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繡,江蘇無錫地區刺繡的簡稱。無錫臨近蘇州,地處錦繡江南、太湖之濱,風光秀麗、人文薈萃,自古就是魚米水鄉,是江蘇刺繡的重要產地之一。錫繡早在明朝中葉就作為貢品上奉朝廷,清末民初時則有“不唯國人知之,薄海內外,靡不知之焉”一說。曾一度名比蘇繡,當時曾有人指出:錫繡“實比汀繡,蘇繡為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繡
- 全稱:江蘇無錫地區刺繡
- 地區:江蘇無錫
- 美譽:實比汀繡,蘇繡為優
歷史,發展,比較蘇繡,特點,文化遺產,錫繡名家,李佩黻,華璂,華慧貞,趙紅育,吳鳴文,獲獎情況,
歷史
錫繡最早見於漢代劉向《說苑》所述:“晉平公使叔向聘吳,吳人飾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繡衣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這段話記載的是:“晉平公派遣使節叔向來吳國訪問,叔向由吳國返回山西時,吳國人用裝飾富麗的花舫為他送行,在船的兩舷,各有五百名送行者,有的穿著刺繡服裝,有的穿著錦緞和毛皮的服裝。晉平公在位時限為公元前557——前532年,而吳王闔閭徙都蘇州為公元前514年,由此可知,這段史料所記載的還是吳國設都於無錫梅里時的事,這說明早在公元前6世紀,無錫地區就已經流行著刺繡技藝。
又據無錫《金匱縣誌》記載:“堆沙刺繡茲明尤仲驥妻子余氏所制“早寡保孤、創製堆刺紗繡,此業自給、巧奪天工,曾以充貢,邑人鹹仿其法。”可見當時無錫一帶的繡技盛況。另外“回文彩繡錦(俗稱戳紗繡)”也是當時極有名的工藝品。它採用大折技花紋樣,運用挑花繡法,也有把整朵花樣綴成方勝格子,形成四方連續。在技法上高度發揮圖案藝術的裝飾性,顯得格外巧妙。還有流行於民間的“挑花繡”,這種繡品在一定部位作方、園、菱、放射等單一意匠圖案,或綴成二方連續為帶樣延展、或綴成四方連續為整幅延展,製作方法是先在料子上用粉線劃一個大概結構,然後在既定的部位中運針,優秀的作品全憑作者心細手巧和豐富的想像力。配色有大紅大綠的,也由單純素樸的,各見長處。挑花繡後來逐漸被更為簡易的“列針繡”取代,刺繡花樣一般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圖案,如“吉祥如意”、“鳳穿牡丹”、“雙龍戲珠”等最為常見,當時的刺繡主要以家庭“女紅”的形式存在,品種有鞋頭、枕套、帳幔、椅墊、香包、鏡袱等等。
發展
錫繡早在200多年前即很有名,史志最早記載出現於明代中期。當時盛行的為“十字挑花”和“堆疊紗刺繡”。長時期中,錫繡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圖案裝飾為主。清朝嘉慶、道光年間(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江南著名刺繡藝術家丁佩曾寓居無錫,她在無錫生活其間,身居閨閣,長期從事刺繡創作和研究,並利用“繡余清暇”之時不斷總結經驗,偶有所悟,即執筆紀錄,“積久輒成篇帙”後來她將這些刺繡藝術理論整理成書,於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發行,這就是我國刺繡藝術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專著——《繡譜》。在這部九千餘字的著作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齊、光、直、勻、薄、順、密”七字訣,總結了中國刺繡的基本特點和創作規律,成為後人研究刺繡的理論基礎。她還在書中寫道:“昔年春日,舟過梁溪,斜照滿山,風光成彩”。回家後,立即用“退紅絨(淺紅劈絨)參以牙色(似淺朱而略帶微紅),繡成遙山一桁“,只見“山椒新綠成林,溪中碧水鱗次”,連她自己也“頓覺耳目一新”,驚呼:“此畫家所未到也”。這一段充滿抒情意味的描述,表達了丁佩對無錫秀麗山水的熱愛之情,同時也反映出無錫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對藝術家的孕育作用。