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國

沈子國

沈子國,周代姬姓諸侯國,始祖為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發胞弟聃季載,姬載受封於聃國,他的子孫被封於沈國,初為侯國周厲王時被貶為子國,所以後來稱“沈子國”。

沈子國自公元前1043年受封建國,中間數經戰亂,歷盡滄桑,風雨飄搖,履途崎嶇,但卻一直維持到公元前506年,才為“鄭所滅”,共有537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沈子國
  • 國家領袖聃季載
  • 主要民族:華夏
  • 所屬朝代:西周
  • 建國日期:公元前1043年
  • 亡國日期:公元前506年
  • 地點:古城子(安徽臨泉)
歷史,封地,皖豫沈丘之爭,

歷史

據《史記?管蔡世家第五》記載:周文王有十個兒子,次第分別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聃季載。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後,周文王次子姬發為武王,封了他的六個弟弟為小國王,因他的哥伯邑考在此之前被殷紂王殺害,所以未封;他的其餘兩個弟弟康叔封聃季載因年皆幼,未能得封。因此,一直到公元前1043年,武王死後,其子成王繼位,周公旦“專王室”,才封康叔封於衛,封聃季載於聃。
唐代張守義《正義》註:“聃,國名也。季載,人名也,伯邑考最長,所以曰:“伯”,諸子中鹹言“叔”,以載最少,故言季載。”武王同母兄弟四人,為嫡出。季載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稱季,本名姬載。
據眾多的史料記載,聃國就在潁州西一百二十里處,即今古城址。有人提出疑問:既然聃季載封於聃,為何又叫沈子國呢?原來在古時,“沈”與“聃”二字互相通用。《辭海》“沈”條註:“沈”,古國名,一作聃。“聃”、“沈”古音名通用。看來聃季載封於沈當無疑義了。

封地

封地沈子國,已是三千年前的事了,舊城址在今城西(臨泉縣)一里許的古城子。此外北依泉河,南臨流鞍,地勢高亢,瓦礫遍地,地下文物埋藏豐富。一株千年銀杏,古姿龍鐘,虬枝參天,嘩譁然葉鳴盈耳,確有一派古城堡氣象。
沈子國在周王朝的位級,按《孟子?萬章》說:西周分封諸侯分“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共四等,沈為子國。但在金文中,還看不出公、侯、伯、子、男之間有嚴格的等級關係。周天子對分封的諸侯,稱同姓為“伯父”、“叔父”,異姓為“伯舅”、“叔舅”。宗法血緣關係把諸侯與周天子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目的。
沈子國與其他封國一樣,雖為封國,但絕非獨立之國。它要定期向周王朝納貢,定期晉京朝覲,並聽從周天子之使,率兵從征。如不履行義務,或冒犯了“周禮”的規定,輕則要受譴責,重則要被處死。
聃季載雖被封於沈地,但並未至沈地。他的三哥周公旦“視其有訓行”,與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為司寇,聃季載被任使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他去世後,可能葬於西周的國都鎬京(今陝西長安縣西部)。但沈國為他的封國,也可能移葬於沈國。故而有傳說城西老丘墓上有聃季載墓之說,看來也不無根據。

