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丘堆 位於安徽省臨泉縣城西1千米流鞍河南岸。又叫沈子墓,長50餘米,寬20餘米,高10餘米。相傳聃(丹)季載受封於沈,死後埋葬於此。但據考古學家認定,這裡是新時代的文化遺址,因為此處遍地是陶製器皿碎片和殘斷的石器,生產工具。出土有石斧、石錛、石箭頭、石刀、陶方鼎、陶紡輪等,還有骨刀、骨針、骨箭頭、骨魚叉等。老丘堆原來很大,因處於流鞍河岸邊,長期受到暴雨沖刷和農民深翻耕作,現在相當小了。這裡地勢較高,地面乾燥,前有大平原,後臨流鞍河,是原始社會的一個村落。已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丘堆
- 位於:安徽省臨泉縣城西1千米流鞍河
- 又叫:沈子墓
- 屬性:新時代的文化遺址
借碗碟的傳說,沈氏起源,沈子國興衰史,後裔的遷移,
借碗碟的傳說
現在的老丘堆遺址就是縣城西一處大土堆,土中有許多陶片瓦塊,近期在對老丘堆整治中,還有一個民工從中挖出一個重幾斤的銀元寶。這是我在今年五一回家時聽爸爸講的,因為爸爸的工作也對此有所涉及,所以挖出銀元寶的事情應屬實。
此外的收穫是從父母那聽到關於老丘堆借碗碟的傳說。過去人們家裡窮,逢辦紅白喜事,家裡客人多,碗碟就往往不夠。這時可以帶上香燭鞭炮,到老丘堆前供上香燭,點起鞭炮。誠心對老丘堆說出所需碗碟數量,所需碗碟就會自動出現,求取之人便可將之抱回家使用。一些家戶大些的人家,甚至可以求到高檔的銀質餐具。但是,用完之後,一定仍需帶上香燭鞭炮,將碗碟送回老丘堆。即使有貪心之人不肯歸還,碗碟到期依然會自動消失,而且這些人再不能從老丘堆處借得東西。
可惜,人總是鼠目寸光,起貪念的人還是越來越多,於是老丘堆便再不肯借碗碟出來。
這些故事據父親說是從爺爺那裡聽來的,聽爺爺講得非常生動逼真,仿佛是真事。至於後來老丘堆不肯再出借碗碟的緣故,說是因為人們貪念過旺,我估計只是一種推測或者說法,也有可能是別的緣故罷。
沈氏起源
歷史上中國姓氏起源是非常豐富複雜的,有許多因素構成了姓氏的產生。既有以圖騰、族號、封國為姓,也有以祖先的姓、字、號、封邑、食邑、居住地為姓,還有以職官、爵位為姓。同時,還有以賜姓與貶姓、避諱姓、天干地支為姓。而今天我們說的沈姓則以封國為姓。
沈姓,是直接得姓於古沈臨泉(今阜陽轄區)的中華大姓,它的演變是一部阜陽先民生生不息的生命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生長史。
據《古今姓氏探源》記載:“沈,《元和姓纂》載:‘周文王第十子晡季(一說名聃季或季載),食采於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輿、沈亭,即沈子國。’沈國亡於蔡國。”《中國姓氏起源》載:“沈姓起源有二:一,系出姬姓。與《元和姓纂》記載相同。二,系出姒姓,春秋時受封,為子爵位,世稱沈子,時有沈子逞、沈子嘉,其後均為沈氏。”《萬姓統譜》載:“沈,周文王兒子聃季的食地在沈,沈也是夏禹旁支後代的封地,他們的後代都以沈為姓……”
老丘堆在臨泉縣城西二里流鞍河南岸,東西長50餘米,南北寬20餘米,高出地面十餘米,老丘堆又叫沈子墓,相傳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受封於沈,死後埋葬於此。1981年被列為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位於規劃中的姜子牙公園北部,即臨泉縣城關鎮處,有一棵千年白果樹,《阜陽古樹名木》一書將其記載為阜陽最古老的樹種。白果樹又名銀杏樹,屬古老稀有樹種。據考證,古城子上的銀杏樹為唐末之後人工栽培,系沈氏後裔為紀念祖先所為(古人尋根問祖常立樹為標),樹齡1400多年。縣政府現已將“古城子銀杏”作為重點文物立牌保護。