丁佩的刺繡傳世作品雖然至今尚未發現,但根據《繡譜》中對其自身繡作的分析,可知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實用繡,而是細膩典雅,屬格調高雅的觀賞繡。丁佩說:“刺繡以針代筆,以絹素為紙,以絲線為朱墨、鉛黃。”“取材極約、而用甚廣”,同書畫一樣,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為“閨閣中之翰墨。”所以後人把這類出自閨閣中的觀賞繡稱之為“閨閣繡”,而“閨閣繡”在近代無錫刺繡藝術史上,一直占據著極重要的地位。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李佩黻在華文川的支持下,在無錫創辦第一個民辦刺繡教育機構——錫山繡工傳習會,自任總教習(後改稱會長)。在華文川、王雲軒、陳舊村等書畫家的協助下,用中國傳統的繪畫理論來指導繡工創作設計和傳授繡藝。在繡稿設計方面,特別注重保持淡雅清麗的江南畫風;在繡法上以纏針、列針、散套針為主,但根據物象的需要,也運用切馬鬃、打籽、高繡和堆絹等手法,提高刺繡的藝術效果。創立“填色稀鋪法”,使大面積的渲染和遠景烘托的難題得到巧妙解決。在原有錫繡工藝的基礎上,對刺繡技藝進行改良,創造了畫書繡結合、富有變格特色的新繡法。繡工傳習會設繡工、修身兩門課程。她將平時實踐經驗整理成講稿,採取授課和講評的形式,向學員傳授刺繡技藝。繡工傳習會創辦時入會婦女達102人。以後無錫有幾所女校增設刺繡科。補工女校首先附設繡工專修學堂,繼而志成、學藝、振秀等女校均開設刺繡課,青年女子學繡成風。無錫刺繡從此進入歷史上的鼎盛期,形成了“錫繡”淡雅清麗、細雲光薄的藝術特色,與“湘繡”、“蘇繡”齊名。
1938年,華璂與許頻韻合著《刺繡術》。這是繼我國刺繡藝術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專著——丁佩《繡譜》、沈壽《雪宦繡譜》之後,我國刺繡史上的又一本技法專著。華璂的作品以西洋水粉畫、油畫為稿本,在以傳統中國畫為稿本的刺繡界颳起一股創新之風。更可貴的是,她不但在內容上引進了現代繪畫的寫實風格,在刺繡針法止,亦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突破。華璂運用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列針”和“瑣和針”,打破了傳統次繡一味追求平、勻、細、密的死板做法,她放針自由,線條活潑而多變,所用繡線,也是多色絞合,決不拘泥於密針細線,而是粗獷中帶有縝密,分外顯得灑脫奔放。在色彩方面,她特別講究明暗層次的安排,巧妙地將數百種色線安排在一個畫面之中,利用絲線的色光,真實地反映大自然中的天光、雲色、林蔭、草叢,給人以和諧的美感。華璂這種自由的運針方法,成為現今盛行的亂針繡法的先導。在其刺繡專著中,特別注重對大自然中光色的研究,並且特彆強調新法風景繡的要訣,就是如何通過巧妙的針法,運用繡線絲光的材質美來真實地反映物象的自然美,對錫繡有著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意義。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春,李佩黻、李韻和妯娌創辦“錫山繡工傳習會(簡稱繡工會),也是我國最早的民辦刺繡傳授組織,李佩黻、李韻和是華文川、華文匯弟兄的妻室。華氏弟兄均以善畫著稱,華氏家族中因善畫而列入書畫史籍者還有華廷藻、華鏡宇、華冀倫、華玉珩等。華玉珩(女)的畫,尤為著名,時人稱她的畫雅致大方,沒有閨閣氣。華氏一族,名家輩出。他們將民間刺繡工藝與國畫理論結合,又吸取了“露香園顧繡”技法,開創無錫刺繡獨特的風格。“錫山繡工傳習會”的創辦影響很大,九年以後北京在唐文治的提倡下,出現了官辦的繡工科。