皖豫沈丘之爭

先秦時期: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姬旦輔佐成王治理國家,主管國家政務,在今臨泉縣境置聃國,亦稱沈子國,封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食邑於沈”。公元前506年,周定王十四年,蔡國公孫姓率師滅沈,獲沈子嘉歸,殺之。公元前447年,楚國滅蔡國,臨泉屬於楚地,此處設平輿邑。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庚辰,始皇統一中國。全國分36郡,310餘縣,臨泉當時設平輿縣
漢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206年,西漢高帝劉邦承秦制,臨泉仍為平輿縣。其西部新置鮦陽縣(今鮦城鎮)。572年,北朝北齊武平三年,廢平輿縣
隋唐五代時期:583年,隋朝開皇三年,實行州、縣制,在今臨泉設沈丘縣,其西部復設鮦陽縣,先後屬瀋州和潁州。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沈丘縣鮦陽縣廢,地入汝陰縣(今阜陽市)管轄。706年,唐神龍二年,十道使唐儉奏請,將原沈丘縣地從汝陰縣分出,重置沈丘縣,屬潁州。
宋元明時期:960年,建隆元年,趙匡胤建立北宋,實行路、府、縣三級管理,沈丘縣京西北路順昌府管轄。1497年,明洪武年間,廢沈丘縣,降為沈丘鎮,屬鳳陽府。其西部的姜寨、瓦店、鮦城,屬汝寧府
清代至民國時期,1667年,康熙四年,成立安徽省,沈丘鎮屬安徽省潁州管轄。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府,下設阜陽縣,在老集設把總,沈丘鎮設巡檢司。清末又劃為五個鎮,即西南鎮(呂寨)、西三鎮(沈丘)、西四鎮(鮦城)、西五鎮(楊橋)、西北鎮(胡集)和西一鎮(老集、宋集的一部分)。臨泉即為阜陽西鄉之地。民國初年,仍沿清朝之舊,只是府名、州名不復存在。1914年,安徽淮北設淮泗道,臨泉地方屬淮泗道阜陽縣。1928年廢道存縣,臨泉仍屬阜陽縣。1932年,地方紳士以災民為名,赴省請願設制縣城,理由是臨泉地處豫皖邊界,土地遼闊,距阜陽縣城較遠,鞭長莫及,豫匪群起,為害甚慘。安徽省府同意建縣,遂於1935年1月正式成立臨泉縣,駐地沈丘集,屬安徽省第七專員公署。縣下設三個區,中斷了567年的建制又恢復為縣。(10)
從臨泉沿革發展史中,發現臨泉曾經在元代以前稱沈丘。然而,從西漢、東漢、隋唐至南北朝、宋、元時代不斷改朝換代,以及劇烈的兵火沖盪,導致淮水流域政治版圖急劇變化和一批舊縣、城邑的迅速廢棄、復立、改名、僑置,為後人治史留下諸多疑惑。1000多年的戰亂,歷經明、清民國以後,人們逐漸模糊了臨泉曾為沈丘本在臨泉的歷史,一些學者開始指認古沈子國就在今天的周口市沈丘縣境。於是,河南沈丘沈子國、安徽臨泉沈子國地望之爭遂起,伴隨而之的還有沈丘以東養國之爭。
據明嘉靖《沈邱縣誌》載:“沈子國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即周聃季所封處,今遺址現存,地屬潁州(今阜陽)。沈亭在縣東南廢沈子國城東五里,秦高士沈郢建為游釣之所,今為潁州預備倉基。元至正十六年四月,明兵取潁州路,改潁隸鳳陽府,省汝陰、沈邱(丘,以下同)二縣,沈邱縣廢。”又記載,“弘治十一年,撫按以陳潁(陳,指河南陳州,潁,指潁州)相距三百餘里,奏割陳、項、潁三邊隅地,復設沈邱縣,治二十三里。撥陳州一十三里,為歸善、務本等十三里地;撥潁州五里,為沈三、沈四、沈五、河北二、河北三,計五里之地;撥項城二里,感化、富有,計兩里之地;收集流寓輳為三里,為歸仁等三里地,共為二十三里地。”(11)
《沈丘縣誌·建置沿革》載:“西周,今沈丘地多為項子國屬地。春秋,楚置寢丘邑,治所在今安徽省臨泉縣西側古城(以下簡稱古寢)。戰國,寢仍屬楚國。秦,在古寢地方置寢縣,屬陳郡(見馬非百《秦集史·郡縣誌》)。寢縣治所在古寢丘(今臨泉古城)……”。該縣誌不僅沒有記載沈丘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養國歷史,而且又在《政區演變》載:“今沈丘縣所屬之地,在西周時介於歷(今鹿邑附近)、胡(今安徽阜陽)、陳(今淮陽)等國之間。春秋戰國,先後均屬楚。公元前350年,諸侯稱雄時期,寢、項東近胡與新郪(今太和),西、西南鄰平輿、,北接苦縣和陳。秦時,寢、項皆置縣……。”(12)
由此可知,《沈丘縣誌》不僅沒有記載沈子國在沈丘的歷史,而且在《沈丘縣誌·地理志》還記載了一篇“沈丘不是沈子國”的考證史料文章。而據《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七載:潁州,“沈丘縣,中。東南至州一百二十六里。本漢寢丘孫叔敖子之封,一名沈丘。漢為寢縣,屬汝南郡。後漢加‘丘’字。東魏於此置才州,高齊文宣帝廢州,改置褒信縣。隋不置縣邑,至神龍二年,十道使唐儉奏請分汝陰置沈丘縣。”根據我國最早的一部史學地理資料《元和郡縣圖志》所載,在唐代時沈丘依然被列在潁州,而在河南還沒出現沈丘一名。
我們根據臨泉沿革史所知,隋朝時候,在臨泉境內先設瀋州府,後設沈丘縣。後來,瀋州府遷移到今天的河南項城市,沈丘縣遷移到今天的河南周口市沈丘縣乳香台一帶,後又遷移到沈丘槐店,也就是今天的沈丘縣城。史書上記載的元代以上應為臨泉沈丘,明代後應為河南周口市沈丘縣。同時,再根據《沈丘縣誌》所載,我們知道今河南省沈丘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其北部的諸侯國是歷國,以東地方是新郪(今太和趙廟鎮)(13)和東南的鬍子國(今阜陽),根本沒有養國,可見在河南省沈丘歷史上其東和東南方並沒有養國存在的可能。
