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進入新時代以來,為積極回響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文化潤疆”,中國國家博物館站在承擔歷史使命的高度審視邊疆考古的重大意義。2018年,國家博物館對本館考古工作重新加以定位,在考古院增設了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開始將考古工作重心向邊疆地區傾斜。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主要負責邊疆地區及國外考古的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工作,不斷探索和積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古代絲綢之路形成與變遷的考古實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院
  • 主管部門:國博考古院
(一)烏什吐爾遺址,2023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2022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2021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2020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二)玉孜乾遺址,2023年玉孜乾遺址發掘情況,2021年玉孜乾遺址發掘情況,2020年玉孜乾遺址發掘情況,(三)古龜茲地區古代城址、戍堡及佛寺遺址,2023年阿克蘇地區考古調查項目,2023年新疆沙雅縣漢唐遺址考古調查項目,(四)陝西陳倉下站遺址,2023年陝西陳倉下站遺址發掘情況,2022年陝西陳倉下站遺址發掘情況,2020年陝西陳倉下站遺址發掘情況,(五)甘肅隴東周秦文明調查,(六)蒙古國考古項目,2018年蒙古國考古項目發掘情況,2019年蒙古國考古項目整理情況,(七)中亞考古調研項目,

(一)烏什吐爾遺址

遺址簡介:烏什吐爾古城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西5公里處,坐落於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渭乾河東岸的綠洲台地之上。遺址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最長208米,東西最長123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東、南、北部均保存有城垣牆基,西部為臨河斷崖,局部城垣還築有馬面,東南部有一高大的瞭望台式建築。
自2019年開始,國家博物館牽頭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克蘇地區文博院等單位對烏什吐爾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發掘清理的主要遺蹟有房屋、排房、灰坑、灶坑、儲糧倉棚、排水管道。出土遺物主要有陶器、建築廢棄物、動物骨骼、銅錢、銅器以及少量塑像殘片、木器、鐵器、玻璃器、玉石器、骨器、糧食種子、果核、紡織品等。值得重視的是,2021年遺址出土了一件與秦漢國家祭祀遺址出土玉人極為相似的玉人殘件,或可為尋找西域都護府提供重要線索,此外還出土了十數枚五銖錢,有可能將遺址的年代進一步提早至西漢。
根據近年的考古工作,我們初步判斷烏什吐爾古城遺址延續使用時間較長,現存遺蹟的主體年代為魏晉至唐代。城中建築經歷了多次翻修重建,尚不能完全排除遺址在更早時期為佛寺建築的可能性,但至少在唐代,此處應不是佛寺,而非常有可能是柘厥關。

2023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

1.項目背景
烏什吐爾古城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西5公里處,坐落於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渭乾河東岸的綠洲台地之上。其西與新和縣的夏合吐爾遺址隔河相望,其北約1公里處為庫木土喇石窟。20世紀初,烏什吐爾遺址曾遭到國外數支探險隊的劫掠,據信曾被盜走佛像、文書等珍貴遺物。20世紀20年代,國內學者對其進行過多次調查,推測其性質為佛寺遺址或關卡遺址。2019-202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克蘇地區文博院等單位,連續五年對烏什吐爾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近年的考古發掘顯示,烏什吐爾遺址現存建築的主體年代為魏晉至唐代,其性質可能為集駐軍、戍守、屯田、稽查行旅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軍事戍堡類遺址,對照文獻記載,應為唐代的柘(zhè)厥關。
2.考古成果
2023年5月下旬至8月對遺址進行發掘,發掘區域主要在遺址東城南部、瞭望台以北區域,發掘面積600平方米。共清理台狀建築一座、台階狀遺蹟一處、房址兩處、灰坑兩座、道路一條。其中台狀建築和台階狀遺蹟為烏什吐爾遺址首次發現,據初步判斷,台狀建築應與瞭望台有關,台階狀遺蹟可能為城牆的附屬或加固性建築,為此前判斷古城遺址為一處軍事性質的戍堡提供了更多證據,也為我們進一步了解遺址的結構布局、建築形式提供了新的材料。此外,2023年還發掘出土大量陶片(包括龜茲文陶片和漢文陶片)、動物骨骼、少量銅錢、青銅飾件、綠釉磚以及蜻蜓眼、圍棋子、六面骨骰等遺物,這些遺物都指向了遺址的豐富內涵。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烏什吐爾遺址2023發掘現場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3年烏什吐爾遺址考古隊合影