錫山繡工傳習會初創時,分設南北二處,一在南門三下塘華氏廷祿閣,由李韻和、張應秀主持。北門泰定橋王敬修堂內由王畹香主持,李佩黻兼任兩處總教習(後稱會長付會長),集會期南定逢望(陰曆十五日),北定逢朔(初一日)。到時會員各帶繡品,由教習講評。創辦時入會的現有名冊可查的102人,刺繡花樣由傳習會統一代畫發給,酌收工本費。會員所出繡品由教習按價估值,分上、中、下等收購。從此錫繡就以商品形式流通市場。錫繡自以商品形式流通市場後,製作者有經濟效益。從事刺繡的婦女逐漸多起來了,以後又推廣到四鄉。
繡工傳習會創立後,無錫有幾所女校也曾設刺繡科,如補公女校、志成女校、學藝女校和振學女校都相繼開設刺繡學科,青年女子學繡成風,各女校還舉行文藝觀摩會,將學生的刺繡、圖畫作品陳列展覽,推動刺繡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刺繡技藝也得到了大力推廣。繡工會成立後,還自編講義如《刺繡篇》和《修身篇》,講授刺繡和修身兩種課程,《刺繡篇》分圖畫、模樣、配色、章法、運針、光線、粗細、厚薄、雅俗、精神等十章。這十章總的要求是繡藝必須與畫理相融合,倡導繡藝改良、創新,採用江南流派淡雅秀麗的畫風,並以多種針法來表達畫意形象,提高刺繡的藝術效果,已達到無錫刺繡的獨特風格。在繡法上以纏針、列針、散套針為主,但根據物象的需要也運用打籽、高繡和堆絹等手法,提高刺繡的藝術效果。其中尤以創製“填色稀鋪法”和“輪廓切馬鬃法”,使畫稿中的大面積烘染和遠景,以加強形象化等難於措手技藝的解決。《修身篇》也分裝飾、品行、局量、志趣、交際、運動、服從、職業、恆德、專修等十章,總的是鼓勵學員潔身自好、專心學藝、以資生養,反映出一些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在當時來說是比較進步的。由於錫山繡工傳習會的努力工作,這一時期無錫刺繡藝術的水平上升很快,進入了歷史上的鼎盛階段。
1908年,錫山繡工會獲天津實業勸工場銀牌獎,1909年獲比利時布魯塞爾萬國博覽會一等金牌獎,獲義大利都閬萬國博覽會金牌獎。清光緒三十四年(1910年)農工商部在南京舉辦我國“第一次南洋勸業會”無錫繡品獲獎牌數居全國之首。除繡工傳習會李佩黻、張應秀、趙毓芸、陳少雲等20人及盪口華璂獲獎外,還有七十八名女學的學生和民間女子的作品獲銀牌獎,其中無錫縣振秀女學十四人、竟志女學七人、金匱縣女子職業學校四十一人、金匱縣冀中女校四人、金匱縣鵝湖女學三人、無錫縣一人、金匱縣八人。
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美國在舊金山舉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在這次舉世聞名的國際大賽中,“無錫全邑得獎五十種,得獎之多幾與省會相抗衡”,其中無錫刺繡得獎的有華璂、陳少雲、奚念臣、秦素瑾與繡工會團體。
1921年10月10日至30日,在南京舉辦“江蘇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覽會”,美術品得獎共153名,江蘇各地繡品得獎共37名,無錫繡品獲獎達11名,列全省刺繡第一。
自1908年至1921年這十三年中,無錫刺繡藝術品在國內外各級賽會中榮獲獎牌的數量,在全國榮踞榜首,形成了“錫繡盛稱於世,不唯國人知之,薄海內外靡不知之”興盛景象。
錫山繡工會成立後,還曾有日本女子金原村子和美國孫宗彭等專程前來學習,1908年重陽日,繡工會舉行了一次集會,華文川寫有一篇《光緒戊申九開會記》予以記載,會議有50多人出席,日本女子金原村子也在座。另外還陳列了學生的繡品,會上有主席報告開會宗旨,宣布傳習會章程,又有代表作頌辭。還提到有日本女子金原村子來會習繡,詢問她,日本刺繡也很有名,何必要來學習?金原村子用一字回答“粗”!意思是日本刺繡不如錫繡精美,可見當時錫繡及錫山繡工傳習會在國外的影響。
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錫山繡工傳習會會長李佩黻和繡稿主持人華文匯先後去世,副會長李韻和新寡,不理會務,從此,就由張應秀主持。會址由延祿閣遷到三皇街(現後西溪)大虹霓橋高宅,繼又擴展到吳宅,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遷到大河上(現崇寧路)秦淮海祠隔壁的秦宅。當時,國外對無錫繡品的需求量較大。無錫畫家王雲軒也經常為刺繡供稿。王雲軒書畫兼長,是一個擅繪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的多面手,對構圖、設色等也有所創新。同時,還有他的入門學生陳舊村等也提供畫稿。由於得到一批在繪畫上能創新的人的合作,繡工會突破了早期以“文人畫”作繡稿的保守局面,打開了富有生活氣息繡稿的新局面。
