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學校歷史
學校基本建設不斷發展,現代化教育設施日臻完善,微機室、多媒體電化教室、多功能報告廳等一應俱全,每個教室配備
閉路電視、
背投電視和
實物投影儀,每個一線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並實現了寬頻校園網,接點通達每隻辦公室、講台。
學校教育管理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木瀆中學已形成了“礪志、崇實、文明、創新”的優良校風,“嚴謹、愛生、互助、奮進”的優良教風,“尊師、守紀、勤學、善思”的優良學風,“敬業、奉獻、團結、進取”的木中人精神。
擁有趙季康、陳偉駿、周永沛、曹鎖海、陳澤誕、
王海赳、
胡長樹等特級教師。
李建邡、范暉二十多位中青年教師獲全國、省、市級優秀教育(德育)工作者稱號,一批青年教師在全國、省、市各科評課選優及基本功競賽中獲一、二等獎。30多位青年教師成為各級學科教改帶頭人,12位青年教師成為蘇州市、吳縣市名教師或名校長。近三年來,教師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800多篇,著書30餘種,課題研究29項。
高考連續多年在蘇州市重點中學中名列前茅,有11位考生榮獲蘇州市考生最高榮譽——“
李政道獎學金”。每年均有一大批學生進入清華、北大等全國一流高校的大門。七十年代畢業生呂力榮獲“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光榮稱號,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八十年代畢業生
楊培東在納米技術行業走在世界前列,與
楊振寧、李政道等一起名列十大美籍華人科學家之一。顧健、莊嘉煒、闕志強、吳舟橋、陳曉明、翁傑程等學生先後入選國家數學、物理、生物奧林匹克冬令營。
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兩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一次,獲
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令一次。連續5次(十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
學校現在
在
辦學體制上,學校積極探索辦學新路,辦學渠道日漸拓寬,與華東師範大學聯合辦學,與吳中區教育投資公司聯合創辦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天華學校,運行態勢良好,多元辦學格局初具規模。學校“藉助專家上層次,依託高校辦名校”,與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合作,實施
英才教育戰略,走內涵發展之路。
學校大力推行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於2000年在蘇州市普教系統首創的“首席教師制”及其配套的“職級工資制”,從而極大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熱情。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學校先後制定了《專任教師考核條例》等一系列職責考核條例,從而完善了各項考核制度,形成了較為可行的各類評價體系。
學校提出了“一手抓教學質量生命線,一手抓特色教育風景線”的口號,專設奧賽中心,實行主教練負責制,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成績卓著,近三年有146人次獲省級競賽獎項,91人次獲全國級競賽獎項,5人進入國家冬令營。數學奧賽更是異軍突起,名列江蘇省前茅,學校也因此被授予省數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稱號。
學校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在教學方式上倡導互動性教學,在學習方式上倡導
反思性學習,在蘇州市中學系統首創分層次跑班教學。在教學管理上積極實施“調研製”,在考試管理上實施授課、命題、閱卷“三權制”,有力強化了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探索網路環境下教學改革,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和經驗,2位青年教師榮獲全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競賽一等獎,1位獲二等獎。
學校大力倡導“務實科研”,努力貫徹“以研導行”策略,開發有《新大綱·新高考探秘》等三種系列校本課程,大型課改教材《新課程系列教材》已逐步啟動,其中《體育與健康·球類部分》、《體育與健康·休閒運動》已正式出版使用。
學校努力建設
數位化校園,學校網站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優秀
校園網站,各教研組網頁和教師、學生個人主頁不斷湧現,質量日趨提高。
學校在實施“
青藍工程”,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的同時,加快築巢引鳳的步伐,積極引進省內外名師,近兩年先後有十餘位省內外名師加盟,從而增強了師資隊伍的實力和活力。
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使木瀆中學這所傳統名校再度煥發青春,充滿朝氣與活力。
學校未來
二○○二年,吳中區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行政部門高瞻遠矚,運籌大略,從未來戰略高度出發,下決心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易地新建,2004年6月正式破土動工。這是
木瀆中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木瀆中學從此將進入一個新天地。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新校區位於蘇州市木瀆鎮著名天平山、
靈岩山風景區三級保護區內,規劃用地500餘畝,規劃總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多元,規劃招收30軌90班,3600名在校生。
木瀆中學新校由蘇州市
建築設計院規劃設計,新木瀆中學將打造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國際標準的開放型校園、生態化校園、網路化校園。二OO五年春季,吳中大地將呈現出一所既有
江南園林風格、又有濃郁現代氣息的,規模宏偉、設施一流的新學校。
