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國際學院,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該校邁入21世紀後,依託該校在經濟、管理學學科背景和專業優勢而成立的新學院之一。作為教學管理型單位,國際學院的主要職責是該校本科教學改革實驗班的教學組織協調和學生日常管理,其歷史使命是成為該校對外交流的門戶和展示國際化辦學的視窗。
基本介紹
學院概述,培養舉措,國際化師資,國際化教學,國際化交流,國際化環境,專業介紹,師資力量,合作院校,辦學成效,學生獲獎,學院榮譽,社團風采,基本情況,
學院概述
學院的辦學特色是:按照“教學相長、中西合璧、外引內聯、高位嫁接”的原則,通過國際化的師資、國際化的教學、國際化的交流和國際化的環境,著力培養忠於祖國、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國際化經濟管理人才。
學院的辦學定位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立足本科教育,不斷改革創新,建設國內一流的、富有經濟管理特色的國際學院,逐步形成江財自主的國際品牌。
學院的學科定位是:聚全校之才,舉全校之力,集中發展會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國際化辦學,積累經驗,以點帶面,努力實現江財經濟管理類學科國際化辦學的全面發展。
江西財經大學國際學院地點
當代高等教育已逐步形成了四個主要趨勢,即大眾化、產學研一體化、國際化和現代化。其中,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源於經濟全球化的帶動和推波逐浪,全球性的高等教育資源之間的激烈競爭不可避免,全球性的師資資源重新配置大勢所趨。面對這種趨勢和競爭,全國高校應對的戰略和舉措各異。國際化程度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標桿之一。該校地處中部相對欠發達地區,如果不解放思想,創新辦學方式和機制,捕捉高等教育開放發展的有利機遇,我們就會永遠地落後、被動和挨打。而從資源等各方面客觀條件來說,在一個經濟相對落後地區讓全校全面跟上國際化並不現實。集全校精英組建國際學院,就是要使之成為該校對外交流的門戶和展示國際化辦學的視窗,並且在校內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緊跟高等教育的大趨勢。而該校經濟管理類為主業特徵的辦學模式也為現階段集中力量辦好以商科為主的國際學院提供了可能。
關乎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該校作出了明智的選擇:抓住發展機遇,整合全校資源,選擇會計學、金融學和國際商務三個品牌專業為突破口,試辦本科教學改革實驗班,組建國際學院。開展國際化教育,既是該校面臨挑戰時的生存需要,更是該校爭創一流的發展需要。
成立於2002年的國院學院依託該校會計、金融、國貿三個省級品牌專業,設國際會計、國際金融、國際商務三個專業方向,現有教學管理和行政人員19人,均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師資構成為“三位一體”模式,即學校雙語老師為主體、海外優秀教學資源為重要力量、學院自有師資為補充。任課教師中,先後在該校任教的海外師資共有41人;校內師資中,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校年度“十佳教師”12人,校年度“青年教學獎”2人;學院自有及兼職專業師資14人,其中,具備海外留學或進修經歷的10人。
已簽訂實踐實習基地7個:台灣台北工業園、浙江卡森國際集團、廣州萊茵中小企業培訓基地、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萍鄉工業園區、南昌泰陽證券公司營業部。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所高校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係,現有46個合作交流項目。
建院來,學院緊緊圍繞該校的中心工作任務,不斷開拓進取,勇於改革創新,業績碩果豐富,社會聲譽鵲起,為該校國際化辦學和二次創業做出了應有的努力和階段性的貢獻。學院的學生素質和學習風氣得到師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贊同。越來越多的學生成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更為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以第一志願報考江財國際學院。
培養舉措
圍繞特色人才培養目標,學院逐步形成了“教學相長、中西合璧、外引內聯、高位嫁接”的教育教學模式,在師資隊伍、教學管理、教學設施、教材建設、實踐教學、學風建設等方面逐項整合資源,整體推動學院的改革與發展。
國際化師資
——內聘外請,高位嫁接,三位一體
1、聚集全校教師之精華。一是成立專門的國際學院,具體負責教學管理,國際會計、國際金融、國際商務三個專業實驗班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與專業選修課的任課教師,與教務處協調,統一從全校各教學院系選拔,確定選拔標準,給予較高課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的教師均具備出國留學背景。該校自2002年起,連續多年安排專項預算,集中選拔40餘名在相關學科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到國外合作大學進行雙語教學培訓,學成歸國後原則上均應到國際學院開設課程。
自2004-2005學年度,共有49人在我院講授專業課程,其中博士26人,碩士18人,有21人具有國外留學經歷。
2、藉助海外高素質之精英。充分挖掘國際優秀教學資源和閒置教學資源,自本科教學實驗班開辦,即從該校的合作夥伴學校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美國紐約理工學院、芬蘭奧盧大學、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我國台灣實踐大學聘請了6位教授、博士為首屆學生講授國際會計、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等主要專業課程,聘請3位外籍語言教師教授英語語言和商業英語課程。共有來自英國、美國、奧地利、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41位教授、博士(其中海外專業師資16人)為學院學生開設了國際金融、公司財務、管理會計、國際市場行銷等30多門次專業課程和60多門次的英語語言課程;同時,邀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昆士蘭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阿爾伯塔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南安普頓大學、紐西蘭梅西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的教授來院進行學術講座,介紹專業領域前沿知識,據不完全統計,學術講座達30餘次。
3、引進國際化辦學之人才。自2005年起,已有來自美國、英國、紐西蘭等國6位青年教師加盟國際學院專任教師隊伍,學院教師除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其主要承擔的角色是專業課程合作與協調人,專業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體系建設者,國際化辦學的調研者,各專業教學師資補充。
