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坐落在南京古老的石頭城下,秦淮河畔,南鄰風景秀麗的清涼山麓,北眺高聳入雲的江蘇電視塔,是一所致力於教學、科研、培訓三位一體的省屬師範本科高等院校與科研單位。校園占地總面積400多畝。院內綠樹繁花,民族式建築與現代化樓群錯落有致,交相
輝映,環境幽美清新,文化積澱豐厚,享有“花園式學校”的美譽。
發展歷史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學校有近60年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各行各業人才,被譽為中學名師、名校長的搖籃。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創建於1952年,1959年開始進行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是一所具有師範性質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高等學校和教育科研單位。
50周年時的2002年,組建了江蘇省教育科研研究院。
2002年1月,
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將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江蘇省中國小教學研究室整合組建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保留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行體制,仍是辦學實體,繼續進行本、專科學歷教育。
學校分為草場門、浦口和小行三個校區。內設江蘇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江蘇省教育學會下屬的部分專業委員會也掛靠在該院。
主要職責
學院承擔了全省重點中學、
完全中學、
中等專業學校、縣(市、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縣(市、區)教育局長等教育行政幹部和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及部分新師資的培養任務,同時還承擔了聯合國UNDP420項目中包含的為全國邊遠省區培訓中國小校長的任務。1993年被確定為全省中國小幼稚園教師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主考學校,200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國小骨幹校長與中國小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學院倡導“崇德、敬業、求真、創新”的
校風,2001年11月,高質量地通過了省教育廳組織的校風評估驗收。 學院在南京設有草場門、浦口和小行三個校區。圖書館現有藏書55餘萬冊,並建有文獻檢索室及多媒體電子閱覽室。全院有實驗室50多個,各專業均配有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由該院編輯出版的17種“蘇教版”中國小新教材,被兄弟省市爭相學習借鑑和使用。“蘇教版”教材已成為一種品牌,享譽全國。
江蘇教科院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在全省中國小任教師和校長、教育廳(局)任教育決策者。在江蘇1700多名中國小特級教師中,有140多名是該院培養的學生,僅中文系就培養了50多名語文特級教師。江蘇首批獲選“名校長”稱號的40人中,該院校友占據了四分之一, 該院憑藉優異的辦學實績,被社會各界公認為江蘇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的搖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啟東中學校長王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另外還有相當多的校友任大學名教授、長江學者以及著名公司董事長等。
2006年南京師範大學與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有聯合培養全日制普通本科項目。聯合培養的畢業生可獲得由南京師大頒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畢業文憑與學士學位,同時可獲得江蘇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認定的中國小教師資格證書。聯合培養的畢業生中有一大批進入中國小校任教師,如南師大附中、金陵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另外還有很多申請到世界名校讀研的聯合培養畢業生,如英國排名前3的
倫敦大學學院(校友有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
高錕)和
布里斯托大學(校友有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及中國物理學家
黃昆)以及
利物浦大學、
馬里蘭大學、等,另有眾多學生進入中國著名大學攻讀研究生碩士和博士學位,如
南京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教育學院、
東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以及
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等。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主要職能是:
(1)承擔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指導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為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2)開展全省教育行政幹部、中國小教師和校長的業務培訓工作;
(3)開展研究生教育,為基礎教育培養高層次的專家型教育管理人才和學科帶頭人;
(4)承擔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教學研究與指導工作。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各類基礎設施齊全,後勤服務系統完善。建有11000平方米的現代教育技術大樓、12000平方米的藝體綜合大樓,在建的18800平方米的教科研綜合大樓將於2005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8600平方米的圖書館藏有中外圖書資料40多萬冊,並有千兆校園網和全院閉路電視系統。
主要領導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院長 |
張 勤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潘 文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姚振標 |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
徐國華 | 副院長 |
| 正院級調研員 |
院系設定
