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民間藝術

延安民間藝術

延安有美妙絕倫的剪紙,有絢麗多姿的農民畫,有異彩紛呈的毛麻刺繡;有唱不完的信天游,有吹不盡的嗩吶曲,有扭不夠的大秧歌;有蜚聲海內外的安塞腰鼓,有譽滿中華的洛川蹩鼓,有享譽黃河兩岸的宜川胸鼓;有別具一格的陝北道情,有獨樹一幟的陝北說書。它們,南北有派,東西有系,縣縣不同,鄉鄉有別。目前認定的延安民間藝術分13藝20品,“13藝”分別是:安塞腰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黃龍獵鼓、志丹扇鼓、延川大秧歌、子長嗩吶、黃陵抬鼓、富縣飛鑼、吳旗鐵鞭舞、甘泉蓮花燈和延長梆子和寶塔區的木蘭(鼓)舞等13種。“,20品”有:剪紙、農民畫、毛麻繡、薰畫、布堆畫、根雕、石刻畫、面花、剌繡、泥塑和豆粘畫等近20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民間藝術
  • 所在地區:延安13縣區
  • 分類:13藝 20品
  • 體系確立時間:1993年
  • 管理機關:延安市文化局
  • 分類:舞蹈 樂器 手工 食品
安塞腰鼓,陝北說書,富縣飛鑼,子長嗩吶,富縣薰畫,洛川毛麻繡,黃龍獵鼓,黃陵面花,三才板舞,洛川蹩鼓,壺口斗鼓,黃陵木刻,宜川胸鼓,黃陵抬鼓,陝北道情,延川木刻,志丹刺繡,延川大秧歌,延長漢畫像石,安塞剪紙,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由來已久,本是古代軍旅以增軍中士氣及傳遞情報所用,這裡是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頗密的擊鼓聲,強悍的步伐,變幻的陣勢,雄壯的吶喊,盡現男子陽剛之美,在國際上極富盛名。
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它先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多採用集體表演形式,鼓手(稱“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則數十人,多時可達百餘人。隊伍包括拉花女角、傘頭、蠻婆、蠻漢等角色,和“跑驢’、“水船”,等各種小場節目組成浩浩蕩蕩的民間舞隊。在表演上強調整體效果,要求動作的整齊統一和隊形變化的規範性,主要通過鼓手們豪邁粗獷的舞姿和剛勁有力的擊鼓技巧,充分展現生息在黃土高原上的男子漢們的陽剛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動習俗。過去,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中演出,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要由廟會會長(由各村推舉產生)先組織祭祀活動,稱為“謁廟”:舞隊在傘頭的帶領下,敲起鑼鼓,吹著嗩吶,有時還要抬著整豬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廟燒香敬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內廣場踢打一陣,意在娛神。“謁廟”結束,正月初八九後,腰鼓隊便開始了挨門拜年活動,俗稱“沿門子”。當地有這樣一句諺語:“鑼鼓嗩吶直響哩,屁股底下棍撬哩!”民眾也都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按村中情況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窯前表演一陣,傘頭根據各家情況,觸景生情演唱幾段吉利秧歌,以表賀年之意。主家則認為腰鼓隊進院入戶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災免難、四季平安。這可能是古“鄉人儺”的習俗遺風。有時兩隊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傘頭互唱秧歌,共賀新年,讓道而行,但有時也會出現互不讓道的情況,此刻就要競技賽藝,爭個高低。兩隊鑼鼓大作,嗩吶聲、腰鼓聲,好似春雷滾動。鼓手們盡情擊打、跳躍,如瘋似狂,打至高潮,鼓樂暫息,由雙方傘頭出場對歌,這也是競賽技藝的一個方面。直至有一隊陣角先亂,動作不齊,鼓點、隊形也都統一不到一塊或對歌對答不上時,就算輸了,於是主動讓道,讓勝者先走。
“沿門子”結束後,鄰村之間的腰鼓隊還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訪,進行交流演出,這和陝北秧歌一樣,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各村腰鼓隊雲集廣場,開始了互比互賽活動。各路鼓手各顯身手,互比高低,成為一年裡腰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農村春節文娛活動,還通過彼此觀摩、切磋技藝、推動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要舉行“轉燈”(也稱“轉九曲”),幾乎是人人爭游,闔家同轉。屆時鼓樂齊鳴,燈光閃爍,腰鼓隊在前引導,眾人隨後,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腰鼓隊的活動常延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罷土地神後方告結束。此後,老鄉們就安心去準備春耕生產了。
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發展,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象徵,並被譽為“勝利腰鼓”,遍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而使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

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以說為主。這一民間曲藝在甘泉流傳久遠,且區域廣泛,聽眾甚多。說書者不受場所、燈光、音響等限制,說書形式也變化多端,由一人說變為幾人說,由坐著說變為走場說,即表演說。樂器以三弦為主,輔以二胡、梅笛、竹板、鈴鐺、銅鑼、皮鼓等。
代表人物:
韓起祥(1915~1989),中國陝北說書演員。男,漢族,陝西橫山人。3歲失明,13歲學藝,30歲能說唱幾十部書,會彈50多種民歌小調,是陝甘寧邊區的盲演員。他自編自演了500多個新段子,熱情謳歌新人新事新風尚。他的作品生活氣息濃厚,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民間藝術特點。他還改革了說書的音樂伴奏,增加了梆子、耍板等樂器,並創造性地把陝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道情、碗碗腔、秦腔、眉戶等劇種的曲調融於說書中,使這一藝術形式更加豐滿。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幾十年中,他克服困難,堅持深入農村 ,為廣大農民演出 ,為曲藝界樹立了榜樣。代表作有《劉巧團圓》、《翻身記》、《宜川大勝利》、《我給毛主席去說書》等。
韓起祥韓起祥