國際化教學
——課程設定國際化、教學方式國際化、教學管理國際化、實踐教學全程化、學生學習自主化
1、課程設定國際化
教學首先要求課程設定的國際接軌。學院廣泛參閱了美國杜克大學、沃頓商學院、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南安普頓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昆士蘭大學等金融、會計、商務專業的課程設定,結合我國國情和該校校情,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的要求,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計畫安排。其次,主要專業課程一律採用國際通用的英文原版教材,同時,賦予外聘教師在教材選用上充分自主權,不實行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由其自行決定其教學方針、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學院主要是依據教師的聽課及學生的評價對其教學質量的評估和考核。第三,校內教師統一編寫英文課程學習指南,內容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參考書目、課後練習及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上有作業、小論文、課堂討論、presentation、平時成績和各項成績的比重。第四,增加實務課程,改變只講理論沒有操作的教學模式,在相關專業的課程設定中增加會計實務、金融工具、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等,且英文原版專業教材中相關知識點的實務技能訓練較多。
2、教學方式國際化
在高考新生錄取中,要求學生英語成績必須達到110分以上。大一開始,學生每周英語學習時間占其每周全部教學時間的60%,為專業課程採用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打下基礎;大二開始,使用最新和最權威版本的英文專業教材、雙語或英文教學、英語作業、英語考試,大四學生畢業論文一律採用英文寫作,要求畢業論文必須有英文的參考文獻,並進行英文答辯。其次,教學方法力求擺脫傳統老路子,積極與國際接軌,採用“啟發式”、“引導式”或“案例”教學,課堂以討論式和團隊式進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必須始於課堂教學。
3、教學管理國際化
學院在教學管理上逐步採用通才教育、滾動教學、師生互動、無限激勵、現代技術等手段。通才教育即國際會計、國際金融、國際商務三個專業在大一、大二實行統一的公共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滾動教學即導入競爭機制,不符合學習要求的學生適時轉入相應普通專業,校內優秀學生通過考核進入國際學院學習,6年,轉進轉出國際學院的學生分別為58人和28人。師生互動即學生要經常性地就教學問題與任課教師、學院進行溝通,選聘學生擔任外籍教師的合作助理,選聘優秀高年級學生擔任低年級學生的班主任助理,讓學生參與學院的教學管理。無限激勵即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台不封頂的獎勵制度,只要學生在英語競賽、雅思托福考試、國際徵文、科學研究、考取國內外知名大學和其他的國內外競賽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學院不限制名額均予以獎勵。現代技術即充分利用網路,打造系統化信息平台,努力做好國際化信息服務,支持並促進了教學管理的全天候、跨國界、低成本與高效率。
4、實踐教學全程化
實踐教學注重規範與學生自主的統一,學院設定規範性目標如實習大綱或指導書和提供平台如實習基地,針對不同年級,設計不同標準,做到隨年級遞進,並鼓勵全英文寫作。大一學生社會調查不要求與專業直接相關,但必須針對社會經濟現象,其目的使學生了解社會;大二學生假期進行專業調查,側重於收集並分析材料;大三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實習報告側重分析、診斷或再設計。學院已建立台灣台北工業區、浙江卡森國際集團、萍鄉工業園等7個學生實習基地,並有一批學生在相關基地順利實習。
5、學生學習自主化
學院深刻體會到教學方式的國際化實際為“教”與“學”兩翼的共同發展,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關鍵是在於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學院一是編印職業導航手冊——入學初就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內容、取向和實踐途徑,引導學生主動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和前程。二是下發學習指南——明確學生主動學習的要素、方法和要求,提高學生自我規劃、自我學習能力。三是改革考核方式——明確基礎學習、過程學習的重要性,加大平時考核占總成績比重,平時側重考核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查研究的能力,搜尋、利用、分析資料的能力,考核方式包括presentation(小型學術報告、調查研究報告、演示性的觀點介紹等等),小組大作業(如研究報告),Journal,普通作業等等,要求學生在課堂回答問題或提問,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不作答扣分,主動提問加倍加分。
國際化交流
——樹“江財國際”品牌,揚江財國際聲譽
我院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所高校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係,合作交流項目46個。學生國際交流方式主要有互派免費交換生、選派自費交換生、出國攻讀碩博學位、舉辦暑期國際大學、嘗試合作舉辦ACCA和CMA培訓班等。
自2003年以來,有129名學生於在校期間分赴英國、奧地利、芬蘭、荷蘭、德國、法國等國高校交換或交流學習,有101名學生於畢業後赴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高校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有來自奧地利、德國、義大利、芬蘭和我國台灣地區的100多名學生和該校60多名學生參加了5期國際暑期大學和贛台暑期夏令營活動,有84名來自奧地利、芬蘭、韓國、荷蘭等國高校的學生留學該校。
值得提出的是,國際學院培養的國際化人才,是基於江財自身品牌的國際化人才,是江財自身的“國際名片”。即以完成自身培養方案為基礎,通過出國交流學習,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語言、專業溝通能力。出國學習的學生,其研修課程必須符合該校培養方案的要求,並按規定進行學分轉換,最終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獲得該校畢業證和學位證。國際學院的學生以自己是江財學子為榮。此舉既開闢了該校學生留學國外的渠道,又大大提升了江財的國際聲譽。
國際化環境
——積極濃厚氛圍,情景體驗實境
