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文化古蹟

臨泉縣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為東經 11452-11531,北緯3235-3308。南與河南省淮濱、新蔡縣毗鄰,北與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縣相連,西與河南平輿、項城市交界,東與阜陽市區及阜南縣接壤。南北長68千米,東西寬62千米。全縣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3.7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泉文化古蹟
  • 東經:11452-11531
  • 北緯:3235-3308
  • 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
  • 地點安徽省的西北邊陲
臨泉介紹,古蹟介紹,老丘堆,費子街遺址,崗上遺址,鮦陽古郡,畢卓墓,銀杏樹,老枸桔樹,育才閣,長官清真寺,魏野疇烈士陵園,

臨泉介紹

臨泉有著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遠在七、八千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息和勞動在這裡,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遺蹟。在近現代革命戰爭中,我們的先輩為我爭自由、求解放,也生活和戰鬥在這時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古蹟介紹

老丘堆

位於縣城西1千米流鞍河南岸。又叫沈子墓,長50餘米,寬20餘米,高10餘米。相傳聃(丹)季載受封於沈,死後埋葬於此。但據考古學家認定,跡里是新故事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因為此處遍地是陶製器皿碎片和殘斷的石器,生產工具。出土有石斧、石錛、石箭頭、石刀、陶方鼎、陶紡輪等,還有骨刀、骨針、骨箭頭、骨魚叉等。老丘堆原來很大,因處於流鞍河岸邊,長期受到暴雨沖刷和農民深翻耕作,而變得相當小了。這裡地勢較高,地面乾燥,前有大平原,後臨流鞍河,是原始社會的一個村落。已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費子街遺址

在涎河匯入泉河西岸的楊橋集費子街村。高出河床3米,長300米,寬150米,周圍環水,中間有河流衝擊形成的一條大溝。在這裡採集有石錛、陶網墜、陶紡輪等古代文物。屬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的遺址。

崗上遺址

在黃嶺集東北1千米處的崗上村頭。長800米,寬200米,高3米。南部和西部是斷層,斷層處暴露出有燒土層和遺蹟層。出土有蚌鐮、骨鏃、骨針、骨鏢、石鏃、石斧、陶紡輪、陶罐、獐牙、鹿角等大量遺物,屬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在上術三處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但是沒有發現青銅器,表明當時社會尚處於氏族公社會時期,還沒有進入奴隸制社會。人類已經過著定居的生活。捕魚用的網墜、狩獵用的箭頭,則表明漁獵工具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這隻有在氏族社會的晚期才能出現,說明母系氏族公社會已過渡到父系氏族公社。社會的分工大致是:農業生產、漁獵為男子所擔任;制陶、飼養家畜、紡織縫紉是女子的事情;年老的人負責指導、傳授經驗,並做些輕便事務;孩子們從事輔助性勞動。全體氏族成員人人都要勞動,產品顯然掌握在父系家長手中,但仍為氏族成員所共享,還沒有產生剝削和私有制。
沈子國古城 在縣城西500米處的古城子。這裡北依泉河,南臨流鞍,地墊很高,瓦礫遍地,地下文物埋藏豐富,城郭規模宏偉,輪廓清晰,確有一派古城堡的氣象。
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聃季載被封於沈地,在此建立了沈子國,其後,聃季載的子孫們在此繁衍生息。

鮦陽古郡

在鮦城鎮北郊,因面臨鮦水之陽而得名。這裡地墊很高,陶片瓦礫俯拾皆是,城池規模清晰。在此出土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如陶壺,陶鼎、銅鏡、石馨及戰國時楚國的黃金貨幣呈郢(YIUG影)愛(YUAN員)等。
鮦陽早在兩漢、魏、晉時就曾兩次設郡。一次在南朝封宋永初元年(420年)元月,劉裕廢東晉稱帝,改國號宋,將新蔡郡設在鮦陽。30年後,又將郡移至汝南。另一次在南朝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蕭道成廢宋,改號齊,將新蔡郡改為北新蔡郡,仍設在鮦陽。

