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河流走向,河道特徵,主要支流,山西省境,河南省境,流域概況,地貌地形,經濟文化,水文特徵,水利建設,廣利灌區,界溝、白馬溝及亢村引沁灌區,丹東、丹西灌區,張峰水庫,河流治理,沁河堤,河道整治,沁河滯洪區,
幹流概況
河流走向
據《
山海經·北山經》載沁水(沁河)發源於謁戾之山: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汜水。
一說沁河發源於沁源縣霍山東麓的二郎神溝,源頭分水嶺高程為2200米左右。據《沁河志》載:“活風村東北溝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為沁河源頭。河流在太岳山崇山峻岭間蜿蜒南下,穿越臨汾市安澤縣,在晉城市沁水縣官亭圪堆附近進入晉城市,經陽城縣至澤州縣拴驢泉附近入河南省,由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出太行山至武陟縣南賈村匯入黃河。
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內,過境長90餘公里。在濟源市境內,岩溶發育,有泉水出露。沁河徑流資源豐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5.1立方米/秒,占總流量的32.5%,含沙量低,穩定可靠。
在
武陟縣境內,從小董鄉的沁陽村流入境。流經小董、西陶、大虹橋、三陽、陽城、城關、木城鎮、二鋪營、北郭9個鄉(鎮),到北郭鄉的方陵村注入黃河,過境長34.9公里,河床寬330~1200米。沁河在1948年前後,還是常流河,60年代以後,由於上游建閘挖渠引水灌溉農田,到本縣境內經常斷流,成為“季節河”。最大洪水1982年為4280秒/立方米。
河道特徵
幹流河道分為四段:河源至安澤飛嶺,長131公里,平均比降8‰,河床多砂礫石,河谷寬400~1000米,兩岸山高50~100米;飛嶺至護澤河口,長179公里,平均比降2.4‰,上段谷深流曲,下段穿行潤城盆地,河谷一般寬200~500米,兩岸山高50~150米,已建灌溉兼發電的水輪泵站多處;護澤河口至
五龍口,長85公里,平均比降3.6‰,河道斬切太行山,穿行於寬約200~300米的峽谷之間,兩岸崖壁陡立,水流湍急,河段內石灰岩地區溶洞水發育,最大的馬山泉,流量達4立方米每秒;五龍口至沁河口,長90公里,平均比降0.5‰,河道流經沖積平原,通稱沁河下遊河段,在
博愛縣北金村附近接納最大支流
丹河。沁河下遊河道兩岸築有大堤,全長150多公里,河床高出兩岸地面2~4米,
武陟縣木欒店附近臨背河懸差7~10米,與黃河幹流下遊河道相似,也是“地上河”,歷史上決口泛濫頻繁。
主要支流
山西省境
白狐窯河,白狐窯河是沁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沁源、沁縣交界處的洪湘寺,向西偏北方向流過沁源交口鄉馬泉、白狐窯村,過白狐窯後逐漸轉向西南,流經新毅、安樂、鋪上、石壑、棗林莊、交口等村,在交口村南匯入沁河。該河流水系屬於山泉性河流。河道蜿蜒曲折,全長16千米,流域面積118.7平方千米,平均比降18.36‰,河床糙率為0.024,河型為順直型,河床主要為基岩、砂岩,河床穩定。年平均徑流量1 300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量0.03立方米/秒。河流平均寬度為10~30米,有石堤5 000米,水利工程31處,其中有谷坊壩、“人字閘”等工程。地表水利用量為30萬立方米,地下水利用量50萬立方米。
狼尾河,是沁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沁源縣西北部李元鎮的姚家莊,該河向東南方向流經李元鎮的李城、上莊、下莊、李元、賢友、馬森、新章,沁河鎮的朴則、長樂、麻蒼、河西,在北園村東、沁源縣城北1千米處從沁河右岸注入沁河。狼尾河為山區泉溪性河流,流域面積為153平方千米,河長為22.5千米,河道縱坡為16.32‰,河床糙率為0.026,河流寬度在20~60米之間,河型為順直型,河床多為礫石和砂,較為穩定。河流年平均徑流量1900萬立方米,多為洪水徑流。河道清水流量0.1立方米/秒左右。已開發0.05億立方米。水土流失土壤侵蝕模數為2235噸(km2·a),河流年輸沙量為33.5萬噸,水土流失以溝蝕和面蝕為主,尤其是層狀面蝕、鱗片面蝕、細溝狀面蝕最為嚴重。
