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中山大學曾經是中國四大中央級國立中山大學之一。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又稱國立第二中山大學,是當時中國四大中央級國立中山大學之一。武大從此開始了由專科性大學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的轉變。作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結晶,辦學時間雖短,卻為中國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昌中山大學
- 簡稱:中山大學
- 創辦時間:1927年2月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性大學
歷史沿革
1927年11月28日,按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各中山大學依省份改名,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改名為國立第二中山大學。
1927年12月,學校被國民黨軍警勒令解散,校產交湘鄂臨時政府暫管。
院系設定
文科: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教育學系、社會歷史學系、哲學系、俄國文學系
理科:數學系、物理學系、生物學系、化學和地質礦物學系
法科:政治學系、法律學系、俄文法政學系
商科:經濟學系、商業學系
醫科:醫學系、藥學系
預科:文科部、理科部
機構設定
委員:鄧演達、董必武、戴季陶、郭沫若、徐謙、顧孟余、章伯鈞、李漢俊、周佛海
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委員會(第一屆)
委員:徐謙(主任委員)、顧孟余、李漢俊、章伯鈞、周佛海
繼任:張西曼、曾昭安、詹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