學院現有17校園文化生活(13張)個系,設有
教育管理、
漢語言文學、
地理科學、旅遊管理、數學與套用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物理學、化學、
生物科學、音樂學、美術學、學前教育、
國小教育、體育、
教育技術學、經濟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用美術、藝術設計、套用化學、現代文秘、財務會計、電子商務、金融英語、經貿英語、環境保護、工商管理、網路與多媒體等30多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自2003年起,學院面向全省5年制師範畢業生先後開辦了漢語言文學、英語、國小教育、學前教育、計算機、音樂、美術等7個“專轉本”專業。學院設有江蘇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江蘇省中學教師培訓中心、馬列主義教研室、德育教研室、體育教研室、人口教育教研室、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教育培訓服務中心等教育科研和教學輔助機構。
物理系
物理系以培養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的合格中學物理教師以及向教學科研機構輸送優秀人才為主要目標。為適應科技、教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調整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增加選修課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除物理類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外,強化了信息技術和其他綜合性課程,形成了“寬口徑,多方向”的辦學特色,使學生具有紮實的
專業基礎知識及技能、優秀的教師素養和良好的就業適應能力。
物理系設有物理學普通本科專業和
套用電子技術專業,
物理學專業在專業基礎課修完後分為物理師範類和信息技術兩個專業方向。在中學教師(專升本)物理專業中分設物理教育和科學教育兩個專業方向。同時積極參與中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多次舉辦物理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班和其他各類培訓班。
物理系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以上職稱占40%以上。長期以來形成了“嚴謹求實”的教學傳統。畢業的學生中已有特級教師多人,不少學生走上各類學校的領導崗位。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原省教育廳副廳長周德藩本科畢業於江蘇教育學院物理系。物理系對本科生的要求嚴格,使得絕大部分畢業生能夠勝任物理教學的任務,各中學名校如南師附中、南京外國語學校、金陵中學等遍布物理系的校友,同時在各大研究型名校(南京大學等)深造的同學表現優異。物理系大部分教師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復旦大學物理系等,其中數位教師曾出國出境訪問學習如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台灣各高校等。
物理系下設四個教研室:理論物理教研室、實驗物理教研室、 電子技術教研室 、中學物理教研室。實驗室有:普通物理實驗室、無線電物理實驗室、中學物理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電子電工實驗室、計算機原理實驗室、EDA實驗室等
地理系
地理系創建於1952年10月,1958年2月組建成地理科學。1978年3月學院復辦,開始復建地理專業,1984年恢復地理專修科並招收普高專科生。1987年9月成立地理系,招收函授地理教育本科和普高地理教育專科學生。1997年開始招收普高地理專業本科生。地理系已發展成為以普通高等教育為主,成人高等教育並重,本科、專科並舉,職前職後聯繫,培養、培訓兼顧的教學機構。現有地理科學、旅遊管理兩個普高本科專業,旅遊管理、涉外旅遊和酒店管理(中澳聯合辦學)三個專科專業。全日制普高本、專科專業,在校學生600多人。
地理系已建成了一支人員精幹、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現有在職專業教師20人。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高級職務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0 %。教師中獲博士學位的 5人(另有3人博士在讀);獲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70 %。教師隊伍中有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人,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2人,院學科帶頭人3人,院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教師隊伍敬業精神強,團結協作好。另外該系還聘請了一些兼職教師,還常聘請南師大、南大等校外專家來校講學。 地理系具有良好的教學條件。現建有天文觀測室,氣象氣候實驗室、地質實驗室、地質地貌標本陳列室、土壤植物地理實驗室、GIS實驗室、模擬導遊實訓室、模擬前廳實訓室、客房實訓室、中西餐飲實訓室。該系建有資料室,有幾萬冊專業書籍和專業期刊向教師和學生開放。該系還建有野外實習基地,地理教育實習基地和旅遊實習基地。滿足了教育、教學的需要。
教管系
教育管理繫於1984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設定。其前身為教育行政幹部培訓部。現有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三個教研室,及圖書資料室。教職工22人,其中正副教授12人,講師6人,博士2人,碩士8人。 教育管理系主要承擔
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四年制普通本科)、
心理健康教育、套用心理、涉外文秘與公共關係(三年制普通專科)以及
教育管理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成人脫產及函授本專科教學任務,培養具有本科學歷的中國小青年幹部。建系以來,共培養教育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2843人(其中脫產班畢業生438人,函授班畢業生2千餘人)。
初教系
為了適應江蘇省國小和幼稚園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更好地發揮該院為江蘇省初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功能,進一步拓展學院的繼續教育服務領域,集中精力辦好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兩個專業,2001年6月該院在教育管理系六年舉辦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各類班級的基礎上成立了初等教育系,李斌任初教系主任。2003年6月,