主要通過中外學生同堂聽課、英文專題學術講座、英語角或瘋狂英語俱樂部、特色團學活動或班級活動、參與校內外英文類競賽、海外或外向型實習基地等方式,積極濃厚國際化氛圍,創造交流學習平台,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提升。該校對外國留學生進行專業授課時,不獨立成班,而是穿插於學院相關專業班級,使中外學生於課堂直接溝通;學院儘可能利用專家來訪的一切機會,為學生舉辦學術講座或專題講座,使學生了解專業或相關領域的國際動態,培養專業、事業的國際視野;由學生自行成立瘋狂英語俱樂部及英語角,邀請外教參與;學院組織頗具特色的英文競賽和學術專業模擬活動,如英語自我表現的Presentation大獎賽、英文辯論賽、英文徵文大賽、英語精品班會、英文寢室文化活動和公司海外上市模擬等;學院精心創建的海外與外資企業實習基地,為學生在實踐中消化專業知識、拓展國際視野創造了條件。
在國際化辦學環境營建中,不能忽略的是愛國、愛校、愛院教育。國際學院在辦學伊始,就特別注重學生在忠於祖國、熱愛母校、關注學院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通過黨校、團校、精品班會、學院網站等平台,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愛校情懷、愛院情結。自2003年以來,共發展黨員160餘名、建黨對象400餘名。
專業介紹
國際商務
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貿易、商務、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熟悉國際商務活動的運作及經營管理,擁有嫻熟的英語語言技能,可在跨國公司、對外貿易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國際商務經營、管理、諮詢、策劃等工作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主要課程:會計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市場行銷原理、國際商務、國際商務溝通、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國際結算、跨國公司管理、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等。
國際金融
國際會計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國際通用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法規,在跨國公司、對外貿易部門、社會中介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級人才。主要課程: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市場行銷、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稅法、國際會計等。
師資力量
師資來源
海外 (共73人),國內校外 (共2人),校內院外 (共121人),院內 (共4人) 總計: 199人
師資類別
海外-專業類
(38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1 Jing Shi 澳大利亞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2 Hossein bassar Farr 紐西蘭 其他 碩士 國際商務 國際學院
3 Wantong Zhang 中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4 Hongjing Liu 中國 教授 博士 企業管理 國際學院
5 Zongxing Xie 中國 教授 博士 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學院
6 Alexander Schielbel 奧地利 助教 博士 會計學 國際學院
7 Lez Rayman-Bacchus 英國 副教授 博士 國際商務 國際學院
8 Matin Khan 英國 教授 博士 會計學 國際學院
9 Liping Zou 紐西蘭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10 Zhenhu Jin 美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11 Martin Wolff 美國 其他 博士 國際商法 國際學院
12 Helmut Aigner 奧地利 教授 博士 會計學 國際學院
13 Paul Jackson 美國 其他 學士 國際商務溝通 國際學院
14 Rolf Mirus 加拿大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15 Seamus 英國 其他 博士 國際經濟關係 國際學院
16 Alasdair MacBean 英國 教授 博士 經濟學 國際學院
17 Martin Young 紐西蘭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18 HUANG Jifeng 中國 講師 博士 國際會計 國際學院
19 XIE Yongming 中國 教授 博士 國際會計 國際學院
20 CAO Wenpei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國際會計 國際學院
21 JIANG Yunv 中國 教授 博士 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學院
22 Start Toole 英國 教授 博士 市場行銷 國際學院
23 Gan Quan 澳大利亞 副教授 博士 國際金融 國際學院
24 YI Yin 澳大利亞 副教授 博士 國際金融 國際學院
25 Sharif 澳大利亞 教授 博士 國際商務 國際學院
26 WANG Zengxiang 加拿大 教授 博士 國際金融 國際學院
27 Lawrence 英國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28 Yang Jun 加拿大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29 LI Mingsheng 美國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30 WU Zhiyong 英國 講師 博士 國際會計 國際學院
31 Ruprechet Vonheusing 德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32 Paul Jackson 英國 教授 博士 市場行銷 國際學院
33 YANG Huiling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國際會計 國際學院
34 YE Longsen 加拿大 副教授 金融學 國際學院
35 CHEN Shangwu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國際金融 國際學院
36 DU Shengwu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國際金融 國際學院
37 George P. W. Lan 加拿大 教授 博士 國際會計 國際學院
38 WU Yuwen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國際金融 國際學院
海外-語言類