同時,學校將依託特定的地域特點和人文環境,以“公平競爭,先憂後樂”作為學校的文化內涵,以訓誡學子既要通過“公平競爭”來實現自我價值,又要培養自己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感。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努力建設數位化校園,學校網站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優秀校園網站,一線教師人手一台電腦,並實行聯網,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300多人,專任教師267名,其中教授級高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132人,中學一級教師98人。
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李建邡錢家榮
辦學規模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有49個班級,1840名學生,全校教職工300多人,專任教師267名占地508畝,總建築面積9萬1千平方米,總投資2.5個億
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順利舉辦“培東實驗基地”和“培東實驗班”,積極探索精英人才培養模式;《生物多樣性探究》於2011年成功申報為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項目;
辦學成果
教師成績
其中3位青年教師榮獲全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競賽一等獎,1位獲二等獎。近三年來,教師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600多篇,著書30餘種,課題研究20多項。
王海赳:在《數學通報》等全國和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十多篇,主編或參編了高中數學教學參考書八套。僅近五年年來就主持或參與國家、省級課題研究四項,包括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人為本,構建培養新時期創新型教師模式的研究”、上海市中國小心理輔導協會立項課題“學校內互動式心理交流平台的構建與研究”、國家中國小教師科研獎勵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子課題“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構建校本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研究”、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為人生’整體教育觀指導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李建邡:已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00餘篇,結集出版了語文教學專著《語文教學散論》《教苑漫錄》《學海津逮》三本,有10餘篇文章在市、省乃至全國教學論文評比中獲各類獎項。他參加了《中學語文教案》等20餘本教學參考資料的編寫工作,曾作為特約編委參加了大型語文教育叢書《全國語文教師優秀論文集成》《中國當代語文教學研究文庫》的編輯工作。
學生成績
競賽成績
近三年有300餘人次獲省級競賽獎項,130多人次獲全國級競賽獎項,8人進入國家冬令營。2008年7月,魯昊騁同學勇奪第十九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013屆任豪同學成功入圍生物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並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學校被授予省數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稱號。
第28屆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其中曹晨凱(木中)、曾豪(木中)、朱雲依(木中)等三位同學獲省一等獎,陳舸釩等49名同學獲省二等獎,陳嘉順等14名同學省三等獎。
學校領導
姓名 | 職務 |
---|
張飛 | 校長 |
李建邡 | 副校長 |
金惠明 | 副校長 |
黃生元 | 副校長 |
徐曉東 | 副校長 |
李峰 | 校辦主任 |
范暉 | 教務處主任 |
楊耀榮 | 德育處主任 |
朱曉祥 | 團委書記 |
學校大事記
附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大事記(1937-2003)
1937-1947年
1、1937年7月,當地人嚴子絢、金榮初等曾發動社會各界募捐集資在木瀆鎮
山塘街保節局內辦起了一所私立吳西中學,但不到半年,日冠侵占蘇州,蘇南淪陷,學校即告停辦。
2、1937年12月,抗戰爆發,蘇州淪陷,
吳西中學即告停辦。
3、1945年8月,由葉玉如等發起,聯合鎮上各階層組織了一個籌建學校的基金募捐會,從木瀆鎮公款公產處提出一筆錢,再承各商界捐助,9月借木瀆國小一角校舍辦起了私立靈岩中學,由曹堯臣任校長,招收新生兩個班,共76人。
4、1946年9月,招收初一新生30餘人,學校搬至木瀆東街小開當幾間民房內。
5、1947年,學校經濟更加困難,難以繼續招生,只得宣告停辦,偽
吳縣教育局對學生舉行一次甄審考試,合格者安排到蘇州有關學校就讀。
6、1947年上半年,原中國蠶絲公司鎮江蠶絲研究所鄭家瑞(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回鄉辦學,報國民黨吳縣教育局轉呈省教育廳批准,接受私立靈岩中學全部校產,利用道堂浜
城隍廟基地,木瀆善濟堂捐助的平房21間,於1947年8月下旬辦起了吳縣縣立初級實用職業學校,由鄭家瑞任校長。當年招收農、商兩科新生各一班,學生68人。
1948-1958年
7、1948年8月,農、商兩科繼續招生各一班,又增設蠶科一個班,學生總數196人。
8、1949年4月,木瀆解放,在吳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經過整頓、充實、調整,學校經費落實,校舍翻新,師資設備也逐步得到了充實。
9、1949年5月10日,吳縣縣立初級實業學校向吳縣人民政府移交呈文壹件 (瑞字第六號)並附移交清冊九種各壹份,會議記錄壹份。
10、1950年9月,吳縣光福私立女子蠶校學生42人併入,學校更名為吳縣縣立初級農蠶技術學校。
11、1950年12月,中國教育工會吳縣縣立初級農蠶技術學校基層委員會成立,主席為邵仲賢。
12、1951年5月2日,吳縣縣立初級農蠶技術學校向吳縣團委報告,6月正式批准成立農蠶技校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支部,郝石聲任團支部書記。
13、1951年秋,學校性質轉向普通中學,改招通國中四班,從速完成職普交替。
14、1952年秋,職校各科學生130人分別轉到蘇州
農校、滸關蠶校和鎮江財經學校,學校更名為
吳縣初級中學,由郭秉祺任校長。