富縣飛鑼

飛鑼,原名馬鑼,流傳於富縣交道塬一帶。為古戰場收兵的信號,也是戰士在慶賀勝利時的一種舞蹈。逢年過節,飛鑼隊一般四六成雙,或八十成對,尾隨在秧歌隊的後面,走村串戶。隊員們身著騎士裝,一手掌鑼,一手握錘,敲敲打打,跳跳蹦蹦,甚是活躍。場地表演時,秧歌隊圍成一個圓圈,飛鑼在中間表演。敲打動作形式各異,綿羊碰頭",即四名飛鑼隊員圍成正方形,手舞足蹈,敲打銅鑼,搖頭晃腦,兩兩沿對角線向中間聚攏,再騰空飛鑼,再後退,再飛鑼,依次反覆又如"五馬跑四角"等。  富縣飛鑼集中於富縣交道鎮,一般以20人為一組,分廣場演出和過街演出兩種,規模可達200餘人。
富縣飛鑼富縣飛鑼

子長嗩吶

子長嗩吶歷史悠久,代代相傳,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徵。它以五人一組,系吹打結合吹奏班子,活躍在民間。這些民間樂隊人雖少,但樂器聲音洪亮,吹起來紅火熱鬧,曲調委婉動聽,民眾十分喜歡。過紅白事、搞慶祝活動、鬧秧歌都有吹手助興。
嗩吶手也叫吹鼓手,也稱“龜子”,但實際上,“龜子”是“讀qiu茲”轉音,是說這種樂器是從西域龜茲傳過來的,也可視為“洋貨”,不過到如今,早就沾滿了黃土高原的黃土味了,不論是它的製作工藝還是它的形狀和類型,如今已成為地地道道的“特產”,在陝北尤其在子長愈來愈發展、壯大、繁榮。
子長嗩吶子長嗩吶

子長嗩吶桿長碗大,音色明亮,低音渾厚,高音挺拔,粗獷悍實,熱烈奔放,舒展挺拔,音量大,透氣力強,滲透著雄健的陽剛之氣。歡快時如火如荼;悲涼時如訴如泣。將黃土高原特有的風土人情一覽無餘地傾訴於嗩吶聲中。它的藝術魅力很強,男女結婚時的前奏《大擺隊》,使人耳發熱,臉發燙,心如醉,意似狂,旋即可以不顧一切地跳動起來。人亡而葬時,一曲《苦伶仃》,如泣如訴,余間震顫,使人悵然若失,陷入渺茫的思緒。長歌當哭,其淒婉,其哀怨,令最剛強的漢子也會產生失落感,也會揪心裂肺。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子長嗩吶隊伍迅速發展,嗩吶吹奏者由原來的100多人發展到1000多人。嗩吶的吹奏、表演藝術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演奏形式上,原來的五人一組,發展到二三百人帶動的大型集體演奏;從街頭、院落的自由演奏,發展到按曲照譜的正夫舞台演奏;從單純的兩支大嗩吶各吹高、低兩個八度的傳統吹奏,發展到嗩吶、海笛、管子、笙、笛子合奏;從鼓、鈸、鑼(疙瘩鑼)比較簡單的打擊樂,逐漸發展到大鼓、小鼓、水鈸、小鈸、手碗、京鑼配合敲打的新式打法;從以往的只吹傳統曲牌到民歌、流行歌曲按不同場合恰當吹奏的境界。
為了挖掘、發展陝北嗩吶藝術,子長縣於1984年成立了嗩吶協會。從此,嗩吶活動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起來了。子長嗩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全縣嗩吶班子發展到100多個,奏打人員近千名。為了弘揚這一藝術奇葩,把子長嗩吶推上市場,推向全國,縣上聘請專業人員對嗩吶藝人進行集中培訓,使嗩吶由原來的單班吹奏變為數百人的群體演奏,氣勢磅礴,熱烈歡騰,湧現出了薛守高、薛增山、常體音、焦養亮、李樹林、趙智海等吹奏高手。向外界大力推介子長嗩吶,積極主動地帶領嗩吶藝人參加省內外的各種調演,先後在湖南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成功演出,多次為影視劇攝製節目,先後應邀參加了《羊馬河戰役》、《北斗》、《火種》、《三鼓催春》、《延安之聲》、《劉志丹與謝子長》、《中國命運大決戰》、《童年的回憶》等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其中為鳳凰衛視台製作的《子長嗩吶迎親》向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放。2006年6月29日,參加中俄文化交流年在延安舉行的文藝晚會,與俄羅斯國防部紅旗歌舞團同台獻藝。2006年7月22日,在“第七屆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暨全國首屆民間吹歌展演第四屆南戴河荷花藝術節”比賽中,子長嗩吶以高超的技藝、精彩的表演和濃厚的地方風味,榮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在這次比賽中,焦養亮同志獲得“吹歌大王”的榮譽稱號,他的一曲《蘭花花》贏得了評審的一致好評。12月1日至3日晚,“華夏清音—中國民間經典音樂展演”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宮隆重上演。由焦養亮、薛守高等16名子長縣農民組成的我省唯一代表隊表演的嗩吶合奏《翻身道情蘭花花》,以其優美流暢、富有動感的演奏特色以及鏗鏘激昂的鼓樂、亮麗而富有陝北特色的羊皮馬甲、紅肚兜和羊肚子頭巾服飾,立即吸引了全場的觀眾的注意力,讓全場觀眾似乎都感覺到了這種濃濃的厚重的黃土氣息。中宣部、中國文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部門領導、專家和外國駐華使館官員、文化參贊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堪稱陝北一絕的子長嗩吶,不再僅僅局限於紅白喜事,它正作為一個品牌,逐漸為全國人民所熟悉,吹遍了陝北的山山水水,吹響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彰顯了民間文藝的風采。

