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部首:母
部外筆畫:2
總筆畫:7
五筆86:txgu
五筆98:txu
倉頡:owyi
筆順編號:315541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BCF
漢字首尾分解:母
漢字部件分解:母
筆順編號:3155414
筆順讀寫:撇、橫、豎折、橫折鉤、點、橫、點
漢英互譯
each;every;often;per
詳細釋義
每 měi,形聲。字從屮(chè),從母,母
亦聲。屮,草木初生。一說“每”為“母”的異體字。本義:草旺盛生長。“母”意為“自身產生的”。“”意為“延展”。“屮”與“母”聯合起來表示“事物自己產生一種物質並將其延展覆蓋自身表面”。本義:事物自己產生一種物質並將其延展覆蓋自身表面(如黴菌,如苔蘚,如草木,如海洋上的霧氣,等等)。
輿人誦曰:原田每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杜註:“晉軍美盛,若原田之草每每然。”
副詞
每 měi
(1)常常,經常 [often;frequently]
每大言曰。――明·宗臣《宗子相先生集·
報劉一丈書》
(2)又如:每常間(往日,平常);春秋佳日,每作郊遊。
(3)每一次 [every time]
(4)每當[whenever]
每將遠別及行役初還,常同一室臥起,時稱為“三姜”。—— 《梁書· 韋放傳》
又如:他每到學校,總要來看我。
代詞
每 měi
(1)各個 [every;each]
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意思是,把字按韻分類,分別放在木格里)。――宋·沈括《夢溪筆談·
活板》
每字為一印。――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2)又如:每字有二十餘印;每天;每一分錢;每星期五。
助詞
每 měi
(1)用在人稱代詞或名詞後,表示
複數 [plural]
(2)又如:窗隔每(指多扇窗隔);桌椅每(很多桌椅);他每(他們)
常用詞組
每常 měi cháng
[habitually in the past] 往常;以往
每處 měi chù
[everywhere] 到處;各處
這個鄉每處都有人發了財
每當 měi dāng
[whenever;every time] 在任何時候;無論何時
每當他離開住宅的時候,他總是帶著他的傘
每況愈下
měi kuàng yù xià
[from smoke into smother;get worse every time;steadily deteriorate] 每一次的情況愈發不如前次好。比喻一直在走下坡路,越變越壞。
每每 měi měi
(1)[often]∶常常;不止一次
他們每每一談就是半宿
(2)[chaotic]∶混混沌沌的樣子
每年 měi nián
[yearly;annually] 一年一度;年年
每年賜給的神庥降福
每人 měi rén
[everybody;everyone] 人人,一定人群中的各個人
每人都有難處
每日 měi rì
[everyday;daily;each day] 天天
我每日都去圖書館
每時每刻 měi shí měi kè
[minutely] 每分鐘;每一時刻
形勢每時每刻都在變
[the early summer every year] 每年初夏。
兄弟姐妹中居長弟的稱孟。引申開來,一個季節的開頭也稱孟,如孟春,孟夏。
每晚 měi wǎn
(1)[nightly]∶在夜間或每夜
每晚失眠
(2)[evenings]∶無論哪一個晚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𠀤音浼。《增韻》常也,各也,凡也。《三蒼》曰:每,非一定之辭。《詩·小雅》每懷靡及。《莊子·外物篇》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郭象注》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
又雖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詩·小雅》每有良朋。《箋》言雖有良朋也。
又貪也。《前漢·賈誼傳》眾庶每生。《注》孟康曰:每,貪也。《敘傳》致死為福,每生作旤。
又姓。每當時,漢人。見《印藪》。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佩切,音妹。數也。一曰田美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注》每有枚、昧二音,義同。
又《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杯切,𠀤音枚。義同。 《正字通》《古尚書》昧昧,與梅梅、媒媒、每每通聲。古人以聲狀義類如此。 《說文》作𡴋,草盛上出也。從屮母聲。《徐鉉曰》屮則象上出也。隸省作𡴋,今書作每。《毛氏曰》今俗作𣫭,非。
典故
古同“們”,中國宋元代口語。
相關詞語:這每 咱每 賢每 我每 他每 俺每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每常間 每句韻 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晚 每處 每生 每逢 每日價 每時每刻
每飯不忘 每周評論 每當 每牛 每日裡 每下 每歲
孟夏 每常
“每”作
量詞,《
詩經》中亦見它活用為虛用。例如《詩經》中載:“每懷靡及”,“每有良朋”。註:“每”作“雖”義,“每有”作“雖有”。即“每有良朋”義為“雖有兄弟”。《詩經》中,此類實詞活用為
虛詞的現象較多,解讀之者,隨處都見,善為之解,始得其義。否則,誤之毫釐,謬之千里。”(摘自
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53頁,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相關名言
1.社會猶如一條船,
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易卜生2.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裡就得到那裡。——
約翰·堂恩3.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
每種語言都能表達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觀、思維方式、社會特性以及文化、歷史等,都是人類珍貴的無形遺產。——
周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