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城城址

歸城城址

歸城城址位於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城東南6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4′00″,北緯37°35′40″(以內城中心為)。遺址南側背倚萊山,北面朝向大海,距渤海海岸約17.5公里。萊山海拔高程為619米,地勢險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萊山海拔高程為619米,地勢險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歸城遺址即坐落在萊山北側的山前丘陵地帶,外城城牆在東、西兩側均直通到萊山腳下。遺址所在地區屬黃水河流域。城址範圍內包括姜家、和平、北山、大於家、董家、東遲家、南埠、曹家(含小劉家)八個自然村。

1973年,煙臺市文管會組織文物考古工作隊,對古城址進行了調查探測,發現的城址分為內、外二城。在古城範圍內,出土的遺物比較豐富,其中以銅器陶器為大宗,在發現的遺物上多有銘文璽印等文字資料。對城址的時代、性質做出了初步的推斷。

在農業生產與建築破土過程中發現過很多古代遺蹟和遺物,從這些遺蹟和遺物的分析上看,這裡應是一處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古國都城。

歸城城址於2006年被國務院頒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歸城城址
  • 級別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文號:Ⅰ-118
  • 遺址年代:西周至春秋時期
  • 所在地區: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
  • 地理位置:城東南6公里處
  • 內城總面積:約22.5萬平方米
建設沿革,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文物保護,相關傳說,

建設沿革

歸城城址位於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城東南6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4′00″,北緯37°35′40″(以內城中心為)。遺址南側背倚萊山,北面朝向大海,距渤海海岸約17.5公里。萊山海拔高程為619米,地勢險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萊山海拔高程為619米,地勢險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歸城遺址即坐落在萊山北側的山前丘陵地帶,外城城牆在東、西兩側均直通到萊山腳下。遺址所在地區屬黃水河流域。
遺址位置遺址位置
黃水河膠東第二大水系,全長55公里,支流眾多。源於萊山的兩條河流穿城而過,一條在內城西側呈西南至東北向流過,另一條在內城東側由南向北穿行;兩河在城址東北角的大於家村附近交匯成鴉鵲河,流向東北方最終匯入黃水河。河流兩側地勢逐漸隆起,形成一個以內城為中心的自然盆地,而外城城牆即坐落在隆起的山脊之上。
這裡是丘陵中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在農業生產與建築破土過程中發現過很多古代遺蹟和遺物,從這些遺蹟和遺物的分析上看,這裡應是一處西周春秋時期的古國都城。

文物遺存

內城坐落在城址中部,位於鴉鵲河兩條己乾涸的支流間一處台地上。台地北側高出兩側河道約5米,現存地面較為平坦,由南向北略傾斜,尤其北側有明顯的斷崖。內城北部和西南角分別被和平與歸城姜家(歸姜)兩村所占壓,在兩村之間有一條南北相向的鄉間公路穿城而過。內城平面呈曲尺行在西北側內凹。以城牆中心計,內城南北長490、東西寬525米。城牆西北處內凹部分南北長約180、東西寬約180米,除去此部分,內城總面積約22.5萬平方米。
遺址平面分區圖遺址平面分區圖
1973年,煙臺市文管會組織文物考古工作隊,對古城址進行了調查探測,發現的城址分為內、外二城。內城在盆地中部的河旁台地上,南北長780米,東西寬約定米。外城位於盆地四周,沿山嶺築建。北城牆在鳳凰山南坡山腰,南城牆在萊山北坡山腰及其西的馬嶺山頂。東西城牆皆築於低矮的山崗頂部,環周總長約10公里。城牆經長期自然剝蝕,又加當地民眾歷代挖土築房、整地造田,大部分牆段已毀損無存。在古城範圍內,出土的遺物比較豐富,其中以銅器和陶器為大宗,在發現的遺物上多有銘文或璽印等文字資料,為解決歸城古城的歸屬提供了佐證。
古城之繁榮伴隨著國家的沒落乃至滅亡而掩入萋萋之荒草,在經歷2500餘年的風雨之後,當年堅固高大的城牆早已傾頹,現地面上可見的夯土牆僅遺二處,長度僅在百餘米。
採集的遺物中的陶片大體分為兩類。A類陶器多為泥質或夾砂灰陶、灰褐陶,質地較好,且較多裝飾繩紋;主要器類有鬲、簋、豆、盆、罐、瓿等。這類陶器具有明顯的周文化因素,且形制多與中原地區的同類器相同或接近。B類陶器多為夾砂的紅褐陶、灰褐陶,胎體常夾雜有雲母,火候較低,燒制往往不均,一般為素麵;主要器類有鼎、鬲、罐等。這類陶器與周文化器物有明顯區別、而是承襲了膠東半島本地如珍珠門文化的風格,應該可以被看作是本地文化系統的陶器。
出土陶片出土陶片
(出土文物圖冊來源:)

文物價值

2009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的考古隊在歸城發掘中發現了一塊陶范,說明本地確實是有其銅器鑄造業的。
重要的遺物如1951年出土的黃縣器,是伯為女兒所做的媵器,1969年出土的啟尊、啟卣則記載了昭王南征的史事。此外城內還出土己侯鬲、己侯鐘、銅鼎、銅鬲、銅壺等大量青銅禮器。發現的遺蹟有西周中期的曹家M1、和平村M2,以及春秋時期的車馬坑等,出土了大量遺物,豐富了對城址和膠東地區青銅文化的認識。
1965年以來歸城城址出土大量文物,青銅器達400餘件。2012年我市為歸城城址向國家文物局申請保護立項並獲批准。規劃編制獲審批後,將對遺址進行近期、中期、遠期的規劃保護,同時對了解和研究西周至春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有積極意義。

文物保護

歸城城址於2006年被國務院頒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的歸城考古調查為期四年(2007 — 2010年)共五個季度,是歸城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項考古工作。儘管這個考古項目目前仍處在調查階段,通過多層次的田野工作,也已經掌握了比較豐富的資料。對歸城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2012年我市為歸城城址向國家文物局申請保護立項並獲批准。

相關傳說

根據文獻記載,東方是萊夷族的居住之地,膠東半島更是萊人的勢力範圍。因此,文獻記載認為歸城就是周代萊國的國都。《春秋》宣公七年(前602年),“夏,公會齊候伐萊。”杜預註:“萊國,今東萊黃縣。”自《元和郡縣誌》至《齊乘》、《讀史方輿紀要》,以及《春秋》,《戰國策》的一些疏箋者皆沿襲此說,清人葉雨過天青綬《續山東考古錄》對此雖有懷疑,但無新說。王獻唐先生在《黃縣箕器》一書中,根據歸城出土的銅器否定了以歸城為“萊子城”的說法,認為“黃縣灰城為箕國故都,古名箕城,後轉音為灰城”,又轉音為歸城。此亦為一說,但長久以來,萊人是否曾建立國家尚存爭議,以歸城為萊國國都的確尚需斟酌,考古新發現證明,歸城是一處古國的都城遺址已無爭議,但究竟是哪個古國,究竟是中原部族抑或萊夷部族建立的國家還需要將來更精確的考古發掘去證實,相對而言,山東東部半島地區的考古工作開展尚有較大空間,這個未解之謎只能留待未來,即便如此,歸城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山東古國史上的重要地位,揭開歸天的秘密是每一位考古乃至歷史學家夢寐以求的事,變換的是人,不變的是古城和時間,也許我們需要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