2022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

2022年7月13日,烏什吐爾遺址考古隊按照工作計畫,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開展本年度考古發掘工作。今年共清理了遺址東南部高台建築1座、房址8座,還出土了大量陶片、動物骨骼以及文書殘紙四片、青銅飾件以及紡織品等重要文物。基本可以確定高台建築為一瞭望台,瞭望台東側建築為馬廄,為之前判斷遺址為軍事戍堡性質提供了新的依據。靜態管理期間,烏什吐爾遺址考古隊堅持室內整理工作,主要進行了陶片清洗和拼對、標本挑選和編號、整理髮掘日誌和遺蹟照片、攝製標本照片、繪製標本線圖、撰寫器物描述、出土文物修復、查找相關文獻、整理賬目票據等一系列工作。共繪製文物線圖300餘件、攝製文物照片800餘張、修復文物25件。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1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

2021年4月至7月底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600平方米。共清理房屋9座、排房8座、排水管道1條、灰坑4座。除出土與往年相似的遺物外,還出土了龜茲文陶片、石膏佛足、青銅小佛像、骨骰子、金戒指、玉人殘件以及五銖錢、漢龜二體錢等對進一步判斷遺址性質和年代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其中,幾乎完全相同的玉人此前主要發現於秦漢時期代表國家最高等級的祭祀遺址中,如陝西鳳翔雍山血池遺址。根據此前的考古發現,同一時期的祭祀用玉應由中原王朝的專門機構統一製作而成。烏什吐爾遺址玉人殘件與血池遺址出土玉人尤為相肖,而血池遺址年代約在西漢早中期,由此判斷這件玉人殘件的年代也約在西漢。更重要的是,祭天是國家最高統治者才有資格進行的活動,在烏什吐爾遺址所在的西域地區,能夠代表皇帝行使祭天職責的必然是當時區域內最高權力機構的長官,而漢王朝在西域設立的等級最高的管轄機構無疑是西域都護府。因此,烏什吐爾遺址玉人殘件的出土,或許可為尋找西域都護府遺址提供一些重要線索。玉人與五銖錢的發現,還可能將遺址的年代進一步提早至漢代。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1年烏什吐爾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照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房屋遺蹟F5(自南向北拍攝)

2020年烏什吐爾遺址發掘情況

2020年5月至8月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600平方米。發現並清理灰坑4座、房屋遺蹟2座、排房15座、灶坑1座。其中在4號排房東北角發現儲糧倉棚一座,這也是烏什吐爾遺址首次發現儲糧遺蹟。倉棚周圍散落較多碳化糧食和植物種子,經初步辨識有粟、黍、核桃、沙棗、杏等。在發掘過程中,除出土了陶片、建築廢棄物、木器、玻璃器殘件、骨頭、碳灰、銅錢等遺物外,還發現較多銅飾件(殘片)、銅釘(泡)、陶紡輪、刻花陶燈盞、鐵器等生活用具及工具。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倉棚遺蹟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牆上的椽洞以及排房遺蹟

(二)玉孜乾遺址

遺址簡介:玉孜乾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阿瓦提鄉阿瓦提村二組東側200米。城垣平面近圓形,東西長465米,南北寬400米。垣牆上窄下寬,底部寬10*15米,殘高2*3.5米。高台位於城址內的中心位置,是城址內唯一地面可見的遺蹟,平面呈橢圓形,南北長60米,東西寬50米。
在國家文物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自2020年開始對玉孜乾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通過近兩年對城內高台的發掘,明確了城內高台為平面近方形的城址,四周為寬約9米的牆體。牆體明顯分為兩期,第二期牆體應是對第一期牆體的補砌沿用。方形城址牆體內側的北、西、南三面均有寬約60—80厘米的二層台。牆體外側有一斜坡狀護坡堆積。對最晚期活動面的兩塊動物骨骼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年代為公元前550-公元前400年之間,這說明至遲到春秋中晚期,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緣從庫爾勒到輪台一線都已經有城市分布。

