批、落實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滾動機制。充分利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探索盤活現有水利資產,通過股權出讓、委託經營、整合改制等方式,組建水務投資公司,努力擴大水利投資規模。
  (四)加強督導調度,推進項目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管理,督進度、查質量、保全全。省水利廳要完善通報制度,對項目建設滯後的地方,採取掛牌督辦等措施,加快項目建設,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