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半旱式栽培技術

半旱式栽培,是指在水田中,按一定規格,開溝起壟作廂,將水稻栽插在壟埂頂部兩側的水位線或廂面上,溝內灌水,並按水稻不同生育階段調節水位高低,實行浸潤灌的一種新型種稻方法。它是根據農田生態特點,套用自然免耕原理和土壤生物熱力學理論,試驗研究出的一種水稻栽培新技術,適宜於冬水田,特別是在深腳田、冷浸田,爛泥田和大肥田中套用。故幾年來,面積迅速擴展。1987年四川貴州湖北廣東福建等省推廣面積達512.93萬畝,平均每畝增產糧食70千克,增值55.5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半旱式栽培技術
  • 平均每畝增產:70千克
  • 增值:55.50元
  • 推廣面積達:512.93萬畝
增產原因
加速土壤與外界物質能量交換
由於作壟後,提高土溫,人為地改變了微地形,加厚了水稻生長的熟土層,擴大了田面總表面積(約增大1/3以上)和氣面積(土壤與空氣接觸面由零變為410~470平方米/畝),速土壤與外界物質能量交換,使土壤的受光和吸收太陽輻射熱的面積大大增加,相應地擴大了土壤的散熱面積,加之土體內水分含量較平田的少,土壤熱容量減少,土溫易升高(較平作高2~3℃),晝夜溫差也較大。有利克服冷、陰、爛田早春因氣溫低坐蔸的弊端,晝夜溫差大有利降低稻株呼吸消耗,增加體內乾物質的積累,為水稻生長奠定物質基礎。
改變水分運動形式協調水氣矛盾
起壟後,用面地表水由原來平田中多向亂流而變成壟溝定向流,壟埂上層土體內,重力水基本被排除,形成了以毛管水上升為主的運動形式,使土壤自然結構得以維持,土體既不會幹涸開裂,又不會被水(淹水)分散為泥絨狀態,呈疏鬆多孔層,通氣性明顯改善,進入土體內空氣增多(Eh比平作田高160~180毫伏),水氣矛盾較協調,氣化勢增強,還原物質總量可降低75~80%,有利消除有毒物質對稻根的危害。
加強土壤酶活力
促進好氣性微生物活躍,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由於土壤中熱狀況和通氣條件的明顯改善,因而土壤中好氣性微生物活躍,總量比平作田多1~5倍,過氧化氫(H2O2)酶活性高,減輕土壤還原物對稻根的危害,使稻根分泌物增多,從而提高根際微生物的酶活性,有利土壤中有機物的礦化和礦質元素的轉化,土壤有效養分增加,有機養分分解快,有機氮分解快,氮代謝強,土壤供氮能力提高,輸送也靈便。據測定,總有效氮、硝態氮有所增加,銨態氮有所降低。由於硝態氮易被淋洗,脫氮,所以壟作不能減少氮肥用量,尤其要重施面肥,早施櫱肥。另外,因土壤含水量少,pH值升高,土壤有效鋅含量增加,速效磷有所降低,應注意增施磷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