16、1955年6月,學生會主席朱佩瑜見義勇為跳水救人的模範事跡受到蘇州市教育局表彰。
17、1955年9月,汪毓萍來校任副校長、黨支部書記。
18、1956年6月,經蘇州市團委批准成立學校團總支,郝石聲同志任團總支書記。
19、1956年8月,郭秉祺調離學校。
20、1957年4月18日中共木瀆中學黨支部正式成立,汪毓萍同志任支部書記,共有黨員6人。
21、1957年學校的“整風反右”鬥爭。木瀆中學基層工會先後連續編印了鳴放快報9期,下半年從整風轉為“反右”鬥爭,學校出刊“反右鬥爭”刊物《教工之聲》9期,左紀都當時被打成右派分子。還有幾位同志遭到批判。
22、1957年10月16日,農工民主黨木瀆支部成立,在木瀆中學第一次過組織生活,當時成員有:韓秉直、朱蔭璋、金紹祥、支載楊、方淑貞、徐茂本、沈志芳、陳鼎新八人。
23、1958年8月,省舉辦勤工儉學成果展覽會,該校有兩件產品展出:一為恆溫箱;二為刺繡被面。8月下旬大部分教師赴寧參觀了這個展覽會。
24、1958年,木瀆鎮重歸
吳縣管轄,9月學校改為完中,招收高一新生兩個班,更名為吳縣木瀆中學。
25、1958年,在操場北面新建平房兩幢24間,作為學生宿舍。
1959-1969年
26、1960年2月,葉奕萬、王亞蘭、邵珍被光榮評為縣文教先進工作者;6月,葉奕萬被評為省文教先進工作者,出席省文教群英會。
27、1962年,吳縣師範停辦,同年學校遷至東街吳縣師範內(原木中校舍由木瀆國小和縣教師進修學校占用),1969年學校遷回原校址。
28、1962年9月,高鶴松調來任校長,1965年8月調走。
29、1966年發生了所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人民遭殃,學校倍受摧殘,領導、教師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圖書、儀器、教具等遭到嚴重破壞,大部分骨幹教師下放。
30、1968年7月3日,成立木瀆中學
革命委員會,主任委員暫缺,吳敏娟任第一副主任,朱煥清、
李鳳林任第二副主任。
32、1969年1月18日,
吳縣動力機械廠正式接管
木瀆中心國小、木瀆民辦國小、木瀆中學,三所學校合併。
33、1969年6月5日,同意“吳縣動力廠木瀆五.七學校革命委員會”成立,由方誌良同志(吳縣動力機械廠革委會副主任)兼任校革委會正主任委員,吳敏娟同志任第一副主任委員,衛關龍同志(工人代表)任第二副主任,朱煥清同志任第二副主任。
34、1969年12月,經木瀆鎮黨委批准恢復黨的組織活動,由吳敏娟同志任支部副書記。
1970-1980年
35、1971年12月原吳縣縣委宣傳部長,勝浦公社黨委書記徐雄山同志來校任黨支部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36、1972年9月,建小樓一幢,面積270.18平方米(長征樓對面)。
37、1974年1日,原金山公社黨委副書記許誠意同志調來學校,任黨支部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38、1976年,粉碎“四人幫”學校教學秩序逐步納入正規。
39、1977年,學校被光榮評為蘇州地區文教先進集體。
40、1978年2月,學校被確定為縣重點中學,高中部首次面向全縣招收新生兩個班。
41、1978年3月,何鈺同志從東山中學調來學校,任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
42、1978年8月,教學樓竣工,建築面積1778.64平方米。
43、1978年,學校被評為蘇州地區先進集體。
44、1979年1月11日,吳尹君於1969年9月21日因書寫反革命匿名信,以現行
反革命罪,由原
吳縣公檢法
軍管會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監外執行,經複查,原審定性處刑不當,對吳尹君予恢復名譽。
45、1979年9月,長征樓建成,建築面積932平方米。
46、1979年3月,成立“工會籌備小組”,4月正式恢復工會的組織活動,
王乃良任工會主席。
47、1980年3月,第一幢教工住宅建成,面積926.76平方米。
48、1980年,學校被光榮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四月省召表彰大會,省長
惠浴宇給領導頒發嘉獎令。
49、1980年4月,徐東圻同志被光榮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
50、1980年9月,建成第一幢教工宿舍樓,面積946.98平方米。
51、1980年10月14日,教育部作出《關於分期分批辦好重點中學的決定》,1980年12月該校被定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95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1-1991年
52、1981年7月建成師生飯廳1143.01平方米。
53、1981年10月12日至17日蘇州地區教育局組織全地區11所重點中學校長來校視導。
54、1981年11月,育才樓建成,建築面積758.59平方米。
55、1982年2月22日中午,高三(1)班學生朱曦由於生理因素在家自縊身亡,死亡時穿一身外婆的衣裳,頭上包著彩色毛巾,前胸有兩球很大的藥棉。
56、1982年4月11日,學校邀請上海市嘉定二中語文特級教師
錢夢龍老師來校借班上課,上初二年級說明文《
中國石拱橋》,縣內外500多位老師前來觀摩。課後錢夢龍老師還作了專題講座。省語文學會副理事長,中教處處長袁金華聽了課並講了話。
57、1982年5月17日中午,初三(1)學生徐偉良沒在家午休,未經家長同意和另外三名學生去船閘橋游泳,從停在岸邊的水泥船上跳入水中,入水後終未上浮至次日凌晨三點才打撈到徐的屍體。
58、1982年6月8日,顧最勇同志經省招飛領導小組審批決定錄取為飛行學員。
59、1982年7月,建成學生宿舍樓一幢,面積1676.45平方米。
60、1982年,學校被蘇州地區體委評為蘇州地區群體先進集體。
61、1983年4月9日,建立共青團木瀆中學委員會,張炳元同志任書記,
陳振一同志任副書記。
62、1983年4月,俞覺先被評為縣勞動模範。
63、1983年上半年建成實驗樓一幢,面積1237.7平方米。
64、1983年—1989年學校連續七年被評為縣文明單位。
65、1983年12月,省教育廳、省體委、省衛生廳給學校頒發“學校體育衛生工作驗收證書”。
66、1984年1月7日,經過充分醞釀和籌備工作,召開了木瀆中學首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
67、1984年1月,實驗樓竣工,建築面積1330.4平方米。
68、1984年春,蘇浙滬語文研討會第七次年會在該校召開,蘇浙滬200人參加,研究了作文教學,培養自學能力的課題。
69、1984年8月,集體人員住宅(原教師住宅西飯廳的空地上)建築面積376.464平方米。
70、1984年9月3日下午,原中國女排主教練
袁偉民在縣委顧問徐彥同、市體委副主任顧薦青、副縣長俞捷陪同下應邀訪問該校,全縣中學體育教師,該校師生代表體育運動隊隊員400多人聽取了報告,會後袁偉民還與老同學,原教導主任儲忠林親切交談,合影留念。