虹霓河,舊名虹梯河。源出平順縣東寺頭鄉,流經虹梯關鄉,於虹梯關鄉和平東擉峽谷出境入河南林州南谷洞水庫。河道全長43公里。荿蘭岩境內為常年性流河,上游主要為季節性河流。有主要支溝14條。流域面積575平方公里。平均坡降6.2%;自羊老岩龍曲水村始有泉水出露,清水流量0.16立方米/秒。平均流量0.25~0.35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 500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量1 1571噸。
青龍河,又稱法中河,是沁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沁源縣法中鄉北部青龍山下郭家莊,向南流經法中鄉的老莊科、支角、集義、馬西等村,而後向西南經馬家窯、董家、黃家洞村,過黃家洞村不遠流向正西,經上灣,沁河鎮閆寨村,在閆寨村南從沁河左岸歸入沁河。該河流水系屬於山泉性河流。流域面積為195平方千米,主河道長度為27.5千米,河道縱坡為18.51‰,河床糙率為0.023,河型為順直型,河床主要為基岩、砂岩,河床穩定。青龍河主要支流有桑凹河、柳灣河,分別在馬西村、黃家洞附近注入法中河。這兩條支流均在法中河左岸。青龍河年平均徑流量2100萬立方米,年平均產沙量為42萬噸。青龍河河床平均寬度為10~20米,有石堤5 000米,沿河兩岸通道綠化6 000米。該流域共有水利工程28處,其中小型水庫1座,7座人字閘,20座谷坊。支角水庫位於青龍河上沁源縣法中鄉支角村北,1974年竣工,屬小(2)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5平方千米,總庫容55萬立方米。水庫大壩為心牆壩,壩高15.5米,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校核標準為30年一遇。
龍頭河,又稱柏子河、中峪河,是沁河的一級支流,位於沁源縣西南部,流域東西長12.6千米,南北長46.2千米,總面積268平方千米。河流起源於靈空山鎮北部黑峪村黑峪溝,流經靈空山鎮北山村、西務村、桿子坪村、柏子村、水泉坪村、王莊村、暢村、好村、中峪鄉峪村、渣灘村、中峪村、百家灘村、東王勇村,在龍頭村東從沁河右岸歸入沁河。屬山區泉溪性水流,呈樹枝狀河系。龍頭河全長43千米,河道縱坡為18.51‰,河床糙率為0.029。河相係數上游為14、中游為6、下游為10。龍頭河年平均徑流量2 900萬立方米,主要為洪水徑流。在好村以上河道無基流。河道清水流量約0.17立方米/秒。河流年輸沙量59萬噸。風洞溝水庫位於龍頭河上沁源縣靈空山鎮西務村西北風洞溝,1959年竣工,屬小(2)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1平方千米,總庫容60立方米,水庫大壩為漿砌石溢流壩,壩高17米,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校核標準為30年一遇。中峪集中供水工程,利用流域梨花林泉解決了1600人的人畜飲水困難。農田灌溉引用地表水,灌溉農田1000畝,年引水30萬立方米。流域內建有3處“人字閘”工程。
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古稱丹水,後稱丹河。因發源於山西省
高平縣丹朱嶺(玻璃山石堂溝村),故名。自北向南流入河南省
博愛縣,至
沁陽縣北金村入沁河。河長120公里,流域面積3152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南省河長52公里。
蟒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陽城縣南指住山麓,流經桑林鄉拐莊東南入河南省境,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內長19公里,河床寬約5~10米。發源於大溶洞,相傳洞中曾有巨蟒,故名。
巴公河,丹河支流。發源於高平市東周鄉境內,南流入晉城市郊區境內的太陽、巴公、高都3鎮,於高都村注入丹河。全長22公里,河床寬約5米,流域面積為188.8平方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永祿河,丹河支流。發源於高平市永祿鄉堡頭村,由北而南,流經永祿鄉全境,在鋪上村匯入丹河。全長11.85公里,河床均寬2.55米。流域面積30.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05萬立方米。上游建有堡頭水庫。
端氏河,沁河支流。上游為
沁水縣境內柿莊河和雲首河,兩河在固縣鄉境內匯合後稱端氏河。河經端氏鎮東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遊河,流經東峪、柿莊、十里、固縣、樊莊、胡底、端氏7個鄉鎮,全長47公里,流域面積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流域有水澆地8000餘畝。
