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江氏

濟陽江氏

江姓出自嬴姓,為顓頊帝玄孫伯益之後。上古時代,顓頊帝有孫女名女修,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懷孕,並產下一子名大業,大業子名伯益,因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嬴姓,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下傳幾十代,經夏、商,到西周時有裔孫名元仲。元仲受封於江,並建立了江國。江國後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稱江姓。他們尊江元仲為江姓的得姓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陽江氏
  • 時期:上古時代
  • 類別:姓氏
  • 名人:江瓘、江天一
介紹,同時代名人,

介紹

譜稱"濟陽江氏"
濟陽一世是漢封齊相江革,而為現存"統宗世譜"之始祖,但開宗江族中重要歷史人物尚有十世晉太子洗馬江統,十六世宋金紫光祿大夫江淹,之後突出的是宋理宗時的江萬里。皇帝以手書孝經賜臣萬里,"臣昧死言臣不肖備位宰輔,玩歲惕日,無所云補",說明位至丞相。因處於賈似道知揚州後不斷加官進級,位登極品,獨攬大權、肆意淫奪的階段,與另一個徽州人位至丞相的程元鳳一樣,任期不到一年的就下了台。程元鳳1257年即寶祜五年冬代丞相,次年四月罷官,江萬里1269年任左丞相次年正月罷官。遷婺源的有潛潭官至兵部尚書,遷鄱陽江家灣的有永康丞相,遷遂安的有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俱列譜系。
宋太平興國
初,江汝剛領歙縣節度,任滿,卜居於歙北。濟陽江氏入歙卻在唐文明間,遇黃巢戰亂適居徽篁墩。在徽州地區,不僅府志、縣誌、山志齊全,不少村落還有自己的村志。《橙陽散志》就是一本非常完整的歙縣江村村志。因聚居於橙子陪而稱村為橙里,因聚江姓而江村。該村志浩浩十二卷,洋洋八萬言。宗系、人物、建築、村景、橋祠、物產、風俗,樣樣不漏。志中還有乾隆撰稿,有兵部尚書江蘭等人專傳。社序、館序、簿序中,都極贊江村人文鼎、簪纓代出,從而讚頌道:"山水秀絕之區即人文淵藪,以其靈之所毓而獨厚也。而山水之秀莫過於新安。"人物傳中特別提到了江春。他經商揚州,練達明敏,熟悉鹽法,才略雄駿,舉重若輕,推為商總。兩淮鹽商徽歙勢力最大,載入揚州史志的不汪廷璋、汪應庚、黃應泰、徐贊侯、鮑家兄弟、黃氏兄弟、馬氏兄弟七大家。但之著者,當推江春。高宗六巡江南,他家接駕六次,皇帝還借金五十萬,並恩賜壽杖,御書"怡性堂"額,沐恩最渥。以一布衣上交天子"一時異數,諸商無出其右者"。按皇帝之願,他在揚州二十四橋旁築起白塔,他在揚州有五處園林。四大徽班從揚州進京,是因徽商扶植培育而成班,皇帝南下又多從江春等人家中看過徽班,是早就情有所衷的。而其中之最大的花部戲班--春台班,就是江春在揚州創建的家班。班村江家買下了歙州練江南岸大片土地為墓道,還買下了通往績溪的大道,除江村八景外,另有巡撫坊、御史坊、四世一品坊、四世廷尉坊,從中可見村之人顯赫。江村"藝文"厚厚一卷,其中寫黃山詩就有十一人十九首,江春一人五首。江村仍在外的影響就可想其大了。
一千多年來,江氏日益繁衍,從歙縣江村總譜中看,有六大支系:柔北婺源西支,蘭溪、遂安支,黟北、休寧支,涇東、旌西支,鄱陽江灣支,還有府南歙南支。歙縣江村、旌德江村、婺源江村,都是名門望族渾然大家。

同時代名人

漸江
(1610-1664):明末清初歙縣人,俗名江韜,法名弘仁,曾參加反清“復社”,明亡後出家為僧,善畫山水,系新安畫派創始人之一。與畫家查士標汪之瑞孫逸號稱“新安四派”。筆墨瘦勁簡潔,風格冷峭,曾雲遊廬山、武夷山、黃山等地,好繪黃山松石,深得松雲岩壑之妙。兼能詩文,後人輯得其題畫詩143首,編成《畫偈集》。
江瓘
(1503--1565),字明瑩,南溪南人。因得嘔血症,學醫自治,盡畢生之力蒐集歷代醫家醫案,終成名醫。嘉靖三十一年(1552)《名醫類案》初稿成,未刊行。其子應宿走遍大半箇中國,博採名醫驗方,歷時19年,五易其稿,使《名醫類案》12卷刊行於世。是書上采扁鵲、倉公、華佗諸家,下訖元、明諸名醫驗案,分205門,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既忠實於原始資料,又隨附評論。是我國第一部總結歷代醫案的醫學名著。
江天一
(1602—1645),字文石,初名涵穎,字淳初,江村人。明末生員,家貧以教書為生。時休寧人金聲在復古書院講學,天一與金聲志同道合,便拜金聲為師。崇禎十六年(1643),金聲因燒死黔兵一案被捕。天一上書史可法和朝廷,為老師洗冤。順治二年(1645),南京被清軍攻破,天一助金聲起兵抗清,以“殺虜者昌、降虜者亡”為口號,先後收復旌德、寧國涇縣、宣城等縣城。後敗退績溪,固守叢山關,因御史黃澍降清並引清軍斷金聲後路。金聲慮及天一有老母在堂,勸天一逃走,天一回家拜辭老母和祖廟後,追上金聲,一同被清軍捕至南京,降將洪承疇勸金聲和江天一投降,遭到痛斥。當年10月8日,天一與金聲被殺於南京通濟門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