(30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39 Kume 紐西蘭 講師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0 Liby 紐西蘭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1 Olaf 瑞典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2 Lin Tow Ming 澳大利亞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3 Jeniffer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4 Ian 澳大利亞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5 Victoria 加拿大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6 Jonathan 菲律賓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7 Richard 英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8 Carol 中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49 Derek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0 Shuqing Liu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1 Tanner Brown 英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2 Jim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3 Bret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4 Donald 紐西蘭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5 Clive 英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6 Libby 紐西蘭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7 Lim 澳大利亞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58 Jennifer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其他
59 John 美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 國際學院
60 Mehrdad 澳大利亞 講師 國際學院
61 Lydia 美國 講師 國際學院
62 Nicholas 英國 國際學院
63 Andrew 英國 國際學院
64 Troy 英國 國際學院
65 Denis 英國 國際學院
66 Adam 英國 國際學院
67 Dene 英國 國際學院
68 Jeff 澳大利亞 國際學院
海外-客座類
(5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69 Michael Frazier 美國 教授 博士 公共管理 國際學院
70 Terence John O'Neill 澳大利亞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71 Tom Smith 澳大利亞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國際學院
72 Anton Egger 奧地利 教授 博士 會計學 國際學院
73 Donald S. Elliott 美國 教授 博士 經濟學 國際學院
(共2人)
國內校外-語言類
(1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74 何芊 中國 講師 學士 英語教育 其他
國內校外-客座類
(1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75 李磊 中國 其他 博士 財務管理 其他
(共121人)
校內院外-專業類
(59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76 蔣經法 中國 教授 博士 會計 國際學院
77 鄧軍 中國 講師 碩士 國際貿易 國貿學院
78 謝波 中國 講師 博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79 劉文國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80 桂荷發 中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81 黃建軍 中國 教授 博士 國際貿易 國貿學院
82 杜江萍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國際貿易 國貿學院
83 王小平 中國 教授 博士 經濟學 經濟學院
84 曹玉珊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85 張湘贛 中國 教授 博士 企業管理 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86 莊凱 中國 講師 碩士 企業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87 李秀香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國際貿易 國貿學院
88 李寧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89 邱宜乾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90 呂江林 中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91 章美珍 中國 教授 碩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92 詹艷 中國 講師 博士 市場行銷 工商管理學院
93 伍紅 中國 教授 博士 財政學 公共管理學院
94 萬瑩 中國 教授 博士 財政學 公共管理學院
95 嚴武 中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其他
96 彭玉錙 中國 講師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97 關愛浩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98 陸長平 中國 教授 博士 西方經濟學 其他
99 羅良清 中國 教授 博士 統計學 統計學院
100 魏和清 中國 教授 博士 統計學 統計學院
101 張春華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02 宋京津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03 戴達遠 中國 教授 學士 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院
105 張進銘 中國 教授 博士 經濟學 經濟學院