澗河,沁河支流。古稱桑林水。發源於沁水縣歷山北麓。流經交口、南陽等處,入陽城縣境。流經西交、桑林、台頭、東治等鄉鎮,注入沁河。全長62.5平方公里,流域面積856.2平方公里,河床寬15~30米。1982年8月出現最大洪峰,流量達700立方米/秒。
山澤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沁水縣佛廟嶺東麓,流經山澤、必底、秦莊等地,在林村西入沁河。長約25公里。建有山澤水庫。
東河,沁河支流。俗稱山交河。發源於浮山縣橫嶺,自西向東,於東垛出浮山境,入沁水縣,注入龍渠河。全長約30公里。流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
縣河,沁河支流。沁水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由上游梅河、杏河兩大支流匯合而成。兩河在縣城東南匯流後,經城關、鄭莊鄉等4個鄉鎮,在河頭村注入沁河。總長60.7公里,流域面積168.3平方公里。河水落差大,坡陡流急,流域內植被條件差,沖刷嚴重,含沙量大。多年平均來水量0.49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67秒立方米。建有多處水利設施,水澆地面積4000餘備。
龍渠河,沁河支流。浮山縣山交河和沁水縣衛村河兩河在沁水縣譚村匯合後,流經龍渠等地於王必村西放沁河。長約50公里,流域面積477平方公里。一般流量1.8立方米/秒。在流經龍渠村西時,兩山夾峙,從數十丈高岩上傾瀉而下,水力資源豐富。建有龍渠水電站。
龍門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陽城縣城東南三盤山東麓,南流經三窯鄉神仙洞,在河南省境內的木公山入沁河。全長26公里,河床寬約5~8米,屬季節性河流。河道彎曲狹窄如門,兩岸直立,每當洪水暴發,從下游觀其勢,如巨龍從門中躍出,故名龍門河。
蘆葦河,沁河支流。古稱陽泉水。發源於沁水縣蘆坡,流經陽城縣羊泉、芹池、町店等鄉,至潤城鎮下河村匯入沁河。長41公里,流域面積291.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50~100米。1982年8月出現最大洪峰,流量達1500立方米/秒。
隔山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陽城縣西南析城山東南麓,流經楊柏鄉入河南省境。山西省境內長13公里,河床寬約5~8米。位於石圈河西,兩河間有漏明山相隔,故名。
南門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陽城縣城西南的析城山南麓,流經橫河鄉的三纏腰入河南省境,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內長約8公里,河床寬約10~20米。支流紫院河發源於析城山西門,流至橫河鄉境內注入南門河。長4公里,河床寬3~5米。
盤亭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陽城縣城西南的小尖麓,流經橫河鄉的前坪莊入河南省,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內長16公里,河床寬約5~25米。
石圈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陽城縣城南風山嶺麓,流經桑林鄉境內入河南省,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內長12公里,河床寬約5~10米。
南大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沁水縣土沃鄉白華嶺。流經白桑鄉坪頭莊入沁河。全長75公里,河床寬100~300米。屬季節性河流。主要支流有獲澤河、西小河等。獲澤河發源於陽城縣城西18公里之老鶴嶺下,注入南大河。全長15公里,河床寬約5~20米。沙坡水庫上游屬常河,下游屬季節河。因該河流經固隆的澤城村,西漢時為獲澤縣治所,故名;西小河發源於陽城縣西北的壑山麓,流經西溝鄉,至縣城西南入南大河。全長約14公里,寬約15~50米。
白水河,沁河支流。發源於郊區下村鄉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經下村、大東溝、川底、周村、李寨5個鄉鎮後注入沁河。全長54.7公里。落差867米。上游建有水庫8座,下遊河道築有河壩。水庫以上為常流河。