2023年玉孜乾遺址發掘情況

1.項目背景
玉孜乾遺址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西南5公里,坐落在孔雀河沖積扇形成的古綠洲上。遺址北望鐵門關,東接孔雀河北岸烽燧線,西通西域都護遺址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庫爾勒市玉孜乾遺址
遺址現存於地表之上的遺蹟有外圍城垣和中央高台。外圍城垣平面為規整的橢圓形,城垣周長近1250米,圍合面積約13萬平方米。中央高台位於遺址中部略偏北,平面呈橢圓形,南北最長110米,東西最寬66米,高於周邊地面約3-5米。為了對遺址的年代、文化面貌、形制布局和建築結構等問題進行深入和徹底的研究,自2020年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庫爾勒市玉孜乾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至今已連續進行了四年的工作。
2.考古成果
2023年對玉孜乾遺址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明確了遺址的形制布局:遺址由外而內為外圍城垣、城內高地和中央高台三重結構。本年度主要對大型建築F1的東南角進行發掘,旨在進一步釐清這一建築的形制結構和牆體的構築方式。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玉孜乾遺址2023年度考古發掘主要遺蹟
2023年的發掘工作成果顯著:其一,基本確認了F1東牆的結構和營造方式;其二,利用探溝摸清了東牆主牆體、護坡和文化堆積的層位關係,對中央高台的形成過程也有了基本的認識;其三,在F1的南牆東端發現一處小型附屬建築F2;其四,揭露出一處通往中央高台頂部的曲尺形夾道遺蹟。
本年度出土遺物種類有陶器、石器和冶鑄遺物等。陶器根據特徵大體可劃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陶器以彩陶為代表,有黃地紅彩和紅地黑彩兩種,紋飾可見正(倒)三角紋、井點紋等。本階段器物特徵和彩陶紋飾與察吾乎文化所見相近;晚期陶片以紅陶為主,器表多為素麵,紋飾可見少量聯珠紋、水波紋、忍冬紋等。器形寬大,可辨者多為缸、瓮、罐類器物,年代約相當於魏晉-唐代。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3年度考古發掘啟動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工作照-提取測年樣品

2021年玉孜乾遺址發掘情況

2021年6月,對玉孜乾遺址城內高台、周邊城垣、城內重點區域進行初步勘探。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對城內高台頂部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600平方米。基本完整清理出高台城址夯牆的北段、西段和部分東段、南段,剩餘東南角尚未揭露。城址平面基本為南北長20米,東西寬19.5米的正方形。內部為修建近現代麻扎填充大量墊土。向下清理至深約3.8~4.4米發現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活動面。出土遺物以陶器、石器、動物骨骼為主。陶器皆為陶片,有彩陶片、夾砂紅褐陶片、夾砂灰褐陶片等,可辨器形有口沿、耳鋬、器底等。動物骨骼包括牛、馬、駱駝等。
通過對嵌入活動面的動物骨骼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為公元前550-400年,屬於春秋中晚期。這與輪台縣正在發掘的的奎玉克協海爾古城的年代相近。這說明至遲到春秋中晚期,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緣從庫爾勒到輪台一線都已經有城市分布。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1年城內高台發掘區域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1年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檢查玉孜乾遺址