106 盧福財 中國 教授 博士 企業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07 趙星 中國 講師 碩士 企業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08 王國忠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09 王慧 中國 講師 碩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10 牛子雨 中國 講師 碩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11 謝盛紋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審計學 會計學院
112 周渭賓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13 王善論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國際貿易 國貿學院
114 胡玉可 中國 講師 碩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15 李佳 中國 講師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16 席小炎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經濟學 經濟學院
117 蔡升桂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企業管理 其他
118 吉偉莉 中國 講師 碩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19 呂曉梅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20 陳春霞 中國 教授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21 張曦鳳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國際貿易 國貿學院
122 鄧國華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統計學 統計學院
123 朱永軍 中國 講師 碩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24 李靜(金融)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25 汪洋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26 李忠民 中國 講師 碩士 經濟法 法學院
127 殷潔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民商法 法學院
128 陳凌 中國 講師 學士 經濟法 法學院
129 朱毓姝 中國 講師 碩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130 王宏 中國 講師 博士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31 鄺萍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管理學 工商管理學院
132 肖璐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經濟學院
133 王海南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金融學院
134 李靜 中國 講師 碩士 金融學院
校內院外-語言類
(40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135 周礦先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其他
136 朱長河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其他
137 潘瑩 中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國際學院
138 毛凡宇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39 王南 中國 助教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0 何曉勤 中國 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1 劉有發 中國 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2 劉峰 中國 講師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3 劉雯祺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4 於玉星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5 黃乃勝 中國 教授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6 楊莉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7 汪清囡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8 陳海花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49 黃荃 中國 講師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0 鄒雯虹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1 張建麗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2 郭銳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3 吳雲龍 中國 其他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4 陳騁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5 袁娟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57 趙娟 中國 其他 碩士 外國語言文學及套用 外語學院
158 尹儀英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美文學 外語學院
159 徐艷 中國 助教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0 晏颯綺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1 吳碧宇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2 黃燕紅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3 王靜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4 何晶 中國 其他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其他