張應秀主持的繡工會創立刺繡第一傳習所,教授刺繡技藝,先後有八屆學生畢業。當時傳習所傳授技藝外,還經營商業貿易,專門發放繡件加工,經銷原材料和學生所繡的作品,以及接受客戶預訂,這與當時國內外對無錫繡品的需求量大密切相關。繡工會的存在直到抗戰爆發。1937年無錫淪陷後,錫繡則日益衰落。
解放後由於政府的重視才逐漸恢復,1957年成立了工藝美術研究所,恢復了傳統的錫繡藝術,其中老藝人華慧貞起到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華慧貞(1908—1994)自幼跟隨母親和姨媽學習刺繡,1921—1924年在無錫縣誌成女校讀書,並學習繪畫和刺繡,1924年進入錫山繡工會傳習所,學習錫繡藝術,在繡工會得到著名刺繡藝術家張應秀的親授,打下了紮實的刺繡藝術功底,1928年畢業後留所任教,直至抗戰爆發繡工會解散回家。1957年在政府的重視下,將華慧貞聘到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錫繡研究,先後恢復了錫繡傳統品種“戳紗繡”和“切馬鬃繡”,整理了錫繡傳統針法,還進行了新技法的探索,與畫家唐原道先生合作,獨創了戳紗針法繡制花鳥的做法,受到繡界的一致推崇。
錫繡於1965年併入中華繡品廠研究室,在1965—1978年培養出一批青年刺繡藝徒,並繡出大量優秀作品,其中《紅梅翠竹》、《雉雞牡丹》、《月季綬帶》等作品被選送到加拿大、美國等展出。
1978年恢復成立無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後,又重新成立了刺繡創作室,錫繡開始重放光彩。首先在繼承錫繡傳統針法“切馬鬃繡”的基礎上,創出了“馬鬃繡”這一新繡種,以馬鬃毛為繡線制出的“貓戲螳螂”非常逼真,繡制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作品入選1981年全國抽紗展覽會,並編入《蘇繡精粹》一書中。
1981年在探索研究新品的過程中,根據唐代蘇鶚在《杜陽雜編》中記載:“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虞眉娘,年十四,幼而慧悟,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於毛髮……”。無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的技藝人員,根據文獻中僅有的文字記載,在張煒農付所長和老藝人華慧貞的帶領指導下,由趙紅育、陸金仙、金家翔、張磊等組成創新研究小組,成功地創製了“雙面精微繡”這一刺繡藝術新品種。精微繡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卷幅微小、構思巧妙、繡技精湛。作品往往在很小的畫面中,精心構畫豐富多彩的文字和圖案,經由刺繡藝人用雙面繡技法精工繡制,無論蠅毫的文字,還是寸人豆馬,都顯得形神兼備、意趣無窮,令人愛不釋手。精微繡問世後,得到國內外藝術界、收藏界人士的讚賞,並在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中多次獲獎,被譽為我國刺繡藝苑的一株奇葩。
比較蘇繡
錫繡和蘇繡是一脈相承的兩種刺繡
無錫是蘇繡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所以從歷史淵源來看,錫繡與當今蘇繡是一脈相承的兩種刺繡。據漢代劉向《說苑》記載,無錫早在2500多年前吳國設都梅里時,就已有刺繡服飾。1897年,全國第一個民間刺繡教學傳授組織“錫山繡工會”也是在無錫創立。但盛極一時的錫繡到了今天,其名聲和境況卻與蘇繡拉開了越來越大的距離,其由抗日戰爭後,錫繡和蘇繡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蘇繡走向了一條日常實用性道路,而錫繡則慢慢衍變成了欣賞裝飾品。對錫繡歷史研究十分深入的趙紅育說:“無錫工商業飛速發展致使諸如錫繡這樣的純手工業淘汰非常迅速,而蘇州至今還保留著大片刺繡的農村土壤。”今天的錫繡已經和繪畫一樣,是代表一種歷史傳承的技藝,保護它就是保存一種人類歷史的印記。