2020年玉孜乾遺址發掘情況

為深入踐行文化潤疆,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積極開展邊疆考古工作,確立了以新疆考古為重心的業務方向。在國家文物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於2020年10月9日至2020年11月6日對玉孜乾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玉孜乾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阿瓦提鄉阿瓦提村三組南側200米。地面現存遺蹟主要有周邊城垣和城內高台。城垣平面近圓形,東西長465米,南北寬400米。垣牆上窄下寬,底部寬1015米,殘高23.5米。高台位於城垣中部略偏北,平面呈橢圓形,南北長60米,東西寬50米。城內高台位於城址內的中心位置,是城址內唯一地面可見的遺蹟。
2020年發掘布方的區域位於城內高台的北側邊緣。布方面積600平方米,實際發掘面積400平方米。發掘思路是首先找出高台的一個明確邊界,然後以此向兩邊延伸尋找更大範圍的邊界,直至對高台的形制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通過此次考古發掘,初步了解了城內高台及周邊的地層堆積情況,明確了高台廢棄後倒塌堆積的分布範圍。通過對遷墓溝的局部清理,初步了解了高台的營建方式及分布範圍。
以往對玉孜乾遺址的研究多結合對歷史文獻的考證,而對其城址的形制、布局及年代等問題則涉及較少。通過對玉孜乾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可以為上述問題的研究提供基礎資料。玉孜乾遺址位於庫爾勒市近郊,開展玉孜乾遺址的考古發掘為當地的城市規劃及對遺址的保護利用將提供有力支撐。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0年玉孜乾遺址發掘區域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玉孜乾遺址2020發掘區域遺蹟分布示意圖

(三)古龜茲地區古代城址、戍堡及佛寺遺址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2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烏什吐爾遺址考古隊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柯坪、新和、沙雅等市縣進行考古調查,主要調查對象為上述市縣範圍內漢唐時期的古城遺址,以期與烏什吐爾遺址進行比對聯繫,進一步梳理漢唐時期西域軍政建置。本次調查工作得到了阿克蘇地區文旅局和文博院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預期效果。
本次共調查古遺址50餘處,基本涵蓋了上述四個縣市較為重要的古城遺址,對調查的全部遺址進行了測繪和拍照,並對其中30餘個遺址進行了航拍。這些調查資料目前正在後期整理中,2022年計畫將其中較為重要的遺址資料整理並發表,並繼續在庫車周邊的拜城、溫宿、烏什、阿瓦提縣等地進行調查。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在庫車可可沙遺址調查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在庫車唐王城遺址進行測繪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對新和縣玉爾袞古城遺址進行拍照

2023年阿克蘇地區考古調查項目

1.項目簡介
為配合烏什吐爾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進一步推進漢唐時期西域軍政建置體系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烏什吐爾遺址考古隊自2021年起就對阿克蘇地區相關遺址開展了考古調查。此前的調查區域主要集中在烏什吐爾遺址所在的庫車市以及周邊的沙雅縣和新和縣。2023年11月,烏什吐爾遺址考古隊再次啟動調查工作,與阿克蘇地區文博院的相關業務人員組成考古調查聯隊,在阿克蘇地區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考古調查工作。
2.考古成果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阿克蘇地區各縣市保存較好的、較為重要的、且與烏什吐爾遺址的性質特點具有可比性的遺址。本次調查區域覆蓋了阿克蘇地區七縣二市,涵蓋了古城、戍堡、佛寺、烽燧、聚落等各類遺址總計30餘處,對每一處遺址都進行了詳細測繪、攝影、航拍和記錄。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對阿克蘇地區漢唐時期不同類型的遺址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為進一步做好烏什吐爾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工作積累了重要材料,也為全面探索古代龜茲、姑墨、溫宿地區古代城市面貌以及漢唐時期中央王朝對該地區的有效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庫車市伊斯塔那烽火台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烏什縣別迭里烽燧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柯坪縣丘達依塔格戍堡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考古調查聯隊全體成員合影

