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村

林梅村

林梅村,1956年4月30日出生,祖籍廣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70年代後期在史學家馬雍門下受業3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梅村
  • 出生日期:1956年4月30日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學位/學歷:本科
  • 專業方向:考古學
  • 職務: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導師
人物生平,學術活動,學術論著,中文著作,中文論文,紀念文章,西文論文,日文著作,

人物生平

70年代後期在史學家馬雍門下受業3年。1977-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攻讀考古學,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文物研究所,從事西域出土文獻研究;同時,師從梵學家蔣忠新學梵語。此後,一直從事絲綢之路考古和中亞死語言寫卷,尤其是犍陀羅語研究。1994年經季羨林和宿白兩教授推薦,調回北大考古系,執教東西交通考古學,1996年入選北京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幹,1997年聘為北京大學正教授。1982年起,每年都到絲綢之路沿線古城進行實地考古調查,幾乎踏遍天山南北所有重要遺址,多次縱深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尋訪沙埋古城。其研究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先後應邀出訪大阪(1988)、洛杉磯(1992)、西雅圖(1993)、斯德哥爾摩(1995)、倫敦和劍橋(1995)、費城(1996年)、東京和京都(1997)、聖迭戈和費城(2000)。1984年至今,在歐美、日本和國內學術刊物用中文和英文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沙海古卷》等學術專著7部。其中,《沙海古卷》一書於1990年獲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因設立的“中印友誼獎”;《再論漢佉二體錢》一文於1994年獲中國錢幣學會優秀科研成果金泉獎;《西域文明》一書於1996年獲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新作《松漠之間-考古新發現所見中外文化交流》已於2007年由三聯書店出版。