特點
無錫刺繡經過幾千年的沉澱,錫繡已形成一套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並形成了單面繡、切馬鬃繡、堆紗繡、戳紗繡、發繡、盤金繡、雙面精微繡等10種繡法,其中切馬鬃繡是無錫刺繡特有的傳統繡法,而雙面精微繡是錫繡另種特色針法,更使失傳千年的中華絕技再次重放異彩。錫繡的針法更有多達30多種,正搶、反搶、平套、散套、桂花、刻鱗、亂針……讓人不得不驚嘆錫繡技藝的豐富多彩。
因為得到書畫界協助,錫繡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走向了“陽春白雪”,也形成了“無畫不能繡”的特點。無錫刺繡和書畫藝術緊密結合,錫繡從書畫中不斷汲取營養拓展自身表現題材和藝術內涵,體現了中國傳統畫無畫不能入繡的“盛景”。錫繡的繡稿來源於書畫,但它又不同於書畫,多樣的繡法和多變的針法讓錫繡又具有了獨特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2007年6月8日,無錫市趙紅育錫繡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錫繡名家
在錫繡藝術發展的鼎盛期,湧現出許多卓越的刺繡藝術家有:華璂、繆藝、陳華貞、薛文華、李佩黻、李韻和、張應秀、王琬香、趙祿增、郭景英、趙毓芸、陳少雲、奚念臣、秦素瑾、吳毓芬等人。其中影響和成就最大的,首推華璂。她與李佩黻帶領的錫山繡工會成為錫繡的兩大流派。
李佩黻
李佩黻(1861年—1910年),女,字芸清,生於清鹹豐十一年,無錫人。出身於仕宦之家。其祖父李福培,在清朝任過廣東從化縣知縣,父親李鎮衡,任過湖北一縣的知縣。他性格文靜,愛好刺繡,作品以淡雅、生動著稱。光緒九年(1883年),與同邑華文川結為夫婦。其夫工書善畫、多才多藝,人稱“藝三先生”他從丈夫那裡學到了比較系統的繪畫知識。平時刺繡,亦多以她丈夫的山水畫作繡本,在畫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她常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花木景物靜觀默察,認為刺繡亦應師法自然、形神兼備。她的繡品達到了“幾莫辨其為繡為繪,其技能之精微蓋入於神”的境界。
光緒三十四年,李佩黻等刺繡藝人獲得清政府農工商部一等獎牌、天津實業勸工場銀牌獎、第一次南洋勸業會金牌獎,獎勵他們“精緻繡品”,並能以“新法改良”刺繡工藝。宣統元年(1909年),她們的繡品又獲得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和義大利都靈舉辦的萬國博覽會金牌獎。
華璂
華璂(1869—1939),字圖珊,號迦陵館主。無錫盪口鎮人。出身世族之家。其父是當時頗有名望的山水畫家,伯父華蘅芳是我國近代著名數學家。華璂自小就生活在書香門第,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又有機會接觸傳進來的大量西方文化藝術。她自小就聰穎過人,喜愛書畫及刺繡。成年後嫁與安徽籍金石家張守彝,仍住盪口娘家。1906年,華璂與堂妹華璵在盪口鵝湖女學教授刺繡。1910年,她們姊妹倆作品在第一次南洋勸業會上獲獎。1912年,華璂夫婦在上海開辦刺繡傳習所。1915年,華璂繡作的《公雞圖》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金牌獎。
華慧貞
華慧貞(1908-1994),榮巷下榮春沂支榮吉慶的夫人,出身城中書香門第,工書畫,精刺繡,有“針神”之稱。她矢志振興錫繡事業,1929年以優秀成績畢業於錫山繡工會。畢業後,在家設繡工會分會兼任張氏作新國小刺繡課教師,培養了眾多錫繡人才。建國後,她成為中華繡品廠的工藝師,她的作品在美、日等國獲得國際友人的高度讚譽,先後獲輕工業部、江蘇省榮譽證書。她創造了把一根絲線一分為18根的“劈絨繡”,培養了大批人才,發展了錫繡工藝。
