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

氣管

氣管:呼吸系統的組成部分,管狀,上部接喉頭,下部分左右兩支通肺。

基本介紹

一、概述,二、解剖結構:,三、與氣管相關的疾病:,1.現代醫學的認識,2.祖國醫學的認識,

一、概述

連線支氣管之間的管道,不僅是空氣的通道,而且具有防禦、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的作用。氣管為後壁略平的圓形管道。成人長11~13cm,上端平第7頸椎上緣與喉相連,向下相當第4~5胸椎體交界處,分為左右支氣管,分叉處稱氣管叉。氣管依所在部位可分為頸段和胸段兩部分。頸段較短,沿頸前區中線下行,前面有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覆蓋,相當第2~4氣管軟骨的前面尚有甲狀腺峽橫過;後面與食管相接,在食管和氣管之間兩側的溝內均有喉下神經上行;氣管兩側有甲狀腺左右葉和頸部大血管。胸段較長,在後縱隔內,其前面有至動脈弓及自弓發出的無名動脈和左頸總動脈,再前面還有左、右無名靜脈和胸腺(小兒),後面仍為食管。氣管由軟骨、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構成。氣管軟骨大多為14~16個,彼此借韌帶相連,氣管軟骨呈“C”字形,缺口對向後方,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性壁所封閉。氣管切開通常選在第3、4或第4、5氣管軟骨環處沿正中線切開。
喉與支氣管之間的一段呼吸管道,位於食管前方,呈後面略扁的圓筒形。上與喉相接,下入胸腔分為左右支氣管,長約9~13厘米,直徑約15~20毫米。氣管壁自內向外由黏膜層、黏膜下層及外膜組成。黏膜層有纖毛上皮,為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夾有杯狀細胞。上皮基膜明顯,固有膜內有豐富的彈性纖維、淋巴組織和漿細胞,纖毛可向咽喉方向擺動,將塵粒與細菌等隨粘液一起運到咽,經咳嗽反射排出。黏膜下層為疏鬆結締組織,內有氣管腺,開口於黏膜表面,上皮和腺體的分泌物是防止塵埃入肺的保護裝置,分泌物中含有各種免疫球蛋白,具有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機體防禦系統的組成部分。外膜由14~16個“C”字形透明軟骨環和環間的結締組織構成,軟骨環的缺口朝向後面,缺口之間有平滑肌束及彈性纖維構成膜性壁。軟骨起支架作用,有彈性,可使管腔保持開放狀態,以維持呼吸功能的正常進行。平滑肌和彈性纖維可使管壁有一定的舒縮性,適於其後方的食管腔內食團順利下行及頸的俯仰動作。
氣管肌:指氣管後壁(膜壁)內的平滑肌。

二、解剖結構:

氣管為後壁略扁平的圓筒形管道,上端在平第7頸椎體上緣高度與喉相連,向下至胸骨角平面,有一向上凸出的半月狀嵴,稱為氣管隆嵴。氣管分杈處名為氣管杈。
氣管由軟骨、平滑肌纖維和結締組織構成。氣管軟骨呈“C”形,約占氣管周徑的2/3,缺口朝向後方。氣管軟骨一般為14~16個,各軟骨間以環韌帶相連結。平滑肌纖維和結締組織所形成的膜性壁封閉氣管軟骨的後方缺口。氣管內面覆以黏膜。氣管由於有軟骨作成支架,因而使管腔保持於開放狀態,保證呼吸功能的正常進行。
上平第6頸椎體下緣連喉;下至胸骨角平面分為左右支氣管,分叉處稱為氣管權,叉內有一向上凸出的半月狀嵴稱氣管隆凸。成人氣管平均長度:男為10.6cm,女為9.8cm。小兒氣管細小,位置深,活動度大。

三、與氣管相關的疾病: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概念】

1.現代醫學的認識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由感染和物理、化學刺激或過敏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遷延而來。其臨床主要症狀有咳嗽和咳痰,常見於寒冷季節或氣候突變時節。
本病在各種病因的作用下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纖毛細胞損傷脫落,黏膜腺體肥大,分泌物增加,並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若細菌感染,分泌物可呈粘液膿性。炎症消退後黏膜的結構和功能可能恢復正常。
現代醫學治療本病以抗菌治療和對症治療為主,具體用藥如青黴素、磺胺製劑、螺旋黴素、喹諾酮類(氧氟殺星、環丙殺星等)、頭孢類抗生素等,同時可用維靜寧止咳。當痰稠不易咳出時,可用複方氯化銨合劑、溴己新,也可用霧化療法幫助祛痰。

2.祖國醫學的認識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在祖國醫學中屬“外感咳嗽”的範疇。《河間六書·咳嗽論》謂“寒、暑、燥、濕、風、火六氣,皆令人咳嗽。”本病多由肺的衛外功能減退或失調,以致在天氣異常,氣候突變的情況下,六淫外邪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受,導致肺衛受邪,肺氣失宣,清肅失司,肺氣上逆而發為咳嗽。其病位在肺系,屬實證。如遷延失治,邪傷肺氣,更易反覆感邪,而致咳嗽屢發,肺氣益傷,逐漸轉為內傷咳嗽。本病治療以疏散外邪,宣肺止咳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