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象經濟
- 外文名:Meteorological economy
- 定義:天氣氣象有關的經濟活動
- 起步時間:1985年
- 現狀:形式多樣,有待加深
- 制約條件:無法確定天氣狀況
特點,歷史,現狀,搶灘中國,問題,精加工時代,體制制約發展,不平衡的制約,前途,規模發展,有利保障,氣象經濟人,氣象投入產出,
特點
氣象經濟的特點是,人們可以利用氣象信息作為從事經濟活動的決策依據之一,可以根據氣象服務提供的信息,安排生產經營活動,趨利避害。減少經濟損失,提高經濟效益。西方經濟學界的德爾菲氣象定律說,氣象投入與產出比為1:98,即企業在氣象預測方面投資1元,可以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得到不同的套用。經濟回報率可能會更高。
歷史
我國的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的公益性事業,有人形容為“陽光行業”,氣象產品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氣象事業在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的公益性、基礎性地位在不斷強化。但是提供一項氣象預報信息產品需要大量的氣象探測資料和計算機資源,其成本核算是相當複雜的。為了補償氣象部門在加工和製作特殊產品時額外付出的成本,我國從1985年開始為用戶提供專用化、有針對性的服務,這種氣象服務是有償服務。
1985年開始起步
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氣象有償服務就出現萌芽狀態,1985年,國務院批准氣象部門開始開展有償氣象服務。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全國許多氣象台也陸續開展了針對特定企業、特定行業的專業氣象服務。據廣東省氣象台專業服務中心主任介紹,他們每年會為40-50家企業提供有償的專業服務,包括航運、供電、港口、海上石油平台、海上程等等,服務內容既包括臨近性短時精準預報,也有未來一段時間,如一個季度、半年的天氣預測,後一種服務一分產品價格在200-300元。
有些企業,像民航這種對天氣敏感的特殊行業,則選擇自己提供氣象服務。例如,南航氣象室根據自己的需求,向指定的氣象信息發布部門(如國家氣象部門以及國際民航組織締約國指定的氣象台)購買信息,然後針對某個要求來進行研究,比如降水、溫度、風速等,對飛機有哪些實際影響等,“氣象部門是生成原料的部門,就像大米和水、鹽、油等基礎原料,南航氣象室則是把這些大米煮熟,調製各種口味,根據航空公司的各種要求做成適合不同口味的一道道菜。”
現狀
大氣現象作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攔是攔不住的,但是防和不防卻大不一樣。隨著氣象預報能力顯著增強,時效大大提高,如果各方面能夠充分關注氣象預報,對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前採取有效的預報措施,災情就會減輕。這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如何認識氣象經濟的問題,作為一項新的研究領域,氣象經濟有著廣泛的社會效益和顯著的經濟效益。
很多行業都與氣象信息關係密切,如農業、飲食、電器、服裝、醫藥、交通等。隨著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過渡,各行各業對氣象的依賴性日益增強,氣象信息也逐漸成為商家爭戰的新武器。商界有句口頭禪,“貨比男女老幼不同,商品春夏秋冬不一”,後半句說的就是季節與商品銷售的關係。氣象環境專家準確地將其總結為:流通類銷售額的65% 取決於天氣,因為天氣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們的消費行為。氣溫相差1℃或降水量增減1mm,反映到商場和客流和銷量都有明顯變化。“氣象經濟”是一隻無形的“惠手”,如何讓它發揮得更出色,造福社會是氣象科技服務工作者的一個新課題。氣象工作者致力於拓展氣象科技服務新領域,天氣預警、防雷減災、衛星遙感、人工影響天氣、氣象簡訊等形式多樣的服務已將新的氣象科技成果及時的套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
搶灘中國
美國大約有300家私營天氣預報公司(WSI),小到個體企業,大到擁有上百名氣象學家,無不以提供個性化氣象服務為主要特色。日本商業氣象服務開始於1954年,截至1998年1月,獲得日本氣象廳頒發的“預報業務許可證”的私營氣象服務公司已達39家。一些美國的WSI和日本的WNI公司已在我國設立分支機構,並且承攬了一定的商業性氣象服務業務,如遠洋氣象導航業務等。我國氣象服務業對外開放是遲早的事,尤其在中國加入WTO後,公益性氣象服務以外的商業性氣象服務將逐步、有序開放。國外商業性氣象服務組織相當看好中國市場,相信會積極進入我國氣象服務行業。與國內服務組織展開競爭。這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會有利於促進我國的氣象科技市場的發展,促進商業性氣象服務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和服務效益。
國外一些商業性氣象服務機構已經進入中國,如紐西蘭氣象服務公司已為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提供服務。美國阿姆斯風險決策公司已開始與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共同開發中國颱風評估模式。另外,氣象導航也早有國外公司介入,他們在占領我國氣象服務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服務理念、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可以說,我國的專業氣象服務公司到了呼之欲出的時候。
問題
