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法學》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章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法學(第1卷)
- 作者:許章潤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定價:31.4 元
- ISBN:9787503684111
《歷史法學》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章潤
歷史法學 《歷史法學》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琥著
歷史法學 《歷史法學》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章潤
《歷史法學: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主要內容:以歷史主義、民族主義和實證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歷史法學誕生於19世紀的德國。作為一個法學流派,歷史法學在西方法學舞台上存在了近一個世紀。它有力地推動了法律文化傳承,挖掘和整理了羅馬法文獻,促進了近代民法學的形成和發展;有效地推動了法典編纂,創立了近代法學方法論,...
法學派即法律學派,是法學界對法學的一種分類方法,較常見的法學派有:自然法學派、歷史法學派、注釋法學派、實證主義法學派、分析法學派等,其中以自然法學派當今世界範圍內居主流地位的法學學派。代表人物為如格勞秀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潘恩、傑斐遜等。理論解釋 自然法學派 自然法學派是指以昭示著宇宙和諧...
《歷史法學》是2005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琥。內容簡介 以歷史主義、民族主義和實證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歷史法學誕生於19世紀的德國。作為一個法學流派,歷史法學在西方法學舞台上存在了近一個世紀。它有力地推動了法律文化傳承,挖掘和整理了羅馬法文獻,促進了近代民法學的形成和發展;有效地推動了法典...
歷史法學(第四卷)《歷史法學(第四卷)》是一本圖書,作者是許章潤
《歷史法學(第三卷)》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章潤 內容簡介 本卷主題為族群政治與國家認同,來自政治學界和法學界的學者,於一般層面與中國特殊語境中,就“族群政治與國家認同”牽涉的理論困境與現實題難進行了充分討論,從中國國家建構的角度出發,針對當下族群政治的現實,探討了中國崛起過程中應對和化解...
《歷史法學(第六卷)》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章潤,翟志勇 內容簡介 本卷文字,圍繞著上述主題展開,自法制、政制和文化思想三維,探索法制和法意在歷史語境中呈現的精神現象。由此返身回顧,查索當下中國人生和世界人類可能有與應當有的法律之道,也就是生活之道。迄而至今,“現代中國”基本成型,但“...
《歷史法學派的基本思想(1814-1840年)》是2009年0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國)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 (德國)艾里克·沃爾夫。內容簡介 《歷史法學派的基本思想(1814-1840年)》內容為:本著取法人際或取法自然的理念,當代德國法學名著譯事擬系統全面地翻譯當代德國法學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因為...
歷史法學(第十卷):家國天下 《歷史法學(第十卷):家國天下》是一本圖書,作者是許章潤,翟志勇
《歷史法學導論》是2012年政法大學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維諾格拉多夫。本書雖短小卻精悍,按照觀念的順序系統地介紹了如何以“歷史的方法研究法理學”,通過詳細介紹法律與各科學之間的關係以及法理學的方法和流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俯瞰歷史法學的全景。這對我們深入思考研究法理學的一般理論問題和了解歷史法學具有重要...
《歷史法學·國家理性》是2010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以國家理性為主旨,既致力於歷史長河中概念流變的爬梳,亦著力於民族國家建構的法理解析,同時並於國家間政治落筆,期於法政、歷史、哲學和國際關係諸端,形成交匯省察,內容簡介 該書回答了“為何要有國家”、“如何才有國家”以及“國家應當為何”這三大...
19世紀德國的歷史法學派倡導歷史研究方法。但歷史法學派的歷史方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歷史觀基礎上的。歷史法學派認為法就象語言、風俗、政制一樣,具有“民族特徵”,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法隨民族的成長而成長,隨民族的壯大而壯大,隨民族個性的消失而消失。因此,法是自發形成、逐漸生長的,其中習慣最有生命力...
歷史法學派的哲學宣言 歷史法學派的哲學宣言(英語:The Philosophical Manifesto of the Historical School of Law)是德國政治哲學家卡爾·馬克思在1842年寫的手稿。他首次在1842年8月9日發表了關於婚姻的章節,但是隨後該刊物便因為審查而中斷出版,一直到1927年時完整的文章才正式發表。
德國法學派,亦稱“日耳曼學派”。原屬於歷史法學派,由於他們埋頭於德國本民族法(日耳曼習慣法)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而形成一個獨立的支派。該學派自1830年以後,逐漸與羅馬學派決裂,而1846年在呂貝克召開的“日耳曼法學家大會”則是這種決裂的公開化。其創始人是艾希霍恩(Karl Friedrich Eichhorn,1781—1854),...
《歷史法學視野中的轉型中國社會治理》是2018年1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學博。內容簡介 《歷史法學視野中的轉型中國社會治理》通過對中國古代社會轉型時期的經濟財政制度入手,找出其合理性和發展邏輯,給當下轉型中國的社會治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不論是中國古代的稅制分析,還是中國古代的法制研究,實際...
