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藝軒劇裝店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天橋北里6單元18號,於為各大中小團體、劇組及個人定製製作戲曲、曲藝服裝、鞋帽、道具。由著名盔頭製作藝人“盔頭劉”劉森溥老人及其家人所創辦,其手工製作工藝在相關領域享有盛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森溥
- 別名:“盔頭”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25年
- 職業:傳統手藝製作
- 主要成就:1955年成立北京市盔頭社
- 出生地:北京
經營內容,盔頭製作,一 製作帽胎,二 噴花紋,三 足花紋,四 拼花紋,五 掐絲,六 貼花紋,七 合里子,八 刷紅土子,九 瀝粉,十 刷清漆,十一 貼金,十二 走金,十三 點綢,十四 承裝,發展史,盔頭行當,學成手藝,大顯身手,影視帶火,盔頭傳說,盔頭的由來,製作工序,盔頭的品類,
經營內容
- 戲曲演出男裝,女裝,盔帽,頭面
- 盔帽,頭面,化妝品
- 靴鞋。其他
盔頭製作
手工製作一頂盔頭,需要十餘步驟的加工與打磨,因此,每一件盔頭成品,都灌輸著春藝軒劇裝店的心血與努力。
一 製作帽胎
過去打袼褙的材料是元書紙,將十張元書紙用糨子粘在一起,貼在牆上繃平整,晾乾後起下即可。現在很難買到元書紙,所以用草板紙替代。僅有紙還不夠,盔頭的某些部分還需用鐵紗網,這樣才能硬挺,不易變形
二 噴花紋
將需要的花紋噴在袼褙之上
三 足花紋
把兩層袼褙放在蠟板上,用刻刀切下花紋,一層貼面兒上,一層貼在里子上
四 拼花紋
一個盔頭由多種不同的花紋組成,所以要把足下的各種花紋分類備用
五 掐絲
將鏤空的花紋邊緣不整齊的地方用鐵絲貼齊,以露出花紋
六 貼花紋
把掐絲花紋貼在帽胎的面兒上
七 合里子
在里子上將另一份花紋和面兒上的掐絲花紋對齊貼好,用蘸濕的木錘砸,使得紗網嵌進里子上的花紋里
八 刷紅土子
將紅土子(用赤鐵礦研細而成一種顏料)加膠,調成糊狀刷在里子上
九 瀝粉
將白土子(一種白色疏鬆石灰岩)和膠混合,按照掐絲的走向勾畫,使圖案產生凹凸感,更加立體
十 刷清漆
在紙板上刷上清漆使之光澤,並起到增加厚度和黏合的作用。清漆的乾濕必須適度,才能利於接下來的製作
十一 貼金
清漆九成乾時,將金色或銀色的鋁箔粘在紙胎上,盔帽便有了最基本的底色
十二 走金
整理帽胎,去除上面多餘的箔
十三 點綢
將藍色的綢子裁成花紋的形狀,拿小刷子把乳膠刷於圖案中凹進去的部分,再貼粘上裁好的綢子。過去這個步驟叫做“點翠”,把翠鳥肚子上藍色的羽毛粘在帽胎的花紋上。後來翠鳥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不能隨便捕殺,點翠用的原材料也就斷了檔。老師傅們便想出用藍色的綢子代替翠鳥的羽毛,這門工藝也改名叫“點綢”
十四 承裝
將做好的各種紋樣組裝成一體,形成整個盔頭的架構,再裝上珠須、絨球、穗子、翎子等附屬檔案
發展史
劉森溥,1925年生於北京通州。1940年“三義永戲裝店”學徒。1949年加入師兄李德林的盔頭作坊,1955年成立北京市盔頭社。1966年,改行進北京無線電元件三廠做炊事員。
1978年在北京戲劇服務公司工作。1984年與師兄李德林、師弟李敬先共同創辦“北京市盔頭戲裝影視門市部”。
盔頭行當
子早當家,在唯讀過幾年私塾之後,14歲的他便踏上了自己的謀生之路。那時聽人說從商好,有錢花,他便到大柵欄“一品齋”鞋店當了店員。然而,因受不了天天“罰站”(站櫃檯)的規矩,不到一年便辭了。後來,經戲裝製作藝人舅父的推薦,到“三義永戲裝店”乾起了學徒。
自此,從15歲開始,一個未成年的毛孩子踏進盔頭行當這個門檻,直到如今的白髮蒼蒼古稀之年,劉老就再沒有離開過這個讓他魂系夢繞的行業。
“三義永戲裝店”位於北京宣武區煤市街,在當時的京劇興盛時期,是北京經營戲曲服裝道具只此一家的獨門店,各京劇社、團,各名角,如尚小雲、馬連良、譚富英、金少山、程硯秋、梅蘭芳等紛紛到店定做或租賃盔頭、戲裝,生意很是紅火。
劉老除學徒之外,還負責為劇團送盔頭、服裝,常去劇場送活兒、取活兒,送取之間恰是劇場演出的時間,而對他來說卻是個空當,於是他便經常找個空位置看起戲來。讓他高興的是,這個差事與鞋店比較起來,真是不知強了多少倍,既能坐,又能看不花錢的戲,來回還能坐洋車,這樣的美事讓他從內心感到高興。