趙紅育
趙紅育,女,生於1958年4月,漢族,無錫人,刺繡藝術家。1973年15歲時師從無錫著名老藝人華慧貞學習錫繡,1976年進入無錫市中華繡品廠設計室,3年後調入無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專門從事錫繡藝術的創作、研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繡傳承人,錫繡第四代傳人,無錫精微繡創始人之一,無錫精微繡唯一傳承人,她以87套針法將錫繡雙面精微繡推向了最高峰,所繡《絲綢之路》被收藏於中國工藝美術珍品館,發繡長卷《古運河梁溪風情圖》被載入吉尼斯紀錄。
吳鳴文
吳鳴文,工藝美術師,8歲起師從姑媽吳愛珠學習刺繡,1973年進中華繡品廠技術創作設計組專職從事刺繡工作。1979年工藝美術研究所,在工藝大師華慧貞的指導下,從事雙面精微繡研究,不但對作品的構圖布局,色彩套用,線條的明快流暢,針法活潑多樣。代表作有:《擊鞠圖》、《韓熙載夜宴圖》、《絲綢之路》
獲獎情況
◇ 1908年,錫山繡工會獲天津實業勸工場銀牌獎
◇ 1909年,獲比利時布魯塞爾萬國博覽會一等金牌獎,獲義大利都閬萬國博覽會金牌獎
◇ 1910年,農工商部在南京舉辦我國“第一次南洋勸業會”,無錫繡品獲獎牌數居全國之首
◇ 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在舉世聞名的國際大賽“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無錫全邑得獎五十種,得獎之多幾與省會相抗衡
◇ 1921年10月10日至30日,南京舉辦“江蘇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覽會”,美術品得獎共153名,江蘇各地繡品得獎共37名,無錫繡品獲獎達11名,列全省刺繡第一
(自1908年至1921年這十三年中,無錫刺繡藝術品在國內外各級賽會中榮獲獎牌的數量,在全國榮踞榜首)
錫繡精微繡自1980年問世以來,在全國各級評比展覽中多次獲獎:
◇ 1986年,由顧青蛟設計繡稿,趙紅育創作繡制的雙面精微繡《百壽圖》作品獲第二十屆全國旅遊產品內銷工藝品展銷會優秀旅遊紀念品獎“一等獎”。並編入《蘇繡精粹》一書中。
◇ 1987年,由顧青蛟設計繡稿,趙紅育主繡,吳鳴文、張銘協助繡制的雙面精微繡《絲綢之路》作品入選全國第七屆工藝美術展覽,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工藝美術珍品”,並收藏於中國工藝美術珍品館,同時編入《中國工藝美術館館藏珍品》一書中。1989年獲無錫市科技進步最高獎——“騰飛獎”。
◇ 1989年,金家翔設計繡稿,趙紅育創作繡制的《錫繡香袋》作品入選江蘇省首屆民間美術博覽會並獲“優秀作品獎”。
◇ 1990年,由金家翔設計繡稿,趙紅育創作繡制的雙面異色、異圖、聲光精微繡《百鳥朝鳳》作品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秀新產品二等獎”。1991年獲江蘇省第七屆輕工業“優秀產品獎”,無錫市優秀產品設計“一等獎”。
◇ 1990年,由顧青蛟設計繡稿,曾友華創作繡制的雙面精微繡《太真倦春圖》作品獲中國旅遊購物節天馬銀獎。
◇ 1993年,由金家翔設計繡稿,趙紅育主持負責創作指導,採用精微繡技藝與發繡技藝相結合的發繡長卷《古運河梁溪風情圖》作品獲中國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同年獲江蘇省第八屆輕工業優秀新產品獎“優秀工業設計金獎”。2004年獲江蘇省首屆《大阿福獎》“工藝美術金獎”,該作品現收藏於無錫市博物館。
◇ 2002年,由顧青蛟設計繡稿,張銘創作繡制的《清麗江南景》作品獲全國首屆旅遊紀念品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