屈指算來,自春秋時期聃季載封於沈,至今臨泉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了。沈子國遺址就在今天的臨泉縣城西一里處,屬於城關鎮。這裡北依泉河,南臨流鞍河,地勢高亢,瓦礫遍地,地下文物埋葬豐富,其規模宏偉,輪廓清晰,確有古城之氣象。
沈子國興衰史
古沈子國位於阜陽市西部60餘公里,即今天的臨泉縣城老丘堆處。古稱寢丘,因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而得名。聃季載,生卒年月不詳,是西周時期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他於公元前1063年受封,在今臨泉古城建立了沈子國。但他並未到沈子國赴任,因當時周公旦輔佐年幼的成王,發現聃季載品行端正,甚有謀略,於是就任命他為周朝的司空,主管農業及水利等。
據《史記·管蔡世家第五》記載,公元前1066年,周滅商後,周文王次子姬發為武王,封了他的6個弟弟為國君,因他的哥哥伯邑考在此之前被殷紂王殺害,所以未封。另兩個弟弟康叔封、聃季載因年皆幼未封。因此,直到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繼位,周公旦“專王室”,才封康叔封於衛,封聃季載於聃。
聃季載死後,兒子伯桓繼位,其後延續數代。公元前506年,晉應蔡侯伐楚之請,會宋、蔡、衛、陳、鄭之君共謀伐楚。因沈國拒絕參加召陵會盟,晉國國君大怒,指使屬國蔡昭候起兵滅亡了沈國曆世十八代。其後因國為氏,始有沈姓。沈子國自公元前1063年分封建國,到公元前506年為蔡國所滅,共有557年的歷史。
既然聃季載封於聃國,為何又稱沈子國呢?沈子國在臨泉,那么聃國又在何處呢?眾多的史籍都記載著潁州西一百二十里,是聃季載之封地。但此地當時為沈子國,怎么又是聃國了呢?為此,曾有不少史學家深感困惑,認為聃季載既封於聃,就不可能同時又封於沈。史學家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對此也不知究竟,於是說“聃季載封地不詳”。這的確把一些人搞糊塗了。其實,古代“沈”、“聃”二字通用。《辭海》載:“沈,古國名,一作聃。聃,古國名,一作沈。‘聃’、‘沈’古音名通用。”既然聃國即沈國,於是疑竇頓開,原來是一個人和一個國家。
聃季載雖被封於沈地,但並未至沈地。他的三哥周公旦“視其有訓行”,與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為司寇,聃季載被任命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臨泉縣原縣誌辦主任、已故史學家馬家敏同志生前曾撰文認為,“沈丘(臨泉),西周時稱沈,春秋時稱寢丘,寢丘有帝王諸侯壽終安息葬地之義,此地非葬有帝王諸侯,斷不會得名。”
馬家敏同志生前曾收藏一部《沈姓祖譜》,此書初成於唐代麟德元年(664年),由沈巢南編修。史學家一般認為,宋朝以前的族譜,資料比較可信。這部唐代家譜記載,沈姓起源於西周初建立在“沈丘縣(今臨泉)的沈子國”。其根據是當時收存的沈子國的“典籍竹簡漆書”,為沈子嘉的次子在其國滅亡時奔吳帶出的。馬家敏將書中重要事件與《春秋》、《左傳》、《公羊傳》等史籍對照後,認為大致吻合,內容是真實可信的。既然真實,就解開了沈子國的許多歷史之謎,如聃季載並未葬在封國,臨泉老丘堆實為聃季載兒子之墓,聃季載為周王朝修東都時,葬在了洛陽西部;沈子國初為侯國,只是到周厲王時被貶為子爵,為子國。
沈姓來源於臨泉沈子國的史料確鑿,然而,河南媒體及沈丘史學界人士卻宣傳沈姓來源於今天的河南沈丘縣。以至於香港商界人士沈炳麟先生得知後,捐資幾千萬,在河南省新建中國小教學樓近50座。那么,沈丘史學界人士又是依據什麼證明沈丘就是沈姓的起源地呢?如果不是,沈丘又是如何得名的?是否就是沈子國遷徙的一座城市呢?