2023年新疆沙雅縣漢唐遺址考古調查項目

1.項目背景
新疆沙雅縣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渭乾河與塔里木河的交匯地帶,地處漢唐時期古龜茲國的腹心區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迄今為止,在沙雅縣境內的荒漠、綠洲、河谷尚保存著多處古城、戍堡、烽燧和佛教寺院遺址。為拓展新疆考古工作,2022年7月,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沙雅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聯合啟動沙雅縣漢唐時期遺址考古研究項目。
對沙雅縣漢唐時期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分說明本區域漢唐時期文化、生活的昌盛景象,進而為今後深入開展考古工作和大遺址保護規劃提供大量的基礎數據和有益的經驗;另一方面,該地區全新世早期以來氣候波動明顯,地形地貌複雜多變,開展環境考古調查工作,能夠為我們全面了解環塔里木盆地區域人地關係演進提供新的洞見。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2023年度沙雅縣漢唐遺址考古調查遺址分布圖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沙雅闊那協爾古城航拍圖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沙雅鐵熱克協爾烽火台航拍圖
2.考古成果
2023年9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沙雅漢唐遺址考古隊對沙雅縣的29處遺址進行了調查,範圍基本覆蓋了沙雅縣境內的渭乾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遺址類型有古代城址、戍堡、烽燧、聚落址和佛教遺址等,其中包括烏什喀特古城、小央達克協海爾古城、博提巴什古城等重要文物保護單位。調查方法除採用常規的地面踏查外,還全面收集了遺址所在區域不同時期的衛星影像,並運用無人機低空航拍和RTK採集了大量的空間地理數據,獲取了遺址的正射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調查中採集石器、陶瓷片、古錢幣、建築構件和冶煉爐渣等遺物,以及大量的動物標本和環境樣品。通過本年度的調查工作,我們對沙雅地區漢唐時期不同類型遺址的時空分布規律,各遺址的規模範圍、建築形制、文化屬性及保存現狀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更有意義的是,本次工作通過勘察遺址附近地質、地貌景觀,初步了解該地區地貌演化的歷史,積累了在內陸乾旱地區開展環境考古的實踐經驗,為今後深入推動環塔里木盆地人地關係研究奠定了基礎。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沙雅漢唐遺址考古隊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工作照--考古隊員提取環境樣品

(四)陝西陳倉下站遺址

遺址簡介:下站祭祀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潘溪鎮下站村,地處秦嶺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東西兩側為沖溝,台塬南北長約4.3千米,東西寬約600米,南北狹長,北距渭河河道僅800餘米。遺址位於台塬中部偏北,東西寬540米,南北約430米,總面積約23萬平米。經田野調查和勘探,初步明確該遺址中心有一處面積較大的磚瓦堆積區,約2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規則“凹”字型,磚瓦堆積區及周邊分布有各類祭祀坑,總計1400餘座。祭祀坑形制主要分為長方形和長條形兩種類型。長方形祭祀坑較多,主要分布於磚瓦堆積區西側,方向基本為東西向。長條形祭祀坑分布於磚瓦堆積區東側,南北向平行分布,分布範圍約7萬平米,寬窄相間,寬則1米,窄則0.6米,長度一般約120米。

2023年陝西陳倉下站遺址發掘情況

1.項目背景
畤(zhì)祭是秦的祭祀傳統,始於秦立國時襄公所立西畤。自秦文公開始,秦、漢兩代在雍(今寶雞地區)曾先後設定鄜(fū)畤、密畤、吳陽上畤、下畤、北畤,分別祭祀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和黑帝,史稱“雍五畤”。自2015年始,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在寶雞地區開展“秦漢雍五畤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相繼發掘鳳翔雍山血池、陳倉吳山祭祀遺址。2018年,聯合考古隊在陳倉區磻(pán)溪鎮又發現一處內涵豐富的秦漢時期祭祀遺址。2020-202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陳倉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下站遺址進行了3次主動性考古發掘,證明這裡就是秦漢時期的密畤所在。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下站遺址地處秦嶺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
2.考古成果
2023年度的考古發掘,共清理各類祭祀坑28座,灰坑、盜洞90餘座,尤以祭祀坑的收穫最大。祭祀坑的種類可以分為長方形祭祀坑、洞室祭祀坑、窄長形祭祀坑和長條形祭祀坑四類。其中以長方形祭祀坑和洞室祭祀坑發現最為重要。
長方形祭祀坑,皆為車馬坑,按規模不同可細分為兩類:超大型車馬坑,長8.7、寬7.9米,目前僅發現1座。中型車馬坑,寬度皆小於3米,坑內置大型木箱,木箱內放置車馬一乘,架披具。車輿前部有男女玉人各1件,玉璜、玉琮各1件。
洞室祭祀坑,規模稍小,洞室內放置小型偶車馬,部分偶車還配有傘蓋,傘蓋邊緣垂掛銅鈴,十分精美。
窄長形祭祀坑,形狀近長方形,坑內埋藏有銅質模型車馬器和少量玉器。
長條形祭祀坑,為動物犧牲坑,寬度僅0.4-0.6米,坑內主要埋藏犧牲為牛,頭向北,擺放有序,緊密排列。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長方形車馬祭祀坑(左)、洞室祭祀坑(右)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考古隊員在發掘現場進行討論
密畤(下站遺址)從公元前672年一直延續使用到西漢晚期,前後長達六百年,是研究先秦至西漢時期祭天禮制及其演變最為完備的實物材料。三次考古發掘工作中發現的不同時代的各類祭祀遺存,將為我們以下站遺址為基礎,建立秦漢國家祭祀遺存的分期年代標尺提供重要資料。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我們開工啦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考古隊員合影