學術活動

1988年10月,應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作《吐火羅人——開闢絲綢之路的先驅》學術演講。
1990年9-10月,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絲綢之路考察團,從西安啟程,經河西走廊、敦煌、烏魯木齊、吐魯番、庫車、巴楚,最後抵達喀什。主要考察絲綢之路沿線古城和遺蹟,並參觀各地博物館。
1992年10月,隨中瑞聯合考察隊沿和田河進行科學考察,橫穿塔克拉瑪乾西部沙漠,調查了和田河流域古代館驛、熱瓦克佛寺、約特乾遺址。
1992年12月,出席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舉行的“中國佛教之源,跨越邊境的佛教”國際學術討論會,作《長安出土佉盧文考》學術演講。
1993年,應美國梵學家邵瑞琪(Richard Salomon)教授邀請,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研究中亞死文字。
1994年7月,應北京電視台邀請,創作電視專題片《尋找樓蘭王國》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顧問。
1995年8月,應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斯德哥爾摩大學羅森(Staffan Rosen)教授邀請,赴斯德哥爾摩調查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古城所獲中國文物。
1997年9月,應日本佛教大學校長高橋宏次邀請,赴京都出席中日聯合尼雅遺蹟國際學術討論會,作《犍陀羅語與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學術演講。
1998年8月,應北京電視台邀請,創作大型電視專題片《居延滄桑》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顧問。
1999年7-9月,在美國企業家羅傑偉(Roger E. Covey)唐研究基金會資助下,率北京大學考古隊赴青海都蘭縣熱水鄉發掘唐代吐蕃大墓。
2000年3月,出席聖迭戈舉辦的美國亞洲協會第52屆年會(The 5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 Studies)中亞考古分組討論會,作《阿爾泰山的大石冢》學術演講。
2000年7月,應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平田昌司邀請,出席京都大學文學部召開的“作為古典的中國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作《尼雅漢簡綜考——兼論漢文化在西域的傳播》學術演講。
2001-2010年間,多次赴香港講授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2001年6月,應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邀請,赴京都佛教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交流,解讀塔克拉瑪乾沙漠古城新出佉盧文犍陀羅語文書。
2004年2月,應日本放送協會(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邀請,赴東京NHK總部創作中日聯合電視專題片《新絲綢之路》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總顧問。
2004年11月,應美國東方藝術史家貝格萊(Robert W. Bagley)教授邀請,赴普林斯頓大學考古與藝術史系作《蒙古山水地圖——在日本新發現的明代絲綢之路地圖》學術演講。
2005年1月,應中央電視台、江蘇電視台聯合攝製組邀請,創作《1405——鄭和下西洋》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總顧問,實地考察東南亞、中東、土耳其等國鄭和下西洋史跡。
2005年11月,應香港特區政府民政署邀請,出席“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5”(Asia Cultural Cooperation Forum 2005 ),並發表《絲綢之路考古新發現》學術演講。
2006年10月,隨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察隊,赴蒙古國實地考察匈奴、突厥、蒙古汗國遺址和博物館。
2007年3月,應日本滋賀大學教授菅谷文則邀請,出席京都舉行的絲綢之路國際學術討論會,作《絲綢之路上的吐蕃織錦》學術演講。
2007年4-5月,應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紐約大學教授屈志仁(James C.Y. Watt)先生邀請,赴紐約策劃《忽必烈的世界——元代中國藝術》文物大展。
2009年2月24-28日,應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所長小野仲男邀請,赴東京出席電子計算機新技術在考古學中的套用學術研討會。
2009年3月,應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蒲慕州博士邀請,赴台北進行學術交流,在台灣中央大學歷史系、台灣大學藝術史系、台北故宮博物院、台灣中研院史語所作四場學術演講。
2009年5月,應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杜德蘭(Alain Thote)和中亞考古學家魏易天(Entienne de la Vaissiyff)兩教授邀請,赴巴黎作四場學術演講。
2009年5月5-7日,應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赫爾曼(Thomas Höllmann)邀請,在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漢學研究院講授絲綢之路考古新發現。
2010年12月,應義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葛疑(Bruno Genin)教授邀請,赴那不勒斯作《蒙古山水地圖的發現》學術演講。
2011年10月,應義大利外交部亞非研究所達仁利(Francesco D’Arelli)教授邀請,羅馬市戴克里先古代浴場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絲綢之路歐亞大陸的光明和寂靜展”開幕式。
2013年7月,應英國中東考古學家康耐特(Derek Kannet)博士邀請,赴杜倫大學考古系調查英國考古學家威廉姆森博士在伊朗收集的唐代至明清陶瓷殘片。
2013年10月初,應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主任馬丁·瓊斯(Martin Jones)教授邀請,赴劍橋作學術演講。
2013年10月中旬,應韓國教育部邀請,赴韓國慶州市出席“絲綢之路:撫今思昔人文科學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絲綢之路的開闢》。
2014年1月,應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主任廉亞明(Ralph Kauz)教授邀請,赴波恩出席“中亞古地圖與中外文化交流”學術討論會,作《明帝國宮廷繪圖師考》學術演講。
2014年3月,應澳洲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館長麥克·勃朗德(Michael Brand)博士邀請,赴悉尼出席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舉辦的絲綢之路展開幕式,作《絲綢之路的考古新發現》學術演講。
2014年6月,應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教授邀請,赴巴黎出席紀念法蘭西學院雷慕沙漢滿語講座設立二百周年學術研討會,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紀初法國漢學對絲綢之路考古之貢獻》學術演講。
2014年7月,應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冶金研究所所長切爾內赫(E.N. Chernykh)教授邀請,帶北大研究生赴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考察俄羅斯和中亞五國出土歐亞草原文物。
2015年2月,應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杜德蘭(Alain Thote)教授邀請,率北大研究生赴巴黎、波恩、柏林等地考察流散歐洲的中國文物。
2015年8月,與牛津大學教授傑西卡·羅森(Dame Jessica Rawson)女爵一行13人赴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考察古代遺址、參觀當地研究所和博物館藏文物。
2017年3月16-24日,應邀出席英國杜倫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學術討論會,作《張騫通西域以前的絲綢之路》大會發言。
