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勤羊羔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儲藏方法:常溫儲存
- 產地名稱:甘肅民勤
產品介紹,產地環境,品種分布,品質特點,歷史源淵,發展歷程,
產品介紹
民勤羊羔肉有黃燜羊肉、開鍋羊肉、燒烤羊肉等多種多樣,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大水羊肉和鎖陽羊肉。大水羊肉,顧名思義,就是將分割好的手掌大小的羊肉塊,下水盛水頗多的大鍋清水中,加水姜、大香等調味,再加大蒜、紅蔥等提味,文火煮熟,食之,確為難得佳肴。有朋自遠方來,吃了農家大水煮羊肉,驚呼:京城工作20年,江南同事常以“天上的驢肉,地上的狗肉”自詡其江南佳肴,朋友常以民勤羊肉辯之。不料,去年二人同來民勤,吃過大水羊肉,江南朋友說:“民勤羊肉真的比江南驢肉狗肉棒,聞到羊肉香神仙也想嘗。”鎖陽羊羔肉是根據中醫理論,在傳統烹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保健食品,具有滋補腎陰,輕身養顏、溫中壯陽的獨到功效,是外地遊人客商在民勤必吃的特色美,俗語云:“不吃鎖陽羊羔肉,不算曾經到民勤。”
產地環境
民勤縣地理位置為東經101°49′41″-104°12′10″、北緯38°3′45″-39°27′37″之間,氣候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區,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大陸性沙漠氣候特徵明顯,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降水量為127.7毫米,年均蒸發量2623毫米,晝夜溫差15.5℃,年均氣溫8.3℃,日照時數為3073.5小時,無霜期162天,光熱資源豐富、自然隔離條件好、疫病威脅小,為生產無公害或綠色羊肉產品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境內屬蒙新溫帶沙漠乾燥氣候,冬冷夏熱、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土壤鹽分含量大、淺層地下水礦化度高,農田、牧區生長的偏鹼性草本植物種類繁多以造就了民勤羊肉獨有的特點。
品種分布
民勤肉羊品種以地方綿羊品種為主,在民勤特定生態環境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具有特有品質的綿羊。主要分布在甘肅省民勤縣昌寧鄉、蔡旗鄉、重興鄉、大壩鄉、夾河鄉、蘇武鄉、大灘鄉、雙茨科鄉、泉山鎮、薛百鄉、三雷鎮、東壩鎮、紅沙梁鄉、西渠鎮、東湖鎮、收成鄉、紅沙崗鎮、南湖鄉共1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品質特點
歷史源淵
民勤養羊的歷史源遠流長,“水草豐美、可牧可漁”是民勤養羊業發展的真實寫照,蘇武牧羊的傳說是民勤養羊業發展的歷史見證。秦漢時匈奴稱雄河西,那時的民勤羊就是匈奴人向中原天子進貢的“貢品”,也是其食物的主要來源。另據專家考證,民勤縣是漢中郎將蘇武牧羝之處,縣內蘇武山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蘇武命名的地域名稱,蘇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家喻戶曉。長期以來,養羊、吃羊肉和用羊肉招待貴客已成為人們的傳統,做羊肉系列餐已成為本地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悠久的養羊歷史和良好的養羊傳統積澱了深厚的肉羊產業文化,也奠定了民勤肉羊產業發展的社會基礎。
發展歷程
2002年縣上提出建設“養羊大縣、畜牧強縣”口號,2006年開始實施全縣禁牧政策,農區規模化舍飼圈養開始出現;2008年,國家將民勤列為全國肉羊優勢區域縣區,省政府將民勤確定為全省肉羊強縣;2011年,省上將民勤確定為荒漠類草原落實草原補獎政策試點縣,並將牛羊產業項目作為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重點扶持項目,這些都為民勤縣肉羊產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肉羊產業示範縣創建工作,相繼出台了肉羊產業強縣建設實施意見、實施肉羊產業強縣建設考核獎勵辦法、秸稈飼料化利用實施方案等扶持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檔案實施以來,民勤肉羊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養殖設施化程度和良種化水平空前提高,生產經營方式逐步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方向邁進,肉羊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勢頭強勁、潛力巨大、優勢凸顯的產業。2013年民勤獲“中國肉羊之鄉”譽名;《民勤肉羊產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獲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立項,成為第八批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2014年“民勤羊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技術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