石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郊區衙道鄉,向南流向,在河南省境內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內長23.5公里。流域面積為74.2平方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長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下村鄉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經晉城郊區下村、大東溝、川底、周村、李寨5個鄉鎮注入沁河。全長54.7公里,落差大,流量為0.96立方米/秒,河床約40米。流域面積421平方公里。上游建有8座水庫,下遊河道築河壩,水庫以上為常流河。
冶底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李寨鄉西北部的環秀村,向西南流經冶底等村注入沁河。長約24公里,流域面積75.7平方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犁川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犁川北,向南流經犁川、南嶺、土河3鄉鎮注入沁河。長30多公里。河床寬約7米,流域面積為50多平方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范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土河鄉東土河村,向西南流經南河、范河等村注入沁河。長12.7公里,流域面積18.3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河床寬約6~11米。為季節性河流。
槽溝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衙道鄉東部,向南流入河南省境內注入沁河。長7.6公里,流域面積14.7平方公里。在山西境內為季節性河流。
白澗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衙道村附近,向南流經陳莊、道寶河出省境,在河南省濟源縣的白澗寺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內長22.6公里,河床寬約7~11米,流域面積26.7平方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仙神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追山鄉東凰頭村附近,向南流經白河、羅河等村,在河南省沁陽縣仙神廟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內長18.7公里,屬季節性河流,流域面積48.5平方公里。
龍灣河,沁河支流。發源於晉城市郊區土河鄉東谷坨村附近,至拴驢泉南入沁河。長15.7公里,河床寬約6~10米。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馬山泉,又名延河泉。在陽城縣東冶鄉馬山村東。出水量為晉城諸泉之最。平均流量為4.5立方米/秒,最多時可達7立方米/秒。泉水東入沁河。
河南省境
河南省境內,
濟河,發源於濟源市西北2公里處,有二源,一出濟源濟瀆廟,一出龍潭。二水在濟源程村合流,東流至沁陽柏香後分為二支,一支東南流為豬龍河,是濟河主流,流經溫縣於坨村入黃河;另一支流入沁陽縣城,流至龍澗村入沁河。濟河常年流量在1.5立方米/秒左右。
流域概況
地貌地形
沁河流域經過沁潞高原,穿
太行山,自濟源五龍口進入沖積平原。流域邊緣山嶺海拔高程多在1500米以上,中部山地海拔高程約1000米。流域內石山林區占流域面積的53%;土石丘陵區占流域面積的35%;河谷盆地占流域面積的10%,沖積平原區占流域面積的2%,分布於濟源五龍口以下,有灌溉之利,亦有洪災威脅。
經濟文化
在山西省境內,沁河到達
端氏鎮以後,地勢逐漸平緩,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台地。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水源充裕,促成了農耕經濟的相對發達,為古代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使這裡聚集了比較多的人口,形成了充裕的農耕經濟。發達的農耕經濟,造就了一方的繁榮,生活富裕,人口密集。以潤城為例,清光緒年間,潤城人口一度達8000餘口,超過了1998年的一倍。