165 李莉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6 周建 中國 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7 萬誼娜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8 吳冰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69 張生萍 中國 助教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70 伍紅2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71 謝芳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英語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172 曾光湖 中國 外語學院
173 彭小燕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 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174 劉小兵 中國 講師 碩士 英語言文學 外語學院
校內院外-基礎綜合類
(21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175 繆強 中國 講師 碩士 計算機套用 國際學院
177 羅春林 中國 講師 碩士 基礎數學 信息管理學院
178 李傑 中國 講師 碩士 管理科學與工程 信息管理學院
179 劉滿鳳 中國 教授 博士 管理科學與工程 信息管理學院
180 毛小兵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管理科學與工程 信息管理學院
181 陶長琪 中國 教授 博士 數量經濟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2 王正友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計算機科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3 曾衛明 中國 講師 博士 計算機科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4 錢忠勝 中國 其他 碩士 計算機科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5 廖述梅 中國 講師 學士 計算機科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6 周萍 中國 講師 碩士 計算機科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7 陳孝新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數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8 楊小平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計算機科學 信息管理學院
189 林勇 中國 教授 碩士 計算機科學 用友軟體學院
190 鄒玉仁 中國 副教授 學士 數量經濟學 信息管理學院
191 王平平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管理科學與工程 信息管理學院
192 余達錦 中國 講師 碩士 高等數學 信息管理學院
193 李志龍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基礎數學 信息管理學院
194 何明 中國 信息管理學院
195 盛積良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共4人)
院內-專業類
(1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196 陳衛東 中國 副教授 博士 財政學 國際學院
院內-語言類
(1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197 肖瓏 中國 教授 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 國際學院
院內-基礎綜合類
(2人) 序號 姓名 國籍 職稱 學位 從事領域 所在學院
198 王耀德 中國 教授 博士 技術經濟學 國際學院
199 劉慎河 中國 副教授 碩士 情報學 國際學院
合作院校
奧地利
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 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1年交換項目 奧地利維也納新城套用科技大學 奧地利維也納新城套用科技大學1年交換項目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 澳大利埃迪斯科文大學 2+2雙學位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 3+1.5雙學位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本科交換項目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碩士項目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碩士項目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2+2雙學位項目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3+1本科項目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4+2碩士項目
德國
德國柏林套用科技大學 德國柏林套用科技大學本科交換項目 德國杜塞道夫套用科技大學 德國杜塞道夫套用科學大學本科交換項目
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 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 碩士
德國法蘭克福套用科技大學 德國法蘭克福套用科技大學本科交換1年項目
德國弗蘭貝爾工業大學 德國弗蘭貝爾工業大學 MBA項目
德國維爾茨堡套用科技大學 德國維爾茨堡套用科技大學交換項目
法國
法國昂熱高商 法國昂熱高商碩士項目 法國雷恩高商 法國雷恩高商3+1.5碩士項目
芬蘭
芬蘭奧盧大學 芬蘭奧盧大學本科交換1年項目 芬蘭卡亞尼套用科技大學 芬蘭凱亞尼套用科技大學交換項目
韓國
韓國西江大學 韓國西江大學碩士4+2碩士項目 韓國西江大學碩士交換項目
亞洲大學 兩校免學費交換生項目,每年2-3名學生
亞洲大學金融工程碩士項目
荷蘭
荷蘭阿姆斯特丹經濟商學院 荷蘭阿姆斯特丹商學院1年交換項目
加拿大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2+2項目 加拿大馬拉斯皮拉大學 加拿大馬拉斯皮拉大學3+1+1MBA項目
加拿大湯姆森河大學 加拿大湯姆森河大學
加拿大溫莎大學 加拿大溫莎大學 2+2
加拿大溫莎大學 3+1
加拿大溫莎大學 3+1+1
美國
美國阿卡迪亞大學 美國阿卡迪亞大學 3+2本碩連讀 2+2 1+3 美國底特律大學