學術活動 :
1988年10月,應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作《吐火羅人——開闢絲綢之路的先驅》學術演講。
1990年9-10月,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絲綢之路考察團,從西安啟程,經河西走廊、敦煌、烏魯木齊、吐魯番、庫車、巴楚,最後抵達喀什。主要考察絲綢之路沿線古城和遺蹟,並參觀各地博物館。
1992年10月,隨中瑞聯合考察隊沿和田河進行科學考察,橫穿塔克拉瑪乾西部沙漠,調查了和田河流域古代館驛、熱瓦克佛寺、約特乾遺址。
1992年12月,出席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舉行的“中國佛教之源,跨越邊境的佛教”國際學術討論會,作《長安出土佉盧文考》學術演講。
1993年,應美國梵學家邵瑞琪(Richard Salomon)教授邀請,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研究中亞死文字。
1994年7月,應北京電視台邀請,創作電視專題片《尋找樓蘭王國》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顧問。
1995年8月,應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斯德哥爾摩大學羅森(Staffan Rosen)教授邀請,赴斯德哥爾摩調查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古城所獲中國文物。
1997年9月,應日本佛教大學校長高橋宏次邀請,赴京都出席中日聯合尼雅遺蹟國際學術討論會,作《犍陀羅語與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學術演講。
1998年8月,應北京電視台邀請,創作大型電視專題片《居延滄桑》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顧問。
1999年7-9月,在美國企業家羅傑偉(Roger E. Covey)唐研究基金會資助下,率北京大學考古隊赴青海都蘭縣熱水鄉發掘唐代吐蕃大墓。
2000年3月,出席聖迭戈舉辦的美國亞洲協會第52屆年會(The 5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 Studies)中亞考古分組討論會,作《阿爾泰山的大石冢》學術演講。
2000年7月,應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平田昌司邀請,出席京都大學文學部召開的“作為古典的中國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作《尼雅漢簡綜考——兼論漢文化在西域的傳播》學術演講。
2001-2010年間,多次赴香港講授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2001年6月,應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邀請,赴京都佛教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交流,解讀塔克拉瑪乾沙漠古城新出佉盧文犍陀羅語文書。
2004年2月,應日本放送協會(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邀請,赴東京NHK總部創作中日聯合電視專題片《新絲綢之路》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總顧問。
2004年11月,應美國東方藝術史家貝格萊(Robert W. Bagley)教授邀請,赴普林斯頓大學考古與藝術史系作《蒙古山水地圖——在日本新發現的明代絲綢之路地圖》學術演講。
2005年1月,應中央電視台、江蘇電視台聯合攝製組邀請,創作《1405——鄭和下西洋》拍攝腳本,任該片學術總顧問,實地考察東南亞、中東、土耳其等國鄭和下西洋史跡。
2005年11月,應香港特區政府民政署邀請,出席“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5”(Asia Cultural Cooperation Forum 2005 ),並發表《絲綢之路考古新發現》學術演講。
2006年10月,隨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察隊,赴蒙古國實地考察匈奴、突厥、蒙古汗國遺址和博物館。
2007年3月,應日本滋賀大學教授菅谷文則邀請,出席京都舉行的絲綢之路國際學術討論會,作《絲綢之路上的吐蕃織錦》學術演講。
2007年4-5月,應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紐約大學教授屈志仁(James C.Y. Watt)先生邀請,赴紐約策劃《忽必烈的世界——元代中國藝術》文物大展。
2009年2月24-28日,應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所長小野仲男邀請,赴東京出席電子計算機新技術在考古學中的套用學術研討會。
2009年3月,應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蒲慕州博士邀請,赴台北進行學術交流,在台灣中央大學歷史系、台灣大學藝術史系、台北故宮博物院、台灣中研院史語所作四場學術演講。
2009年5月,應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杜德蘭(Alain Thote)和中亞考古學家魏易天(Entienne de la Vaissiyff)兩教授邀請,赴巴黎作四場學術演講。
2009年5月5-7日,應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赫爾曼(Thomas Höllmann)邀請,在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漢學研究院講授絲綢之路考古新發現。
2010年12月,應義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葛疑(Bruno Genin)教授邀請,赴那不勒斯作《蒙古山水地圖的發現》學術演講。
2011年10月,應義大利外交部亞非研究所達仁利(Francesco D’Arelli)教授邀請,羅馬市戴克里先古代浴場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絲綢之路歐亞大陸的光明和寂靜展”開幕式。
2013年7月,應英國中東考古學家康耐特(Derek Kannet)博士邀請,赴杜倫大學考古系調查英國考古學家威廉姆森博士在伊朗收集的唐代至明清陶瓷殘片。
2013年10月初,應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主任馬丁·瓊斯(Martin Jones)教授邀請,赴劍橋作學術演講。
2013年10月中旬,應韓國教育部邀請,赴韓國慶州市出席“絲綢之路:撫今思昔人文科學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絲綢之路的開闢》。
2014年1月,應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主任廉亞明(Ralph Kauz)教授邀請,赴波恩出席“中亞古地圖與中外文化交流”學術討論會,作《明帝國宮廷繪圖師考》學術演講。
2014年3月,應澳洲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館長麥克·勃朗德(Michael Brand)博士邀請,赴悉尼出席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舉辦的絲綢之路展開幕式,作《絲綢之路的考古新發現》學術演講。
2014年6月,應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教授邀請,赴巴黎出席紀念法蘭西學院雷慕沙漢滿語講座設立二百周年學術研討會,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紀初法國漢學對絲綢之路考古之貢獻》學術演講。
2014年7月,應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冶金研究所所長切爾內赫(E.N. Chernykh)教授邀請,帶北大研究生赴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考察俄羅斯和中亞五國出土歐亞草原文物。
2015年2月,應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杜德蘭(Alain Thote)教授邀請,率北大研究生赴巴黎、波恩、柏林等地考察流散歐洲的中國文物。
2015年8月,與牛津大學教授傑西卡·羅森(Dame Jessica Rawson)女爵一行13人赴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考察古代遺址、參觀當地研究所和博物館藏文物。
2017年3月16-24日,應邀出席英國杜倫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學術討論會,作《張騫通西域以前的絲綢之路》大會發言。