三是歷史法學派與德國法學派之間的關係。本書的理論意義主要在於深入解釋了歷史法學派的核心觀念與方法,從思想史與法理學的角度討論這一流派的意義及其局限。同時拓展了中國民法學對外國法的研究,對於中國民法學界習以為常的一些概念作一些譜系學的考察。本書在實踐上的意義主要在於為中國未來民法典的制定提供必要的...
《德國歷史法學派:方法與傳統》是2011年6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履雪。內容簡介 進入十九世紀後,歐陸法學面對的棘手問題就是如何在本國法中處理羅馬法傳統。以薩維尼 (Friedrich Carl vonSavigny)為代表的德國歷史法學派提出了在民族法學中復興羅馬法傳統的方案:反對法學成為“倫理取向的科學”(自然...
我們所提倡的“歷史社會法學”(Historical-Social Jurisprudence;Historical-Social Study of Law),乃是一種既具有深厚的域外學術傳統(在形式主義理論之外,主要是法律實用/現實主義、法社會學和歷史法學的理論傳統),也具有中國自己古代的厚重法律理論傳統以及其現代的社會主義革命傳統的新的研究進路。歷史社會法學既...
日耳曼法學派 19世紀中期以後,在德國制定統一的民法典已經是大勢所趨。圍繞民法典的制定,歷史法學派內部出現了日耳曼法學派,他們認為日耳曼習慣法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體現,但後來德國民法典的制定沒有採用日耳曼法學派的觀點,因而在這場爭論中敗給了潘德克頓法學派。
《法意·德國歷史法學派:方法與傳統》是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302253389, 7302253382 作者簡介 余履雪,女,200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後於2006年赴法蘭西學院(CoHbge de France)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8年至今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擔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法理學,比較法...
《古代法》是於19世紀創作的,19世紀是科學的世紀,也是社會科學全面發展的時期,同時是法學作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得以確立的時期。19世紀西方法學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突破了17、18世紀古典自然法學一枝獨秀的局面,各種法學思潮紛至沓來,可謂異彩繽紛。不過,除了德國的哲理法學和歷史法學,這種發展主要是以英國為中心的。...
自然法理論表示贊同的同時,反對純理論的自然法學和法典化了的自然法思想,被譽為“歷史法學派創始人”。主要著作有《作為實定法哲學的自然法》、《市民法教科書》、《查士丁尼羅馬法教科書》等。人際關係 胡果的學生薩維尼(Friedrich Karl von Savigny,1779-1864)是歷史法學派核心人物、德國著名私法學家。
與此相應,在法學領域中,古典自然法學派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19世紀的三大法學派別:歷史法學派、分析法學派和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的法律思想(在有的法學著作中被稱為形上學法學派或哲理法學派)。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和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西方資產階級法學領域的一個重大特徵,是出現了...
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也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18世紀的偉大思想家們,也和他們的一切先驅者一樣,沒有能夠超出他們自己的時代所給予他們的限制”。從19世紀初開始,在歷史法學派、分析法學派和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共同反對下,古典自然法學派逐步趨於衰落。
中文名 西方資產階級法律思想 屬性 法學術語 歷史法學19世紀初首先在德國興起,強調法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精神,19世紀末20世紀初溶解在分析實證生義法學和社會學法學中,主要代表人物是薩維尼、普赫塔和梅恩等。分析法學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認為自己的任務僅在於從邏輯上分析實在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奧斯丁。德國唯心主義法學...
法哲學是西方國家關於法的基本理論的一門學科。又稱法律哲學。在英美等國往往又稱法理學。(此處存疑,已經有不少學者認為法理學和法哲學應是不同學科,此處為爭議點)發展歷程 在17~18世紀的西方法哲學領域中,古典自然法學派最為流行。19世紀,歷史法學、哲理法學和分析法學三派興起。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派...
1798-1802年在卡塞爾上學,1802年就讀馬爾堡大學法律專業,並在大學認識了著名法學家、歷史法學派創始人薩維尼,深受其影響。然而,歷史法學由羅馬法派和日耳曼法派組成。雅各布·格林堅持歷史法學的歷史主義,倡導日耳曼學(包括法學、歷史學和語言學),與屬於19世紀德意志法學主流羅馬法派的薩維尼,在法學與政治上均站在...
(1)19世紀初期,歷史法學派反對匆忙制定《德國民法典》,其主要觀點為:①法律是民族精神的產物,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法律制度。法律應該被發現、而不是被制定出來了。②法典是分階段發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習慣法階段,接著是學術法階段,第三階段才是法典編纂。德國仍處於第二階段,制定民法典為時尚早。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