富縣薰畫

富縣薰畫,起源於富縣民間古老的裝飾工藝品---碗架雲子,碗架一般為立式三層,高2米,長2~3米,是延安南部各縣農村儲放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家具,功能類似今天的櫥櫃。碗架正面敞開,為美化居室、防蟲擋塵,民眾就用薰畫粘於架層上,因此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  薰畫.與剪紙是一對姊妹藝術。薰畫製作時,先構圖,後剪樣子,根據設計的要求分別將樣子平鋪在白紙或色紙上,以清水霧噴浸濕後,再用松枝、樺樹皮或煤油燈反覆薰熨,待黑煙將紙薰乾,輕輕揭下樣子,即顯露出黑白分明、對比強烈的畫面。
薰畫兼具剪紙和版畫的藝術效果,古樸渾厚,結構嚴謹,手法簡煉,主次分明,虛實相映,形象誇張,主題鮮明,是中國民間藝苑的一株奇葩。它與富縣剪紙珠聯璧合,為富縣贏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美名。逢年過節,當地婦女聚在一起,畫的畫,剪的剪,薰的薰,家家戶戶的炕頭、牆壁、碗架等處貼了薰畫,五彩紛呈,美不勝收。
在富縣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富縣薰畫脫穎而出,引起國內外藝術界的關注。1986年赴法國展出,好評如潮,聲譽鵲起。1990年和1993年兩次應邀參加北京亞運會和上海東亞運動會民間藝術展覽:展出作品34幅,全部被國內收藏者購走。1995年7月,在京參加中國民間藝術展,68幅參展作品,被國內美術界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富縣薰畫富縣薰畫

洛川毛麻繡

俗語道:"麻袋上繡花──底子太差。"而洛川縣的民間藝術家們硬是在麻布上繡出了美妙絕倫的藝術奇葩。  洛川毛麻繡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思新穎,技藝精湛,多出自村姑農婦之手。構圖上儘量將畫面充滿、平面展開、互不遮擋。造型上大刀闊斧,削繁就簡,大膽誇張,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色彩艷麗。作品集精細華麗與粗獷拙樸於一體,富有裝飾性和實用性。1984年王生毅創作的《艾虎》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及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1994年和1995年,世界婦聯組織兩度來洛川考察,參觀了後子頭鄉的毛麻繡工藝品,並收藏了部分作品,中央電視台亦專題報導了洛川毛麻繡。1995年,洛川又組織民間藝術家們製作虎頭圖案繡品30多塊和《丹鳳朝陽》大型壁掛10塊,參加陝西省為世界婦女大會獻禮活動。洛川毛麻繡被中國美術館收藏61件,陝西省展覽館收藏70件,上海展覽館收藏50件,並多次飄洋過海,赴國外展出,有500幅被法國法中友協收藏。
洛川毛麻繡洛川毛麻繡

黃龍獵鼓

黃龍獵鼓也叫"黃龍鬥獸鑼鼓"。相傳是從黃帝時代流傳至今的民間鑼鼓舞蹈。黃龍縣文化工作者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結合人們原始的生活方式,經過挖掘、整理、編排,完善了鼓舞藝術,把進化藝術歸還自然,創編了現在形式的黃龍獵鼓。
黃龍獵鼓整個表演方陣一般由150至300名男性青年組成,場面氣勢宏大,壯觀威武。表演者面戴"虎、豹、熊、獅"面具,身著象徵性獸衣的鼓手代表兇狠的野獸;披肩長發,頭戴冠冕,手持花桿敲鑼擊鑔的演員代表黃帝部落的先民。表演過程分為"出巡、曾觀、圍獵、慶四個部分。向觀眾生動展現黃帝時代先民們圍獵、狩獵的壯觀場面,展示出在黃土高原上,人類改造自然,不屈不撓的剛勁風骨。
其顯著特點是:粗獷剽悍,深沉豪放,內涵豐富,表演整齊,動作優美。
黃龍縣山高林密,猛獸成群,自古以來,山民們就有狩獵習慣。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人類運用刀、斧、棍、棒、鑼鼓等器具同自然抗爭、與虎狼搏鬥,保護自我,繁衍生息。這種獨特的人文地理因子深深地融進黃龍人的血脈中,表現在他們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
黃龍獵鼓就是產生於這塊神奇土地上的民間舞蹈奇葩。獵鼓流傳於黃龍縣白馬灘一帶,俗名“上廟鼓”,用於祭祀祈雨,是一種原始宗教形式。後經民間文藝學者們的整理,改編為觀代民間舞蹈。鼓舞可分為出巡、獸現、圍獵、慶典四個場景。所以也叫“鬥獸鑼鼓”,開場為五面幡旗,表示虎、豹、熊、獅、狼,後面有花槍、銅器縱隊。演員長髮披肩,頭戴冠冕,赤膊上陣,腰系樹葉圍裙,斜挎虎皮圖案的佩帶?腳穿草鞋。鼓手面戴五獸面具,表演時,模仿各種猛獸的神態及人類鬥獸的動作,維妙維肖,生動傳種。黃龍獵鼓大拙大朴,古色古香,虎嘯龍吟,狼奔豕突,氣勢宏大,鑼鼓轟鳴,吼聲震天,壯觀威武,整個鼓陣粗獷豪放,遒勁雄渾,洋溢著原始野性的灼熱光芒,表現了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生命共存性,寄寓著人類對自身命運的追溯與尋根。“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神教”,在鼓舞壯烈的氛圍中,人們可體味到生命的神聖和輝煌。黃龍獵鼓在1995年陝西西安古文化節上獲編導—等獎、演出二等獎。
黃龍獵鼓黃龍獵鼓