王玲玲任初教系主任助理。隨著初教系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2004年11月該院黨委批准初教系成立了直屬黨支部,由王玲玲任初教系直屬黨支部副書記。
中文系
中文教育系始建於1952年初創時期。1958設語文教研組。同年7月,設中文系;8月,改設
中國語文學科,並建立黨支部。1959年5月9日,經省高教廳批覆同意,中文科 改建為系。“文革”結束,學院復辦後,1980年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正式建立,並於同年招收首屆“專升本”班,是全國同級教育學院中最先成立的專業之一。中文系的任務,主要是承擔我省中國小語文教師的學歷補償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
作為基礎性學科,中文教育系擁有一支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和獨特的管理模式與理念,全系師生以“崇德、敬業、求真、創新”為工作和學習的準則。復辦以來截至2001年底已培養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近7000名(其中自學考試畢業生2000餘人),專科生4000餘名(其中自學考試畢業生3000餘人)。同時,本專業也逐步成為培養優秀語文教師、語文教育專家的搖籃,迄今為止,已有30餘名畢業生成為中國小教育戰線上的特級教師。 中文教育系分設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文藝理論及學科教育等四個教研室,能開設必修、選修課程近40門,專業設定比較合理。
外語系
外語系是一個具有師範性質的英語專業系科,承擔著四年制英語本科學歷教育、中國小教師專升本教育以及師範類專轉本教育等任務,同時還是江蘇省中國小、幼稚園教師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專科和本科的主考單位,也是國家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的國家級和省級中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外語系現有教職工33人,專任教師30人,其中正副教授10人,講師10人,外籍教師3人。曾先後有多名教師赴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丹麥、泰國等國家長期進修或短期考察。此外該系常年聘請外籍教師2-3人,還較固定地聘請了一批兼職教師,其中既有高校英語專業教授,也有中學特級教師及省級名教師。外語系擁有設施一流的多媒體語言
教學系統,紅外線雙向語言教學系統及語言實驗室。
外語系是
江蘇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的創始單位之一,而江蘇省中國小外語專業委員會曾長期掛靠本系,由本系領導擔任理事長和秘書長。本系是江蘇省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有1位同志擔任江蘇省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3位同志分別擔任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和副秘書長,2位同志擔任省外國文學學會理事,2位同志獲
曾憲梓基金會教師獎,1位同志被評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外語系和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泰國的高等學校建立了長期的交流合作關係,可以互派教師和學生到對方學校學習與進修並獲得相應的學士、碩士學位。
政教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簡稱政教系)為該院最早進行系科建設的系科之一。根據江蘇省基礎教育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政教系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普通本科、電子商務普通專科、物流普通專科等普通專業,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文科)等成人本科專業。長期以來,政教系堅持以學生為本、服務教育、服務經濟、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不斷加強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力求為學生全面而健康發展提供良好平台和機會,歷屆畢業學生得到用人單位承認和好評。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政教系逐步形成一支年輕整齊、學歷層次高、團結和諧的教師隊伍。全系教師中,8名教師具有
高級職稱,70%以上具有博士和碩士學歷,其中,博士5名,碩士8名。 在完成本系專業教學工作的同時,政教系還負責全院的“兩課”(政治理論課和德育課)的管理和教學工作。
數學系
1952年設定了數學專修班;1958年2月設立數學科,1958年成立數學系;1978年設立數學教研室,教師主要來自江蘇省中國小教材編寫組;1984年恢複數學系;從此,數學系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2001年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數學系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2004年計算機專業分離出去,成立信息技術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再次更名為數學系。數學系具有“數學與套用數學”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全系共有在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0餘名。在學分制模式下,實行強基礎、寬口徑、出精品、求特色的本科生培養戰略,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度,每位本科生入學後,都由一位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導師。自1984年恢複數學系以來,已培養數學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畢業生500多名。有的本科畢業生已經成為國家教學名師,有數十人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其中有5名在著名高校工作,有的已為博士生導師。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2位成特級教師,更多的畢業生已經成長為單位學科帶頭人或教學骨幹。除此以外,數學系現有省內函授點20餘個,班級40多個,函授學員近2000名。建系50多年來,數學系已為國家培養各類本專科畢業生近萬人,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著的貢獻。
數學系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現有專任教師17名,其中3位教授, 7位副教授,2位講師。有3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具有碩士學位,一位博士在讀,一位碩士在讀。有兩位教師分別在東南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兼授
