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炎

大汗腺感染後在皮內和皮下組織反覆發作,廣泛蔓延,形成範圍較廣的慢性炎症、小膿腫、複雜性竇道和瘺管,稱為化膿性汗腺炎(suppurative hidrosadenitis)。發病部位多在大汗腺分布區,如腑下、肛門生殖器臀部、股部、腹股溝乳暈、臍部和外耳道,發生於肛門周圍者稱為肛周化膿性汗腺炎。在中醫學中屬蜂窩漏、串臀瘺的範疇。20~40歲身體肥胖多汗的人,易患此病,女多於男。本病長期不愈有惡變可能,大多發生在病後 10~20年。國外Jackman報導,125例肛周化膿性汗腺炎中有4例惡變為鱗癌,發生率為3.2%。

病因,症狀,

病因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正氣虛弱,濕熱侵漬,下注肛周,蘊結不散;或心脾兩虛,健運失職,痰濕內生,結聚肛門而發。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病因複雜,可能與體內激素失衡、胚胎髮育不良、局部潮濕、吸菸過多、細菌感染等諸多因素有關,細菌侵入汗腺、毛囊及與相通之導管,迅速繁殖,放出黴素,使腺管發炎、水腫、阻塞、化膿,在皮下蔓延擴散,形成多個膿腫。其間窄道相互通連,以致造成反覆感染,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厭氧菌和厭氧鏈球菌。本病感染的細菌有一定的規律性,腋部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厭氧菌,特別是革半氏陰性球菌,會陰部主要是厭氧鏈球菌;肛門和生殖器主要是F組鏈球菌感染。
大汗腺、皮脂腺和它們開口所在的毛囊,在發育上都受雄激素的控制。青春期開始分泌,活動的最高峰是在性活躍期。女性絕經後,大汗腺逐漸萎縮,分泌功能明顯的減弱。本病的發病完全與大汗腺的活動一致,青春期以前從不發病,絕經期後不再發作。有文獻報告例閹人用雄激素後發生本病。因此,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病理上,均表明本病是一個雄激素依賴性疾病。
局部衛生欠佳、多汗、吸菸、搔抓、磨擦等各種刺激因素,均易誘發本病。

症狀

皮膚大汗腺部位長期反覆發作多發性結節,持續時間最少3個月,不一定排膿或有波動感,但逐漸廣泛蔓延,形成許多淺皮下瘺管、竇道和小膿腫,瘺管和肛管常無明顯聯繫,肛管直腸無病變,無肛瘺內口,但有條索狀融合的傾向。非大汗腺部位的耳後有黑頭粉刺存在是本病早期診斷的標誌,月經前多病情加重。本病極易誤診,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一癤:毛囊性浸潤明顯,呈圓錐形,破潰後頂部有膿栓,病程短,無一定好發部位。
二淋巴結炎:結節較大、堅實,炎性浸潤較深,附近有感染病灶。
三複雜性肛瘺:管道較深,內有肉芽組織,常有內口,多有肛門直腸膿腫史。
四潛毛囊竇道:幾乎總位於會陰縫的後部,且在許多病例中,膿性分泌物中可見毛髮。
五畸胎瘤:瘺管很深,常通入明顯的膿腔。
化膿性汗腺炎多在青春期後出現症狀,常發生在身體健康、皮膚油脂過多、常有痤瘡的青壯年人。初起為在骶會陰、陰囊區單發或多發的、皮下或皮內大小不等、與汗腺毛囊一致的炎性條索狀硬結、膿皰或癤腫。以後化膿發生潰瘍,瘺道形成,紅腫明顯,自覺疼痛,潰後排出惡臭的糊狀膿性分泌物。但病變僅位於皮下,不深入內括約肌。隨著第一個竇道形成,許多竇道相繼形成,融合成片,皮下發生廣泛壞死,皮膚潰爛,可擴展到肛門周圍、陰囊陰唇、骶尾部、臀部、腰部和股部,癒合後常導致硬化和瘢痕形成。常瘵有發熱、全身不適、淋巴結疼痛腫大及肛周出現藏毛瘺。晚期可出現消瘦、貧血,或並發內分泌和脂肪代謝紊亂等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