黃陵面花

面花,俗稱花饃,是流傳在黃陵農村的一種民間傳統風俗禮饃。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別致而著稱。
黃陵面花也稱“花供”、“供”、“罐罐”、“油餑餑”、“喜斗子”、“油饃”、“硬碟”、“繭”等名稱,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叫法和說法,在黃陵及其周邊縣區,農曆臘月二十三上“供”家家都要蒸“供”、蒸“棗山”供奉在灶前,敬神祈禱、祈求平安,當地有俗語“臘月二十三送灶爺上青天”、“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平安”就是這么來的;還有一種說法是蒸“供”還願,就是上年喜添子女,因當時的生存條件太差,害怕子女夭折,就借“供”把孩子寄在灶前,祈求子女平安健康,當年又蒸“供”還願;月盡(農曆臘月三十)家家的男人要帶著婦女蒸製的“供”來到祖先的墳墓前,供獻請靈,供獻結束後把“供”掰開一半埋在墳頭,其餘的帶回讓自家的孩子食用,用此來教育孩子不忘祖先恩德賞賜,當天晚上還要將事前蒸製的十個供(有蓮花、菊花、牡丹等帶有吉祥寓意圖案)供在祖先神位之前,予祈承蒙祖先庇佑連年有餘,富貴吉祥;同時過年時還要為孩子蒸老虎饃、兔饃、餛飩(蛇頭魚尾),為老人蒸油饃,油包包,晚上把老虎饃放在窗台,孩子枕頭兩邊、腳底,用來消災避邪,兔寓意孩子機敏靈活,可愛可親;油饃寓意老人健康長壽,全家安康,這種習俗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除此之外,過年的“供”還用來敬天神、地神、土神、鬥神。農曆正月十五元霄節,各村各戶還要蒸製插花供,用竹蓖子,高梁皮等作為主桿,配以綠色紙纏繞,捏制出各色花卉,如牡丹、菊花、蓮花、十二生肖、吉祥動物等花型,插在主桿上,再把主桿插在大圓饃上蒸製出籠便成為插花供,到時還要壘燈山,敬月神,敬風伯雨師、八蚱蟲螂,以祈求風調雨順,無害蟲吃田。
黃陵面花黃陵面花
每逢清明、掃墓祭祀、紀念軒轅黃帝之時,黃陵的農村婦女皆以靈巧的雙手,用手揉、搓、捏、用剪刀、木梳、頂針、竹棍等工具,剪、壓、排、扎製作出形態各異的造型的萬物生靈,再用一些花朵、椒粒、豆子把眼睛一點,並用紅、黃、綠、藍等顏色將枝葉花瓣塗染,組成不同的圖案。然後經過四十分鐘的蒸製,一切對未來美好的祈禱、祝願,全都溶到花饃上。而作為祭祀軒轅黃帝和祖先的供品,則要求面花結構複雜,造型生動,有較高的審美和觀賞價值。祭奠面花以花鳥魚蟲、飛禽飛獸、蔬菜雜果為主,或氣勢雄偉,或雅致優美、無不栩栩如生、精巧傳神。

三才板舞

是由五人分別執三才板、竹板、四頁瓦、瓷碗片、領舞者執霸王鞭,邊擊邊舞兼說唱的一種社火舞蹈形式。伴奏樂隊為鼓吹樂(或絲竹樂),流傳於陝北子洲、清澗、綏德、米脂、延川、子長等縣。
1、伴奏鑼鼓點有四種。伴唱曲目有《樹葉子焦黃》、《三才板打起來》、《先打上出門常安樂》等。
2、角色舞蹈動作有三才扳手的〔上打板〕、〔十字打板〕、〔跳步打板〕、〔翻身打板〕等10種;執鞭舞者有〔手擊鞭〕、〔擊肩鞭〕、〔擊腰鞭〕、〔擊腿鞭〕等8種;執蓮花落舞者,有〔原地打落〕、〔平步打落〕、〔跪步打落〕等8種;執四頁瓦舞者有〔平步擊瓦〕、〔十字步擊瓦〕、〔翻身擊瓦〕等9種。
三才板舞三才板舞

