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戒,佛教用語。亦稱比丘尼學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丘尼戒
- 別名:比丘尼學處
- 性質:佛教用語
- 條數:364條
比丘尼戒,佛教用語。亦稱比丘尼學處。
比丘尼戒 比丘尼戒,佛教用語。亦稱比丘尼學處。包括 共364條,即他勝8條、僧殘罪20條、捨墮罪33條、單墮罪80條、別悔110條、惡作罪112條。
雖然佛陀曾經慈悲地開許過女眾可以與男眾一樣,平等地出家受戒,佛在世時也有過眾多的比丘尼僧團,但是現在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只有沙彌尼)中,都斷絕了比丘尼的法脈。斷絕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斷絕因素是比丘尼戒必須女性法師為女性受戒,不能男性法師為女性受戒。而女性身體因素不適合長途旅居,所以從古印度攜法門...
傳戒,佛教名詞。設立法壇,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傳授戒法的一種宗教儀式,亦稱開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說是受戒、納戒或進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等。比丘、比丘尼戒,必須具足一定條件——即一定僧數(中國十人、邊地五人)、一定範圍(結界立標)、一定程式(白四羯磨,...
一天,令儀在寺里聽經後,向法師請示:“佛經說,出家的男眾稱為比丘,女眾稱為比丘尼。弟子一心渴切求法,能否歸投佛陀座下,成為一名比丘尼?”法師見令儀慧性聰穎,然礙於中國的比丘尼戒法不全,只好回答她:“在西域僧團才有二眾弟子,中國歷來尚未有比丘尼的具足戒。”令儀又問:“經書上既有所謂的比丘、...
。此注釋已由高楠順次郎、長井真琴兩氏整理出版。此外,巴利律藏的比丘戒本和比丘尼戒本是分開刊行的。各以比丘二二七戒、比丘尼三一一戒的戒條為主題,末了附有結語,以充作布薩等活動時讀頌之用。其中,比丘戒本有狄克遜(J. F. Dickson)的原典出版以及英譯,另有長井真琴氏的原典出版與日譯。
八波羅夷,比丘尼戒中的第一類。前四條與比丘戒相同。第五為“共染心男子觸摩戒”;第六為“與染心男子立語共期八事戒(八事為:捉男子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倚、共期行婬之處);第七為“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覆藏戒”;第八為“隨順被舉比丘戒”(被舉比丘,是持惡見而其罪為僧眾...
有關本律的譯本,有《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題為佛馱跋陀羅譯,又有《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題為法顯共覺賢譯。《尼戒本》中眾學法齊整著內衣條開為十條,齊整披衣條開為五條,少生草上大小便等二條,故《尼戒本》眾學法為七十七條(明藏本內衣及披衣二條未開,多上樹過人條,故為七十五條)。...
滅諍 滅諍,在僧團中,有了紛諍,乃至對於某一個問題形成兩派不同而對立的意見時,就用“滅諍法”來解決。為比丘戒中的第八類,共有七條,稱為“七滅諍”,如“使雙方對決於現前”、“決是非於多數”、“對精神異常者,待其治癒”等。比丘尼戒中滅諍法與此全同。
第十戒,不捉錢金銀寶物。簡說:不擁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錢珍寶等財產。沙彌十戒 不殺戒、不盜戒、不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離高廣大床戒、離花戒、離歌舞等戒、不蓄金銀財寶戒、離非時食戒。比丘及比丘尼應守的具足戒,在諸律中數目頗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條,二五○條;比丘尼戒三一一條,五○○條...
全書分為比丘戒法和比丘尼戒法兩大部分。卷一至卷三十五為比丘戒法,列舉比丘戒218條,雜誦跋渠(vagga)法113條,威儀法50條;卷三十六至卷四十為比丘尼戒法,列舉比丘尼戒277條,雜跋渠法34條。此律為大眾部所奉持,其中多處含有大乘經意,為大乘說法的萌芽。在解釋中有53處引用《本生經》,為其顯著特點。...
《四分律》是後秦時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佛教書。原為印度上座部佛教系統曇無德部(法藏部)所傳戒律。共六十卷。因分四部分,故名。中國佛教律宗據以立宗和宣教研習。中國佛教最具影響、流行最廣的佛教戒律。列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從身(行動)、口(言論)、意(思想)三方面對出家僧...
經兩年後,至年滿二十歲,先從比丘尼、後從比丘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條)。這叫做二部受戒,成為比丘尼。當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後,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據自願,從師受菩薩戒,但不是必須受的。四眾程式的歷史變遷 佛法傳入中國漢族地區以後,唐宋時代,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項勞役,垂髮...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出家為不淫戒)四、不妄語,五、不飲酒。而殺盜淫妄四條屬於性戒。酒是屬於遮戒。這五戒並不僅是在家人應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應守之道德,不過後來卻把這五戒、與出家的戒律對比,而認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實正是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薩戒的...
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門之門徑也。三皈雖不是戒,卻是一切戒之根本。舉凡五戒、八戒、沙彌十戒皆以三皈為得戒而納受戒體,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雖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薩戒者,在懺悔與發願之前,也必先受三皈。是故三皈為萬行之由籍、成佛之初基、游涅槃妙門之要徑...
但是在顯宗里,尤其是小乘里,男女相比的時候,女性的層次比較低。小乘里講女性煩惱多、習氣重,所以佛對女眾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比丘具足戒有二百五十三條,而比丘尼戒是三百六十四條;受具足戒的比丘尼,也要給沙彌磕頭,坐在後面。男女不是那么平等。犯這條根本戒的界限是什麼?第一,對境是所有的女性。第二,...
經兩年後,至年滿二十歲,先從比丘尼、後從比丘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條)。這叫作二部受戒,成為比丘尼。當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後,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據自願,從師受菩薩戒,但不是必須受的。佛教徒有四眾之分 簡介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
《戒律學綱要》是2006年12月1日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聖嚴法師。編輯推薦 作為佛門弟子,為何要受戒?如何來受戒?受戒之後又如何?聖嚴法師以淺顯的文字,分緒論、皈依三寶、五戒十善、八關戒齋、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比丘比丘尼戒納要、菩薩戒綱要七個部分將戒律的內容,配上若干時代的觀念,因應現時...
根據《四分律》卷四十八〈比丘尼犍度〉所載,十八歲的未嫁女出家,受沙彌尼十戒,復受兩年式叉摩那階段,年滿二十才可以受比丘尼戒;如果是十歲的曾嫁少婦(印度婦女早婚),也應該受二年式叉摩那階段才可受比丘尼戒。這是為了防範不知有孕的婦人出家受戒而制,在此之前,可能無年齡之限制,沙彌尼唯受持十戒,...
1422 22 彌沙塞五分戒本 1卷 劉宋‧佛陀什等譯 1422 22 五分戒本〔別本〕 1卷 劉宋‧佛陀什等譯 1423 22 五分比丘尼戒本 1卷 梁‧明徽集 1424 22 彌沙塞羯磨本 1卷 唐‧愛同錄 1425 22 摩訶僧祇律 40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法顯譯 1426 22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1卷 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