畢卓墓

在鮦城鎮1千米處,高4米,周長80餘米,宏偉威嚴。墓內分為正室、後室、西室、東室。全為青磚結構,墓磚上刻有鳥花紋。畢卓為晉朝鮦陽人,曾任吏部郎。因嗜灑如命,醉盜領家釀酒而傳笑古今。1958年,當地民眾掘墓取磚,曾挖出大量五銖銅錢和一隻灑壺,及一“吉士夫人”的磚刻。

銀杏樹

在縣城西古蹟子處。銀杏樹、古城子、老丘堆並稱為臨泉三大古蹟。樹高30餘米,胸圍8米。九棱十八丫、本十二枝杈,已有兩千多年的樹齡,至今仍枝葉繁茂,挺拔蒼勁,銀果纍纍。突出地面的根部,自然形成的各種造型,如雄獅巨龍,如躍虎奔馬,千姿百態,任憑想像。其中,在一根木上可見一清晰的馬蹄印,附近根木上又有一個腳印。傳說,為明未農民起義軍首領李闖王攻打北京時,在此倚樹稍息留下的。
據林業工作者考證,離城市這么近,又這么大,這么古的銀杏樹,為全國第一。此樹已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樹木。

老枸桔樹

在鮦城鎮古鮦陽城遺址處。相傳為元朝未年大將察罕鐵木爾在鮦陽城建花園時所植,至今已有660餘年的歷史。
其樹雖然不大,但經年已久。高3米多,上部主幹老死之後再抽新乾,新乾死後又發新乾,如今五代樹幹殘枝歷歷在目,可見其古老之甚。而今所發新枝,仍綠葉茵茵,並結果數枚。每年都有眾多慕名者來此觀賞一番。

育才閣

在長官集中心的涎河南岸。是革命烈士張蘊華於1929年任長官國小校長時所建。當時,他組織有學生會、窮人會、夜校等,提出“扒廟宇,打神像,興學堂”的口號,帶領學生、教師和窮人先後扒掉7座廟宇,建成育才閣後,他在大門上寫一別對聯:“豎起兩根硬骨頭;誓與土劣拚死命”。在二門上寫一副對聯:“有什麼思想說什麼話;做一番事業盡一番心”。育才閣有上、中、下三層,共16間。第一、二層為教室,第三層僅一間,仿義大利式建築。從整體看,既美觀而又嚴整,既樸實而又和諧。

長官清真寺

在長官集南首。建於明代萬曆(1573)年間,已有420餘年歷史,當時作為長官店回民禮拜場所。大門樓懸掛一橫匾,上書“古清真寺”;二門樓橫匾“率由理門”;北講堂匾額“主敬存誠”;大殿明柱上有對聯:“認真主無影形憑萬物作證;參造化非高遠唯一理在心”。1983年縣政府拔專款又重修大殿6間,南講堂6間,北講堂5間及大門樓和二門樓,使清真寺面貌煥然一新。

魏野疇烈士陵園

坐落在老集東首界南河東岸。魏野疇原為中共皖北特委書記,1928年4月9日根據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組織和發動了著名的阜陽“四·九”起義。但由於準備工作不成熟,起義歸於失敗。魏野疇率部撤離阜陽,星夜兼程向西南轉移,途經老集時被敵人殺害於界雕南河邊。
1988年,縣政府闢地在魏野疇牲處建造陵園。陵園分兩部分,前面為陵園風景區,遍植松柏、花圊。後面為烈士墓地,墓前立有墓碑。陵園大門兩帝旁有“四·九舉義旗名垂千古;皖北灑碧血光照後人”的對聯。
劉鄧合紀念碑 在韋寨中學校園內。1947年8月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出,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的序幕。在大別出實施戰略再展開期間,劉伯承司令員率領的後方指揮所於12月轉出大別出,來到臨泉的韓老家。1948年2月24日,鄧小平政委率領的前方指揮所自大別出轉出,來到韋寨,與劉伯承率領的後方指揮所在分別75天后勝利會合。1991年縣政府撥款在此立碑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