71、1984年下半年,該校語文教研組舉辦了有二十一個省市三百多校十萬多學生參加的“中學語文開發智慧型友誼邀請賽”,十二月四日至六日在該校召開了總結大會,現代著名作家陸文夫到會作了重要講話。上海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於漪、陳中梁等也作了專題講座。《
中學語文教學》編輯徐育民、呂桂申等也發了言。
72、1984年10月14日,蘇州市政治學科教學管理經驗交流會在該校召開,出席代表100人。
73、1984年12月5日,三學校中學語文開發智慧型友誼邀請賽總結暨教改報告會在該校召開,有江蘇、浙江、上海的代表參加。
74、1984年12月7日到10日,
江蘇省物理學會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1984年年會在該校舉行,
蘇州大學物理系主任
許國良,蘇州市教育局局長顧敦榮、蘇州中學物理特級教師晏保讓等在會上作了學術報告和重要講話。
75、1984年12月份,江蘇省物理學會年會在該校召開,全省1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76、1984年—1990年,學校連續七年被評為蘇州市文明單位。
77、1984年底,建成第二幢教工宿舍樓面積769.4平方米。
78、1985年1月26日至28日,學校數學教研組舉辦了有二十五個省市八萬多學生參加的“中學數學開發智慧型友誼邀請賽”,這次活動得到了復旦大學的大力支持,副校長著名數學家
谷超豪教授特為活動題了詞:“數學是各種科學的基礎,必須努力學好”。5月12日至14日,在該校舉行總結報告會,谷超豪教授、
蘇州大學《中學數學》主編康復甦、蘇州中學數學特級教師葛雲世等在會上作了學術報告或重要經驗介紹。
79、1985年3月馬澄玉同志調來學校任黨支部書記、校長。
80、1985年5月17日—19日,政治高考複習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有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82位代表參加。
81、1985年8月,中學語文教材教法暑期講習班(與蘇大合辦)全國有200人參加。
82、1985年10月5日下午,
陳雲同志夫人、全國政協常委
于若木同志、
謝覺哉同志夫人、全國政協常委
王定國同志在縣委顧問徐彥同、副縣長俞捷陪同下視察該校,著重了解中水這生生活和身體素質,健康發育狀況,舉行了座談,與師生作了個別交談。參觀了校容校貌。
83、1985年11月2日—6日,中學化學教改研究會在該校召開十二省市正式代表250人,列席代表85人參加了會議。
84、1985年12月13日—14日,中學英語邀請賽授獎大會暨高三複習研討會,有13省(自治區、直轄市)130位正式代表,列席18位代表,特邀16位代表參加。
85、1985年,學校被縣委、縣政府評縣文明衛生單位。
86、1985年底,建成第二幢學生宿舍樓面積450平方米。
87、1985年.潘力行被蘇州市政府評為“蘇州市勞動模範”。
88、1986年4月1日—3日,政治教學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有上海、浙江、山東、江蘇、四川、安徽、廣西、江西89位代表參加。
89、1988年4月9日,蘇州市各縣重點中學教研組長會議在該校召開,蘇州市及各縣30位代表參加。
90、1986年4月20日,蘇州市重點中學複習研討會,蘇州市九所重點中學,安徽全椒縣教研室及全縣畢業班化學教師20餘人參加。
91、1986年8月,中學語文教改研討會在該校召開,全國有200人參加。
92、1986年10月7日,蘇州市重點中學物理教研組長會議在該校召開,蘇州市省重點中學(9所)10多人參加了會議。
93、1986年11月,政治教學研討會在該校召開,蘇州市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就“政治學科教學與考試目標”展開了討論。
94、198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劉國正在該校舉辦的“中學語文教改研討會”上作學術報告,並揮筆作詩。
95、1987年3月17日—19日,英語標準化測試暨高三複習研討會,有6省市20位代表參加。
96、1987年3月30日—4月1日,政治教學改革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有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吉林省、江西省73位代表參加。
97、1987年10月6日,學校設定
校長辦公室,陸泉源同志任辦公室主任,毛中榛任辦公室副主任。
98、1987年10月10日,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負責人杜林先生來校視察。
99、1987年10月27日,中學語文教材教法暑期講習班在該校舉行,全國有200人參加。
100、1987年,顧慶旋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
101、1987年趙季康被
吳縣人民政府評為吳縣勞動模範。
102、1987年,學校被吳縣政府評為縣級先進集體。
103、1987年,學校被蘇州市政府被為市先進集體。
104、1987年,學校被蘇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市軍民共育兩地人才先進集體。
105、1987年—1988年,學校被蘇州市委、市政府被為
蘇州市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106、1988年3月,學生食堂建成,建築面積1014.02平方米
107、1988年4月,該校被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
108、1988年9月3日,召開蘇州鐵道師院附屬木瀆中學掛牌命名大會。
109、1988年11月,原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主任,國家教委國際交流中心主任王辛白來校視察。
110、1988年11月11日—13日,國家教委實驗點會議在該校召開,有國家教委中國小政治教材研究中心、廣東、福建、江蘇、甘蕭五個實驗點,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
吳縣文教局36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111、1988年11月,蘇州、無錫、常州、湖州教研工作研討會在該校召開,五省市正式代表50位,列席50位參加了會議。
112、1988年11月27日—29日,蘇州、無錫、常州中學英語教研工作會議。
113、1988年12月1日—3日,中學生物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江蘇、浙江、安徽等省代表69人,列席25人參加。
114、1988年,學校被省政府評為省先進集體(授嘉獎令)。
115、1989年3月,政治教學改革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有浙江、山東、安徽、江西、四川、廣西、105位代表參加。
116、1989年3月30日—4月1日,江浙滬高三政治教學研討會在該校舉行。