洛川蹩鼓

"蹩"在洛川縣土語中是"蹦跳"的意思,洛川蹩鼓最大的特點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種舞蹈動作。
洛川縣距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帝陵不過百里。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古戰場,迄今尚存戰國魏長城、秦直道、烽火台等遺址。蹩鼓,就是反映古代戰鬥生活的一種民間舞蹈。  洛川蹩鼓表演者一律為男性,均士卒裝扮,頭包戰巾,背插戰旗,腰系戰裙,腿紮裹帶。道具以鼓為主,間以鈸鑼。表演起來,大鼓隆隆,鈸鑼齊鳴,鼓手們東蹦西跳,左沖右撲,如古代士卒拼搏衝殺,給人一種古戰場重現眼前的感覺。
蹩鼓的基本動作有單跳、雙跳、搓步、擰擺等,"雙跳"雙腳同時起跳下落,上身後仰,動作粗獷有力;"單跳"穩健瀟灑大起大落,身姿靈活自如;"搓步"剛建,"擰擺"柔美。蹩鼓的場圖主要有白馬分鬃,蠍子擰尾,單騎撲陣,四壁合圍等。根據表演方式不同,它又可分為大場鼓、小場鼓和過街鼓,以它獨特雋秀、粗獷雄健的舞姿和隆隆鼓聲,猶如一支迴旋在黃土高原上震天動地的狂歡曲。
洛川蹩鼓1982年參加延安地區民間歌舞調演獲表演一等獎。1983年參加中日合拍的大型電視系列片《黃河》演出,84年參加陝西省舉辦的"世界旅遊日"和中日合拍的電影《萬里長城》演出。1985年參加省第二屆藝術節獲特等獎。198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在長沙舉辦的《東方之星》旅遊晚會,同年在雲南昆明參加了全國民間廣場舞蹈調演榮獲金獎。1991年參加瀋陽全國優秀秧歌大賽獲一等獎。1992年參加蘭州首屆絲綢之路藝術節鼓舞大賽獲一等獎;同年參加廣東"特區之園"民間藝術薈萃演出。1994年參加廣東"東方樂?quot;歡樂節演出,同年在深圳民俗文化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商業性演出。1994年組成黃土雄風表演團代表陝西省參加國慶四十五周年慶典。1997年春節參加北京龍潭廟會民間藝術大賽榮獲二等獎,同時應成都世界樂園邀請進行為期半年的商業性演出。1999年赴省參加"千面鑼鼓迎千年"活動及中央電視台《聲震大地》文藝晚會的演出活動。
洛川縣已於1988年成立了蹩鼓藝術協會,會員600多人,表演人數不受限制,少則10多人,多則數百人,廣場、舞台、過街演出均可。
洛川蹩鼓洛川蹩鼓

壺口斗鼓

壺口斗鼓是陝北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湧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這是對壺口瀑布的描寫,也正是壺口斗鼓的寫照。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融合了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
壺口斗鼓壺口斗鼓

四千多年前,黃河洪水泛濫。我國最古老的經書《尚書》中講到大禹治水,《詩經》中也有大禹治水。在那場空前浩劫中,大禹懷抱濟世拯物之心,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堅韌不拔地治理黃河,以至三過家門而不入。傳說他的妻子塗山氏是宜川縣閣樓鄉依錦人,故而當地人尊稱大禹為姑父,至今依錦村還有為大禹修建的姑父廟,而一直守望大禹的塗山氏則化作大山躺在壺口瀑布的岸邊。
《水經注》記載:“禹治水,壺口始”,傳說,大禹在治理黃河時,黃河裡有一條蛟龍興風作浪,大禹奮力擒拿它,人們在黃河岸邊擺起了鼓陣,成千面鑼鼓爭搶著湧向瀑布,他們用氣勢沖天的鼓聲來壓住黃河的怒吼聲,以此來震住黃河的蛟龍,為禹王爺擊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當大禹將蛟龍壓在壺口的十里龍槽中之後,人們擂鼓慶祝勝利。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從此以後,斗鼓就成為壺口民間慶祝成功喜悅的一種形式,流傳至今。
每到農閒季節,各鄉都有自己的廟會,十里八鄉的村民們抬出鑼鼓,歡聚一場。在未見其形時,數十里外早聞斗鼓之聲,如雷貫耳,山鳴谷應。及至近前,則如聞虎嘯獅吼,地動天搖。鼓手頭扎英雄結,胸挎尺六鼓、手持硬木椎;鑔手身披戰士袍,腳踏皂布鞋,手執青銅鑔。雙方列隊相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奏時從擂鼓開始,起伏相間,張弛結合,如同擺開一個接一個的戰陣,前後進退,左右開合。分開時象八卦,雲集陰陽雙合,一忽而狂風捲殘雲,一忽而猛雨打枯葉;聚合時如神龍,凝聚天地威力,一忽而霹靂摧腐朽,一忽而巨浪擊頑石,造成一種刀光劍影的戰場意境。那場面讓千軍辟易、萬馬蕭蕭,實在驚人,也著實感人。
擊鼓會的高潮就是斗鼓。斗鼓不僅要比力氣和耐力,還要比智慧與技巧。一隊鼓手奮勇挑戰,另一隊鼓手立即作出回應,用驚天動地的鼓聲應戰。比賽中鼓動鑔飛,腳下的黃土飛揚,也合著鼓的節奏上下翻飛。塵土漫處,只聞鼓聲激,不見擊鼓人,空氣似乎也燃燒了起來,人影飄搖,驚心動魄。觀眾圍在鼓手的周邊,呼嚎吶喊,以至面紅耳赤、聲嘶力竭。斗鼓中曾經出現過一方鑔劃破對方鼓的事,可見其激烈。最後,斗鼓在一方取勝的歡快氣氛里結束。
壺口斗鼓使用的樂器不多,只有鼓、鑼、鑔三件,卻能打出大自然的風雨雷電,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打擊技巧的變化有正擊、輕擊、邊擊、邦擊;鑔有擦擊、拋擊、悶擊、平擊;每種擊法還可細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幾十種。傳統配置比例是一鼓對一鑔。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揮,鑼主奏,群鑔齊鳴,眾鼓爭威,上百面鼓,成百付鑔,共鳴齊奏時,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大禹征服蛟龍的威風。
表演時,表演者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衝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鑔手有“雙人對鑔”、“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裡變成刀槍劍,演奏者則成為將校卒,威武雄壯,“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鑔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帶裝飾,整個場面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酣暢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二00五年,壺口斗鼓全面推出,在延安、西安等多次演出,引起轟動。八月,中組部長賀國強、陝西省委書記李建功國、延安市委書記王俠在壺口瀑布旁邊觀看了壺口斗鼓,非常高興。
壺口斗鼓具有黃土高原質樸俊美的風情和黃河壺口豪邁奔放的風骨。既有陝北文化的醇厚,又有關中文化的酣美;它結合了陝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晉南威風風鑼鼓文化的的精細,是秦文化和晉文化的精妙結合,它特有的藝術形式使它以全新的面貌成為陝北鼓林的姣姣者。黃河雄風天下揚,壺口斗鼓的雄壯氣概將給世人帶來的耳目一新的視覺享受和揚眉吐氣的感覺盛宴。