學術論著

中文著作

1.《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與李均明合著)。
2.《樓蘭尼雅出土文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3.《沙海古卷——中國所出佉盧文書初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年。
4.《西域文明——考古、語言、民族和宗教新論》,北京: 東方出版社,1995年。
5.《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6.《樓蘭——一個世紀之謎的解析》,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
7.《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外文化交流》(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第六輯),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8.《絲綢之路散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
9.《都蘭吐蕃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合著)。
10.《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松漠之間——考古新發現所見中外文化交流》,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12.《尋找樓蘭王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3.《蒙古山水地圖——日本新發現的一幅16世紀絲綢之路地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14.《中亞民族與宗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與陳凌、馬健合著)。
15.《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年。
16. 《絲綢之路天山廊道——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古代遺址與館藏文物精品》上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與新疆昌吉文物局合著)。
17.《西域考古與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18.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書評:姚勝《觀滄海 看天下——讀<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光明日報》2018年6月20日第16版)。

中文論文

1. 《藏文古籍所述于闐王迄始年代研究》,《新疆社會科學》1985年第5期,頁83-90。
2. 《敦煌出土粟特文古書信的斷代問題》,《中國史研究》1986年第1期,頁87-99。
3. 《佉盧文書及漢佉二體錢所述于闐大王考》,《文物》1987年第2期,頁35-43。
4. 《再論漢佉二體錢》,《中國錢幣》1987年第4期,頁3-11轉20。
5. 《中國所出佉盧文書研究述論》,《新疆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頁81-91;收入韓翔等編:《尼雅考古資料》,烏魯木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88年,頁171-182。
6. 《漢佉二體錢銘文解詁》,《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2期,頁84-87。
7. 《樓蘭新發現的東漢佉盧文考釋》,《文物》1988年第8期,頁67-70。
8. 《吐火羅人——開拓絲綢之路的先驅》,《文物》1989年第1期,頁72-74。
9. 《新疆尼雅發現的佉盧文契約考釋》,《考古學報》1989年第1期,頁121-136。
10. 《洛陽所出東漢佉盧文井闌題記——兼論東漢洛陽的僧團與佛教》,《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9年第13-14期合刊,頁240-249。
11. 《于闐元錢考》,《中國錢幣》1989年第3期,頁3-7。
12. 《新疆佉盧文書釋地》,《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頁72-80。
13. 《新疆佉盧文書的語言》,《新疆文物》1989年第3期,頁104-107。
14. 《樓蘭考古九十年》,《文物天地》1989年第6期,頁38-43。
15. 《犍陀羅語< 法句經>初步研究》,《出土文獻研究》第2輯,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9年,頁255-264。
16. 《新發現的幾件佉盧文書》,《中亞學刊》第3輯,北京: 中華書局,1990年,頁64-71。
17. 《疏勒考古九十年》,《文物天地》1990年第1-2期連載,頁23-27和24-28。
18. 《十二生肖源流考》,《暸望》1990年第34-35期連載,頁36-37和36-37。
19. 《于闐古代文明的興衰》,《文物天地》1990年第4期,頁36-40。
20. 《貴霜大月氏人流寓中國考》,《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集》,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頁715-755。
21. 《佉盧文時代的鄯善王世系》,《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頁39-50。
22. 《從考古發現看伊斯蘭教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國的初傳》,《文物天地》1991年第3期,頁4-27。
23. 《猶太入華考》,《文物》1991年第6期,頁74-80。
24.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的梵文石刻》,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古格故城》,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1年,頁302。
25. 《公元100年羅馬商團的中國之行》,《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5期,頁71-84。
26. 《大夏黃金寶藏的發現及對大月氏考古研究的意義》,《文物天地》1991年第6期,頁44-48。
27. 《漢唐絲綢之路上的洛陽》,《絲綢之路的起點》,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464-480。
28. 《伯希和圖木舒克考古記》,《新疆文物》1992年第1期,頁89-92。
29. 《疏勒佛教考古概述》,《新疆文物》1992年第2期,頁35-43。
30. 《粟特文買婢契與絲綢之路上的女奴貿易》,《文物》1992年第9期,頁49-54。
31. 《中國所出佉盧文書的流散與收藏》,《考古》1992年第1期,頁76-79。
32. 《西突厥汗庭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頁82-83。
33. 《新疆和田出土漢文于闐文雙語文書》,《考古學報》1993年第1期,頁89-107。
34. 《1992年秋米蘭荒漠訪古記­——兼論漢代伊循城遺址》,《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3期,頁12-18。
35. 《從陳碩真起義看火祆教對唐代民間的影響》,《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2期,頁140-142。
36. 《漢梵雙語鏡銘研究》,收入徐尉一:《西藏漢梵文“佛”字鏡》附註,《雪域文化》1993年春季號,頁49。
37. 《中亞寫本中的樣磨與巴爾楚克》,《文史》第36輯,北京: 中華書局,1993年,頁223-231。
38. 《北魏太和五年舍利石函所出嚈噠錢幣考》,《中國錢幣》1993年第4期,頁3-8。
39. 《從突騎施錢看唐代漢文化的西傳》,《文物》1993年第5期,頁45-52。
40. 《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紀功碑考》,《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頁67-74。
41. 《東方文明的里程碑》,《文物天地》(北京)1994年第5期,頁14-16。
42. 《中國所出佉盧文資料研究目錄》,《西域考察與國際研究》,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205-255。
43. 《祁連與崑崙》,《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頁113-116。
44. 《穿越塔克拉瑪乾沙漠》,《文物天地》1995年第2-3期連載,頁20-23和21-23轉33。
45. 《疏勒語< 羯磨言經>戒本殘卷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頁51-54。
46. 《樓蘭國始都考》,《文物》1995年第6期,頁79-85。
47. 《疏勒語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第4期,頁55-64。
48. 《洛陽出土唐代波斯僑民阿羅憾墓誌跋》,《學術集林》卷四,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頁284-299。
49. 《新疆尼雅遺址出土犍陀羅語< 解脫戒本>研究》,《西域研究》(烏魯木齊)1995年第4期,頁44-48。
50. 《從考古發現看火祆教在中國的初傳》,《西域研究》1996年第4期,頁54-59。
51. 《天祿辟邪與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學術集林》卷八,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頁305-311。
52. 《漢代精絕國與尼雅遺址》,《文物》1996年第12期,頁53-59。
53. 《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1期,頁50-54。
54. 《吐火羅人與龍部落》,《西域研究》1997年第1期,頁11-20。
55. 《敦煌寫本鋼和泰藏卷所述帕德克城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頁127-133。
56. 《英山畢昇碑與淮南摩尼教》,《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137-147。
