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古棧道(沁河谷棧道遺址)

沁河古棧道

沁河谷棧道遺址一般指本詞條

沁河古棧道,始建於三國魏時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的山里泉景區內,沁河左岸,延綿幾公里。文物保護區為:馬鞍山區、張莊對岸區、司馬懿藏兵洞區、河灘對岸區和紙柏灘區等五個區段均以棧道壁孔、石門、步道、邸洞及石刻造像的最外邊緣各向四周擴300 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沁河古棧道
  • 文物保護區:馬鞍山區、張莊對岸區
  • 地址: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沁河山里泉段 
  • 簡介:山勢高峻,在河段東岸石崖上
建築結構,考古發掘,

建築結構

沁河古棧道
三國時期古棧道遺址在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的沁河拴驢泉(山里泉)段。
沁河山里泉段沁河山里泉段
該河段地處沁河峽谷,山勢高峻,在河段東岸石崖上,考古專家發現與河床高低平行,排列有序的多處小方形石孔。經實地丈量,方孔呈正方形,邊長三十厘米,孔深五十厘米,孔距三至四米,有的地方分為上下兩排,排間距離約二至五米不等。
在附近的石崖上,還有一高零點七米、寬零點六米的摩崖石刻,上有“建元正始五年十月五日,曲陽吳某督將師匠兵徒千餘人,通治步行道,作偏橋閣,鑿開石門一所”等字樣。
據有關專家考證,中國古代建元“正始”者有四,此處石刻上所寫“正始五年”只能是三國時期曹魏曹芳之年號,即公元二二四年。專家據此推斷,三國時期此地為曹魏領地,因戰爭需要,魏曾在黃河、沁河沿岸多處修棧道、建橋閣,刻處即為其中之一。

考古發掘

在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南部,晉豫兩省交界的巍巍群山之中,拴驢泉電站(位於現山里泉景區)隧道的北出口處,沁河沿岸陡峭的石崖上,有多處排列有序的方形石孔。在電站機房北側懸崖的一塊石壁上,有石刻碑文,文為:“正始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督治道郎中上黨司徒監作吏司徒從采位下曲陽吳督將師匠兵徒千餘人通治步道作偏橋閣鑿開石門一所高一丈八尺廣九尺長二丈。”
經有關專家研究考證認為:石崖上的方孔,是古代沁河棧道橫樑插孔。碑文所記載的年代為三國時期公元244年,其內容是記載人工開鑿隧道。
當時的晉城處於曹魏統治疆域內。史載,當時為了物質運輸、兵將調遣,魏曾在黃河沿岸三門峽等地,沿河修築棧道作橋閣多處。此碑文記載“師匠兵徒千餘人”參加了沁河沿岸修棧道、作橋閣,開石門(隧道)。可見當時是一項規模浩大的交通建築工程。棧道實際上是木橋早期的一種形式,工匠們利用方木橫樑間鋪上木板便成為棧道。所謂橋閣是在建棧道遇山谷急彎時,在兩個山嘴間用木樑溝通,直接搭成閣橋,也稱橋閣。該碑文中提到的偏橋閣,其通道有一半建在岩石上,另一半則在偏傍懸空架設橫樑而組合起來的橋閣形式。
摩岸碑文中“鑿開石門一所,高一丈八尺,廣九尺,長二丈”,其規格折為今日的尺寸是:高4.34米,長4.86米,寬2.19米。與公元63年建成的我國歷史上所記載最古老的七盤山隧道比較,雖長、寬不及,但高出0.74米。拴驢泉隧道與沁河棧道和橋閣在同一水平線上、大體是東西走向。說明此隧道為棧道上的隧道,橋閣為棧道上的橋閣。在距今1750餘年之前,火藥還未問世。文獻記載工匠們開鑿岩洞,是採用火燒水激進行施工。其方法是利用巍巍太行山中豐富的林木,點燃後對岩石煅燒,就地利用河冰趁熱澆灌,急熱急冷,使岩石爆裂,然後順岩縫撬開將巨石拋出。
沁河棧道、橋閣和石門(隧道)的建成,對當時太行山深處的交通運輸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附近的村名,如拴驢泉、飲馬道等,都有一段民間傳說,雖顯得牽強附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有關太行交通的歷史痕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