117、1989年4月9日—11日,高三物理複習研討會在該校召開,七省、江蘇省各大市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118、1989年5月3日,語文教改報告會在該校召開,有蘇、皖、浙、豫、魯代表參加。
119、1989年6月,400M標準田徑場竣工。
120、1989年7月24日—28日,錢夢龍語文教學法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有蘇、皖、豫100位代表參加。
121、1989年9月,馬澄玉同志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並授予人民教師獎章。
122、1989年11月19日—23日,江蘇省中學優秀英語課評選活動在該校舉行。
123、1989年11日,高三化學複習研討會在該校舉行,上海、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縣市教研室領導,重點中學20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124、1989年,江蘇省優秀英語課評優活動在該校舉行,江蘇省各大市教研員參加了會議。
125、1989年12月,教工住宅建成建築面積1759.25平方米。
126、1989年,湯趾麟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127、1989年,學校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128、1990年4月16日—17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在該校舉行。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代表及
廣州外國語學院院長
桂詩春教授、華東師範大學
章兼中教授參加。
129、1990年4月15日—16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在該校召開,六省市13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130、1990年11月11日—16日,江蘇省中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該校召開。
131、1990年11月22日—24日,蘇州市中學英語教改觀摩研討會,省宣、市宣有關領導,重點中學教導主任及部分外省市代表80人參加。
132、1990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該校召開中學化學教改研討會,會議特邀殷康寧教授作高考命題報告,丁懿教授作國際奧林匹克中學化學競賽報告,
范傑教授作中學化學教學法的報告,該校化學組展示公開課,演示自製電化教具。
133、1990年,學校被縣委縣政府被評為縣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134、1990年,學校被縣愛衛委評為縣衛生先進集體。
135、1990年,馬澄玉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136、1990年,學校被吳縣體委評為縣體育先進單位。
137、1990年,學校被縣政府評為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138、1991年2月,圖書館建成,建築面積2341.14平方米。
139、1991年4月,高考信息交流暨高三複習研討會在該校召開,五省市60位代表參加。
140、1991年6月,英國國著名高等學府
劍橋大學凱斯學院英文英文語言中心主任普林恩來校訪問。
141、1991年9月26日—28日,蘇州市德育研究工作會議在該校召開。
142、1991年10月11日下午5時零5分,該校初三(2)學生沈皓俊男,木瀆鎮人,放學後滯留學校,在籃球場旁被同班同學李葉民擲標槍時不慎擲中左頸部,血管破裂出血,經
吳縣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143、1991年10月,江蘇省數學教學研究會1991年會在該校召開,江蘇省各市、縣有關高校代表74人參加。
144、1991年11月7日—11日,江蘇省第二批重點中學驗收小組來該校驗收,驗收組組長:張瑞芯(女)江蘇省教委中教處處長,副組長:熊梅生
南京市教育局中教處處長,成員:陳煒
南通市一中副校長,陶為渡連雲港市教育局中教科科長,
劉建寧(女)
江蘇教育學院政教系教師,胡建超南京市教育局中教科幹部,徐俊峰江蘇省教委中教處副科長。
145、1991年,陳偉駿被
吳縣人民政府評為“吳縣勞動模範”。
146、1991年11月28日—12月1日,江蘇省中國小數研究會,1991年年會(中學)在該校召開。
147、1991年,學校被縣愛衛委評為縣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148、1991年,木瀆中學第二批通過省重點中學合格驗收。
149、1991年,學校圖書樓落成典禮。
150、1991年,學校獲省級綠化達標單位。
151、1991年,儲忠林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152、1991年,陳偉駿被
江蘇省總工會評為江蘇省立功獎章獲得者。
153、1990年—1991年,學校被
蘇州市人民政府評為環保工作先進集體。
1992-2002年
154、1992年4月17日,1992年教改研討暨信 交流會在該校召開,有
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范培松;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地理系、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王肇華講師;南京師範大學外文系
徐東升副教授;上海中學生知識報社記者蘇軍及上海、江蘇、河南、江西、浙江、安徽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155、1992年4月,教改研討暨信息交流會在該校召開,六省一市50位代表參加。
156、1992年5月,根據檢查驗收情況,經省教委研究確認
吳縣木瀆中學為第二批合格重點高中。
157、1992年6月3日,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司長馬立、鄧立言、龔亞失;省教委中教處長長袁雲亭在市、縣教育局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該校,聽取了學校匯報,參觀了圖書館,微機室、語音室。
158、1992年,全國燎原計畫會議代表來校視察。
159、1992年,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常規管理先進學校。
160、1993年,蘇州市青年教師工作經驗交流會在該校舉行。
161、1993年,趙季康評為省第四批特級教師。
