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宗祠(福建漳州江氏宗祠濟陽堂)

江氏宗祠(福建漳州江氏宗祠濟陽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鴻溪江氏榕林大宗祠,即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濟昌支派榕林諸房大祖祠,堂號濟陽堂,俗稱榕林大祠。濟陽堂, 始建於大明朝弘治七年歲次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是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派下的分支祠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濟陽堂,供奉江肇元公(鴻溪江氏始祖)等祖宗考妣神主靈牌。

濟陽堂,也是中國國民黨原副主席、海基會原董事長江丙坤先生萬字系宗祠(二世祖祖詞),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榕林社(古稱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榕林寨,俗稱榕樹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氏宗祠
  • 宗祠堂號濟陽堂
  • 宗祠辦學鴻江國民學校
  • 宗祠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榕林寨
  • 建祠時間:大明朝弘治七年甲寅年(公元1494年)
  • 上級宗祠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
  • 宗祠俗稱:榕林大祠
  • 文物級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宗祠燈號濟陽(郡望)、金豐(發祥地)、鴻溪(發祥地)等
  • 裔孫代表:江丙坤、江學錄、偉侖等
  • 派下祠堂:醉月堂、仁德公祖堂、土田宗祠等
  • 堂號出處:江氏歷史上最隆盛之地(濟陽郡
宗祠概述,宗祠人文,宗祠辦學,

宗祠概述

鴻溪江氏榕林大宗祠(濟陽堂),是一座融合客家建築風格與閩南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傳統祠堂。飛檐拱角,雕樑畫棟,規模雖不大,氣勢卻不凡。2006年5月21日上午,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先生,攜夫人陳美惠等,在濟陽堂尋根謁祖。
(明時)江萬四郎公守祖後裔,為紀念濟陽後學篤文之風,建造濟陽堂,燈號稱濟陽,表示歷史上江氏祖先來源於古中原濟陽郡(郡內江氏稱濟陽江氏)。目前已知,濟陽堂後裔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宗祠人文

明清時期,濟陽堂曾經有顯赫的地位,先後出過文魁、進士、舉人、稟生,受皇恩、賜軍田,物帛豐腴,是地方上頗有名望的大戶人家。濟陽堂內,至今還掛有寵錫皇恩、恩錫同榮、文魁、進士等匾額。其中 ,“古君子風”匾額是古代官方對江氏族人的褒獎,是大清朝道光年間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縣令賜給江氏家族的。濟陽堂外,曾經旌旗林立,現存三個旗桿座,透出這個家族昔日的榮耀。旗桿石是子孫獲得功名後所立,用以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作為科舉功名的標誌,它的榮耀遠勝腰纏萬貫。而更引人注意的是,這裡的旗桿石比一般的旗桿石要略高一些。
從古樸簡潔的濟陽堂,可以窺視到江氏的一脈書香。濟陽堂的石柱有對聯云:“大啟千門惠澤仁風容駟馬,廣儲業案宏詞博學賜金魚”;“鬱郁斌斌千載匯文章禮樂,唯唯諾諾一門聯圭族簪纓”。對聯中的“金魚”是指金魚袋,唐代規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佩掛;“簪纓”則是指貴族官僚們的帽飾,此處代指貴族和士大夫。這說明江氏的功名多以文爵為主,有著廣納賢才的博大胸襟和英才輩出的書香風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濟陽堂屋頂的一邊房樑上,還刻有書卷的圖案。這在一般祠堂是很少見的,它猶如一面鏡子展示了江氏族人的基本價值觀,那就是對於教育的重視。鴻溪江氏始祖江肇元雖出身卑微,卻傳衍出了光耀門楣的子孫,以詩書傳家。其中,中國國民黨原副主席、海基會原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就是靠著這種頑強求學的精神,這個農家子弟最終成了推動台灣經濟騰飛的“財經專家”之一。濟陽堂”內“重修濟陽堂祖祠碑記”記載了兩岸江氏歷久彌深的血脈之情,在清朝年間,江氏濟陽堂渡海到台的人很多,以清康乾時期為最。

宗祠辦學

歷史上,濟陽堂曾是鴻溪江氏(鴻江)子弟刻苦讀書、宣傳抗日救國真理的地方。公元1939年(民國廿八年),本地村民自發在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辦起了學校,冠名鴻江國民學校。學校還開設中午班、婦女班、成人班。中午班,主要讓家務繁重、無法上全日制的孩子入讀;婦女班,讓婦女在勞動之餘,也能讀書識字,懂點婦女解放的道理;成人班,則在晚上開班上課。時值抗日戰爭時期,除讀書識字外,師生們還積極宣傳抗日救亡、教育救國的真理。閩南地區有宗祠辦國小、孔廟辦中學的習慣。1943年7月,把原在濟陽堂的國小遷至大宗,校名改為江寨國民學校,徹底革除以往私塾的個別教學形式,同時廢棄四書五經舊教材。江氏裔孫開始“讀新書”,大宗稱為培養人才的搖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