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表現與製作》是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美術表現與製作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1日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8065917
《民間美術表現與製作》是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傳統民間技藝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工藝,如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閒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
民間藝術,是指掌握了既定傳統風格和技藝,也指普通老百姓所製作的藝術、手工藝和裝飾性裝飾物。一個國家或地區均可能產生出一種典型的民間藝術。總體概述 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
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乾,塗上底粉,再施彩繪。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在民間俗稱“彩塑”、“泥...
灶頭畫是與鍋台畫相連的立式畫面。因在風箱上方供灶君的位置故而得名。表現內容有瓜果、花鳥,亦具吉祥內涵。綜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窺見山西民間形式之內蘊,集品類眾多的藝術形式,容五花八門的表現手法,納豐富多彩的題材內容。傾其所愛,盡其所想,反覆鋪陳,疊加組合,構成了其大紅大素,大雅大俗的美學品格...
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刺繡的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繡的用途...
窗花無論題材、表現手法、剪刻技藝都是剪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現代窗花剪紙已漸漸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但由於他們最初源於漢族民間喜慶或民俗活動中的剪貼畫,且多貼於農村窗戶的白紙上而被稱為“窗花”。窗花對每個人來講,是一個能引起許多流連和情感的美妙稱謂。農曆正月初一,俗稱春節,這一天,貼窗花...
忻州民間,還有著塑造生、旦、淨、末、醜等戲劇人物的人物麵塑,甚至拿到廟會的市場上出售。這種麵塑,製作也頗為精巧。總之,忻州麵塑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成為民間具有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絳州麵塑 絳州,即今日新絳縣,是晉南平原上的一個縣份。這一帶歷史上盛產小麥,一直是山西省小麥、棉花產地。所以...
《民間美術表現與製作》是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教材主要是從民間美術工藝技法的角度進行講解,將中國民間美術的重要形式如剪紙、年畫、編織、印染、刺繡等10餘個種類的發展歷史、藝術特徵等內容進行梳理,重點講解中國民間美術中這些傳統形式的製作材料和技法,力圖能夠將民間美術的傳統工藝和...
木雕材料的色澤、肌理是木雕的“肌膚”,木雕作品雕刻後,賦予了雕刻的語言,其材質賦予了一定的材質語言,能深化木雕藝術的感染力。近年來,東陽木雕在選用雕刻材料上,不管是框線,還是主體雕刻部分,全部都選用高檔材料進行雕刻製作,如選用小葉紫檀木、大葉紫檀大、酸枝木、花梨木、金絲楠木、紅豆杉等高檔木材進行雕刻...
紙藝廣義指包括造紙藝術在內的所有與紙有關的工藝;狹義指的是以各種紙張、紙材質為主要材料,通過剪、折、撕、刻、拼、疊、揉、編織、壓印、裱糊、印刷、裝幀,裝置或者高科技(如雷射)等手段製作而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藝術品和紙藝作品。常見的表現類型有:傳統紙雕、3D免切割立體紙雕、台灣紙藤花、立體刻畫、紙...
中國的風箏藝術;不僅因民族文化傳統的悠久而源遠流長,而且團地域文化的豐富多彩而各有千秋,它與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域、各個民族的音樂、舞蹈、戲劇、民俗、宗教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遍布全國各地的風箏藝人和各行各業風箏製作者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的文化層次以及不同的知識結構,在風箏製作中,便形成了...
刺繡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及書畫之製作,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繡,多屬此類。蘇繡經歷多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由於蘇繡發源於江南水鄉,民間繡品一直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與水鄉生活氣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吳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民間習俗。如1956年3月於虎丘塔內發現的北宋建隆二年(公元...
如:遼寧的錫伯族民間女藝人高殿梅的大量的動物作品,作者往往能抓住表現對象的生性特點進行大膽的誇張處理,作品更趨近於剪影的藝術表現風格。其三是表現技法的獨特性,錫伯族民間的剪紙與北方遊牧漁獵文化帶中其他民族的民間剪紙藝術一樣有著明顯區別於中原漢族地區剪紙的表現技巧,剪紙的種類和製作技法是多樣的,這其中...
是西藏民間藝術的一朵燦爛奇葩。根據工藝製作,唐卡又有緙絲、刺繡、堆繡和布上繪畫幾類。現今,以布上繪畫和堆繡較常見。唐卡的源起,據五世達賴喇嘛所著《大昭寺目錄》中記載:“法王(松贊乾布)用鼻血描繪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為最早之文字,西藏編年史也有松贊乾布時代本教繪畫的紀錄。根據這些文獻,遂多...
堆繡藝術 堆繡是一種運用“剪”、“堆”技法塑造形象的特殊的藝術。從技法上區分,它又分為“剪堆”和“刺繡”,熱貢地區的堆繡主要以剪堆為主。堆繡製作時,藝人根據內容表達需要選好種種顏色的綢緞,剪成一定尺寸的任務、走獸、花鳥等,用彩色綢緞粘壓在事先剪好的紙張模式上,然後讓顏色從濃到淡,依次粘堆...
