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刺繡花袋
時代:中華民國(1912~194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刺繡花袋
- 館藏地點:茂名博物館
- 所屬年代:中華民國(1912~1949)
民國刺繡花袋
時代:中華民國(1912~1949)
民國刺繡花袋時代:中華民國(1912~1949)...
此展品為民國時期文物。長32厘米,寬6厘米。扇袋採用貼布繡工藝,也稱補花繡,是一種將其他布料剪貼繡縫在繡面上的刺繡形式。貼布繡博古扇袋繡法簡單,圖案以博古塊面為主,風格別致大方。現收藏於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此展品為民國時期文物。長32厘米,寬6厘米。扇袋採用貼布繡工藝,也稱補花繡,是一種將其他...
我國古代繡品中,有一類用綢布縫製,上面刺繡著花鳥獸魚、典故人物、吉祥圖案的小菸絲袋,俗稱煙荷包。煙荷包誕生於明代,盛於清代,至民國年間漸漸淡出,新中國成立後,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較流行。其主要作用是舊時吸菸人用來裝菸絲用的。如今,繡花煙荷包大多成為人們賞玩之物。簡介 常見的繡花煙荷包為巴掌大小,因...
意思是日本刺繡不如錫繡精美,可見當時錫繡及錫山繡工傳習會在國外的影響。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錫山繡工傳習會會長李佩黻和繡稿主持人華文匯先後去世,副會長李韻和新寡,不理會務,從此,就由張應秀主持。會址由延祿閣遷到三皇街(現後西溪)大虹霓橋高宅,繼又擴展到吳宅,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遷到...
傳世文物有天鹿錦戳紗繡、本色納紗加繡春牛圖卷、汪奎納紗桃源圖卷、清白紗地納繡西湖風景紋達婆衣、清光緒紅納紗百蝶金雙喜單氅衣、青色納紗雲鶴紋方補單褂、清香色納紗八團喜相逢單袍、清晚期蘭地納紗五爪蟒袍、紅色納紗彩繡龍鳳輯米珠高靿綿襪、民國納紗繡葉形鑰匙袋等。利用紗地按格數眼進行,用長短不一的...
可以這樣說:湘繡是在清代後期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刺繡體系。”而“湘繡”這一名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見稱於世。20世紀30年代,湘繡的產值最高達80萬銀元,產品1/3出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繡品”一節中,湘繡就占了一半的篇幅。新中國成立後,湘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50...
1948年又出版了《秋萍絨線編結法》,這本書收錄了她在民國時期設計的不少經典之作。解放後她更是連續出版了十餘部著作,同時還在一些期刊上發表文章繼續推廣編結技藝,其影響十分深遠。馮秋萍的著述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技法總結類——如將絨線刺繡的方法總結為飛形刺繡法、回針刺繡法、鈕粒刺繡法等12種方法,將...
荷包、繡球、肚兜、轎簾、床簾、紅蓋頭、繡花帽、三寸金蓮……三峽博物館舉辦巴渝刺繡展,市民可免費參觀到80多幅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刺繡珍品。這批刺繡珍品全部來自民間,收藏者是66歲的巴南魚洞二小退休美術教師祝金國。從2000年至今,祝金國穿著膠鞋,背著背篼,走遍數十個區縣,步行兩萬公里,收集到蜀繡近千件...
慶陽香包刺繡廣泛分布於慶陽8縣(區),淵源可追溯到黃帝時期的衛生風習“薰蒸法”和新石期時代的衣飾文明和稚拙工藝。其工藝成熟於舜命禹製作袞服十二章的“衣繪而裳繡”時期,明清時期最為豐富,民國至解放後的60年代普及全市。慶陽香包刺繡工藝是遺風千古的針工造型藝術,是立體造型藝術和平面刺繡相兼融的一種...
在民國以前北京補花技藝一直流傳在宮廷、貴族、官宦旗人等社會的上流家庭,以家庭形式母女代代承傳,所以北京挑補繡花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相當高。辛亥革命以後,逐漸形成商品生產,形成批量出口銷往西方國家,補花技藝由貿易商人控制、組織,同時還有母女形式承傳。在這之前沒有人系統記載,北京工藝美術大都如此。北京補花...
傳統的湘南拼布繡淵源久遠,最遠可上溯至漢宋朝,興盛於明清及民國時期,近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廣泛。在原野牧夫長篇小說《紅狐傳》中寫道:“四姨太太送的是一對繡著麒麟送子青緞千底布鞋,一雙七彩絲線挑松竹梅花歲寒三友湘草邊闌金黃閃色護膝,一條雲湘兒綾綢猩紅八寶五彩嵌邊、湘紅絹線滾細金絲帶兒、裡面...
民國時期,高陵扎花藝人遍布全縣各鄉鎮,扎花題材很廣,主要有老鼠吃葡萄、魚戲蓮、獨占鰲頭、喜鵲登門等,品種也比較多,有虎頭鞋、裹肚、衣裳之類,文革時期,扎花作為破四舊的對象遭到批判,扎花藝人受到打擊,文革後,一些傑出老藝人相繼過世,現存老藝人已很少,藝人傳承方面出現青黃不接。另外,由於社會處於傳統...