沁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歷史悠久的冶煉業和煤炭採掘業豐富著當地人的經濟生活。在沁河流域的
陽城縣境內,沿河兩岸遍存明清時期所遺留的“鐵山”(煉鐵後的礦渣)。在
潤城鎮,現存的明清建築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牆體是用煉鐵後遺棄的鉗鍋砌築的。
《澤州府志·卷四十九·記事·陽城縣》記載了“明正德七年霸州賊劉六、劉七等,至陽城縣東白巷等村,民以鐵鍋排列衢巷,登屋用瓦擊之,賊不能入”的故事也充分證明了,當地冶鐵鑄造業的發展。
採煤業是沁河流域的古老產業。沁河流域的無煙煤,以質地堅硬、無塵而被譽為“白煤”。明清兩代,廣為高官喜愛,並成為英國王室壁爐所必備的燃料,有著“蘭花炭”的美稱。煤炭是當地人們做飯取暖用的燃料,並可直接用於煉鐵,煤炭支持了冶鐵業,冶鐵促進了採煤業。
產品的銷售,人群的消費,都離不開集市與商販,於是沁河流域便出現了幾個大的集鎮。比較著名的有潤城鎮、郭壁鎮、竇莊鎮、端氏鎮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潤城鎮。豐腴的土地,眾多的手工業,繁榮的商業造就了一大批手握重金的財主、商賈,如郭峪的王重新、下莊的李思孝等,都是商行千里,富甲一方的鄉紳。
在沁、陽接壤的沁河流域,僅明清兩代就有進士數十人,其中著名的有王國光、劉東星、張五典、張銓、張慎言、張雲鵬、張春、
陳廷敬等。他們個個高官厚祿,建造了深宅大院,書房花園,收羅了天下眾多的財富,成了顯赫一方的名門貴族。他們有著相當的號召力,影響著一方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沁水和陽城銜接的沁河流域,歷史上就是一塊豐腴的土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建城築堡由來之久。三家分晉始有端氏,戰國爭雄屢有戰事,於是便有了白起屯兵的屯城、武安城、馬邑城、王離城等。以後各代雖也有一些堡寨建築,但痕跡甚少。明末陝西大旱,天災人禍引發了農民起義。秦晉相鄰,於是山西南部的沁河流域便成了那次起義的最早戰場,義軍曾五次進入這片土地,在沁河流域保留下了的許多堡寨建築,成為沁河流域特殊的文化現象。
在河南省境內,沁河水在濟源衝出了豐稔肥沃的沖積扇平原,距五龍口東南兩公里,沁河南岸有一台地,人稱“沁台”。有史以來,洪水泛濫均未殃及。據資料表明,這裡有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地面灰層堆積3米左右,多有史前文物。因沁水公主園而得名的《
沁園春》詞牌,因毛澤東的運用,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文學標籤。
沁水公主園遺址就在沁河北岸(五龍口景區內有“太子溝”、“娘娘洞”等景點)。沁園歷經戰火,毀於元初。
相傳三國時,
司馬懿要從山西調運糧草兵士到京都洛陽。山西與洛陽之間有太行山阻隔,唯一可供選擇的只有沁河河谷。沁河有水,卻無法行船,只好在崖壁之上依崖鑿孔,插梁架板,修築了一條近百公里長的棧道。沁河古棧道在濟源境內長達36公里,大致可分為馬鞍山區、張莊對岸區、司馬懿藏兵洞區、和灘區、1號石門區、紫柏灘區等6個文物保護區,棧道壁孔多達140餘處。也許是為了紀念司馬懿開鑿沁河棧道之功,在馬鞍山區古棧道石崖上,離沁河水面10米處刻有一尊司馬懿石像。另外,這裡還有司馬懿藏兵洞、司馬懿釣魚台等遺蹟。在沁水灣附近的兩岸流域,還留存有化城寺遺址、枋岩書法遺存、裴休洞、裴休祖塋、荊浩墓、盤谷寺、袁公祠等歷史文化遺存,有著極高的歷史、人文價值。
水文特徵
沁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4.4℃,無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遞減,上中游平均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方米,其中,82%來自五龍口以上,其餘來自丹河。年徑流的年際變化及年內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實測年徑流量為2億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7~10月徑流量約占年徑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徑流量僅占17%。年平均輸沙量為720萬噸,80%集中在7~8月。
沁河流域是黃河
三門峽至
花園口間洪水來源區之一。沁河洪水約有60%~70%來自五龍口以上,據調查考證,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陽城九女台曾發生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
