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與紅棗

民俗與紅棗是流傳於陝西省傳統民間習俗,流行於陝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俗與紅棗
  • 類別:傳統民間習俗
  • 流傳地區:陝北地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棗是陝北的一大特產,主要分布在陝北的黃河沿岸和無定河下游地區,它栽培簡單,適應性強,結果早,見效快而又耐旱,民間有“天旱收葛針”之說。紅棗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也特別高,被人們稱為“果中之王”,是人們延年益壽的營養補品;度荒充飢的救命食品;饋贈親朋的美好佳品,當地人有這樣幾句評論紅棗的順口溜:
陝北紅棗實在好,個大肉厚核又小,
維生素多營養高,綠色食品天然造。
陝北紅棗果中王,一日三棗身強壯,
養胃益肝潤五臟,健脾補血清肺腸。

發展歷史

陝北人也愛吃紅棗,一年四季在日常生活中與紅棗打交道的日子確實很多,過年蒸的黃米棗饃饃,軟米棗糕,供神用的棗山,五月端午節吃的棗棕子,八月十五爐的棗月餅,臘月初八用棗煮的臘八粥,平時人們吃的棗燜飯、棗果餡、棗包、棗餅子、棗卷子、八寶粥等,在困難時期人們用棗加些細糠磨成用來餬口度荒、解困救命的棗炒麵吃起來還挺別有風味的,走親訪友也免不了帶幾包紅棗,有時還給遠方的親人也忘不了郵幾斤紅棗,結婚時新郎新娘進了洞房在壓有紅棗炕的四角各踩一下,上頭時也離不開紅棗,新婚之夜,婆母把棗兒扔進洞房新郎新娘搶著揀,這些都即意吃了棗兒象徵早生貴子。在陝北的南部在婚俗中還講究“拉棗枝”和唱“拉棗枝”歌,給親戚做了鞋或縫了衣服不能空空送去,裝上幾顆棗兒,祝福穿鞋和穿衣服的人早發財、早得子,不少的藥劑內更需要紅棗,李時珍在評論紅棗時說:“熟則可食,生則可補,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另外,還有不少以棗字命名的村子如棗山里、棗咀河、棗林則溝、棗坪、棗村坪、棗莊坪、棗家渠等,在棗區形成了一種富有文化內涵的“棗文化”。
  紅棗栽培歷史悠久,據考查清澗、佳縣、延川境內有千年以上的棗樹至今還枝盛葉茂,果實纍纍。紅棗的種類也很多,有長棗、木棗、團棗、脆棗、黑腰棗、狗頭棗、面絲棗、灰毛梢棗、牙棗、梨棗等二十多個新老品種。
  在每年的寒露前後,是棗鄉人民收棗的季節,那山山窪窪,溝溝岔岔鋪天蓋地的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似“珍珠瑪瑙”的大紅棗,棗農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用竹竿或長棍,俗稱“棗桿子”把它從樹上打下來,啊!那紅艷艷的棗兒鋪了一層,人們用筐把它一個—個地從地上撿起,以前靠驢馱人背,現在人們普遍用箱裝,筐擔(防止變形)送回家,因鮮棗堆的時間稍長一點就容易發霉、腐爛,所以棗農們把棗兒攤在院內的各個處讓太陽暴曬,現在有的棗農專們修建了晾棗的棗柵(窯),於是滿院那甜格滋滋的棗兒來人不拒任你品嘗,只要你味口大吃多吃少棗農是不會逞惱的。另外,有的還把那個大肉厚無傷痕的棗兒用清水洗淨,裝進一個罈子里然後噴上幾口酒,密封儲存,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啟壇便能食用,俗稱“醉棗”或“酒棗”,它醇香撲鼻,鮮脆可口,還銷到全國各地,深受人們的歡迎。巧媳婦還用上等棗把它做成各種工藝品,如棗牌牌、棗囤囤、棗圪瘩等,在市場上也有廣闊的銷路,也是饋贈親朋的上等禮品。在以後的日子裡不管來誰,主人首先舀上一碗紅棗或醉棗讓客人們品嘗,深表棗鄉人民的一片真情厚意,正像民歌中所唱的那樣“大紅棗兒甜又香,送給咱親人嘗一嘗”。
 為什麼在陝北的黃河沿岸、無定河下游能盛產紅棗呢?傳說:天上的王母娘娘看見禹王爺治水太辛苦,便委派金童、玉女倆人給禹王爺送兩顆仙棗讓他滋補身子,誰知這倆個幼男幼女,經不住這仙棗襲人香氣的誘惑,便在半路上協商將這兩顆仙棗偷偷地吃掉。後來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對偷吃仙棗犯了天規的童男童女要定斬不繞,坐在一旁的觀音菩薩出於慈心勸王母說:“這倆個童男童女雖然犯了天規本應該問斬,但他們在天庭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如將他們變成兩顆棗核打下凡間,為人類做點貢獻”,王母一聽覺得其言有理一怒之下將二人點成兩顆棗棱兒便打下凡間。那兩顆由金童、玉女變成的棗棱隨風飄來飄去最後落到黃河中游、無定河下游沿岸一帶,從此長出許多許多的棗樹來,於是人間就有了這甘甜美味的棗兒,可這時的棗兒雖然香甜可口,但呈白色。一次王母娘娘下凡到人間看景色,行至黃河岸的棗林地帶,便聞出一股入人心肺的棗香味,她伸手摘棗,不慎手指被棗刺刺破,殷紅的血滴到棗上,從此白棗變成紅棗。因王母娘娘的血有仙精所在,所以紅棗便有治病滋補的功能。
  當然神話總歸神話吧!不能當成事實,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那些勤勞勇敢的人們費了千辛萬苦,經過多少次反覆的實驗,終於把那些只能結出很小很小的野酸棗樹,培育成今天能結出個大、肉厚、核小、香甜的優質大棗樹來。
  隨著改革開放的潮流、商品經濟的發展,棗鄉人民經過多年的論證,引技術、進設備,走上紅棗產業化的新路子,以紅棗為原料加工成蜜棗、熏棗、酒棗、烤棗、灘棗、香酥棗、豆沙棗、紫晶棗、棗酒及棗汁等,產品暢銷不衰,並在各地大中城市擁有了廣闊的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廣大棗農靠紅棗過上了紅火美好的日子,說句大實話,那一個個漂亮姑娘的眼睛也都盯在了棗區小伙子的身上。
  陝北的清澗一九九五年還被國家農業部、林業部等單位正式命名為中國的紅棗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