2022年陝西陳倉下站遺址發掘情況

2022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陳倉區博物館合作對下站遺址進行第二次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800平方米,共發掘祭祀坑、灰坑、盜洞等遺蹟80餘處。
本年度共清理祭祀坑14座,除以往發現的長條形祭祀坑、長方形馬坑、羊坑外,清理5座窄長條形祭祀坑,為此前秦漢祭祀遺址中未見的新祭祀坑類型。同時,清理4座大型長方形祭祀坑,雖均被盜擾,但盜洞中仍出土精美玉車馬飾件、金飾件、青銅兵器、漆皮等,由此推知大型祭祀坑中應放置有高等級車馬。這些玉車馬飾件,有的年代相對較早,與春秋時期秦人車馬坑中出土器物形制相似。
本年度所獲遺物除發現於盜洞填土中外,主要出土於灰坑與擾土層中,包括大量磚、瓦、瓦當、陶器以及半兩錢、鐵器、玉器等,年代基本為戰國至西漢時期。祭祀坑中也出土有玉圭、玉環(殘)、玉竹節形器、鐵臿等。
通過本次對下站遺址的發掘,我們發現了新的祭祀坑類型,首次在下站遺址發現車馬祭祀坑的線索,並發現年代早於秦漢時期的與祭祀坑相關聯的器物,這些都為我們以下站遺址祭祀遺存為基礎,討論秦漢祭祀年代分期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下站遺址出土器物

2020年陝西陳倉下站遺址發掘情況

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陳倉區博物館對下站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本次發掘面積800平米,發現祭祀坑、房址以及灰坑等遺蹟總計70餘處,出土大量馬、牛、羊祭祀用犧牲、鋪地磚、瓦、瓦當以及少量玉器、鐵器和青銅車馬器。房址平面基本為圓形或者橢圓形,邊緣設定灶和煙道,未發現明顯的地面痕跡。房址廢棄以後填埋建築垃圾,出土大量磚、瓦、瓦當和陶器殘片,年代屬於戰國至西漢時期。所有的房址均打破了祭祀坑。祭祀坑依據平面形狀可分為兩種類型:長條形和長方形。長條形坑最早,南北縱長形,寬約60—70厘米,長度延伸到發掘區以外,根據勘探長約100餘米,坑內埋藏牛骨。長方形坑打破長條坑,根據坑內埋藏動物骨骼又分為三類:第一類埋藏馬,基本為東西向四匹馬;第二類埋藏羊,東西向四隻羊;第三類坑埋藏牛,這一類坑形制、尺寸較前兩類坑大且打破前兩類坑。從發掘發現的祭祀坑和出土的磚瓦等遺物分析,下站遺址至少從東周持續使用至西漢,漢承秦制。據《史記》記載在渭河南岸只有一處畤,“(秦)宣公四年(672BC)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這裡的“渭南”顯然並非今陝西渭南市,而是指渭河南岸。發掘出土漢代陶文“密”字,與血池祭祀遺址出土“上畤”、“下畤”陶一樣,都是刻劃在陶製容器上,應當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意義。綜合以上,我們判斷下站祭祀遺址是雍五畤之一秦宣公所建密畤,祭祀青帝。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下站遺址F1(自東向西)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下站遺址方形祭祀坑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下站遺址長條形祭祀坑

(五)甘肅隴東周秦文明調查

2019年11月,考古院民族與邊疆考古所對隴東地區的平涼、慶陽兩市境內的涇河及其支流進行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及發掘,以商周、秦漢時期遺址為重點,總結不同時期遺址的分布規律及演變,從而為研究關中腹地對西北疆域的控制模式、交通路線、軍事防禦等課題鋪墊基礎資料。