碩士研究生課程,並擔任碩士生導師。一位教授主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3位教師分別參加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四項。有2位教師被確定為江蘇省高校“
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2位教師被評為院學術帶頭人。1位教師參與了
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成為國標版教材編寫組核心組成員,在中學數學界享有盛譽。
數學系設有幾何與代數教研室、函式論教研室、套用數學教研室和中學數學教育教研室。經過長期的重視和建設,各教研室在教學和科研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在機率統計、函式論、圖論與組合最佳化、中學數學教育等方向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由於數學系研究隊伍陣容強,後勁足,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喜人的成果。特別是近五年來,在 SCI雜誌上發表
學術論文近十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有2位教師分別獲得院中青年教師教學、科研雙優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在兩院舉行的優秀論文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的有2人次,獲得三等獎的1人次,多位教師獲院優秀教學質量獎一、二等獎;1位獲院首屆教學成果“二等獎”;1位青年教師獲院“十佳園丁”稱號。多位教師在院舉辦的教學成果獎評比中取得嘉績。
生物系
生物系始建於1958年,1961年因國家政策調整停辦,1984年恢復生物專修科建制,1988年撤科建系。生物系現設有四年制生物科學(師範類)一個本科專業,三年制科學教育(師範類)和生物製品行銷(非師範)兩個專科專業,在籍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235人、成人專升本函授學員202人。
生物系擁有一支師德好、教學與科研俱優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高級實驗師2名,教師中獲得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9人,正在攻讀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人,省教育廳“青藍工程”培養人選1人,院重點培養的學科帶頭人1人、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等。
生物系下設現代生物學和基礎生物學兩個教研室,一個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學實驗室下設動物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人體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微生物學、
植物組織培養室、中心實驗室和中學生物學技術等10個實驗分室,能夠較好地滿足四年制本科實驗教學的要求。
生物系教師十分重視學科研究和套用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江蘇省科技計畫開發項目等省級以上項目7項,市級以上項目多項;在國外科學刊物及國家一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多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300多篇。教學研究方面,該系教師先後主持全國教育規劃“九五”“十五”部委級重點課題及江蘇分課題、教育部師範教育課題、江蘇省教委中國小教學研究重點課題等多項研究,主持編寫了《全國中國小教師進修高師專科生物教育專業教學大綱》1本,主編和參編了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各種教材、教參近20本、中學生物電教片多部,網路課程建設和多媒體 教學課件製作也都走在學院前列。
美術系
美術系自從1986年組建以來,在學科建設、辦學規模、師資配備以及常規管理方面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現有專兼職教師18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 7人,外籍專家2人。十幾年來,教師們在繁忙的教學之餘十分重視藝術創作,多幅作品參加國內外大型畫展,共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教材二十餘部。該系先後派出多名教師出訪歐洲、美洲,有數位教師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 美術系現設有國畫、西畫、工藝美術三個教研室,一個電腦美術工作室,主要開設素描、色彩、國畫、油畫、環境藝術、
電腦美術設計等課程,該系本著一專多能的原則,突出實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自建系至今,共舉辦過四期美術繼續教育班、六屆美術教育成人班、四屆美術普高專科班、兩屆普高本科班、四屆美術教育函授本科班以及一屆師範類自考大專學歷班,畢業學員已達2000多人,其中有多人的作品參加省級以上大型畫展。
音樂系
1987年設立音樂教研室。1989年成立藝術專修科,下設音樂教研室和美術教研室。1994年成立藝術系,下設音樂科和美術科。1997年建立音樂系。江蘇教育學院音樂系是一個年輕、充滿朝氣的團隊,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9人,助教2人,教輔行政人員3人,具有較強的專業教學優勢。多年來,該系培養的畢業生遍及大江南北,在江蘇省各地的教育崗位上,江蘇教育學院音樂系的畢業生辛勤耕耘,建功立業,並有多人次在江蘇省及全國各類比賽中獲獎,在省、市歌舞團的專業歌唱演員中亦有該系畢業生的身影。1999年在江蘇省第四屆音樂舞蹈節專業組比賽中江蘇教育學院音樂系獲得演唱金獎、銀獎;創作銀獎、指揮獎、優秀節目獎等8個獎項,全面展示出該系教師的專業實力和教學成果。為適應21世紀音樂教育形勢發展,音樂系在
音樂學專業下,設立了聲樂演唱、鋼琴 演奏、電腦音樂、器樂演奏培養方向。提出了現代人才的培養理念——即在
音樂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學層次,把培養專業型的音樂教育人才作為該系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為掌握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強學生參與社會的競爭能力和拓寬就業渠道,該系從1998年起對音樂教育普本、 普專和成人函授本科生分別進行了多媒體電腦音樂教育(MIDI技術),在開設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增強有關專業方向的教學培養力度,以適應社會對音樂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形成了音樂系自己的辦學特色及發展方向。