57. 《尼雅漢簡中有關西漢與大月氏關係的重要史料》,《九州》第1輯,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年,頁71-79。
58. 《中國境內出土帶銘文的波斯和中亞銀器》,《文物》1997年第9期,頁54-64。
59. 《麻沸散與漢代方術之外來因素》,《學術集林》卷十,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頁228-251。
60. 《法藏部在中國》,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編:《考古學研究(三)》,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7年,146-157頁。
61. 《樓蘭鄯善王朝的最後所在地》,《燕京學報》新3期,1997年,頁257-271。
62. 《犍陀羅語文書地理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7年第6期,頁29-39。
63. 《古代大夏遺址新出丘就卻時代犍陀羅語三藏寫卷》,《文物天地》1997年第6期,頁45-48。
64. 《公元3世紀的西域紡織物》,《西域研究》1998年第1期,頁9-20。
65. 《尼雅新發現的鄯善王童格羅伽紀年文書考》,馬大正、楊鐮主編:《西域考察與研究續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頁196-216(李伯謙主編:《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552-563)。
66. 《吐火羅神祗考》,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26。
67. 《日月光金與回鶻摩尼教》,《中國錢幣論文集》第3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頁306-312。
68. 《印刷術源流瑣談》,《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8年第1期,頁101-105。
69. 《說“宮廟之碑”》,《文物天地》1998年第4期,頁40-42。
70. 《上海博物館藏中亞三語錢幣考》,《中國錢幣》1998年第4期,頁16-21。
71. 《帝辛甲骨所見殷宮秘史》,《學術集林》卷十四,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頁184-222。
72. 《誰是阿爾泰深山金字塔式陵墓的主人》,《文物天地》1999年第5期,頁33-36。
73. 《從考古發現看隋末唐國中原與于闐的關係——大唐毗沙郡將軍葉和墓表考證》,《西域研究》1999年第2期,頁10-19。
74. 《鍮石入華考》,《考古與文物》1999年第2期,頁45-56。
75. 《西域地理札記》,《九州》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頁62-67。
76. 《九姓回鶻可汗碑校釋》,《歐亞學刊》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頁70-82(與陳凌、王海成合著)。
77.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佉盧文書譯文》,中日共同尼雅遺蹟學術考察隊編:《中日共同尼雅遺蹟學術考察隊調查報告書》第二卷,京都:中村印刷株式會社,1999年,頁263-282。
78. 《尼雅南城外96A07房址出土佉盧文》,《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頁42-43。
79. 《< 大唐天竺使出銘>校釋》,陳高華、余太山主編:《中亞學刊》第五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239-252。
80. 《尼雅漢簡與漢文化在西域的初傳——兼論懸泉漢簡中的相關史料》,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六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頁240-258。
81. 《新疆營盤古墓出土的一封佉盧文書信》,《西域研究》2001年第3期,頁44-45。
82. 《犍陀羅語文學與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中國文化》17-18期合刊,2001年,頁225-235。
83. 《且末所出鄯善王安歸伽紀年文書考》,《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上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頁135-144。
84. 《漢代邊塞遺址及其簡牘的發現與研究》,收入趙化成、高崇文編:《秦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頁204-214。
85. 《稽胡史跡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誌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1期,頁71-84。
86. 《阿爾泰山的大石冢》,《歐亞學刊》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101-115。
87. 《吐火羅人的起源與遷徙》,《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頁9-32。
88. 《尼雅出土佉盧文< 溫室洗浴眾僧經>殘卷考》,北京大學東方學院、上海龍華寺合編:《華林》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頁107-126。
89. 《漢帝國藝術所見近東文化因素》,葉奕良編:《伊朗學在中國論文集》第3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60-66。
90. 《漢代西域藝術中的希臘文化因素》,鄭培凱主編:《九州學林》第1卷第2期,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2-35。
91. 《青海都蘭出土伊斯蘭織錦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6期,頁49-55。
92. 《中國古代藏書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五)》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頁1013-1024。
93. 《松漠之間——從額爾古納河山林到成吉思汗的崛起》,紀宗安、湯開建主編:《暨南史學》第2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134-135(修訂本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海拉爾區文物管理所編:《海拉爾謝爾塔拉墓地》,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197-228)。
94. 《小洪那海突厥可汗陵園調查記》,收入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259-275。
95. 《勒科克收集品中的五件犍陀羅語文書》,《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頁72-82。
96. 《鄂爾多斯的景教遺存》,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十八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頁。
97. 《毗伽可汗寶藏與中世紀草原藝術》,《上海文博》2005年第1期,頁68-76。
98. 《鄭和海外遺蹟調查》,《紫禁城》總131期,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12-21。
99. 《鄭和忌日及身後事》,《九州學林》2005年春季三卷一期,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1-26。
100. 《棺板彩畫——蘇毗人的風俗圖卷》,《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3期,頁96-98。
101. 《龜茲人從哪兒來》,《中國科學探險》2005年第10期,頁27。
102. 《美國的中國藝術史研究——海外中國藝術史研究調查之一》,劉夢溪主編:《中國文化》春季號(總第22期),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2006年,頁122-137。
103. 《貴霜王朝的萬神殿》,《上海博物館藏古代國家錢幣》,上海博物館,2006年,頁23-56。
104. 《高昌火祆教遺蹟考》,《文物》2006年第7期,頁58-67。
105. 《九姓回鶻牙帳城訪古》,《2007東北亞考古學學術信息網構建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北京,2007年,頁26-39。
106. 《元經世大典圖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編:《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552-571。
107. 《和林訪古》,《紫禁城》2007年第7-8期連載,頁212-219及頁208-217。
108. 《元大都城制的淵源》,《紫禁城》2007年第10期,頁186-189。
109. 《龜茲織錦考》,收入趙豐主編:《絲綢之路:藝術與生活》,香港:香港藝紗堂/ 服飾出版,2007年,頁110-112。
110. 《試論唐蕃古道》,《藏學學刊》第3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27-145。
111. 《宋六陵訪古》,《上海文博》2008年第1期,頁31-40。
112. 《元人畫跡中的歐洲傳教士》,《九州學林》五卷四期,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頁204-231。
113. 《于闐花馬考——兼論北宋與于闐之間的絹馬貿易》,《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頁44-54。
114. 《馬可波羅在北京》,《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第2期,頁22-33。
115. 《元廷石雕藝術》,《紫禁城》2008年第2-3期連載。
116. 《絲綢之路上的吐蕃織錦》,收入包銘新主編:《絲綢之路:設計與文化論文集》,上海:東華大學,2008年,頁23-31。
117. 《成吉思汗史跡調查》,《考古》2008年第9期,頁74-92。