(六)蒙古國考古項目

遺址簡介:石特爾墓地位於蒙古國中央省境內,車勒縣東北約20公里處,東北方向背靠一處低矮的小山。墓地分東、西2區,彼此相距約1.2公里。東區面積約6.5萬平方米,墓葬數量約161座;西區面積約7萬平方米,墓葬數量約257座;墓地總面積約13.5萬平方米,墓葬數量總計約418座。墓葬地上全部為圓形石碓墓,根據石碓的直徑大小,可將墓地內的墓葬分為三個等級:大型墓,直徑約12米左右;中型墓,直徑約10米左右;小型墓,直徑約6—7米左右。地理坐標為東經105°24′36.85″,北緯48°31′52.57″。

2018年蒙古國考古項目發掘情況

2018年4月,中國國家博物館與蒙古國國家博物館正式簽訂“蒙古國青銅時期至早期鐵器時期遊牧文化研究項目”合作契約,聯合對車勒縣石特爾匈奴墓地進行考古發掘。本次發掘,中蒙聯合考古隊選擇東區大、中、小型墓各一座進行發掘,分別編號M1、M2和M3,其中M1附屬兩座小的殉葬墓,編號XM1和XM2,5座墓出土文物總計126件(組)、人骨5具。通過發掘我們初步對石特爾墓地的等級結構、文化性質、面貌和年代等有了初步認識,揭示了匈奴文化的多元性及漢匈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2019年蒙古國考古項目整理情況

2019年8月26日至9月24日,考古院工作組赴蒙古國與蒙古國國家博物館考古研究人員合作,對2018年石特爾匈奴墓地發掘資料進行整理,為期30天。
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基本完成對石特爾匈奴墓地出土文物的清洗、修復、保護等工作,並對文物進行測量、拍照、繪圖和文字描述。據統計,總共出土各類文物126件組,包括黃金飾品、青銅器、鐵器、漆木器、陶器、骨器、玉石器、瑪瑙等。從這些出土文物判斷,墓葬年代約相當於中國東漢時期,性質應該是屬於匈奴的低等貴族或平民墓地。同時採集了人骨、鐵製品、土樣、漆木器等樣本進行科學檢測。

(七)中亞考古調研項目

1.項目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文明交流互鑒,重視人文合作,加強“一帶一路”建設的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近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密切開展國際合作與人文交流,並以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重點,不斷擴展考古學研究的廣度與深度,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貢獻國博力量。2018年至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隊走出國門,與蒙古國同行聯合發掘了該國中央省石特爾匈奴文化墓地,充分展現了漢代草原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與文明互動。2023年,為尋找古絲綢之路文明交流互鑒的代表性物證,國博考古院於9月份赴中亞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開展實地調研,重點關注張騫鑿空西域之前絲綢之路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與冶金術傳播。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陳列“金人”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陳列黃金飾品
2.考古成果
本次調研工作主要對中亞地區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的遺存、遺物進行考察,並特別重視冶金考古相關材料的收集。由於時間所限,在哈薩克斯坦,重點對該國的國家博物館進行了考察。烏茲別斯坦的調研涉及塔什乾和撒馬爾罕兩個地區。在塔什乾,考察了烏茲別克斯坦國立歷史博物館、塔什乾博物館、科學院考古所以及庫雍、撒爾馬力克、東肯遺址。在撒馬爾罕,考察了撒馬爾罕州立博物館以及凱布、賽康、陶力布洛克遺址。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烏茲別克庫雍遺址
賽康、陶力布洛克遺址。
民族與邊疆地區考古研究所
烏茲別克庫雍遺址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黃金展廳展出的8具斯基泰-薩卡時期“金人”以及大量珠寶首飾等黃金製品,顯示出古代精湛的礦冶技術與黃金工藝。烏茲別克斯坦博物館陳列的採礦工具和考古遺址發現的採礦遺存揭示了該地區早期礦業、冶金的生產模式,反映了該地區早期冶金術傳播交流的狀況。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