民國時期,雖經戰亂、社會動盪,但由於寶雞北部塬區交通相對封閉,西秦刺繡等民間藝術仍比較完整地存活下來,保持著原有的風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刺繡布藝生存的條件也隨之變化,愚鈍婦女走出家庭投入社會活動和生產勞動,再加上一個又一個的政治運動,刺繡布藝的傳承受到了影響。雖有政府和...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麥秸畫古樸,富有立體感、層次感,散發出自然光澤。一般運用國畫形式構圖。嵌貼於鏡框內,作為欣賞品。發展歷史 麥秸畫工藝品,全國很多地區部有生產,以哈爾濱、潮州南陽、浦江和廣西等地生產的較著名。相傳這種麥秸畫,系在數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亞華僑傳入廣東潮州,然後發展起來的。製作...
刺繡描摹現實的作品較少見,主要是流傳至今的程式化的傳統紋樣,這些紋樣在藝術形式和色彩搭配上注重審美趣味的同時,更多是取其悠久的既定寓意,這些美好的象徵寓意以圖案的方式穿越千百年,不斷流傳。製作工序 材料工具 澄城刺繡常用工具、材料如下:①專門用於繡花的針,俗稱扎花針,是一種細小的尾眼針;②專門用於繡...
多彩多姿的三峽民間美術在上承巴蜀文化,下啟荊楚文化,飽含著自身的思想基礎、歷史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伴隨著風光旖旎、人傑地靈的三峽歷史文化發展的進程中,向世人展示出古老的三峽藝術的真諦和現代藝術生命的延續。三峽民間美術以淳深宏富、神奇動人的造型與審美,表現出源遠流長的獨特三峽民俗文化的神韻,賦予三峽...
(2)實用價值:黃陵民間工匠畫主要用來裝點家居,美化生活。發掘、搶救、保護黃陵民間工匠畫,對於推動黃陵民間美術,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3)藝術價值:黃陵民間工匠畫用材講究,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奇巧大方,善於大膽誇張,又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的手法,通過...
在繪製糖畫之前,首先要化糖。化糖就是把準備好的糖塊放在糖鍋內熔化。熔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就會焦。用溫火將糖慢慢熔化,當糖完全熔化後就可以繪畫了。做糖畫的人是沒有底稿的,畫稿全在他的頭腦里。做糖畫必須胸有成竹,要趁熱一氣呵成,他們汲取了傳統皮影製作的特徵及雕刻技法,十二生肖喊來就來,...
自貢燈彩構思巧妙,製作精細,用料獨特,瓷器餐具、玻璃瓶、蠶繭、細竹篾、扎染、絲綢等均可用為製作燈彩的原材料。傳統製作技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製成的燈彩五光十色,呈現出絢麗多姿的面貌,令人目不暇接,這也將自貢燈會推向了更高的藝術境界。 泉州式燈籠 一般編織反州式燈龐都以質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及麻...
美術特點 綜述 早期的烙畫作品,多數是採用中國畫和民間畫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後經歷代藝人的不斷探索實踐,在吸收西洋畫表現手法上進行大膽嘗試,收到了理想效果。製作烙畫的姿勢、工具、材料、技法和烙畫內容等方面都有所發展。烙制姿勢 以前烙畫藝人是一種吸大煙的姿勢,側臥床上利用煙燈加熱進行烙燙加工,此種方式...
後來,由沈金炎領銜製作了《水淹金山寺》、《大名府》等燈屏,更是融合了聲、光、電於一體,人物在機械傳動中可以做幾個特定動作的活動燈屏,參加廣州文化公園的展出,好評如潮。使潮州花燈登上了新台階。以後,潮州花燈陸續參加了廣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建、廈門等地的展出。分類 潮州花燈,作為一種民間藝術...
泥人麵塑(捏泥人)是我國古老的一門傳統民間藝術,它以泥巴陶土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形象。捏麵人也稱麵塑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工藝品。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它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的處理,製成柔軟的...
安塞現代民間繪畫是20世紀70年代末在剪紙、刺繡、布玩具、炕圍畫等眾多民間藝術形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民間藝術形式。它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造型、技巧、色彩以及現代繪畫意識摻揉變化的藝術形態。安塞農民畫注重表現意境的神態。不單一強調構圖、透視、光度、人物比例等,首先反映的是自己的感情,把現實美與理想美...
天津泥人張彩塑藝術是民間發展起來的一支工藝美術流派,這支數代相傳的藝術之花,紮根於古代泥塑藝術的傳統土壤中,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傳播期:泥人張出塑古齋 天津泥人張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創始人是張明山,張明山自幼隨父親從事泥塑製作,練就一手絕技,18歲即得藝名“泥人張”,以家族形式經營泥塑作坊...
灰塑製作工藝繼承了明清時期的風格,部分有創新。從事灰塑製作的藝人逐年增加,廣州灰塑行業隊伍由改革開放初期的數人發展到30多人,不僅廣東人做灰塑,廣西、湖南人也在學做灰塑,並且把灰塑製作工藝帶回家鄉,使廣州灰塑的傳播更加廣泛。文化特徵 藝術特點 表現手法 灰塑造型手法以浮雕和半浮雕的形式進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