河道曲折率(彎曲度)為1.95。沁河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內),其中河南省境內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龍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礫石廣布,僅局部地段,坡度較緩;出五龍口後,坡度猛降,接納北來的丹河,流行於平原上,兩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幹流長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
沁河水資源比較豐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米,五龍口為14.3億立米。丹河山路平站為322億立米。沁河約90%以上的徑流量來自山西省,河南省來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徑流量占全年總水量的50~60%,最大年徑流量為最小年徑流量的四倍左右。
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發生在每年七、八月間。五龍口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為4130立米/秒,五龍口歷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1895年8月8日,為5940立米/秒。
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為619噸(小董站1951~1979年),屬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輸沙量為798萬噸(小董站),年際變化較大,歷年最大在1954年,為3130萬噸,歷年最小為1965年45.8萬噸,年內分配不均,汛期6~8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的86%。沁河河水質好,受污染輕微。
水利建設
沁河沁陽、武陟一帶灌溉工程相傳始於秦代,名為秦渠。魏文帝黃初六年(225年),河內郡野王縣(今沁陽縣)典農中郎將司馬孚重整引沁灌溉。唐寶曆元年(825年)河陽節度使崔弘禮“治河內秦渠,灌田千頃”,大和七年(833年)河陽節度使溫造修坊口堰,引沁水灌“濟源、河內、溫縣、武德、武陟五縣田五千餘頃”。此後,沁河灌渠有盛有衰,一直延續到民國年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沁河灌溉事業有更大的發展。共建水庫5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博愛縣北境丹河青天河水庫),小型水庫4座,總蓄水0.2263億立方米。1987年沁河兩岸(包括丹河)有引水涵閘54座,其中48座為50年代以後所建。涵閘總引水能力達150立方米/秒,主要灌區在沁河者有廣利、界溝、白馬溝和亢村,在丹河者有丹東與丹西。
廣利灌區
廣利灌區包括沁陽縣南大部土地和濟源、溫縣、孟縣、武陟4縣部分土地。灌區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為老灌區。舊有廣濟、利豐、永利、廣惠、大小利河及甘霖等渠。民國期間,渠道失修,塌坡淤塞嚴重,僅灌濟源縣1萬餘畝。1949年人民政府領導修復。1950年合廣濟、利豐、永利等7渠為廣利渠。渠首除廣惠渠居沁河左岸外,余皆在右岸五龍口處。1957年灌溉面積發展到47萬畝。1959年重建原利豐渠渠首閘,開總乾渠,長64公里。李橋村西、沙河引沁渠入口以上,設計正常過水能力4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50立方米/秒。以下至十八里村東北,因接納沙溝引沁水,設計正常過水能力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秒。1958年和1959年,區內先後建平原水庫17座。水庫蓄水後,大面積改種水稻,又因輸水渠滲漏加大,排水渠淤塞,地下水位上升,鹽鹼地面積一度擴大到20餘萬畝。1962年,平原治水改以除澇治鹼為中心,區內水庫多被廢除,此後渠系工程多經改建。1987年有總乾渠1段,乾渠4條,還有沁北廣惠和沁南沙溝、新利諸引沁乾渠。灌區範圍縮至沁陽縣沁南地區和濟源縣東部分地區,1983年實際灌溉面積14萬畝。