162、1993年4月11日,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司長陳德珍來校視察。
163、1993年11月20日,該校顧健同學批准為冬令營營員,獲冬令營二等獎(全國第九名)。
164、1993年11月25日,江蘇省副省長
張懷西來校視察。
165、1993年11月28日,在蘇州的全國、省、市政協委員來校視察。
166、1993年,學校被省教委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
167、1993年,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常規管理先進學校。
168、1993年,學校被
吳縣人民政府評為吳縣先進集體。
169、1993年10月14日,出席全國村鎮建設工作會議領導來校參觀。
170、1994年7月13日,日本北琵琶湖國際交流協川賴悟會長一行來校視察。
171、1994年,榮洪昌評為江蘇省優秀計算機教師。
172、1994年秋,學校停招國中班學生。
173、1994年,陳偉駿被蘇州市政府評為“蘇州市十傑教師”之一。
174、1994年,趙季康被評為蘇州市勞動模範。
175、1994年9月15日,省教委助理巡視員袁雲彥,蘇州市教委副主任劉柏濤來校視察。
176、1994年10月25日,
吳縣旅港同鄉會團長市正林率團來校視察。
177、1994年10月31日,美國等11個國家的教學訪問團來校考察。
178、1994年,學校被吳縣關工委評為吳縣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
179、1994年,蘇州市創建文明示範學校座談會在該校召開。
180、1994年,學校被蘇州市委、市政府評為蘇州市文明單位。
181、1994年,學校被吳縣教育局評為94年度常規管理先進學校並頒發匾牌。
182、1994年,學校被縣人民政府評為校辦產業先進單位。
183、1994年,學校被吳縣教育局評為“貫徹實施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兩個《條例》合格學校”。
184、1995年1月,育英樓建成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185、1995年2月16日,全國人大教科文辦公室戴主任一行8人來校視察。
186、1995年3月15日,原省教委主任
袁相碗來校檢查工作。
187、1995年4月25日,教改研討會在該校召開,五省市80位代表出席。
188、1995年4月,高三物理複習研討會在該校召開,華東六省市50多人出席會議。
189、1995年4月26日,省教委基礎教育辦公室主任袁雲亭來校視察。
190、1995年5月9日,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司長
王文湛在省教委副主任,省招辦主任陳乃林等同志陪同下來校視察。
191、1995年,陳澤誕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92、1995年,學校被蘇州市教委評為蘇州市電教先進學校。
193、1995年,學校被
吳縣市委、市政府評為吳縣市教育先進單位。
194、1995年,學校被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93—94年度省級文明單位。
195、1995年,學校被吳縣市委、市政府評為吳縣市教育先進單位。
196、1995年10月10日,國務院副總理
李嵐清來校視察。
197、1995年10月10日,省教委副主任
周德藩來校視察。
198、1995年,該校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
199、1995年12月,江蘇省委副書記顧浩來校視察。
200、1995年12月,該校與香港
蘇浙公學結成姊妹學校,與香港蘇浙中學兩校進行長期友好交流。
201、1996年6月4日,木瀆中學更名為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
202、1996年8月,政府在木瀆高級中學專門開設一個學習費用全免的“興吳班”三十三名因家庭遭受災禍或父母老弱病殘等原因致貧的學生。高高興興地跨進了這個特殊的班級。
203、1996年10月8日,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揭牌儀式暨體育館落成典禮。
204、1996年10月,該校被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
205、1996年省教委中教處副處長殷天然來校檢查工作。
206、1996年11月,江蘇省高中思想政治課青年教師優秀課評比顧志紅獲一等獎。
207、1996年11月,女生宿舍建成,建築面積817.93平方米。
208、1996年12月,江蘇省首屆高中政治課青年教師優秀課評選暨國中思想政治課教材實驗工作先進個人表彰活動在該校舉行。
209、1996年,學校在姜窯路內集資建房72套。
210、1996年,何磊、孫大烺評為吳縣市首批知名教師。
211、1996年,吳鴻泉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
212、1996年,姚康爾評為江蘇省三育人先進個人。
213、1996年,學校被
吳縣市委、市政府評為94-95年度吳縣市文明單位。
214、1996年,學校被吳縣市人民政府評為95年度校辦產業先進學校。
215、1996年、學校工會被吳縣市教育局、教育工會評為95年度先基層工會集體。
216、1996年學校被吳縣市教委教科室評為吳縣市教科研先進單位。
217、1996年,學校被蘇州市關工委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219、1996年,學校被蘇州市精神文明建委評為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五工程”文明示範單位。
220、1996年,學校
天然乳化劑廠被吳縣市人民政府評為十佳校辦企業。
221、1996年,學校工會被吳縣市總工會評為95年度先進職工之家。
222、1996年,學校被蘇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94-95年度市級文明單位。
223、1997年3月24日-25日,
蘇州市重點中學高三複習研討會在該校召開,市十三所重點中學,各縣市教研員20餘人參加。
224、1997年4月12日-13日,中學作文教學研討會在該校召開,江蘇、浙江160位代表參加。
225、1997年4月12日-13日,高三數學複習研討會二省6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227、1997年8月,商住樓(實小南)建成,建築面積1102平方米。
228、1997年10月25日,該校舉行慶祝木瀆中學 60華誕慶典活動。
229、1997年11月18日,陳澤誕副校長應唐山交流。
230、1997年11月21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閻立欽在江蘇省教科所所長袁金華的陪同下,前來該校視察教育科研工作。