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 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2+2雙學士學位項目
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3+1本科雙學位
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碩士項目
美國紐約理工大學 美國紐約理工大學1+1雙碩士項目
美國紐約理工大學3+1+1本碩項目
美國紐約理工大學3+1雙學位項目
紐約理工大學MBA學位
瑞典
瑞典卡爾斯塔得大學 瑞典卡爾斯塔得大學碩士交換2年項目
紐西蘭
紐西蘭梅西大學 紐西蘭梅西大學2+2本科項目 紐西蘭梅西大學3+1本科項目
英國
卡迪夫大學 卡迪夫大學 2+2雙學位 卡迪夫大學 項目3+1單學位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2+2本科雙學位項目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2+2本科碩士項目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3+1交流項目
英國格林威治大學 英國格林威治大學2+2本科項目
英國格林威治大學3+1本科項目
英國考文垂大學 英國考文垂大學2+2項目
英國考文垂大學4+1碩士項目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2+2/3+1交流項目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4+1碩士項目
英國林肯大學 英國林肯大學1年交換項目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1+1雙碩士項目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2+2本科雙學士項目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3+1雙學士學位項目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4+1碩士項目
英國倫敦會計商學院 英國倫敦會計商學院2+3 ACCA/CIMA項目
英國倫敦會計學院 英國倫敦會計學院 2+1 ACCA項目
英國倫敦會計學院 3/4+1.5 ACCA項目
英國倫敦會計學院2+2 ACCA項目
英國倫敦市政大學 英國倫敦市政大學2/3+1項目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2+2 3+1項目
英國斯旺西大學 英國斯旺西大學2+2雙學位項目
英國斯旺西大學3+1+1本碩項目
英國斯旺西大學4+1碩士項目
英國索爾福得大學 英國索爾福得大學2+2雙學位
英國索爾福得大學3+1雙學位
英國中蘭開夏大學 英國中蘭開夏大學2+2雙學位項目
英國中蘭開夏大學3+1本科雙學位項目
英國中蘭開夏大學4+1碩士項目
中國
台灣實踐大學 台灣實踐大學交換生項目 總計: 13 個國家 44 個合作院校 73 個合作項目
辦學成效
學生獲獎
建院6年,國際學院上下齊心,艱苦創業,付出了比沿海地區多得多的辛勤汗水,取得了初步的辦學成效,社會評價美譽傳揚。
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各類專業競賽和技能培訓,增長才智,適應競爭。共有107人次學生在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CCTV金蘋果節目、“世華杯”首屆全國大學生金融模擬交易大賽、全國AIA求職王語文大賽、“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沙盤對抗賽、“贛江杯”大學生英語綜合賽、江西省首屆“青春動力明日之星”選拔賽、江西省大學生寫作大賽、江西省“新人杯”作文大比拼等全國或全省性競賽中獲得佳績,有149人次學生參加雅思、托福、GMAT、托業TOEIC等考試中獲得優秀,或取得美國微軟資格證、BEC劍橋商務英語高級證、全國信息化工程師ERP套用資格證、國際商務策劃師中級證等,有12人次學生在《中國統計》、《計算機套用文摘》、《電腦迷》、《經濟信息分析》、《贛州晚報》等公開發表論文或參與校級課題研究;共有3人次學生獲全省高校三好學生稱號,有7人次學生獲校十大三好標兵或十大素質標兵稱號,有42人次學生獲校學習標兵稱號。其中:
02國際金融班劉超昀同學獲得江西唯一一個由比爾·蓋茨簽名的微軟資格證書
02國際金融班詹亦寧同學托福考試663分(滿分670分),GMAT成績亞洲前三名,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波士頓商學院攻讀碩士並獲新生最高獎學金 07國際金融三班 楊梓同學獲得2009年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 三等獎第六名
04國際金融1班王一平同學獲“世華杯”首屆全國大學生金融模擬交易大賽全國股票組個人金獎(第一名)、優秀投資者獎、最佳投資策略獎、交易大賽每周之星(連續6周)、股票組團體金獎成員
03國際商務2班蔡旺同學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江西賽區二等獎
04國際會計1班周麗瑩同學獲2007全國AIA求職王語文大賽傑出表現金獎(香港舉辦)
04國際金融2班陳茜同學作為主要成員獲2007年第三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沙盤對抗賽一等獎
03國際商務1班萬琦琛同學獲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賽江西賽區一等獎
04國際金融2班張雋詠同學獲2007CCTV金蘋果節目亞軍
05國際會計2班王婷同學等9人獲江西省“贛江杯”大學生英語綜合賽、口語賽特等獎
邱添明、周麗瑩、劉超昀同學獲全省高校三好學生稱號
劉雪沛、劉超昀、黃炎騰、余浩成、周麗瑩、曾磊、邱添明同學等7人分別獲校十大優秀學生標兵、十大素質標兵或十大優秀學生幹部
學院校學習標兵人數逐年遞增:2004年至2006年分別為5人、13人、24人
03國際會計2班、05國際商務班榮獲全省優秀班集體
學院榮譽
學院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出國留學,開闊視野。自2003年以來,共有129名學生於在校期間參加出國留學交換或交流項目,分赴英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等國高校學習;有101名學生於畢業後選擇出國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分赴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高校學習,其中31人進入全球商科或綜合類排名百位的高校攻讀碩士,並獲學院最高獎學金。
2006屆、2007屆兩屆畢業生392人,一次性就業率達98%。共有45人分別就職於美國通用、英國渣打、英國滙豐、美國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富士康等跨國企業,有27人分別就職於中國海關、航天部、國家稅務局、首鋼、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政府機關或企業,有169人分別就職於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國際銀行、光大銀行等企業。有101人分赴美國波士頓商學院、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華威大學、英國利茨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澳大利亞莫那什大學、澳洲麥考瑞大學、悉尼大學等全球知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有37人分別考取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外交學院碩士研究生,兩年升學率分別為32.2%和37.0%。