幾年的耳濡目染,使劉老對京戲產生了感情,雖然年紀小,還看不太明白劇情,但他從他所處的戲裝店的角度來看,則注意觀察哪個演員戴的盔頭、穿的戲裝是自己送來的,看起來備感親切,也使他從中發現戲裝與京戲之間的關係,演員與戲裝行業的密不可分。好花還需綠葉配,名角再棒也離不開行頭。此時的他,終於覺得選對了工作,進了個有意思的行當,願意一心一意好好乾下去。
這應該就是盔頭行當與劉老的緣分了。
學成手藝
在“三義永戲裝店”學徒的四年中,正如劉老所說,頭兩年就是給師傅一家幹活,洗衣、做飯、挑水,甚至清潔便壺,樣樣都得乾,正經手藝活兒卻連邊兒都摸不著。後兩年才開始做點零碎活兒,但對盔頭的製作手藝,師傅從來不給徒弟們系統地講,加上“留絕招兒”的手藝舊觀念,想學點師傅的“乾貨兒”不容易,只能自己動腦子,留心多看、多聽、偷著學。因此,儘管學徒四年,收穫卻極其有限,用劉老的話講,實際上只是“混日子,落了個管吃管住”。
從“三義永”出師後,受師兄李德林之約,劉老去了他的私人盔頭作坊幫忙。這個地方專業性強了許多,加上李德林與戲劇名角的廣泛接觸,業務多,遇到問題還可以兩人一起切磋解決。在此幾年中,既可以掙得生活費,又可以通過作坊的實際操作來不斷提高盔頭製作技藝,劉老很快就掌握了盔頭製作的幾十道工序,為後來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北京的手工業逐步走上了正軌,戲裝行業成立了“北京市盔頭社”,這是一個比較正式的行業組織,因此匯集了眾多行家裡手,使得這個行業的整體技術不斷得到提高。而且,在此期間,因為手藝製作由個體轉入了集體,從規模到業務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盔頭製作行業開始有了比較細的分工。當時,劉老就被分配負責製作頭一道制胎的關鍵工序。幾年後又調到特技組專門承接名角及大劇團的定活兒。這時的活兒多、壓力大,恰恰為他提供了業務鍛鍊的大好機會,使得他的盔頭製作手藝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大顯身手
然而,正當盔頭行業日益興旺的時候,一場浩劫自1966年開始,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京劇也未逃厄運,與京劇關聯緊密的戲曲服裝行業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株連,被迫停業,大量的有傳承價
值的戲曲盔頭資料遭到了破壞或損失。劉老也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迫改行到無線電元件三廠食堂當了炊事員。一時間裡,失去了鐘愛半生的盔頭行當,他滿懷著手藝失落的痛惜與懊喪,與盔頭製作手藝一別10年。
值得慶幸的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一股強勁的改革開放之風在中華大地吹起,國家百業待興,作為國粹的京劇藝術也迎來了百花盛開的大好局面。隨之,戲曲服裝行業也應運重興了。
這時,國家開始允許並鼓勵發展個體業。劉老與師兄李德林及師弟李敬先一起以投股的形式創辦了“北京市盔頭戲裝影視門市部”,並在北京郊區的昌平東小口單家村開辦了附屬加工廠。此舉堪為重新創業,對於一位已經年逾古稀的老人來說尤其難能可貴。正是這個大膽的、開拓式的大決定帶來的大改變,為劉老搭起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也最終讓他這名多年來只在幕後的演員大顯身手了。
門市部位於崇文區西草市街11號(修註:現已搬遷至宣武區天橋北里6號樓18號底商),經記者多次拜訪、拍攝劉老就是在此處。這條街可以說是北京名符其實的戲具一條街了,從南到北經營戲曲服裝道具的店鋪近20家,然而,打出“盔頭”招牌的劉老卻是“獨此一家”。用他的話說,行業認名,人名就是名片、名牌,誰都知道京城有個盔頭劉。近些年來戲曲、影視文化業的日益發展,劉老的盔頭生意顯得格外紅火,天天顧客盈門,購買的、定做的、修理的,往來不斷,絡繹不絕。據劉老講,除了北京本地的一些京劇團、院、戲校外,還有上海、天津、哈爾濱、遼寧、山東以及香港、台灣等地,甚至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的華人京戲愛好者來人來函定做。真正是,一頂花盔頭,情系海內外。