231、1997年,學校被蘇州市教委評為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232、1997年,陳澤誕獲江蘇省中等學校“紅杉樹”園丁獎銀獎。
233、1997年,周彬被評為江蘇省電化教育先進個人。
234、1997年,學校被蘇州市委、市政府評為96-97年度蘇州市文明單位。
235、1997年,學校被
吳縣市委、市政府評為96-97年度吳縣市文明單位。
236、1997年,學校被蘇州市、市政府評為95-96年度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237、1997年11月,浴室建成,建築面積428平方米。
238、1997年,學校被
蘇州市綜治委、公安局評為蘇州市安全文明單位。
239、1997年,學校被蘇州市委、政府評為蘇州市社會治安先進單位。
240、1997年,沈才輝評為江蘇省優秀班主任。
242、1997年,學校被江蘇省精神文明委員會評為95-96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
243、1997年,吳鴻泉被吳縣市人民政府評為“吳縣市勞動模範”。
244、1998年2月19日,吳縣市精美彩印廠轉制為民營企業,由木瀆
堯峰村經濟合作社承擔全部責任。
245、1998年5月,江蘇省木瀆中學被正式確認為國家級示範高中。
246、1998年8月,新建科技樓竣工,建築面積1759.39平方米。
247、1998年9月,連廊建成。
248、1998年,學校被吳縣市教育委員會評為吳縣市首批教育基本現代化合格學校。
249、1998年,學校被江蘇省教育委員會評為江蘇省第三屆中國小讀書活動中榮獲知識競賽三等獎。
251、1998年,顧慶旋、王海赳評為吳縣市第二批知名教師。
253、1998年,學校被吳縣市教育委員會評為吳縣市第二次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254、1998年,學校被蘇州市教育委員會評為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255、1998年,王海赳評為蘇州市十傑教師。
256、1998年,薛亞春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工作者。
257、1998年,學校被蘇州市青少年天文觀測站評為,1998年
獅子座流星雨國際聯測蘇州觀察區優秀觀測獎。
258、1998年,吳鴻泉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259、1998年,學校被吳縣市評為96-97年度吳縣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好事(熱門學校開設“興吳班”)。
260、1998年,學校被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首批”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61、1999年4月27日,江蘇省木瀆中學獲“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1997-1998)。
262、1999年5月27日,江蘇省木瀆中學被命名為江蘇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
263、1999年6月,製作多媒體光碟《江志名校—木瀆中學》。
264、1999年7月,新建學生餐廳,建築面積3976.06平方米。
265、1999年10月,學生公寓樓建成,建築面積1820平方米。
266、1999年10月29日,江蘇省模範學校驗收組來校驗收。
267、1999年,學磁針“興吳班”被吳縣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98-99年度吳縣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新事。
268、1999年,
王海赳確定為第三批“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269、1999年,王海赳被評為首批蘇州市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71、1999年,學校被江蘇省教委評為江蘇省第四屆中國小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72、1999年,學校被吳縣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98-99年度吳縣市文明單位。
273、1999年,學校被江蘇省教委確認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省級重點高中。
274、1999年,學校被江蘇省教委確認為江蘇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275、1999年,學校被吳縣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吳縣市公安局評為99年度吳縣市通訊安全文明單明。
276、1999年,學校被木瀆鎮人民政府評為計畫生育先進集體。
277、1999年,學校被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98-99年度蘇州市文明單位。
278、1999年,學校被江蘇省教委、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確認為在第十一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
金鑰匙科技競賽活動中,榮獲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稱號。
279、1999年,學校被吳縣市紅十字會評為吳縣市紅十字會工作先進集體。
280、1999年,學校被蘇州市婦聯、教委確認為首批達標家長學校。
281、1999年,學校醫務室被蘇州市教委評為學校先進衛生室。
282、2000年3月1日起,江蘇省木瀆中學食堂實行獨立核算。
283、2000年4月-7月,陳澤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受中學英語學科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
284、2000年5月22日,江蘇省木瀆中學被確認為第三屆江蘇省模範中學。
285、2000年6月20日,著名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李政道教授在吳縣市副市長孫卓陪同下,到木瀆參觀訪問,為木瀆中學師生留下了“求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的墨寶後,他向師生們發表了熱情的講話。
286、2000年8月,江蘇省木瀆中學與吳縣市陽光教育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學生宿舍租賃協定》。
