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導管是插入患者氣管和/或支氣管,為患者特別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創建一個臨時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種醫療器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管導管
- 外文名:Tracheal Catheter
- 分類名稱:氣管內插管/氣管套管
- 產品類別:Ⅱ類醫療器械
基本結構
- 導管遠端呈斜面開口。
- 遠端附有袖套狀充氣套囊。
- 近端有與呼吸器連線的銜接管。
- 套囊由細導管與測試小氣囊連線,藉以了解套囊的脹縮及其充氣壓力。
- Murphy側孔,位於氣管導管遠端套囊遠方的側壁上,其用途是當氣管導管斜口貼上於氣管壁時,呼吸氣體可改經此側孔進出。
分類
- 按使用部位
分為經口氣管導管,經鼻氣管導管兩類。兩者有外形的區別,口腔與鼻腔氣管導管前端斜口的角度分別為45°和30°,經口導管前端的斜面都向左側方向開口;經鼻導管的斜面則有向左或向右側開口兩種。 - 按有無套囊
分為帶套囊導管,無套囊導管。5歲及以下或導管內徑<5.5mm,一般不用套囊;成人及8歲以上年長兒選用帶套囊的導管。
臨床常用氣管導管
常規型氣管導管
加強型氣管導管
可沖洗型氣管導管
單腔支氣管導管
雙腔支氣管導管
小兒氣管導管
使用方法
- 經口腔
藉助喉鏡在直視下暴露聲門後,將導管經口腔插入氣管內。 - 將病人頭後仰,雙手將下頜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口張開,或以右手拇指對著下齒列、示指對著上齒列,借旋轉力量使口腔張開。
- 左手持喉鏡柄將喉鏡片由右口角放入口腔,將舌體推向側後緩慢推進,可見到懸雍垂。將鏡片垂直提起前進,直到會厭顯露。挑起會厭以顯露聲門。
- 以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筆式持住導管的中、上段,由右口角進入口腔,直到導管接近喉頭時再將管端移至喉鏡片處,同時雙目經過鏡片與管壁間的狹窄間隙監視導管前進方向,準確輕巧地將導管尖端插入聲門。藉助管芯插管時,當導管尖端入聲門後,應拔出管芯後再將導管插入氣管內。導管插入氣管內的深度成人為4-5cm,導管尖端至門齒的距離約18-22cm。
- 插管完成後,要確認導管已進入氣管內再固定。確認方法有:
- 壓胸部時,導管口有氣流。
- 人工呼吸時,可見雙側胸廓對稱起伏,並可聽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 如用透明導管時,吸氣時管壁清亮,呼氣時可見明顯的“白霧”樣變化。
- 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機後可見呼吸囊隨呼吸而張縮。
- 如能監測呼氣末ETCO2則更易判斷,ETCO2圖形有顯示則可確認無誤。
- 插管時必須保留自主呼吸,可根據呼出氣流的強弱來判斷導管前進的方向。
- 以1%丁卡因作鼻腔內表面麻醉,並滴入3%麻黃素使鼻腔黏膜的血管收縮,以增加鼻腔容積,並可減少出血。
- 選用合適管徑的氣管導管,以右手持管插入鼻腔。在插管過程中邊前進邊側耳聽呼出氣流的強弱,同時左手調整病人頭部位置,以尋找呼出氣流最強的位置。
- 在聲門張開時將導管迅速推進。導管進入聲門感到推進阻力減小,呼出氣流明顯,有時病人有咳嗽反射,接麻醉機可見呼吸囊隨患者呼吸而伸縮,表明導管插入氣管內。
- 如導管推進後呼出氣流消失,為插入食道的表現。應將導管退至鼻咽部,將頭部稍仰使導管尖端向上翹起,可對準聲門利於插入。
適應證
禁忌證
注意事項
- 氣管導管的選擇應按患者年齡、性別、身材大小等決定。
- 插管時喉頭應暴露良好,視野清楚,操作輕柔,防止損傷。
- 導管插入氣管後,應檢查兩肺呼吸音是否正常,防止誤人支氣管,然後固定導管,防止滑脫,並同時吸引氣管內分泌物,以期檢查導管是否通暢,有無扭曲。
- 氣管導管套囊內充氣要適度,其內壓一般不高於4KPa(30mmHg),長時間留置時,需4~6h做一次短時間的放氣。
導管型號選擇
- 簡易計算法:
2歲以上小兒:導管內徑(mm)=(年齡/4)+4 - 估算法:
氣管導管外徑≈外鼻孔徑≈小指末節直徑(因鼻孔大小與環狀軟骨處相等) - 5歲以下,或導管內徑<5.5mm,一般不用套囊;
- 成人及8歲以上年長兒選用帶套囊的導管。
插管深度
- 唇-端距離(cm)(上唇至氣管導管管端):
- 新生兒:體重+6;
- 兒童:12+(年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