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武昌高師,是在原方言學堂的校舍、圖書設備和師資基礎上建立的中國第二所高等師範學校。屬於中華民國六大學區最高學府——中國早期的六所國立高等師範學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武昌高師
- 校長:孝齊為(1913成立年)
- 正式開學時間:1913年11月2日
- 首招預科生:124人
國立武昌高師,是在原方言學堂的校舍、圖書設備和師資基礎上建立的中國第二所高等師範學校。屬於中華民國六大學區最高學府——中國早期的六所國立高等師範學校之一。
國立武昌高師,是在原方言學堂的校舍、圖書設備和師資基礎上建立的中國第二所高等師範學校。屬於中華民國六大學區最高學府——中國早期的六所國立高等師範學校之一。...
武漢大學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於1913年由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
武漢大學前身國立武昌高師的校歌。曲作者為十九世紀中後期美國作曲家Henry S. Thompson,歌詞在張渲校長主持下作成,具體作者不詳。歌詞如下:...
武漢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部直屬的18所重點高校附中之一,創辦於1916年,前身為國立武昌高師附中,是一所校風純正,學風濃郁,有著優良辦學傳統的中學。著名軍事家外交家伍...
武漢大學附屬中學的校址在武漢市武昌區風景秀麗的珞珈山南麓,在中外聞名、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武漢大學校園內。武大附中的前身是1916年4月建立的國立武昌高師附中...
1916年,考入國立武昌高等師範,192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被湖北教育廳錄用為科員。後在武昌高師附小任教育主任。受到陳潭秋的影響,錢亦石逐漸衝破教育救國的樊籠,廣泛...
以方言學堂為基礎,於1913年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更名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1925年又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1926年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大學與其他幾所學校合併,...
1913年民國政府委派教育部視學,湖北都督黎元洪決定在東廠口原方言學堂舊址,延用原方言學堂師資及圖書設備,籌辦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6月,武昌高師評議會及主任...
兩湖優級師範停辦後,民國2年(1913年),重設武昌高等師範,為學區最高學府。民國12年(1923年)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改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民國13年(1924年)改為國立...
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在武昌創辦自強學堂,由此揭開了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序幕。歷經傳承演變,1913年更名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
大會會址紀念館位於“中國第一紅街”—武漢市 武昌區都府堤20號 [1] ,也是中共創始人之一毛澤東、陳潭秋早期革命活動舊址,會址原為1918年創辦的國立武昌高等師範...
1913年更名為“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1926年合併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於1928年正式定名“國立武漢大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更名武漢大學...
武漢中學第一批學生於一九二三年結業,一九二四年考入國立武昌師範大學(即前國立武昌高等師範)的就有四名。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收生很嚴格,湖北的中學結業生常有一...
武昌高師校長 張渲,字綬清,河北東關人,曾留學日本,回國後任教育部京視學。1914年11月到1919年9月任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校長(1914年11月任武昌高師代理校長。...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位於“中國第一紅街”——武昌都府堤20號,也是中共創始人之一陳潭秋早期革命活動舊址。會址原為1918年創辦的國立武昌高等...
其後受聘任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講師,湖南高等工業學校、湖南大學教授。1930年任國立武漢大學電機系教授、系主任,講授電工學、熱力發動機、高等數學等課程。...
1. 凡曾在湖北自強學堂、湖北方言學堂、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武昌師範大學、國立武昌大學、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包括併入的私立中華大學、文華大學、...
第二章 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到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13―1927年) 一、從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到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的歷史沿革 二、張渲校長與武昌高師的發展 三、武昌...
《武漢大學報》創辦於1919年2月25日,始名《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周報》,是學校機關刊物;1928年,隨著學校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周刊》於同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