黃陵木刻

黃陵木刻在繼承木刻藝術的基礎上,開拓創新木刻藝術的新工藝,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使木刻藝術煥發生機,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藝術性和收藏價值。
黃陵木刻黃陵木刻

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原名花鼓。歷史悠久,以宋代以後在宜川黃河沿岸一帶盛行,逐年演變流傳,逢年過節,進行花鼓表演,民國時期,多為山西人扮演。建國後在原花鼓表演基礎上不斷加工改進,提高很快,在宜川城鄉廣為流傳和發展,像劉世華、吳明盛等毫藝人,很有聲望;後起之秀層出不窮,鼓手遍及全縣。到80年代經改進,胸鼓曾多次參加省、地文藝演出,榮獲嘉獎。  胸鼓表演以它矯捷剛勁,瀟灑爽朗,節奏明快,清脆奔放的風格獨樹一幟。它既能登台表演,又宜街頭廣場演出,人數可多可少,男女皆有。舞者扮相別具一格,男女各穿不同服色,頭扎英雄巾,佩戴武士櫻,胸打英雄結,身背英雄花,腰系彩色綢,手腕緊袖口,下腿紮裹纏,腳穿登雲鞋,形似鶴勢螂形,玉貌丹唇,英俊威武。表演中花樣繁多,最早由男女兩人對舞,一人敲小鑼,一人打小鼓;有的由一男擊鼓,4~8個女鼓手執金錢棍,彩綢花扇圍繞男鼓邊敲邊舞,有的鼓手一人身背多鼓,運用跑圓場,套八字,十字交叉,雙打、連環打、圍腰打,在扁擔上打叫朝天一柱香,倒掛金鐘。主要動作者前弓後箭,軟腰,合腿,踢腿,轉身等,旁有酥鉸戲助興。
到80年代,經過加工提高,發展很快。在宜川城鄉廣為流傳,鼓手遍及全縣,隊伍龐大,男女鼓手各半,旁設打擊樂隊,運用秧歌步、跑跳步進行隊形圖案變化。主要有:雙龍擺尾、金蛇擺陣、雪花飄飄、葵花向陽、四柱撐角、荷花怒放、天橋、人山等,主要動作有左右弓箭步、上打下打和平打,充分體現出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表演時,男女鼓手左手握硬木槌,右手持牛皮軟槌,打起來花而不亂,清脆有力,舞姿優美矯健。整個表演氣勢磅礴,絢麗多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自1991年春節期間本縣首次組織了250餘人的大型胸鼓表演團赴延安地區表演比賽,一舉獲得特等獎後,到1994年每年都組織有胸鼓表演隊外出活動。1991年8月應陝西省政府邀請,由250人組成的胸鼓表演隊參加“陝西省第九屆運動會”開幕式,隨後參加了臨潼市首屆“石榴節”表演活動。9月,本縣胸鼓參加陝西省文化廳組織的延安武鼓表演團,赴瀋陽市參加了首屆“中國瀋陽秧歌節”優秀秧歌大賽,獲得優勝大獎。張明雄獲得個人表演獎。1992年奉縣胸鼓隊參加了中央、上海、陝西人民廣播電台和延安電視台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發表50周年大型慶典活動,並向全國現場直播;9月,參加了在蘭州市舉辦的首屆“中國絲綢之路節”及鼓舞邀請賽,又獲優勝大獎。1993年本縣胸鼓隊赴深圳市“錦銹中華”及中國民俗文化村進行了三個月的表演活動。1994年本縣胸鼓隊赴北京市參加了十月一日國慶節大型慶典活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
宜川胸鼓宜川胸鼓

