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孔扇貝

櫛孔扇貝

櫛孔扇貝,學名Chlamys (Azumapecten)Farreri,命名人Jones et Preston。俗名干貝蛤(其閉殼肌製成)、海扇,屬軟體動物門、瓣腮綱、珍珠貝目 Pterioida 、扇貝科Pectinidae、扇貝屬。貝殼較大,量圓扇貝,一般殼長74MM,殼高77MM,殼寬27.5MM兩殼大小及兩側均略對稱,右殼較平,其上有多條粗細不等的放射物,兩殼前後耳大小不等,前大後小,殼表多呈淺灰白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櫛孔扇貝
  • 拉丁學名:Chlamys (Azumapecten)Farreri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亞目:珍珠貝亞目
  • :扇貝科
  • :扇貝屬
  • 生物類別:水生生物
生態習性,產地、產季,歷史悠久,繁殖特性,苗種培育,養殖要點,養成時間,經濟價值,換季養殖技術,苗種來源及運輸,分苗時間,貝苗規格和分苗密度,海上管理,收穫,鮮加工法,凍扇貝柱,熟加工法,

生態習性

櫛孔扇貝生活在低潮線以下,水流較急、鹽度較高、透明度較大、水深10-30m的岩礁或有貝殼沙礫的硬質海底,以足絲附著側臥於附著基上,右殼在下。動物可開閉雙殼排水,以反作用力作短距離的游泳。閉殼運動能發出清脆的聲響,能脫落足絲到水中遊動。正常生活時,通常張開兩殼,濾食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和有機碎屑以及其他小型微生物。若環境不適合,可自動切斷足絲,急劇地伸縮比殼肌,借貝殼張閉排水的力量和海流的力量作短距離的移動。櫛孔扇貝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強,在水溫0℃以下也能夠成活。15-20℃是最適生長溫度,水溫超過25℃生長受到抑制,4℃以下貝殼幾乎不能生長。高鹽種類,最適鹽度範圍為23-34。櫛孔扇貝耗氧率高,抗乾露的能力較差。
櫛孔扇貝

產地、產季

產於我國北部沿海,山東長島、威海、蓬萊石島文登和遼寧大連、長山島等地是主產地。

歷史悠久

蓬萊海域扇貝生產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漁民就對扇貝進行采捕。扇貝除供食用外,漂亮的貝殼還被用做裝飾品,加工成貝雕工藝品。70年代,櫛孔扇貝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研究獲得成功,扇貝養殖規模迅速擴大。據1982年調查,蓬萊沿海的扇貝自然分布面積近20萬畝,平均生物量37克/平方米,棲息密度0.8個/平方米。90年代以來,蓬萊市櫛孔扇貝養殖面積已突破2.4萬畝,年產量超過8萬噸。

繁殖特性

櫛孔扇貝的卵細胞發生分為卵原細胞期、無卵黃期、卵黃形成前期、卵黃形成後期和成熟期五個階段,把精子的發生過程分為精原細胞期初級、精母細胞期、次級精母細胞期、精細胞期和精子期五個階段。對於櫛孔扇貝生殖腺的發育過程 ,根據生殖細胞在濾泡中所占的比例 ,把它分成增殖期、生長期、成熟期、生殖期和休止期五個階段。櫛孔扇貝的性腺發育在青島海區為一年一個周期 ,但其繁殖高峰則有二次 這表明櫛孔扇貝的成熟期和生殖期二者是相互重疊。
櫛孔扇貝為雌雄異體,存在雌雄同體的現象。在繁殖季節,雌性生殖腺呈橘紅色,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區分明顯。繁殖季節過後,生殖腺退化,雌、雄外觀上完全相同,呈無色半透明狀。櫛孔扇貝每年有兩個繁殖期,第一次在5-7月,水溫14-20℃,第二次約在9-10月,水溫22-20℃。繁殖季節主要與水溫有關,在不同的海區有較大的差異,山東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進入繁殖盛期;而在長島北部島嶼海區,6-7月份才進入繁殖盛期。除水溫以外,生殖腺植樹的變化也是確定繁殖季節的一個重要依據,生殖腺指數平均達到15%時進入繁殖期。在繁殖季節有多次排放的習性,第一次排放後,經過一周左右又可排放,殼如此反覆多次。產卵量隨個體的增大而增加,殼高6-7cm的兩齡倍,懷卵量800萬-1000萬粒,一次產卵量200萬粒左右,殼高8-9cm的3齡貝,懷卵量為1500萬粒,一次產卵量400萬粒左右。成熟卵子直徑70微米左右,精子全長50微米左右。

苗種培育

幼蟲培育適宜密度為8-12個/mL,培育水溫為18-20℃,受精卵孵化至D形幼蟲期,即可進行投餵三角褐指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和扁藻等。以等鞭金藻為例,D形幼蟲初期日投餵量為1萬-1.5萬個/mL;殼頂期日投餵量為1.5萬-5萬個/mL;分3-6次投餵。多種餌料種類混合投餵的效果比單一種類要好。每天換水兩次。光照一般控制在500lx一下。每5-7天倒池一次。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海水中,每立方米水提價入2-3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附著基一般是棕繩編成的小簾(繩徑8mm左右),或聚乙烯網片,附著繼需用0.5%的氫氧化鈉處理,清洗油污等,在經過反覆錘打、浸泡,清除碎屑、雜質及可溶性有害物質等。附著基投放過早,不但影響育苗池的正常管理,而且容易被殘餌、雜質污染,水質變差,幼蟲難以附著;附著基投放過晚,則錯過大批幼蟲最佳附著機會而下沉死亡。最佳投放時間應在池內幼蟲有50%以上出現眼點時,一般配合倒池。