我們探尋沈姓起源,先要了解沈姓的得姓始祖是誰?由何而得名?還有中國歷史上的沈子國是否與沈姓起源有關呢?我要告訴讀者的是沈姓與沈子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說,沒有沈子國就沒有今天的沈姓。那么,古沈子國又是如何建立發展並最終衰落的呢?我們還是先看一部關於史實記載的臨泉古沈子國興衰史。唯如此,方有助於我們知曉沈姓的發展源流。
後裔的遷移
今年86歲的李獻章老人曾參與編撰新中國成立後臨泉第一部縣誌,因此對於西周聃季載封國及沈丘建縣的歷史記憶猶新。李獻章老人說,隋朝時候,在臨泉境內先設瀋州府,後設沈丘縣。後來,瀋州府遷移到今天的河南項城市,沈丘縣遷移到今天的河南周口市沈丘縣乳香台一帶,後又遷移到沈丘槐店,也就是今天的沈丘現在縣城。史書上記載的元代以前應為臨泉沈丘,明代後應為河南周口市沈丘縣。
目前在史學界認證聃季載所封的沈子國有兩說,一部分史學家認為臨泉歷史上是周聃季載所封的沈子國,一部分持河南沈丘說。
歷史上臨泉在元代以前稱沈丘。然而,從西漢、東漢、隋唐至南北朝、宋、元時代不斷改朝換代,以及劇烈的兵火沖盪,導致淮水流域政治版圖急劇變化和一批舊縣、城邑的迅速廢棄、復立、改名、僑置,為後人治史留下諸多疑惑。1000多年的戰亂,歷經明、清、民國以後,人們逐漸模糊了臨泉曾為沈丘本在臨泉的歷史,一些學者開始指認古沈子國就在今天的周口市沈丘縣境。於是,河南沈丘沈子國、安徽臨泉沈子國地望之爭遂起。那么,沈丘歷史上是不是周聃季載所封的沈子國呢?
據清道光《沈丘縣誌》記載:“沈子國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即周聃季所封處,今遺址現存,地屬潁州(今阜陽)……”明代文史學家程敏政《創建沈丘縣記》雲,“是今沈丘縣之立,創始,非因舊也,縣卜築者乳香台,非沈子故里也。”因此,由程敏政史料可知:元朝以前所稱的沈丘縣名為阜陽市臨泉境地;明代以後,所稱的沈丘縣名為河南周口市沈丘縣境地。確切地說,今天河南周口市沈丘縣名,不是西周聃季載所封沈子國故地,而是明代弘治時期所新建的一座沈丘縣城。
史載,春秋戰國時期,逃至楚國的沈姓族人,仕楚為左司馬,並世襲此官,長期居於葉。到秦漢時期,沈姓仍有多人為官,且地位均十分顯赫,但也有數人辭官隱居,遷於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會稽烏程吳興(今浙江吳興縣)等地,從而開始了沈姓的南遷之旅,並且家族勢力日漸擴大,不斷興旺。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連年戰亂,各種割據勢力互相攻伐,加上“永嘉之亂”,使得中原士族大都南遷,沈姓族人也先後進入南方幾大省份,並在當地不斷生息繁衍,形成了“吳興”郡望。此後沈姓以“吳興”郡望為繁衍中心,不斷地向四周擴展,至唐代以前,已散居於今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家族日漸繁盛。
唐宋時期。社會相對安定,經濟得以恢復發展,沈姓族人開始遷播進入閩粵兩地,並且人丁興旺,同時,唐代沈姓在我國北方也得到新的發展,郡望與名人高官大量出現,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到了宋朝末年,金軍大舉南下中原,宋室南遷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北方再次遭受浩劫,迫使中原沈姓再次南徙,其中赴今福建、廣東等地之沈姓尤多。明清時期,沈姓已遍及全國各地,成為我國一大姓氏。如今,沈姓是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
在福建,沈姓和尤姓兩家向來有不能婚配一說,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五代時期,當王潮的弟弟王審知在福建稱閩王的時候,福建姓沈的人,為了避諱他名字里的“審”音,就把自己姓氏的水旁去掉,並且把剩下來的那半個字改為跟原字十分接近的“尤”字,這就是尤姓的由來。正由於尤姓來自沈姓,均屬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季之後裔,與沈姓血緣同宗。所以沈、尤二姓是不相婚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