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楷書一日一字》是2017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歐陽詢楷書一日一字
- 作者:孫學峰
-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
- ISBN:9787102076447
《歐陽詢楷書一日一字》是2017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楷書四大家之一,初唐四大家之一。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書籍簡介 《三十六法》是一部書法形體論著,全書共一卷。該書是作者根據漢字形體特徵,...
歐陽詢楷書碑版多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九成宮醴泉銘》等。 用筆特點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一絲不苟。清包世臣曾說:“歐字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方充滿,更無假於外力。”就是說歐字強調指力,寫出的筆畫結實有力,骨氣內含,既不過分瘦勁,...
《宋拓晉唐小楷十種》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東晉王羲之、王獻之、唐代歐陽詢、顏真卿等人。關於本書 中國對書法的鑑賞大約始於魏晉時期(公元220年—公元420年)。在其後不久的梁代,開始出現對書跡的拓摹,而書法鑑賞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現存的一些法書中仍可見到梁代鑑識家的印章。唐代貞觀時期書法...
本書以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為範本,從中精選了兩百多字,再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歐陽詢楷書結構三十六法》,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系統講解。希望廣大初學書法的朋友,能夠從中學到帶有規律性的書法知識,為今後根據自身愛好,選擇合適的書家法帖進行臨習和創作,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圖書目錄 第一講 執筆...
《歐體毛筆楷書字帖》是200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英章。本文主要為你分解書法字型,是一本書法專業教程。內容簡介 傳統的說法是由東漢時期的王次仲首創楷書,《宣和書譜》中說:“上谷王次仲始以隸字作楷法,所謂‘楷書’即今之正書也”。王次仲,東漢時期書法家,今河北懷來人,首將隸法作楷法,字...
歐陽詢的正楷,源出古隸,以二王體為基礎,參以六朝北派書風,結體特異,獨創一格,其勢力深入社會,幾為學書的標準本。究其楷書特點,用筆剛勁峻拔,筆畫方潤整齊,結體開朗爽健。他的楷書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碑等。虞世南的楷書,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禪師的遺軌,為王派的嫡系。雖源出...
第四章 楷書書寫技法 第一節 書寫技法十八要訣 一、形體端正 二、筆位準確 三、認格定位 四、斜中求正 五、主筆突出 六、氣脈貫通 七、上錯下移 八、鐵畫銀鉤 九、左蓄右發 十、峻拔一角 十一、造險求奇 十二、輕重交映 十三、書形寫意 十四、枯潤得當 十五、略筆補筆 十六、方圓兼用 十七、一字多表...
與唐詩相比美的是,唐楷書集魏晉南北朝楷法為一體,形成了字型嚴肅端莊,筆劃平穩凝重,結構嚴謹,法度森嚴的風貌。初唐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顏真卿、柳公權。他們的楷書,不僅有繼承,還有創新。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挺勁峭拔,稜角森然;虞世南的《夫子廟堂碑》,正平俊朗,風姿綽約;褚...
《歐陽詢九成宮碑集字古文》內容簡介:臨帖是為了創作,創作要講究章法。章法是集字成篇,構成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正文、幅式、行列、布白、筆墨、落款和鈐印。1.正文。正文的內容應該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可以是名言警句、古今詩文,也可以自作詩文。正文的字數可少可多,少則一字或數字,如...
每一字之落筆,由牽絲中可見,筆筆相連,轉折自如,氣勢貫通,疏密適度,清秀挺拔,飄灑有致。歐陽詢書《千字文》,見於著錄的共有三本:一為蔡襄題識過的《草書千字文》,一為南宋初期揚無咎藏的《楷書千字文》,一為現存的這本千字文。帖後僅存王詵跋:“東坡雲,歐陽率更書非托於偏險,無所措其奇。其...
道院教授,日本書藝會顧問,歐陽詢書法研究會會長等職。田英章先生3歲隨父兄學習書法,主學歐陽詢楷書,兼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米芾、趙子昂、成親王、黃自元、潘齡皋、華世奎等名家諸體,書法功底深厚,技 藝超群。他用筆端莊舒朗,涵蘊豐富,結體嚴謹自如,意 態多方,沉雄中多有飄逸之感,瀟灑中更具清勁...