118. 《陶瓷藝術與中西文化交流》,羅覃(Thomas Lawton)主編:《慶祝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紐約:AMS藝術、科學和人文基金會,2008年,頁163-188。
119. 《故國不堪回首——2008年杭州訪古記》,《九州學林》2第6卷4期,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8年,頁182-209。
120. 《鄭和捐抄< 妙法蓮華經>手卷調查記》,《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學術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頁448-459。
121. 《尋找成吉思汗》,《兩岸發展史學術演講專輯》第六輯,台北: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頁83-159。
122. 《保定出土元代宮廷酒器與“仁宗型青花”器》,《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迅》2009年第4卷第4期,頁43-46。
123. 《元朝重臣張珪與保定出土元代宮廷酒器》,《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頁24-41。
124. 《大航海時代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衝突——15-16世紀景德鎮青花瓷外銷調查之一》,《文物》2010年第3期,頁84-96。
125. 《六橫島訪古》,《澳門研究》2010年第2期,頁169-184。
126. 《野墅平林圖考》,《文物》2010年第12期,頁66-79。
127. 《蒙古高原與天山東部的回鶻古城》,《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頁677-712。
128. 《普陀山楊枝觀音碑與玉魚籃觀音碑考》,《普陀文博》2011年第3期,頁44-46。
129. 《佉盧文材料中國藏品調查記》,《西域研究》2011年第2期,頁115-129。
130. 《尚蒂伊的中國花園》,《紫禁城》2011年第5期,頁56-61。
131. 《元大都的凱旋門》,《上海文博》2011年第4期,頁60-45。
132. 《澳門開阜以前葡萄牙人的東方貿易——15-16世紀景德鎮青花瓷外銷調查之二》,《文物》2011年第12期,頁61-71。
133. 《威尼斯“馬可波羅罐”調查記》,羅豐主編:《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宗教與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頁198-203。
134. 《最後的輝煌——落馬橋型元青花》,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編:《九州學林》春季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頁82-103。
135. 《波斯灣古港的變遷——2012年伊朗考察記之一》,《紫禁城》2012年第4期,頁24-33。
136.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2012年伊朗考察記之二》,《紫禁城》2012年第5期,頁46-55。
137. 《波斯建築藝術巡禮——2012年伊朗考察記之三》,《紫禁城》2012年第7期,頁64-75。
138. 《波斯文明的洗禮——2012年伊朗考察記之四》,《紫禁城》2012年第9期,頁16-27。
139. 《尋找屯門島》,郝雨凡、吳志良、林廣志主編:《澳門學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頁583-606。
140. 《烏禪幕東遷天山考——兼論公元前2-1世紀匈奴在西域的遺蹟》,《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頁23-34(與李軍合著)。
141. 《15-16世紀景德鎮青花瓷外銷調查——大航海時代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編:《水下考古學研究》第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頁255-270。
142. 《中國與近東文明的最初接觸——2012年伊朗考察記之五》,《紫禁城》2012年第10期,頁30-41。
143. 《龜茲文明的興衰》,《華夏地理》2012年11月號,頁60-63。
144. 《絲綢之路上的吐蕃番錦》,《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刊》2013年11月11日。
145. 《黃金藝術所見中文文化交流》,蘇芳淑主編:《金曜風華·蒼狼白鹿:夢蝶軒藏中國古代金飾》卷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0-21。
146. 《普陀山訪古——康熙帝拆遷金陵明故宮建普陀山法雨寺調查》,杜德蘭等編:《文明的記憶符號——文字與墓葬》(《法國漢學》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頁292-313。
147. 《大月氏人的原始故鄉》,《西域研究》2013年第2期,頁90-104。
148. 《鄭芝龍航海圖考——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藏< 雪爾登中國地圖>名實辯》,《文物》2013年第9期,頁64-82。
149. 《大航海時代泉州至波斯灣航線——兼論16—17 世紀中國、葡萄牙、伊斯蘭世界之文化交流》,《澳門研究》2013年第3期,頁35—53。
150. 《考古學視野下的西域都護府今址研究》,《歷史研究》2013年第6期,頁43-58。
151. 《地圖上的絲綢之路》,《地圖》2014年第1期,頁26-33。
152. 《珠寶藝術與中外文化交流》,《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1期,頁87-99。
153. 《漢代皇家藝術中的汗血馬》,《紫禁城》2014年第10期,頁124-130。
154. 《16世紀全球貿易的中心》,《華夏地理》2014年5月號,第12頁。
155. 《絲綢之路考古發現》,《百科知識》2014年第8期,第33-35頁。
156. 《元大都宣徽院衙署考》,魏堅、朱泓主編:《中國·烏珠穆沁邊疆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第243-255頁。
157.《特洛伊寶藏的前生今世》,《紫禁城》2015年第期,第129-236頁。
158.《龜茲王城古蹟考》,《西域研究》2015年第1期,第48-58頁。
159.《絲綢之路上的吐谷渾古城》,余太山等編:《內陸歐亞歷史語言論集——徐文堪先生古稀紀念》,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310-323頁。
160. 《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與史前絲綢之路》,《文物》2015年第10期,第49-63頁。
161.《明帝國宮廷製圖師考》,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3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207-233頁。
162.《大同出土大夏八曲銀洗》,雲岡石窟研究院編《平城絲路》,青島出版社,2015年,第338-342頁。
163.《從玲瓏瓷看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文化交流》,《水下考古學研究》第2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152-159頁。
164.《通往恭御城之路——兼論中亞歷史上的訛答剌城》,《江海學刊》2016年第2期,第169-172頁。
165.《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在中國》,《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2期,第94-101頁。
166.《2016敦煌文博會再現絲路輝煌》,《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文化年展精品集》,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第1-5頁。
167.《怛邏斯城與唐代絲綢之路》,《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第5期,第39-53頁。
168.《漢代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編《北方民族考古》第3輯,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194-206頁。
169.《阿爾泰山和南西伯利亞青銅文化的新認識》,何駑主編《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80華誕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281-295頁。
170.《古代埃及與中國之間的海上交通》,上海博物館編《文明對比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5-27頁。
171.《中亞錫爾河北岸的康居王庭》,《西域研究》2017年第3期,第71-81頁。
172.《塞北嚈噠人牧地考——兼論花木蘭的民族歸屬》,《中原文物》2017年第5期,第84-93頁(第二作者,與馬麗亞·艾海提合作)
173.《鵲尾爐源流考——從犍陀羅到黃河長江》,《文物》2017年第10期,第64-75頁(第一作者,與郝春陽合作)。
174.《張騫通西域之前的絲綢之路》,孟憲實、朱玉麒主編《探索西域文明——王炳華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第164-174頁。
175.《慶山寺地宮出土高浮雕人頭胡瓶考——兼論印度教神像對粟特火祆教藝術的影響》,《文博》2017年第5期,第30-39頁。
176. 《嚈噠的興起與鐵馬鐙初傳中亞》,《歷史研究》2018年第2期,第180-189頁。
177. 《家驢入華考》,《歐亞學刊》新7輯,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80-93頁。
178. 《元大都南鎮國寺考》,劉夢溪主編《中國文化》第48期,2018年秋季號,第256-265頁。
179. 《元大都西太乙宮考》,《博物館》2018年第6期,第6-21頁。
180. 《張弘略墓與定興窖藏出土元代宮廷酒器——兼論浮梁磁局創燒元青花之年代》,《文物》2018年第12期,第31-41頁。
181. 《一將功成萬骨枯——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藏< 石堡戰樓頌碑>調查》,《藏學學刊》第16輯,中國藏學出版社,2018年,第183-201頁。 