287、2000年8月,學校實行全員聘任制。
288、2000年9月,
王海赳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89、2000年10月-2001年9月,王海赳在
湖南師範大學接受中學數學學科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
290、2000年11月18日,江蘇省木瀆中學實施職級工資制度。
291、2000年12月1日,江蘇省木瀆中學被確認為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實驗基地。
292、2000年,學校被吳縣市愛衛委、吳縣市人事局評為1999-2000年度愛國衛生先進集體。
293、2000年,陳澤誕評為省第七批特級教師。
294、2000年,
李建邡、陸忠源、陳澤誕評為吳縣市知名教師。
295、2000年,學校被
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十二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
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學校。
296、2000年,陳澤誕評為蘇州市知名教師。
297、2000年,學校英語教研組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江蘇省優秀教師集體。
298、2000年,學校被蘇州市教委關工委評為蘇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299、2001年5月,江蘇省木瀆中學誠招名教師。
300、2001年6月7日,潘振嶸同志被評選為江蘇省學校德育先進工作者。
301、2001年8月,該校與
吳中區教師進修學校聯合招收高一新生兩個班。
302、2001年,
王海赳評為“江蘇省
金鑰匙”科技競賽優秀科技輔導員。
303、2001年,王海赳評為蘇州市知名教師。
305、2001年,學校食堂被
蘇州市衛生局、教育局、公安局評為食堂食品衛生先進單位。
307、2001年,陸忠源被評為“江蘇省
金鑰匙”科技競賽江蘇省先進個人。
308、2002年3月,
顧志紅被任命為江蘇省木瀆中學校長。
309、2002年3月,高三學生莊嘉偉進國家數學奧賽冬令營保送北京大學數學專業學習。
310、2002年5月1日-2日,江蘇省木瀆中學舉辦省招班考試。
311、2002年8月,江蘇省數學奧賽中心在該校進行國中、高中兩期數學
奧林匹克競賽輔導。
312、2002年9月,學校競賽中心成立,教務處副主任范暉任主任,朱壽根任副主任。
314、2002年10月,學校在金山路(中華園對面)建造教工住宅樓78套(218平方米32套、138平方米46套)。
315、2002年,顧桂南評為蘇州市知名教師。
316、2000年學校被評為1999-2000年“江蘇省文明單位”,並頒發銅牌一塊 。
317、2002年2月顧桂南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
318、2002年3月王海赳、
李紅被評為蘇州市百名好師徒 。
319、2002年6月學校被確認為蘇州市教育信息實驗學校。
320、2002年6月學校被評確認為“江蘇省數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並頒發銅牌一塊。
321、2002年7月民盟吳中區總支委員會對高一(3)班學生卡春霞以盟員自願捐款方式籌集助學金(全年1200元)免費提供部分學習用品和書籍。
323、2002年8月張旦峰在全國高考中獲蘇州市
李政道獎學金理科三等獎。
324、2002年9月黃生元任政教處主任,沈才輝任政教處副主任;殷永德、范暉任教務處副主任,查雪娟任校長辦公室副主任。
325、2002年9月李建邡被評為(2002-2007)第二批蘇州市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326、2002年10月9日省教育廳袁雲亭督學等一行來校考察。
327、2002年11月范暉被評為第十四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國小(江蘇地區)可口可樂、
金鑰匙科技競賽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個人 。
328、2002年11月學校被評為江蘇地區金鑰匙科技競賽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
329、2002年12月學校檔案室驗收確認為“企業事業單位檔案管理達省級標準檔案室。
2003-至今
330、2003年3月學校被確認為:“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中小幼發展性心理輔導實驗學校。
331、2003年4月李建邡被評為吳中區(2000-2002年度)勞動模範。
332、2003年5月學校工會被評為蘇州市教育工會(2001-2002)先進集體。
333、2003年6月學校黨總支被評為2001-2002年度吳中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334、2003年7月學校黨總支被評為2001-2002年度中共蘇州先進基層黨組織。
335、2003年7月學校被確認為“
蘇州市高中化學研究中心”。
336、2003年8月學校被評為“蘇州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
337、2003年8月
顧志紅被評為蘇州市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
338、2003年朱振榮在全國高考中獲蘇州市理科第五名獲李政道獎學金三等獎。
339、2003年9月顧志紅被評為蘇州市名校長。
340、2003年10月
學校圖書館評為“江蘇省中學一級圖書館”並頒發銅牌一塊 。
341、2003年10月學校實驗室被評為江蘇省普通中學標準實驗室並頒發銅牌一塊。
343、2003年11月
李建邡被評為蘇州市知名教師 。
345、2003年12月學校被評為2001-2002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並頒發銅牌一塊。
346、2003年12月學校工會被評為吳中區“先進教工之家”。
校容校貌
蘇州西郊太湖之濱,佛教名山靈岩之麓,坐落著一所名聞遐邇的“江南名校”——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校園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校舍充足,設施齊備。 木瀆中學新校由蘇州市
建築設計院規劃設計,新木瀆中學將打造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國際標準的開放型校園、生態化校園、網路化校園。二OO五年春季,吳中大地呈現出一所既有
江南園林風格、又有濃郁現代氣息的,規模宏偉、設施一流的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