黃陵抬鼓

黃陵抬鼓也稱"龍鼓",是具有鼓樂和鼓舞兩種風格特點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是黃陵祭祀活動和秧歌社火中常用的大型打擊樂。抬鼓鼓面直徑約80cm,最大直徑約150cm,鼓身40─120cm不等,表演時由兩人同抬同打,兩人抬一人打,4─16人抬3人打三種形式,一經擂動,氣勢磅礴,有排山倒海之勢。  黃陵抬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通過文化工作者多年挖掘、蒐集、整理、加工,逐步趨於成熟,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其表演陣容龐大,人數可達200多人,有大抬鼓(指揮鼓)一面,中抬鼓4面,小抬鼓32面,大釵64幅,馬鑼16幅,鼓旗(龍旗)4面,指揮一人。自1996年以來,黃陵抬鼓曾在1997年由省文化廳組織舉辦的清明節大型文藝演出《錦秀中華》中嶄露頭角;同年6月20日在省委宣傳部組織舉辦的電視晚會"同一條根"中展示風采;10月24日在全國24個城市電視台聯歡晚會中得到認可;並先後多次參加延安市全市鑼鼓、秧歌匯演及一年一度的清明、重陽祭祖活動。1999年12月31日又參加了“千面鑼鼓迎千禧”大型表演。
黃陵抬鼓黃陵抬鼓

陝北道情

陝北道情源於唐代。其曲以《承天》、《九真》等道曲為基準,唱詞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思想。隨著道教的衰落,道教故事漸為民間故事、神話、傳奇、小說所取代,擴大了道情的題材。陝北道情的表演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也有隻唱不說的。形式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它有音樂聲腔,既吸收了陝北民歌、小調的音樂旋律,又吸收了陝北說書的音樂節奏,至今仍保留著陝北說書"平調"的調式。它的唱腔分老調與新調。舊社會百姓受欺壓,唱出的調低沉、憂傷、委婉、緩慢、無限悲痛與思念,這些調多為C調。邊區政府成立後,窮人翻身當家作主,唱出的調變得熱烈、激昂、明朗、歡快,這些調多為G調。同時,它也受晉劇、秦腔影響,在行頭、叫板、道白的腔調上基本一樣。道情曲牌可分絲弦曲牌和嗩吶曲牌兩大類共百餘首。前者與板鼓、小鑔、小鑼等配合使用,後者與堂鼓、大鑔、大鑼配合使用。陝北道情在延安及延安以北幾個縣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以子長、延川兩縣老百姓最為喜愛。一些作者對道情大膽進行改革嘗試,收到良好效果。
陝北道情陝北道情

延川木刻

木刻,中國木刻版畫,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黨中央在延安時期,以古元等為代表的老一代版畫家,充分發揮木刻短小精悍,易於掌握,便於戰鬥的特點,配合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鬥爭,立下不朽的功績。  延安一代青年木刻工作繼承老一輩版畫家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和借鑑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遺產,創作了一批具有強烈地方特色和濃郁生活氣息的版畫作品,延川縣文聯秘書長、青年版畫家劉宏祥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劉宏祥,男,生於1970年7月29日,陝西省延川縣人,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陝西省版畫藝委會委員,延安市美協理事,延川美協秘書長。劉宏祥同志作品的最大特點是抓住自己熟悉的農村生活中的典型加以提煉,然後進入創作。每幅作品都充滿了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親切感人,同時吸收民間剪紙、布堆畫、石刻等姐妹藝術中的營養,刀法大膽,黑白強烈,粗獷有力,得到美術界的廣泛注意,被譽"延安青年木刻"的繼承人。作品多次在全國大型展覽中獲金、銀、銅獎,有三十多幅作品被法國友人及國內外知名人士收藏。一百餘幅作品發表在國內外報刊雜誌上,名字及業績收入《世界優秀人才大典》、《國際文化藝術人才典》等多部辭典中。
延川木刻延川木刻

志丹刺繡

刺繡為我國古老民族手工藝術之一,文獻記載創於虞舜,考古出土遺物發現僅到商周。原始刺繡用途,本為裝飾衣服以表徵地位尊卑,具有政治輔助工具的作用;後來始逐漸擴充為美化生活的裝飾物,並且普及民間。至於刺繡具備的藝術性,隨著發展階段變化,呈現不同的特色。  刺繡在陝北流傳較早,遍及陝北,以志丹金丁鎮為中心的刺繡基地正在向產業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主要形式有鞋墊、枕頭頂、針扎、布動物、荷包、錢夾、馬褂等。近幾年,以康文蓮為代表的一大批農村婦女,通過在勞動中摸索體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刺繡水平不斷提高,很受外地及國際友人的喜愛,被他們視為珍品。其作品主要特點是構思新穎,設計巧妙,布局合理,獨具匠心,美觀大方,精細繁瑣,反映了農村婦女淳樸、善良、厚道的傳統美德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和精湛的刺繡工藝。
志丹刺繡志丹刺繡

延川大秧歌

延川大秧歌又稱二人場子、四人場子、八八場子、十六場子、三十二人場子等場子秧歌。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傘頭,傘頭起領唱和領舞的作用,而跟著傘頭走的其他演員,主要是盡情地扭,誰扭的動作幅度大,體態靈活,誰就能博得滿堂喝彩。秧歌隊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驢、跑竹馬、蠻婆蠻漢等。尤其是蠻婆蠻漢的表演,重在一個“蠻”字,要蠻得滑稽,蠻得變態,蠻得可親,普得可愛,他們詼諧鳳趣,維妙維肖,把秧歌的歡慶氣氛推向高潮。  延川大秧歌是陝北民間舞蹈的傑出代表,它和黃陵、洛川老秧歌構成延安各具特色的兩大民間秧歌。它情緒飽滿,氣氛熱烈,動作千姿百態,均圖豐富多彩。多次參加省、市大型廣場、舞台演出,多次獲得省、市獎勵。其特點是:感情純樸而真,式獷悍而富有藝術性,樸實而賦有幽默感;形式優美,內容豐富,感情真實。
延川大秧歌延川大秧歌