紀念文章

1. 《斯坦因四次中亞考察的經過》,《文物天地》1986年第6期,26-27頁。
2. 《斯文赫定在中國西北的四次探險考察》,《文物天地》1987年第3期,30-31頁。
3. 《奧登堡——俄國中亞考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文物天地》1987年第6期,28-29頁。
4. 《勒柯克在吐魯番和龜茲的考察》,《文物天地》1988年第2期,42-43頁。
5. 《日本大谷考察隊在新疆的考察》,《文物天地》1988年第4期,頁36-37。
6. 《曼那海姆的中亞之行》,《文物天地》1989年第2期,27-29頁。
7. 《歐洲語言學大師哈羅德·貝利》,《文物天地》1996年第1期,頁7-9。
8. 《樓蘭公主與蠶種西傳於闐和羅馬》,《文物天地》1996年第4期,頁12-15(香港《文匯報》1996年9月25日第8版轉載)。
9. 《張騫通西域》,袁行霈主編:《中華文明之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208-215。
10. 《墨山國貴族寶藏的重大發現》,《中國旅遊》(北京)1999年第3期,頁80-86(《北京青年報》1999年2月26日第21版轉載)。
11. 《樓蘭探險百年祭》,《中國旅遊》1999年第1期,頁55-62(《北京青年報》1999年1月8日第24版轉載)。
12. 《中亞龐培——流沙之下的尼雅廢墟》,《中國旅遊》1999年第4期,頁76-81。
13. 《塔什庫爾乾散記》,《中國旅遊》1999年第7期,頁84-89。
14. 《美國地理探險家亨廷頓中亞收集品調查記》,《文物天地》2000年第6期,頁40-42轉48。
15. 《佛觴》,香港《明報》2001年3月22日。
16. 《探索中國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完美契合之路——北大五教授筆談》,《中國大學教學》2002年第5期,頁23。
17. 《古代東西方的海上交通》,鄭培凱主編:《歷史地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53-68。
18. 《絲綢之路上的古城》,鄭培凱主編:《歷史地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93-110。
19. 《絲綢之路的開闢》鄭培凱主編:《歷史地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11-126。
20. 《八千里路雲和月——< 新絲綢之路>大型電視專題片隨想》,收入趙化勇主編:《新絲綢之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年,頁1-10。
21. 《世界文化珍品展隨想》收入首都博物館編:《世界文化珍品展圖錄》,北京,2006年,頁1-10(中國美術家協會編《美術》2006年第6期,頁116-124轉載)。
22. 《梳理絲綢之路的古國脈絡》,《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第11期,頁76-89。
23. 《北京古城牆下的奧運聖火》,《瞭望》2008年第1期,頁23-24。
24.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都》,《北京青年報》2008年9月20日C2版。
25. 《為往聖繼絕學》,《瞭望》2009年第29期,頁40-42。
26. 《憶父親》,《南方周末》2010年1月21日。
27. 《憶馬雍》,《南方周末》2010年9月29日。
28. 《憶季羨林》,《南方周末》2012年6月29日。
29. 《記王世襄先生》,《南方周末》2012年10月9日。
31. 《憶劉新園》,《南方周末》2013年11月28日。