界溝、白馬溝及亢村引沁灌區
界溝灌區亦稱孝敬灌區,在博愛縣西南隅,南瀕沁河,北接丹東灌區,西南臨丹、沁二河,有耕地面積3.2萬畝。1965年建閘引沁水灌田,渠首在蔣村南,閘名幸福,引水流量0.5~0.7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實灌面積均為1.2萬畝。白馬溝灌區又名張茹集灌區,在博愛縣東南隅,西面和北面分別與界溝灌區和丹東灌區相接,南至沁河北堤,有耕地4萬畝。1966年於秦莊西南之沁河北岸建白馬溝閘,引沁水灌田,設計引水2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3萬畝,80年代初灌溉面積1.14萬畝。亢村灌區即溫縣引沁灌區,在溫縣北部和東北部,北臨沁河南堤,區內耕地面積5萬畝。原為廣利渠灌區一部分,1962年後,廣利渠灌區範圍縮小,始徑引沁水單獨成一灌區。1977年改建引沁閘,日常引水量1.7~3.2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灌溉面積達3萬畝。
丹東、丹西灌區
兩灌區均是老灌區。丹東灌區在豫境丹河以東,焦枝鐵路以南,博愛縣境的西金城以北,陽家廟以東,並包括焦作市、修武縣的部分土地,引丹河水為源,引水口在後陳莊南丹河左岸。區內有總乾渠一條,乾渠兩條。丹西灌區在沁陽縣的丹、沁夾角地帶,有耕地5.5萬畝,于丹河右岸取水,取水口有二,均在小孤山,和丹東渠首相對。丹東、丹西兩灌區天然來水不多,1955~1964年平均引水流量為6.4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實灌面積分別為16.7萬畝和15.3萬畝。
張峰水庫
張峰水庫,位於晉城市沁水縣張峰村,是黃河流域沁河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4990km2,庫容3.94億m3,以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農村人畜飲水為主,兼顧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總投資17.48億。2005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張峰水庫工程由樞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樞紐工程由攔河大壩、導流泄洪洞、溢洪道、供水發電洞及渠首電站、川坡電站等。輸水工程包括總乾、一乾、二乾和三乾,分別向陽城、高平、澤州和晉城市城區四縣、市供水,線路總長145km。設計流量6.45~2.44m3/s。
工程需動用土石方1000萬m3,混凝土36萬m3;需用水泥19.8萬噸,鋼材2.7萬噸;淹沒房窯面積21.6萬m2,土地1.3萬畝,移民搬遷3862人。工程建成後,年供水量2.07億m3,年發電量770萬kw·h,下遊河道的防洪標準將由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2007年11月8日上午10時,張峰水庫樞紐工程完工暨應急水源工程建設現場會隆重召開。張峰水庫樞紐工程自2005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經過廣大建設者的積極努力、艱苦奮戰,水庫樞紐工程提前8個月勝利完工。整個工程共評定單元工程4900個,全部合格,其中優良4169個,綜合優良率達到了85.1%,居國內先進水平。
河流治理
沁河流域總人口217萬,農業人口占92%,耕地537萬畝。沁河下游灌區,相傳始於秦代。建國後,全流域水利建設發展較快。據統計,1981年灌溉面積已達205萬畝(包括下游流域外引沁灌區)。已建米山、任莊、董封、上郊、青天河等5座中型水庫,總庫容1.51億立方米。枯水季節水量已不能滿足用水需要。
濟源五龍口鎮是沁河出太行後衝出的第一塊肥沃地帶,自秦代起,沁河兩岸人民在這裡“隔山取水”,修築了第一條水渠——枋口堰。千年以來,當地百姓比照枋口堰的原理,又在沁河上開鑿出數十條大大小小的水渠,這些水渠有的是在廢渠的基礎上重修的,有的是修建的。到明朝時期,沁河下游已有小渠十幾條、大渠五條。五條大渠猶如五條橫亘在豫北大地的臥龍,五龍口地名也由此而來。