體育部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體育部成立於建院之初,一直以來,承擔全校公共
體育教學、體育科研、校體育代表隊的訓練、群體競賽和學生體質健康測評與管理以及
體育教育專業本、專科的函授教學工作。現有教職工10人,其中副教授3名,講師3名,助教2名,具有研究生及同等學歷人員4人,是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江蘇教育學院是一所省屬本科高等師範學院,其中籃球、排球、田徑、健美操為重點項目,院運動隊把
體育訓練與高等教育資源與人力資源有機結合,在田徑、健美操、籃球、排球等項目中為江蘇教育學院贏得了巨大榮譽。健美操隊在近三年的南京高校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二次,二等獎一次;女子排球隊在南京高校排球比賽中獲乙組第一名一次,第二名一次;男子籃球隊獲南京高校籃球比賽第八名。受到學院領導的高度讚揚。學校體育場館占地面積大約9620平方米,有400米塑膠田徑場二片,200米小型塑膠田徑場一片,功能完備的體育館一座(內有籃、排球場一片,桌球房一間、體操房一間,桌球房一間,健身房一間,檯球房一間,壁球室二間)和室外15片籃球場,6片排球場地,網球地3 片。群體競賽活動豐富多彩,每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地促進了大學生全面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有圖書、期刊較為齊全的圖書資料室,其中,中文期刊近30種,專業類、專業相關類和工具類圖書1500餘冊。 近年來,
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先後在國家正式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每年承擔省部級、校級立項課題1項。體育系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全體教師正以開拓進取的精神,齊心協力,共同戰鬥在體育教改與實踐的前沿,深入研究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將為新一輪體育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力量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職稱與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教科研隊伍和師資隊伍。全院共有教職工508人,其中專任教師267人,正、副教授及教科研等系列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1人,部分教師參與了兄弟院校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及中學特級教師、名校長、教育行政幹部為兼職教授。 學院始終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確保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的重點工程。學院聘請了國內諸多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教學經驗豐富的特級教師和管理經驗豐富的校長作為兼職教授,還聘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專家、學者不定期來院授課或講學。根據“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的要求,學院堅持質量內涵發展,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加強基礎理論教育的同時注重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培育適應21世紀需要的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自2002年組建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以來,該院在基礎教育研究領域、教師教育研究領域,在人才培養和培訓方面,特色更鮮明,優勢更突出,學院的整體發展進程不斷加快。
學術科研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重視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設有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小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和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等11個研究所。主辦的《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首屆江蘇期刊方陣優秀期刊,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內部發行的《江蘇教育研究》、《學校管理》雜誌在省內外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各系科研工作活躍,各系建有實驗室、教研室、和科研中心。
實驗室、教研室及科學研究中心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江蘇省教學研究室 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小課程教材研究中心 幼兒教育研究所 特殊教育研究所 基礎教育研究所 職業教育研究所 終身教育研究所 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期刊:《江蘇教育研究》《江蘇教育學院學報》
物理學系 普通物理實驗室 無線電物理實驗室 中學物理實驗室 近代物理實驗室 電子電工實驗室 計算機原理實驗室 EDA實驗室
化學系 無機化學實驗室 分析化學實驗室 中學化學教研室 有機化學實驗室 物理化學實驗室 化學化工教研室
生物系
中文系 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 漢語教研室 中國近現代文學教研室 綜合教研室
歷史系 中國史研究 世界史研究 地方史研究 教學法研究
實習基地: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 中國近代史博物館 黃橋新四軍紀念館
音樂系 江蘇地方傳統音樂教學研究中心 計算機音樂教學研究中心 合唱藝術教學研究中心
美術系 國畫教研室 西畫教研室 設計教研室 理論教研室 電腦美術工作室
數學系 函式論教研室 代數幾何教研室 套用數學教研室 數學教育教研室
地理系 天文觀測室 氣象氣候實驗室 地質實驗室 地質地貌標本陳列室 土壤植物地理實驗室 GIS實驗室 模擬導遊實訓室 模擬前廳實訓室 客房實訓室 中西餐飲實訓室
現代傳媒與教育技術系 教育技術學專業教研室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研室 公共課教研室 教育技術研究所
教育管理系 教育學教研室 心理學教研室 管理學教研室 政治經濟系 政治教研室 經濟教研室
教育培訓與教師資格認定