在高秀清書法作品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她的楷書作品。她的楷書以唐歐陽詢為根基,同時又從北魏墓誌的用筆和結體方法中汲取營養,來豐富筆下的藝術表現力,形成清雅俊逸、端莊古秀的自家面目。楷書在當今書界不被重視,之所以如此,有著許多的主客觀的原因。並非是寫楷書不重要,而是因為寫好楷書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顏真卿楷書《奉》字的寫法 01:21 書法中《奉》字多橫等距,書寫要領一目了然一學就會,受益匪淺 01:45 收藏 168 13 奉(拼音:fè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雙手捧起一物,表示用手承受、捧著,這個意思後世用“捧”字表示 [2]。“奉”多含恭敬意味,故引申為...
《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於唐貞觀五年立。歐陽詢書。用筆瘦勁剛猛,結體內斂修長,法度森嚴。此碑模勒之工,非後世所及,故稱楷法極則。 鐫於唐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楷書,共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原碑在長安(今西安)終南山佛寺,和尚以為碑內有寶而...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
楷書類:1、北魏:《北魏元懷墓誌》、《爨龍顏碑》、《爨寶子碑》、《魏張猛龍碑》、《北魏鄭文公碑》、《魏崔敬邕墓誌》2、褚遂良《大字陰符經》《雁塔聖教序》3、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4、虞世南《孔子廟堂碑》5、顏真卿《勤禮碑》、《自書告自帖》、《麻姑仙壇記》、《顏家廟碑》、《李玄靖碑》6...
歐陽詢絲毫不受這種化方轉圓的影響,他的轉折仍然是重而方,不減作楷書之法,如“仲尼”、“有”、“周”,盡骨節之露,如“奠”之第二筆,起訖三折筆,如怪石嶙峋,與北魏的刀刻痕跡何其相似。可是,這樣的筆觸是很需要有分寸感的,稍微過頭則為造作。在這方面,像歐陽詢這樣的行家也未能倖免,如“數”字...
”認為歐陽詢的楷書,是“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有正人執法,面折廷錚之風;至其點畫工妙,意態精密,無以尚也。”評柳公權是“博貫經術,正書及行,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蓋其法出於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又說:“當時大臣家碑誌,非其筆,人以子孫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列署貨貝日:‘此...
不僅楷書寫得好,隸書、行書、章草都很有特色。他的《蘭亭序》原本現已失傳,現在流傳於世的全是些摹本。最接近原作的要屬馮承素的摹本,據說這是雙鉤好了填墨的,對於王羲之的筆法,此帖不失本來面目。另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諸人,亦有臨本,多滲雜著個人自己的筆墨,與原跡難免有差異。《蘭亭序》總計327...
清道光12年(1832年),許乃濟在廣東欽州七星坪發現此碑。嶺南古刻傳世稀少,此碑當時被推為“粵碑之冠”。它不僅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且書法亦有特色,結字豎長,韻味端厚,鑒家多以為與歐陽詢風格相近。楊守敬、康有為、羅振玉等皆盛稱之。原石現藏廣東省博物館。此碑初發現時左下角缺一塊,損10餘字。清...
歐陽詢《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簡稱《化度寺塔銘》,李百藥撰,歐陽詢楷書。貞觀五年(631年)立石。正書。原石久佚,宋以來翻刻本甚多。此碑無一字不佳,是歐書的第一代表作。有人把它比作王羲之正楷的化身。《宣和書譜》說“化度寺石刻”,其墨本為世所重,南宋書家姜夔說:“化度勝於醴泉,駸駸入於...
其楷書學虞世南、褚遂良,上溯鐘繇、王羲之。行書學王羲之、王獻之。草書有張旭、懷素遺意。其書多用中鋒回腕,筆法婉轉遒勁,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草書尤為突出。其與趙孟鈹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但其影響略遜於趙孟睿傳世的作品主要有,小楷《老子道德經》上卷;大楷《麻徵君透光古鏡歌》《...
《宋拓唐九成宮醴泉銘》是宋代拓唐碑的書法作品。《九成宮醴泉銘》,白紙鑲邊剪裱本,共26開。唐碑,魏徵撰,歐陽詢書,碑額篆書,碑文楷書,24行,行50字。碑高2.44m,寬1.18m。貞觀六年(632年)六月立於麟遊(今在陝西寶雞東北)九成宮。今石尚存,但經剜鑿,損泐過多,已非原貌。故宮藏北宋拓本為高...
明初書法"一字萬同","台閣體"盛行。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明初書法 家有擅行草書的劉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隸的宋遂和名滿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 徽明、王寵"三子"。第二階段--明中 ...
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所用的字型,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鐘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草書 下面說一說草書。草書並不是在楷書出現以後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