專業性服務發展滯後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氣象服務幾乎全是公益性的,而且服務形式單一,如發布24h天氣預報和颱風、寒潮警報等。後來,隨著各行各業對氣象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大城市的氣象台根據用戶需求,自發地嘗試開展有償服務。相比較已開發國家成熟的氣象服務,我國的氣象服務產品在“深、廣、細、活”方面顯得遠遠不夠。國內目前有限的氣象服務規模,並不能掩飾巨大的潛在需求空間。儘管我們提出“無縫隙預報”(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需求),但由於開拓市場力度不夠,很難真正實現服務價值滿足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氣象經濟”在已開發國家已不是新鮮的話題,日本、歐美等都有專門的氣象諮詢公司,並可以為特定的企業“量體裁衣”,做各類氣象信息服務。而類似的業務,上海也早已開辦,為企業提供收費氣象服務,價格並不高,可遺憾的是,無論商家還是廠家,買氣象信息的卻很少。據分析,主要在於商家、廠家們的觀念跟不上,總習慣性地認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似乎是個不變的定式。殊不知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如今地球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叫人無所適從。天氣的突變,給人類的經濟生活造成了巨大影響,如不及時加以調整,也會給我們的生產經營帶來不小的損失。業內專家分析,我國氣象消費水平低,是人們對“氣象經濟”還缺乏認識所致。要促進“氣象經濟”的蓬勃發展,必須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樹立起強烈的氣象消費意識。
精加工時代
體制制約發展
根據《氣象法》的規定,中國不允許非氣象部門從事氣象經濟,也不允許私人採集氣象數據,從法規層面上就限制氣象經濟的發展。目前國內的氣象觀測數據並沒有充分公開,即便允許設立私人氣象公司,它能提供的服務也非常受限。而長期以來,氣象部門由於受到計畫經濟體制的影響,一直採用事業單位運作模式,沒有真正面向市場,面向市場的動力也不強。
氣象信息在供給與需要之間是不對稱。一些企業更需要比較長期的其後分析,而氣象部門對長期氣象的預報準確性不高,無法滿足客戶對預報準確性方面的需求;氣象部門提供的產品還比較粗糙,信息未深加工,往往只能簡單地告訴客戶天氣的信息,而缺乏氣候對行業、對產品的影響分析,無法告訴氣候對客戶的生產及銷售活動具體帶來什麼影響,無法為商家的管理和決策層在採購、物流、客流等各個環節上提供指導,針對性不強。
由於一些行業活動的特殊性,對氣象信息提出要求是高質量、精細化,而這正是有償和公共不太一樣的地方,氣象部門在這方面也比較薄弱。
不平衡的制約
《中國旅行家》雜誌的一篇文章介紹說,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氣象業更加顯示出巨大的能量。全國旅行家協會同零點調查公司對全國5000名旅客作過調查:91.3%的人在出行前要關注天氣預報,其中大部分還會記錄在冊。北京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年四季的重大活動從不問斷,北京每年與氣象部門的業務成交量高達4000多萬元!然而,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氣象業在經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還遠遠不夠,還有70%的部門沒有涉及。特別是在一些內陸省份,專業氣象預報無人喝彩現象十分普遍,也因此造成了不少損失。
成立專門氣象服務公司的條件還不成熟,主要是市場需求不足,企業不願投入。另外,在政策方面,氣象是以公益服務為主要目的,還不允許私人參與。從人才和資金來說,如果市場需求上去了,建立專業公司應該沒有問題。氣象經濟在我國發展很不平衡,東南沿海省市在市場發展走得較快,訂購氣象信息的企業逐年增多,手機簡訊服務已成為氣象部門的主要業務之一,與氣象相關的產品有些已成為新興產業,如廣東的防雷產品。比較而言,中西部地區較落後,氣象市場基本上未開發,這主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前途
規模發展
中國氣象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在哪裡?從國際氣象市場發展的成功經驗看,成立專業化的氣象服務公司是大勢所趨,有利於促使氣象部門積極主動研究市場、研究用戶需求,杜絕低層次開發和重複開發以及以公眾預報產品代替服務產品、以公益氣象服務產品代替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現象;有助於改變氣象服務組織形式、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上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地方;而且有助於解決各地氣象部門各自為政、“散、小、亂”難以擴大規模效應的問題。促使氣象行業向深層次發展和優秀氣象人才的脫穎而出。如此,中國的氣象服務市場才會日漸成熟發展。
有利保障
氣象部門提供的專業氣象服務,還遠遠不能滿足巨大的市場信息需求,提供氣象服務的部門相對較少;同時,服務體系還很不健全,提供專業氣象服務的公司或有關部門市場化程度不夠;氣象產品提供者對自身的宣傳還遠遠不夠,很多需要這方面信息的個人和企業不知道在哪裡能得到這些信息。另外,氣象服務提供者與信息需求者之間還需要更多的溝通和聯繫,了解市場的需要和客戶的需求;提供氣象信息產品的質量、氣象預報的準確率等還有著進一步提高的空間。中國商業氣象服務會適時、適度、逐步地開放,但要與立法的過程相適應,需要配套法規和管理辦法的完善。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儘快為氣象經濟提供有利的法律法規保障,為氣象經濟的健康發展走出一條新的開拓之路。
氣象經濟人
長期以來,許多氣象服務單位之所以只局限於提供大眾化的氣象服務產品,與缺乏有效的行銷渠道和有力的行銷隊伍不無關係。光靠氣象部門內的一些人去“跑市場”存在很大弊端。氣象業務員存在先天不足,他們的出發點只局限於將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至於市場到底需要哪類產品並不關心。然而,市場不是一廂情願地“跑”出來的,市場需要培育、開發和挖掘。通過多年實踐,氣象部門已經認識到,在氣象服務市場的培育方面缺少一個關鍵環節,即中介。於是,一個在工商局職業登記表上找不到的新名詞——“氣象服務經紀人”被創造性地提了出來,上海市氣象局成為氣象系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氣象服務經紀人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氣象服務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促進了氣象用戶與服務實體之間的溝通,使市場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氣象服務經紀人的出現將大大地推動商業性氣象服務的進程。因為氣象服務市場最終是由用戶決定的,有需求,氣象服務市場才能發展壯大,反之,市場就會萎縮。
氣象投入產出
人們常聽說農業“靠天吃飯”,乾旱、暴雨氣候不利於作物生長,市場價格隨之就會發生波動。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其撰寫的《氣候經濟學》一書中,指出天氣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諸如航空、航海、商業零售、快遞物流業、建築業等,都對天氣頗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