延長漢畫像石

延長漢畫像石,又稱延長石刻畫,是延長縣民間藝術百花園裡的一枝奇葩,是古老的黃河文化沉澱的結晶。因其作品秉承漢畫像石的藝術風格,具有漢畫像石的風骨而得名,拙中見朴、朴中納繡、推陳出新、渾然天成為其主要藝術特色。作者大多是民間會石匠手藝的農民,作品刀法嫻熟,線條流暢,若行雲流水,不留匠氣,具有金石味。畫面通過黑白對比,空間造型,動態處理,尺之間,盡顯風俗民情,人間萬象。1986年挖掘整理出數幅作品在陝西省美術家畫廊展出後,得到國內外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同年經專家推薦參加了法國巴黎世界民間藝術博覽會,受到了國外朋友的青睞。
延安民間藝術

安塞剪紙

剪紙,安塞人稱窗花。歷史悠久。代代相沿,民俗文化積澱很深,傳統花樣仍為“古時花”。安塞民俗給兒子定親問媳婦有“不問人瞎好,只要手兒巧”的說法。民歌《迎親歌》道:“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鉸的”。冒者,隨意也。實際上安塞女子剪紙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安塞剪紙個性強烈,感情真摯,寓意深長。境內四條川道,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沿河灣的杏子河川以白鳳蘭、王占蘭為代表,剪紙造型簡單,意境概括,風格純樸;高橋、磚窯灣的西河川,以曹佃祥、常振芳為代表,剪紙外形簡練古樸,因而內部裝飾繁麗,多採用線面結合的手法;化子坪的延河川以胡風蓮、餘步英為代表,剪紙裝飾多以抽象的紋理造型,寓意含蓄;郝家坪至王家灣的坪橋川,剪紙形補古樸,以塊為主,和石刻山像的造型頗為近似,古香古色,另外與靖邊相鄰的鄉鎮,形象較寫實,剪法工細纖巧,類三邊風格。
安塞剪紙,在內部裝飾上,以隨意裝飾和意象裝飾為主,有時用意象和具象裝飾相結合,一般常用的裝飾紋樣有鋸齒紋、月牙紋、紡錘紋、菱形紋以及雲勾、萬字、富貴、磚包城等。剪法上分雙鉸、單鉸和零鉸。雙鉸,即折鉸,剪一些對稱圖案和局部對稱紋飾;單鉸,凡不能對稱剪的形象,就用單鉸。雙鉸和單鉸相結合,是安塞剪紙的傳統鉸法。零鉸,是將一幅剪紙局部形象分開單獨剪出,然後在紙上拼成完整的圖案。剪紙作者多不畫草稿,而是大刀闊斧,剪隨心走,信手剪來。安塞剪紙寄情寓意,頗有講究。白鳳蓮說:“古年人剪花都有講究,有故事,不能瞎鉸。”她剪的坐帳花《石榴佛手》意為“九石榴,一佛手,守定娘再不走。”高文蓮剪的《喜花》蝶(方言音為扇兒)魚相戲,“蝶蝶魚魚,兒女纏纏”,是兒女多的意思。高如蘭剪的《娃娃坐蓮花》,有“娃娃坐蓮花,兩口子好緣法”之說。
安塞剪紙按套用和內容分四類。第一類,春節用於美化環境。春節是安塞婦女顯示技藝的最佳時節,不少家戶住室就成了剪紙展覽室,剪紙內容多為吉祥如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保平安、鎮邪惡的老虎、獅子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第二類,用於嫁娶時裝飾洞房,剪紙最有講究。寓意最深、最有趣的是窗子中間間的“喜花”和窯頂的坐帳花。“蛇盤兔,必定富”。十二屬相,蛇又稱小龍,龍為陽,男性,兔為陰,女性,是男女婚配之意。曹佃祥的《騎豬娃娃》,娃娃一手舉鳥(陽),一手舉蠍(陰);豬則寓意多子多福。第三類,用於宗教禮儀活動的裝飾。過年都要給神龕上剪個門帘貼上。圖案內容上,常用的貫錢、福連萬字、雲頭、雞、魚、豬、灶狗等。還有門補、鎮宅老虎等。第四類,用於製作刺繡、布玩具的底樣,同樣是一幅獨立的剪紙藝術品,常見的有枕花樣、鞋花樣、針扎樣、裹肚花樣等。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安塞剪紙已開始從傳統用途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立的民間藝術品,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眯,被譽為“群芳母親”,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稱。通過對大量民間剪紙的整理和製作,已有1000多幅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戶央美術學院等館收藏,《延安人民的懷念》大型現代剪紙,被毛主席紀念堂永久收藏。許多國外人士紛紛購買收藏,人稱“具有生命力的陝北高原山菊花”。1993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1985年冬,曹佃祥、白風蘭胡鳳蓮、高金愛應邀到中央美術學院教學表演,1982年法中友協邀請李秀芳赴法訪問。她在法國雷恩市國際博覽會上的表演,令法國市長驚訝不已,拿出她的剪刀反覆觀看,看是不是裝了電子計算機。人們排起長隊購買她的作品。1995年,曹佃祥被文化部授予民間藝術大師的稱號。90年代後,安塞剪紙的題材也有了重大發展。它開始從傳統走向現代,特別是以革命聖地及領袖人物為素材的剪紙等藝術品,為延安旅遊業增添了新的觀賞內容。
安塞剪紙安塞剪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