沁河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共進行3次復堤,完成土方1258萬立方米。第一次從1949~1953年,兩岸大堤培修標準為:堤頂高出1933年2500立方米/秒洪水位1米,頂寬5米,險工堤段6米。北岸丹河口以上因有天然滯洪區不加培修。南岸堤頂寬4米,臨河邊坡為1:2,背河邊坡1:3。共完成土方382萬立方米。1954年沁河小董站發生3050立方米/秒的超標準洪水,該堤經受了考驗。此後,明確兩岸堤防以防禦小董站4000立方米/秒的洪水為標準,南岸堤頂超出洪水位1米,北岸1.5米,堤頂寬度北岸險工7米,平工5米;南岸險工6米,平工5米。新修堤段坡度南北岸臨河為1:2,背河為1:3。新修堤戧頂寬均為2米,臨河與設計水位平,背河應低於設計水位1米,坡度仍為臨河1:2,背河1:3。1963年沁河堤防北岸超高又增至2米,平工堤段堤頂寬增至6米,險工堤段增至8米,南岸超高不變,沁陽馬坡至沁陽東王召長約7公里堤段超高改為1.5米。1967年沁河絕大部分培堤堤段修夠標準。1954~1972年修堤土方共358萬立方米。1974~1983年,根據沁河歷年淤積情況進行第三次復堤。防禦洪水的任務仍為保證小董站4000立方米秒不決口,對超標準洪水,仍採取丹河口以上保南不保北,丹河口以下保北不保南的原則。復堤長度1082公里,加高0.3~1.5米,計畫土方577萬立方米。截至1987年完成土方567萬立方米,占計畫數98.3%。
沁河河道,武陟縣木欒店段,位於入黃河口以上8公里處,堤距寬僅330米,是一卡口,左堤臨背懸差大,防洪標準不足,大河頂沖急灣,加之雙曲拱橋,壅水嚴重,威脅堤防安全。為解決這一險點,1981~1984年進行人工改道,從楊莊起將原3.5公里長河道內卡口河段於背河向右開闢一段新河道,展寬為800米,老左堤作為第二道防線。老河床高7米,寬200~900米,作為新左堤後戧平台,減少臨背懸差7米左右,使設防標準水位降低1.8米左右,消除了壅水。該項工程新修左堤長3195米,右堤長2417米,工程全部按防禦小董站4000立方米/秒設計,左岸堤防超高3.6米,頂寬15米,右岸堤防超高1.0米,頂寬10米,邊坡1:3。計做土方3116萬立方米(包括16座土壩基)。
河道整治
沁河下遊河道丹河口以下46公里處為一卡口。該段長約750米,堤距寬僅330米,左岸為木欒店(今武陟縣城),右岸為武陟老城,兩岸堤防夾峙,河道至此急劇轉彎,為沁河最險要的一處險工堤段。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沁河從此決口。1933年黃河漲大水,倒灌至木欒店。1968年在木欒店卡口處又修建一座雙曲拱橋,阻水面積達11%。為解決木欒店卡口河段,保證沁堤安全,1980年決定於卡口上首右岸楊莊進行人工改道。
改道工程在楊莊至蓮花池長約3.5公里地段內進行。在場莊處修新右堤,利用老右堤一段上下延長,將老河道封起來作為新左堤,使河道由原330米擴寬至800米,裁彎取順。為了保持新河段主槽與原河道主槽能夠上下銜接,防止河流發生新擺動,在新左堤上布設險工護岸工程,上迎朱原村險工來溜,送入老河槽;在改道區出口處的左岸灘沿上修一護灘工程,防止可能沖刷而出現的不利河勢。並在新河道內另建新橋一座。
楊莊改道範圍3平方公里(新河道15平方公里),搬遷人口4675人,房屋4899間,占、挖、踏土地3800畝(永久占地6787畝)。改道工程於1981年開工,1982年完成防洪主要工程,1984年汛前全部完成。其間,1982年8月2日,沁河小董站發生4130立方米秒的超標準洪水,這是1895年以來最大一次洪水,當地民眾10萬人上堤搶修子埝,保住了堤防安全,起到局部改道的應有作用。
沁河滯洪區
沁河洪水實測最大流量4130立方米/秒,歷史調查最大洪水推算流量14000立方米/秒。1950年以後,沁河以防禦4000立方米/秒為標準修建的堤防工程除北岸丹河口以上北金村、龍泉、楊華為泄山洪入沁缺修8656米外,已均按標準修固。為了防禦超標準洪水,確保丹河口以上南堤和丹河口以下北堤的安全,設立南、北兩滯洪區。
沁北自然滯洪區,位於丹河口以上沁、丹河交匯的夾角地區,東、南分別有丹河和沁河,西、北兩面為太行山麓,地勢較高,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較陡。主要利用龍泉、楊華兩缺口自然倒灌的作用削減下游洪峰。自然倒灌的影響範圍包括沁陽縣的北關、解莊、西尚3鄉和紫陵鄉的部分地區,此區有耕地8萬畝,居民6萬餘人。
沁南滯洪區,位於黃河北岸武陟縣境,京廣鐵橋上游14公里處,系黃、沁河匯流的夾角地帶。該區南為黃河大堤,北、東為沁河堤防,地勢低洼,1951年闢為滯洪區。當小董站流量超過4000立方米/秒時,在五車口預留分洪口,自然漫溢分洪,入沁南滯洪區,以保證沁河北岸大堤安全。該滯洪區在102米(黃海)水位以下,淹沒面積142.6平方公里,相應庫容5.18億立方米。分洪時臨時遷移安置居民,退水時從滯洪區末端方陵破堤泄入黃河。
1958年以前,沁南滯洪區有兼滯黃河部分洪水的任務。當黃河盛漲,鄭州黃河鐵路橋壅水嚴重,再遇伊、洛、沁河並漲,嚴重威脅黃河北堤安全時,於武陟解封破黃河堤分泄部分黃河洪水入沁南滯洪區,以策安全。1958年以後,沁南滯洪區未再安排分泄黃河洪水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