影視帶火
在當今時代大變革的廣闊背景下,中國的傳統文化事業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拓展著。尤其是近些年來影視業的迅速發展,為戲曲行業提供了走向社會大眾的機會,同時也給戲曲服裝行當提出了不少的新題、難題。
過去的京戲盔頭對劉老來說早已經是輕車熟路,只要劇團提出要演哪出戲,是什麼角色戴,他們就按照演員本身的頭圍尺寸做就是了,而盔頭的樣式都是一定的,從來就沒有變化。可在古裝影視劇大量充斥著家庭、劇場的今天,對盔頭的需求量大,而且提出新的樣式的要求,已經遠遠超出了京劇的範圍。這裡既有不同朝代的古裝戲,也有現代題材的新戲,服裝要求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劉老介紹說,這十幾年來,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組前來定做盔頭以及道具的少說也有上百家,訂貨上千件。香港已故著名導演李翰祥拍攝電影《火燒圓明園》之前,就親自來與劉老談對盔頭製作的具體要求,對那批盔頭交活兒時的成品驗收,李導表示了滿意。海政文工團《鄭和下西洋》劇組也來定做過盔頭,對最後的活兒也同樣叫好。
而《水滸傳》劇組來定做的一批古代士兵在戰場上戴的盔頭,要求既要輕,又要有古鐵、銅效果。這樣的定活兒在門市里還是頭一回。經師傅們仔細琢磨、推敲後,他們決定在絲網胎上糊紙,分別用金、銀粉打上底色,乾透後再對表層進行打磨處理,使其產生古鐵、銅質感。交活兒時,劇組負責人驚嘆說:亂真!
今天,白髮蒼蒼的劉森溥老人已是80高齡,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尚未有“退休”二字,依然堅持一天不落地到店裡上班,甚至病了也捨不得在家休息。他唯一牽掛的是如同他的生命一樣的盔頭。他最大的願望是有人接班,讓盔頭製作藝術伴隨著國粹,一代代不走樣地延續下去。為此,劉老曾向來訪的記者呼籲“渴望收徒弟”!
同樣為此,劉老還趁他40歲的小兒子工作變動之際,順便把他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讓他緊隨其左右,給他親傳親授,以完成自己的手藝傳承意願。
盔頭傳說
傳統戲曲劇中人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大體分冠、盔、巾、帽 4類。冠,多為帝王、貴族的禮帽;盔,為武職人員所戴;巾,多為軟體,屬於便服;帽類最雜,自皇帽至草帽,有硬有軟,名目繁多。但這種分類是相對的,不少冠帽有不同的叫法,如紫金冠也叫太子盔。除以上4類外,還有各種大小附屬檔案,如額子、駙馬套翅、翎子、狐尾、面牌、茨菇葉、鏟刀頭等,多與盔頭配合戴用,有的也可以單用。盔頭的製作,軟體多為緞製品,有花有素;硬體除紗帽、相貂外,多以紙版、鐵紗做成硬胎,分前後兩扇,飾以金、銀、翠羽(或貼藍綢)、珠子、絨球等。它們與戲衣一樣注重裝飾,但其裝飾的繁簡,時有變化,各劇種之間也互有異同。據有經驗的盔頭藝人講,傳統的盔頭,包括各種大小附屬檔案,約有 300 種。
盔頭的由來
要弄明白盔頭這個詞,還得從盔字說起。據詞典解釋,盔是“作戰或勞動時用來保護頭部的金屬帽子”。“盔甲”,“古代作戰時的服裝。盔戴在頭上,甲穿在身上。《辭海》第4544頁對盔頭的解釋為:“中國傳統戲曲中人物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主要指帥盔、草王盔、夫子盔、紫金冠盔、平天冠盔、王帽等硬制冠帽,也包括鴨尾巾、員外巾等軟質巾。注重裝飾性,常綴有珠花、絨球、絲絛、雉尾等。”
據岳微的《戲曲盔頭研究》一文稱,作為戲曲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盔頭的產生與戲曲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宋代,戲曲服裝與生活並無大異,演員表演時頭上多戴巾幘。直至元代,“行頭”一詞才出現(行頭,戲曲角色所穿戴服裝的統稱。包括盔帽、蟒、靠、褶、披、靴等),明代末年衣箱基本確立,到了清代,戲曲服飾發展到了一個高峰。京劇的誕生與發展為戲曲服飾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造型與圖案變得更加豐富。加之清代宮廷的重視與支持,戲曲服飾日益繁華與全面。民國時期,“四大名旦”率先引領中國傳統戲服的改革之路,使戲曲舞台更加豐富多彩。此間,戲曲服飾行業應運而生,北京有了“德聚盔頭店”、“三義永戲裝店”,並湧現出李春、李永平等知名戲衣、盔技師。