民國時期整體來講,由於常年戰亂,蘇繡業曾一度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蘇繡得到進一步的恢復和發展。1950年後,國家專門設立了蘇州刺繡研究所,並開辦刺繡訓練班。蘇繡的針法由原來的18種發展到今天的40餘種。19世紀末,刺繡大師沈壽繼承傳統,吸收西洋畫精髓,創造了“仿真繡”。20世紀30年代,楊守玉突破傳統,...
歷史悠久,以宋代以後在宜川黃河沿岸一帶盛行,逐年演變流傳,逢年過節,進行花鼓表演,民國時期,多為山西人扮演。建國後在原花鼓表演基礎上不斷加工改進,提高很快,在宜川城鄉廣為流傳和發展,像劉世華、吳明盛等毫藝人,很有聲望;後起之秀層出不窮,鼓手遍及全縣。到80年代經改進,胸鼓曾多次參加省、地文藝...
(日本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第607頁,商務印書館1980版)而民間多有長於金銀繡者,據民國《浙江通志》記載:“明·金星月,女,鄞縣人,十七歲定婚,未婚夫死,用十餘年繡五百羅漢帳,由其父施杭州昭慶寺,觀者不絕。”清代時,寧波西鄉“家家織席,戶戶刺繡”蔚然成風。由於商品經濟發展,民間戲場普及...
1912年,民國政府首先頒行《剪辮通令》,隨後參照西洋諸國服飾制度發布《服制條例》;20年代末,政府又頒《服制條例》,主要規定男女禮服和公務人員制服。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衝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
至於清代乃至民國的織繡品,如果殘破其價值就會大大打折,特別是衣物飾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物。北京的織繡文物專家壬亞蓉女士曾予,如果殘破之物也收,則收不勝收。另外,有些古董高人,西拼東湊,或草草修整,這類織繡也無多大價值。北京的另一位織繡專家,故宮博物院的陳娟娟女士也曾勸阻過趙三在舊工藝品市場收購...
戲劇人物、喜慶圖案三大類。風格粗獷洗鍊,多誇張。雕刻:以木、石、磚為底料雕刻花卉圖案、山水人物。用以裝飾家具或建築物。現存木雕珍品有禹門八景(浮雕)、龍門圖(線陰刻);磚雕有西梁磚碑樓。作者皆本市民間藝人。民國間,曾有“恆裕石廠”未事石雕,今存作品有“龍門八景,石刻(線刻)一幅。
清末民國 公元1910年(清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文化也有人主張恢復。由於民國時期主張向西方學習,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女人的衣服也有原來寬大的長袍加入西方剪裁變為所說的旗袍。現代 在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
民國時期,“四大名旦”率先引領中國傳統戲服的改革之路,使戲曲舞台更加豐富多彩。此間,戲曲服飾行業應運而生,北京有了“德聚盔頭店”、“三義永戲裝店”,並湧現出李春、李永平等知名戲衣、盔技師。製作工序 按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實際套用來劃分,盔頭可分為冠、盔、帽、巾四大類。按製作工藝與使用材料來分,...
清代中後期,蘇繡在繡制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發展,新出現了精美的"雙面繡",僅蘇州一地專門經營刺繡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由於常年戰亂,蘇繡業曾一度衰落。新中國成立後,蘇繡得到進一步的恢復和發展。1950年後,國家專門設立了蘇繡研究所,並開辦刺繡訓練班。蘇繡的針法由原來的18種發展...
民國期間,更名“潞澤會館”。1981年後,由地區公路段移交文物部門管理,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豫西博物館。此後,國家先後撥款100萬元進行修繕,1986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改建為洛陽民俗博物館,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該館規模宏大,狀貌巍峨,現存前殿(背為舞樓)、後殿,沿中軸布局,兩側為鐘鼓樓...
民國以來,實用手工藝品雖然有收縮的趨勢,但富商大地主和新貴對高檔工藝品的需求並未有絲毫減少。因此對手工藝品的價值就明顯地偏向了高檔的特種工藝品。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明顯上升,使實用價值顯得無足輕重。晚清至民初蘇州工藝美術的畸形發展就是一例,當時以紅木家具、玉雕、珠寶、檀香扇、刺繡為大宗,基本上都...
到了清代,民國剪紙藝術達到了頂峰,剪紙普及到家家戶戶。定邊地處革命老區,有著燦爛的文化傳統和民間風俗,以定邊剪紙為代表的“三邊剪紙”歷史悠久,民眾基礎深厚。1942年“5?23”文藝座談會以後,由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的美術家力群、陳叔亮、張仃、古元、夏風等,深入到“三邊”向民眾學習民間剪紙,並且創作出一...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樸實用。50...
辛亥革命勝利後,何香凝和廖仲愷協助孫中山致力於中華民國的統一和建設。在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本性暴露之後,何香凝積極參加了討伐袁世凱的運動和護法鬥爭。1913年,與廖仲愷再度去日本。不久,孫中山也來到了日本。在日本期間,孫中山總結了二次革命失敗的教訓,是敗於“同黨人心之渙散”。因此,他主張取消舊國民黨...
據清光緒年間《石門縣誌》記載,當時政府已專設織染局,其中在冊的染匠有十九戶。又據桐鄉崇福、石門、烏鎮、濮院等鎮鎮志記載,清末民國初這些地區以藍印花布為業務的民間染坊遍布各處,其中影響較大、歷史較長的有石門的豐同裕染坊和崇福的藍茂豐染坊、協大染坊等。昌邑藍印花布 所謂“蠟染”,清代田雯所著《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