根據多種史載,“春秋中期沈丘以東為養國”。為此,我分析推測,史學家大多其實混淆了臨泉從春秋戰國至明代以前歷史上稱沈丘的事實。把春秋時期的沈丘,即臨泉縣,誤認為今天河南沈丘縣。實際應為沈丘(今臨泉縣)以東。理順了春秋時的沈丘是臨泉縣,我們再根據史學家判斷的河南沈丘以東進行尋找,便會發現臨泉縣以東的方位,即今天的楊橋鎮
【注釋】:
(1),《包山楚簡釋地三篇》,《簡帛網》,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2),《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3)、(5),何浩:《羕器、養國與楚國養縣》,《江漢考古》1989年第二期;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4)、(7)、(9)、(13),楊玉彬:《羸姓養國族源、地望及興衰史考察——兼論與界首古養國的幾個相關問題》,2009年第1輯《皖北文化研究集刊》,黃山書社。
(6),黃盛璋:《 器與 國地望及與楚之關係考辨》,《江漢考古》1988年第一期;《新發現的“羕陵”金版及其相關的羕器、曾器銘文中諸問題的考索》,《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8),董全生等:《從金文羕、永看古代的養國》,《中原文物》1996年第三期及《桐柏月河一號春秋墓相關問題研究》,《中原文物》1997年第四期;南陽市文物研究所、桐柏縣文管辦:《桐柏月河一號春秋墓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97年第四期。
(10),詳參《臨泉縣志》,臨泉縣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阜陽地區志》,阜陽地區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古沈風貌》,馬家敏編著,1989年,安徽人民出版社;清乾隆編纂《潁州府志》,清·王斂福編纂,阜陽市地方志辦點校整理,2006年,黃山書社;清道光《阜陽縣誌》,清·李復慶編纂,阜陽市地方志辦點校整理,2009年,黃山書社;《阜陽通史》,張寧等著,1998年,黃山書社。
(11),明嘉靖《沈邱縣誌》,上海書店,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續編。
(12),《沈丘縣誌》,沈丘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98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13),太和古為豫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一度是秦、楚、魏三雄爭鬥前沿陣地。春秋屬宋,戰國屬魏,蘇秦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太和趙廟鎮城孜村於清末曾出土新郪虎符,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考證為“秦並天下前二三十年間物。”此符系戰國末年秦攻取魏地新郪後所鑄。新郪虎符,證明了太和早在“共和”行政(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正確紀年的開始)時期就有了一座古城。《讀史方輿紀要·潁州》載:“新郪城……謂之郪城。魏安厘王十一年,秦拔郪丘是也……後漢為宋公國。”《後漢書·郡國志》載,“宋公國,周名郪丘”。《太和縣誌》載:“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亳州)守邊;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滅胡(阜陽)。胡與城父皆屬於楚,而郪丘居其間,當亦為楚攻占。戰國中期屬魏。蘇秦遊說魏襄王合縱抗秦時說,‘大王之地,南有鴻溝、陳、汝南、許、偃、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史記·蘇秦傳》)‘新郪即郪丘’。”(《史記集解》)
(14),《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清·顧祖禹/著,賀次君、施和金點校,2000年,中華書局。
(15),《左傳》,蔣冀騁/標註,1988年,嶽麓書社。《春秋左傳譯註》,魯開泰/譯註,1998年,武漢出版社。《戰國策全譯》,王守謙、喻芳葵等譯註,1996年,貴州人民出版社。《中國姓氏起源》,史國強/著,1990年,山東大學出版社;《萬姓統譜》,明·陳士元/著,武樂泉/今譯,199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國姓氏辭典》,陳明遠、汪宗虎/主編,1995年,北京出版社;《臨泉縣志》,臨泉縣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
(16),《臨泉縣志》,臨泉縣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
(17),《阜陽通史》,張寧等著,1998年,黃山書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