製作工序
按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實際套用來劃分,盔頭可分為冠、盔、帽、巾四大類。按製作工藝與使用材料來分,可分為硬胎與軟胎。巾帽與盔帽的製作方法不同。巾帽的製作大體分為裁剪、繪製花樣、刺繡、縫合 4道工序。盔帽的製作有剪樣、制坯、拉花、瀝粉(即用石灰調成糊狀,裝入圓錐形袋中,通過尖端的小孔,在盔帽上擠成花紋,乾後塗色或敷金粉,成為凸起的花紋)、點翠(即用翠鳥的羽毛貼在帽子上作裝飾)、裝配等工序。
盔頭的品類
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北京特色
老北京人喜歡聽戲,是因為他們從京劇的唱腔、念白、一招一式和華麗的戲裝里能有一種美的享受。而盔頭之美則更招人喜歡。有人這樣描述:“小小盔頭一點紅,浸透心中不捨情,點點盔上紋樣色,盡顯人間美之評。” 與具有“盔頭劉”美稱的劉森溥老藝人接觸中,更感受到了蘊藏在盔頭製作中的深深的文化內涵。
盔頭京劇行頭
稍有一點戲劇常識的人都知道,戲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一套特有的 “行頭”,傳統戲劇的舞台布景和道具極為簡單,只有必不可少的一桌二椅,而京劇演員的“行頭”卻繁之又繁,什麼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頭箱、旗包箱,外加梳頭桌,號稱“五箱一桌”。在本文中,我專門說說這盔頭箱裡的盔頭。“盔”是仿照古代戰將所戴的頭盔樣式並加以誇張美化而形成的,從外形上可分為冠,帽,盔,巾。從工藝上又分為“硬盔”和“軟盔”,行內的師傅管這叫“硬胎”和“軟胎”。
硬胎盔頭
硬胎是以紙板、鐵絲、鐵紗、絲綢、膠為主要原料,足活、掐絲、立粉、貼金、點綢、承裝等幾個步驟之後才製作完成,前面說到的冠、盔和部分帽都屬於這一類。這裡的“足活”就是把畫好紋樣的紙板放在自製的臘墩上,刻刀沿著畫線走,我想這就是“足活”一詞的由來吧。劉森溥師傅饒有興致地為我們詳細講述了自製臘墩的全過程。軟胎則以絲綢、繡緞、毛氈等為原料,經過疊胎、瞞活、沿口等工序做成,一些軟帽和一些盔帽兩側垂下的巾都採用這種工藝。但是一件完整的盔頭製作僅這些還不算製作完成,它上面還要有絨球、珠須、裝飾用的花朵紋樣,兩邊垂下的流蘇等等。在盔頭劉的小店裡,劉師傅展示了一頂“昭君盔”,這是尚派戲昭君出塞里的樣式,其主體是在硬胎上用點藍的鳳樣紋飾配上白色珠須組成,一眼望去已經相當華麗了,再為它裝上兩支紅色絨球和兩條白色狐尾掛耳,立即讓人聯想到舞台上王昭君那楚楚動人的扮相。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還有一項太子盔,銀底點藍綢,立銀粉,裝有11顆粉色絨球,再配上紅珠粉穗的流蘇,顯現出楊宗保年少威武的舞台形象。紗帽。
在帽子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紗帽,因它是古代官員戴的一種帽子,通常是黑色,咱老百姓就給起了個“烏紗帽”的名字。紗帽的帽身背後下端,左右對稱平插一對帽翅,像左右平伸的兩支腳,叫紗帽翅,學名叫作“展”,這是區分角色最明顯特徵,它分為方翅、圓翅、尖翅、桃形翅四種,通過翅尖的“插銷”插到帽子後面的“管子”中。有一種相紗,也就是丞相戴的帽子,兩旁的翅子有一尺多長,一寸來寬,翅的尾巴略為向上翅起,原來是兩根黑漆的平板。但在劉師傅這裡,我們看到的是改良的相紗,翅的頂端鑲著一顆珠子,翅身上還配有龍飾,這被行內稱為“改良相紗”。
手工藝術
在“盔頭劉”小小的店鋪里,能讓人感受到老一輩留下來的“手藝美”,以及老藝人一定要留住這份手藝的“境界美”,正如一位記者給劉森溥老藝人的一幀條幅中所寫到的:“年少學藝三義水,盔頭結下不解情。舞台幕後一名角,京戲之中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