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 江蘇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 江蘇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 江蘇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交流合作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合作,承擔了人口教育師資培訓(CPR)項目4個,以及UNDP/CPR/420項目和401項目,先後派出幾十名教師和管理幹部赴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
瑞典、
丹麥、日本、加拿大、泰國等國家進行學習、考察和學術交流,聘請外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或長期任教,並與上述有關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合作關係
特色發展
走在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的花園式校園裡,一股強烈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 這裡完成了江蘇教育體制創新的嘗試,這裡走出了享譽全國的名師名校長群體,這裡的教育科研成果成為全國知名品牌。改革開放30年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在實踐探索中走出了教師教育和教育科研新路。 體制創新開拓發展新局面 2002年初,江蘇省委省政府從“科教興省”和建設教育強省的戰略高度,在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江蘇省中國小教學研究室和江蘇教育學院基礎上,整合組建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新型體制和人才培養、教育培訓、教育科研“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這在全國尚屬首創,是江蘇教育體制創新的有益嘗試。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的創建源於建國初期的南京教師學院和江蘇省教育行政幹部學院,1958年兩校合併。在隨後的12年裡,學院共培訓各級各類教師3000多人次,本專科畢業生13600多人,為建國初期江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新時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對運行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體制的潛在優勢正逐步轉化為現實優勢。新型體制和“三位一體”運行機制為該院事業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開闢了廣闊的發展前景。2002年以來,該院進一步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各項工作全面躍上新的台階。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教師科研人員隊伍已經形成。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300多人,成人函授在籍生11500多人。近10年來,共培養普高本專科畢業生7700多人,函授本科畢業生27100多人,自學考試本專科畢業生42500多人,累計培訓校長、教育行政幹部15000多人,中國小教師10萬多人。 江蘇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的搖籃 該院從創辦伊始就始終把中國小教師隊伍、校長隊伍的培養和建設作為辦學的主任務,堅定不移地為基礎教育服務。已形成了以本科普通教育為主體,普高“專轉本”和成人“專升本”協調發展,職前職後溝通,乾訓師訓並舉,結構較為合理,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五十多年來,該院以優質的教育培養了1萬多名本專科師範普高生,5萬多名本專科師範進修生,14萬多名自考本專科畢業生。2萬多名中國小校長和各級教育行政管理幹部、20萬名中國小教師都曾在該院接受過培訓。在江蘇1700多名中國小特級教師中,有140多名是該院培養的學生,僅中文系就培養了50多名語文特級教師。江蘇首批獲選“名校長”稱號的40人中,該院校友占據了四分之一。 該院憑藉優異的辦學實績,被社會各界公認為江蘇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的搖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啟東中學校長王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擔任啟東中學校長之後,王生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打造啟東中學品牌。該校每年都有幾十名畢業生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還有一批選手在中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國際奧賽中屢屢獲獎。 占領教育科研製高點 在近期啟動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起草研製過程中,該院充分發揮自身在教育科研領域的優勢與價值,積極參與了其中2個專題組的調研起草工作。同時,在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起草研製中承擔了重要工作任務。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由該院編輯出版的17種中國小新教材,被兄弟省市爭相學習借鑑和使用。“蘇教版”教材已成為一種品牌,享譽全國。 多年來,該院逐步健全省教育科研網路,創新規劃與管理制度,提高組織程度與整體水平。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終身教育的科學研究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十年來,該院教師和科研人員主持的科研課題,國家級30項,省部級92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878篇,其中SCI、EI期刊66篇,核心期刊583篇,出版著作212部,參編267部,獲省、部級獎勵25項。 面對新的形勢,該院緊緊圍繞江蘇“兩個率先”和建設教育強省的戰略目標,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發揮“三位一體”的優勢,強化普通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教育培訓的優勢地位、教育科研的領先地位,努力建設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教師教育和教育科研基地。對未來事業的發展,該院黨委書記管向群充滿信心:“質量是生存之本,特色是發展之道。只要我們科學定位,錯位發展,提升質量,辦出特色,就一定能夠從容應對各種複雜形勢,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