學院連續三年榮獲“校先進單位”稱號,連續兩年獲“江西省五四紅旗分團委”稱號,先後被授予“校五四紅旗分團委標兵”、“校五四紅旗分團委”、校首屆DV大賽一等獎、“校軍訓先進連“、校十六屆、十七屆學生學術節Presentation大賽一等獎、校十五屆學生學術節辯論賽亞軍、校第三屆“中申思政集體獎”、“校2006屆、2007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特色獎”、“校2006年度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校2006年度優秀教工黨支部”。
國際學院建院6年,以其獨特的辦學模式、嚴格的教學管理、優良的學習風氣贏得了社會各界、用人單位和學生家長的普遍贊同,社會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攀升,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生源質量穩步提高。
社團風采
社團,大學校園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掛靠國際學院的學生社團,江西財經大學2009-2010年度十佳社團江西財經大學經濟文化研究社承載著希冀與夢想,沉澱著校院領導的關懷與鼓勵,不僅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時也在不斷的提高財大社團文化的品味。
一、規範社團自身組織建設,積極開創社團工作新局面
2009年,經濟文化研究社不斷完善各組成部門和各項規章制度,使社團幹部明確自身職責,加強對各部門的管理。進一步修訂完善了《江西財經大學經濟文化研究社日常規定》,使各項建設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和系統化。為加強社團系統各項工作的新聞宣傳和活動報導,提高經濟文化研究社的影響力,我們努力並取得一定成效。我們取得的這些成績得到了院網、校團委網、財大新聞網、中國南昌網、南昌晚報的宣傳支持。正爭取省級和國家部委級媒體的宣傳報導。這些離不開校院領導的關心和社團成員的努力,以及廣大同學的參與。
經濟文化研究社下設宣傳部、外聯部、組織部、網路部、學術部、財務部等六個部門。部門之間緊密配合,社團各成員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形成合力,形成強大的社團組織。加強社團內部建設,人人都是社團形象,處處都是社團聲譽。對於內部建設,我們建立了民主考評制度、投票選舉制度,以此保證社團成員的民主權益。今後我們將秉承這些優良的內部制度,充分調動社員的能力與潛力,讓每個社員盡情展示自我。
二、加強社團品牌化建設和文化建設,全力打造精品社團活動
社團作為大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平台,在團委領導下,開展了大量深受青年學生喜愛的活動。社團活動思路獨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收到了良好的民眾效應和社會效應,這標誌著我社在管理規範化、制度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一步。為了加強社團的文化影響,並為全校學生服務以豐富全體學生的校園生活,經濟文化研究社的各位成員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社承辦了學校2007年度、2008年度社團文化徵文活動。在社會實踐領域,經濟文化研究社於五一期間下鄉走訪,了解經濟危機下的農產品市場與生態園建設,切身體驗了一把農人之樂,收益匪淺。在辦好精品活動的同時,社團積極創新打造特色的活動,全力做好品牌建設。在09—10年度,我們將繼續一如既往的進行這些品牌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共同學習分享多元多彩的經濟文化。
三、積極走出校園,加強與國內有較大影響的學生社團的交流
“圓明園的遺址之一花神廟,是北大著名的一個校園景觀,就在未名湖畔。當時,李大釗先生在那裡成立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當時這一舉動非常不被人們所理解,許多人把它戲謔為“馬神廟某大學之牛克思研究會”。即便如此,它也在北大生根發芽,不斷壯大。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理論和革命思想在北大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和傳播,吸引了眾多北大學子投身新民主主義革命。”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文博學院一名社團骨幹成員在我社交流工作經驗時說“責難永遠是事物進步的動力,吶喊永遠是時代震動的強音。北大是常為新的,希望你們也能“常為新”,“敢於吶喊和突破”。的確,社團的對外交流能否有新的活力和內容成為社團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抓住社會熱點、創新活動形式,聚焦當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內容以聚人心,感人心”成為了時代旋律。
本年度,經濟文化研究社更新發展戰略,將視野更多聚焦於多元文化的平等及多變化的經濟現象與市場中。為了回響《國家人權行動計畫(2009-2010)》的貫徹實施,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民眾參與、反映民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強社會自治功能。受有關單位的委託,我社承擔了江西高校同性戀生活態度與權利保障的調查分析子項目,經研究,決定與該校金融與統計學院(原統計學院)時代市場調查事務所合作完成。
基本情況
江西財經大學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農、教育、哲學、歷史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2008年2月6日,溫家寶總理與江西財大師生共度除夕,發表了重要講話,並稱讚說:“你們學校是所很好的學校”,激勵著學校永葆奮鬥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校連續17年被評為“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國先進單位”,先後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全國高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軍訓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江西十大人民滿意學校”、“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平安單位”、“江西省大學生思政工作先進高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