西文論文

1. “A New Kharohī Wooden Tablet from China,” The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 LIII, part 2 (London, 1990), pp. 283-291 and 2 plates。
2. “A Kharohī Inscription from Chang’an,”《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文集》上卷,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119-131。
3. “Tocharian People: Silk Road Pioneers,” in Tadao Umesao and Toh Sugimura (ed.), Significance of Silk Road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s, (Osaka: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1992), pp. 91-96.
4. “Khaorhī Bibliography: The Collections from China (1897-1993),”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40/2 (the Hague and Wiesbaden), 1996, pp. 188-220.
5. “A Formal Kharohī Inscription from Subashi,” 《段文杰先生治學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1996年,頁328-347。
6. “Qilian and Kunlun: The Earliest Tokharian Loan-Words in Ancient Chinese,” in Victor H. Mair (ed.),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ol.1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Inc., 1998), pp. 476-482.
7. “A Survey of the Jews Immigrating into China,” Sino-Judaica: Occasional Papers of the Sino-Judaic Institute, vol. III (California: the Sino-Judaic Institute), 2000, pp. 1-9.
8. “Five Gāndhārī Documents from Kizil in the Le Coq Collection,”Cultura Antiqua, vol. 55 (Kyoto, 2003), pp.1-15.
9. “Two Tokharo-Gāndhārī Bilingual Documents from Kizil in the Le Coq Collection,”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編:《中外關係史:新史料的調查整理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頁79-97。
10. “A Survey of the Turkic Cemetery in Little Khonakhai,” Les Sogdiens en Chine, Pékin, 2004, pp. 341-358.
11. “Reflections on the British Museum Exhibition,” Treasures of the World’s Cultures,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ress, 2006, pp.21-26.
12. “An exposition on the speckled steed of Khotan, with a study of the silk and horse trade betwee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Khotan,” Esa K.L. Leung et al (ed.), Heavenly Horse: The Horse in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Hong Kong: Hong Kong Museum, 2008, pp.40-63.
14. “Gold: Evidence for Exchanges in Ancient China and Beyond, ” in: Jenny F. So (ed.), Radiant Legacy: Ancient Chinese Gold from the Mengdiexuan Collection, vol. I,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22-35.
15. “Zheng He's voyages to Hormuz: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ntiquity 89, 2015, pp.417-432 (Lin Meicun and Ran Zhang ).
16. “New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Bronze Cultures,” Yu Taishan and Li Jixiu (ed.), Eurasian Studies, English edition III, Sydney: Asian Publishing Nexus, 2015, pp.1-12.
17. “A Study on the Court Cartographers of the Ming Empire,”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vol.49, 2015, pp.187-228.
18. “2016 Dunhua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 Reinvigorating the Silk Road Glory,” A Collection of the Annual Cultural Exhibition of the First Silk Road (Dunhua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 (Lanzhou: Gansu People’s Art Publishing House, 2016), pp.1-5.
19. “Seima-Turbino Culture and the Proto-Silk Road,”Chinese Cultural Relics, No.1-2, 2016, pp.241-262.
20. “The Ancient Kingdom of Kangju along the North bank of the Syr Darya in Central Asia[中亞錫爾河北岸的康居王庭],” Central Asian Studies, Vol. 21 (Seoul: The Korean Association for the Central Asian Studies, 2016), pp. 105-122.
21.“The Intercontinental Trade that Linked the Tang Empire: The Silk Road and the Route to the Sea,” in: Deborahi A. Bekken et al (ed.), China: Visions Through the Ag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7 (Lin Meicun and Ran Zhang).
22. “The origins of metallurgy in China,” Antiquity, 91 359, e6 (Cambridge, 2017), pp.1–6 ((Lin Meicun and Xiang Liu).
23. “On the Silk Roads before Zhang Qian’s Envoy to Western Region”, One Road’ and China’s’ Westward Pivot, 2017.
24. “A Chinese Porcelain Jar Associated with Marco Polo: A Discussion from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1, 2018, pp. 39-56 (Lin Meicun and Ran Zhang).
25. “Silk Roads: Intercontinental Trade and the Tang Empire,” Lisa C. Niziolek et al (ed.), China: Visions through the Age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8, pp. 257-275 (Lin Meicun and Ran Zhang).

日文著作

1. 《Gāndhārī語文獻と古代中國印度の文化交流》,《日中共同ニヤ遺蹟學術研究國際シソポヅゥム發表要旨》,京都:佛教大學ニヤ遺蹟學術研究機構,1997年,頁102-105。
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佉盧文書譯文》,中日共同尼雅遺蹟學術考察隊編:《中日共同尼雅遺蹟學術考察隊調查報告書》第二卷文本編,京都:中村印刷株式會社,1999年,頁263-282。
3. 《ニヤ漢簡総考——漢文化の西域における最初の伝播について合わせて論ずゐ》,平田昌司主編:《古典學の現在II》,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2001年,頁45-73。
4. 《尼雅遺址の性格》,中井真孝、小島康譽編:《ニヤ遺蹟の謎》, 京都:東方出版,2002年,頁98-99。
5. 《ル·コフクコレケツヨソの5點の》,《古代文化》第55期(京都,2003年),頁15-21。
6. 《ニヤ遺址出土のカローッユテイー文< 溫室洗浴眾僧經>殘卷の考察(一)》,日本佛教大學文學部編:《文學部論集》第87號(京都,2003),頁141-155。
7. 《シルクロードと中國古代文明》(杉山正明監修,川上陽介、申英蘭訳),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NHK)出版社,200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