養殖要點

筏式養殖:在海區設定筏架,然後在筏架上 吊掛養殖籠,1CM左右雅貝一層防治200個左右,放養量為400籠1/15公頃;穿耳吊養:利用殼高3CM以上稚貝,在其前耳鑽一小孔,然後吊掛在養殖繩上進行養殖;底播養殖:把貝苗直接播放到海底或灘涂潮間帶養殖,可與對蝦混養。

養成時間

櫛孔扇貝為多年生,1-2齡貝生長速度較快,在人工筏式養殖的條件下,當年常溫培育的苗種,入冬前殼高可達2cm以上,第二年殼底高可達7cm左右。

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很高。除在沿海產地常年可以吃到鮮貝外,為了保鮮和運輸方便,多數將其閉殼肌取出冷凍後運銷各地,稱為凍扇貝柱或凍鮮貝。它是高級賓館、飯店的重要烹任原料,並且正在進入一般家庭。用扇貝閉殼肌製成的乾品“干貝”是海產八珍之一。

換季養殖技術

沿海筏式養殖的櫛孔扇貝,改傳統的“春分秋收”養殖模式為“秋分春收”,即在9月下旬至10下旬,將大規格苗種裝入養成籠進行養殖,到翌年4—7月份收穫,整個養殖期不經過高溫季節。通過幾年養殖實踐證明,換季養殖,不僅避免了扇貝大量死亡,而且生長良好,經濟效益顯著。畝產平均殼高6.5厘米扇貝3500千克左右,畝產值達13000元,畝利潤3500元。現將櫛孔扇貝換季養殖技術簡介如下。

苗種來源及運輸

櫛孔扇貝大規格苗種一部分是在本地外海區深水層養殖的,但大部分是靠從煙臺沿海購進的。貝苗運輸採用乾露汽車運輸,運輸時要速裝快運,夜間行車,一般6-8小時到達。到場後及時下海暫養,成活率達95%以上。

分苗時間

把握適時分苗非常關鍵。通過養殖實踐,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分苗最適宜。此時,水溫25—20℃,氣溫20℃左右,既適合扇貝長途乾露運輸,又利於扇貝生長,分苗後正處於扇貝的適溫生長期。

貝苗規格和分苗密度

為確保收穫時達到商品規格,貝苗應選用3厘米以上的大規格苗種。分苗密度,一般每層籠裝苗45—50粒,8層籠每籠裝苗360—400粒,400籠一畝,畝放苗15萬粒左右。掛苗密度,每行筏架掛65籠,籠距1.0米。

海上管理

主要抓好兩項:一是及時清刷養成籠上的附著生物和浮泥,保持網目水流通暢,以利於扇貝濾食;二是必須保證養殖筏架的堅固、安全,及時增加浮力,避免筏架下沉。同時要經常檢查筏架、吊繩、網籠及浮漂養殖器材是否損壞,發現問題必須採取措施及時解決。

收穫

採取優選收穫的辦法。殼高6.5厘米以上,鮮貝柱達200—240粒/千克的扇貝,可在4月底、5月初首先收穫;個體偏小的應延至7月份再收穫,但必須在高溫期來臨之前收穫完畢。

鮮加工法

將新鮮的扇貝用海水沖洗乾淨,用鋼刀插入殼口,貼貝殼一面割閉殼肌,去掉一殼,小心的去掉內臟團和外套膜,再取下乾淨的閉殼肌,然後用乾淨海水洗淨,摘淨閉殼肌上的黑斑點,撈出,然後用乾淨的海水加2-3%精鹽浸泡7-8分鐘,撈出進行涼曬,當達到7-8成乾時,可放在大缸里封閉2-3天,然後再涼乾即成干貝

凍扇貝柱

這是目前扇貝加工的主要方法,約占總產量的80%以上。首先將扇貝殼面洗刷乾淨,用不鏽鋼刀片開殼取出閉殼肌(扇貝柱),然後用乾淨的海水洗乾淨,濾水6-7分鐘;再用浮酸浸半分鐘直接裝盤速凍,凍塊厚度不要超過5厘米,以凍0.5-1公斤盤規格為好。這種加工方法扇貝柱保鮮度好,運輸方便,食用也方便

熟加工法

取閉殼肌與鮮加工法一樣。然後將洗好的閉殼肌放在2-3%精鹽中,慢水煮熟到90-95%程度,約4-7分鐘後取,待溫度降到40-50℃時,再放在乾淨海水中冷卻,然後曬乾即可。
櫛孔扇貝櫛孔扇貝
曬閉殼肌要放在竹筐上或放在聚乙烯紗窗網做成的曬筐上涼曬,色澤要求光亮,呈米黃色,乾閉殼肌直徑1厘米以上為等級品,不足1厘米為等外品。加工好的干貝,要嚴密包裝好,防潮、防霉、防蛀。
(3)扇貝罐頭:加工工藝流程為:將鋏扇貝洗淨開索賠,取出閉殼肌;用2%精鹽水洗無效發;預煮,要注意掌握火候,不要過度,流動水冷卻;裝罐,一般貝肉與湯比為60:50,液汁配比,精鹽、味素和調節PH,封罐,鉤合要嚴密;高溫滅菌,冷卻到常溫;缸頭標準檢查,成品入庫。
近幾年來,隨著扇貝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國外客戶又提出幾種新的加工方法,一是帶裙邊的凍製品,即將鮮扇貝殼面洗刷乾淨,利用蒸汽開殼,把殼面去掉,再把胃摘去,然後裝袋速凍;二是將去胃帶裙邊的扇貝用竹籤每4個串成一串再速凍;三是將扇貝的閉殼肌用海水洗乾淨後單個速凍,然後裝袋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