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限承載強度
- 外文名:ultimate bearing strength
- 學科:土木工程
- 定義:結構構件能提供的最大承載強度
- 組成:靜荷載、活荷載、風荷載
- 目的:保證結構構件安全
極限設計將結構的工作荷載取為極限荷載的一個部分。所以說,結構的極限承載力是從“極限設計”的思想中引出的概念。結構的極限承載力是指結構完全崩潰前所能承受外荷載的最大能力。其大小與以下因素有關:材料特性:極限強度、應力應變...
當變形達到樁所不能允許的程度,或者樁周土喪失穩定性時,就達到了樁的水平極限承載力。樁的水平承載力也應該滿足樁周土穩定性、樁身強度和允許位移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因此,地基土質條件、樁的人土深度、樁身截面剛度、樁身材料強度...
極限承載力是指結構完全崩潰前所能承受外荷載的最大能力。其大小與以下因素有關:材料特性:極限強度、應力應變關係等;結構和構件的剛度及幾何尺寸:面積、慣矩等;結構所處的狀態:施工階段、運營階段等;結構承受的荷載形式:恆載、...
新舊樁基規範對單樁的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的定義是一致的,是指單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達到破壞狀態前或出現不適合繼續承載的變形時所對應的最大荷載,它取決於對樁的支承阻力和樁身材料強度。 對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影響,一方面是...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ultimate limit states)是指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達到不適於繼續承載的變形的極限狀態。對應於結構或結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不適於繼續承載的變形,他包括結構件或連線因強度超過而破壞,結構或其一部分作為...
普朗特爾極限承載力理論是指普朗特爾根據塑性平衡理論導出條形剛性沖模壓入半無限剛塑性介質的極限承載力理論。於1920年提出,該理論假設剛塑性介質是無重量的,條形剛性沖模底面光滑,置於介質表面,當介質達到塑性破壞時的滑動面形狀。簡介...
普朗特爾-雷斯諾極限承載力公式)是假定土的重度γ=0,並按極限平衡理論求得,泰勒在1940年提出若考慮土體的重力時,假定其滑動面與普朗特爾極限承載力公式相同,那么滑動土體的重力將使滑動面上的土的抗剪強度增加。
魏錫克極限承載力公式是由A.S.魏錫克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地基極限承載力公式。在普朗德爾承載力理論基礎上,考慮了土自重,並考慮了超載土的抗剪強度、荷載傾斜和偏心、基底傾斜、地面傾斜等因素對地基極限承載力的影響。魏錫克還提出...
斯肯普頓極限承載力公式是由斯肯普頓提出的,對於不排水條件下的飽和粘性土,內摩擦角 ,根據理論推導,條形荷載下的地基極限承載力 ,式中 為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考慮到基礎形狀和基礎埋深的影響,對於基礎埋深小於和等於2.5...
梅耶霍夫還研究了深基礎的極限承載力以及基礎受偏心荷載和傾斜荷載的承載力。簡介 1951年梅耶霍夫對太沙基理論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即考慮了基底以上土體的剪下強度對地基極限承載力的影響。在淺基礎的地基極限承載力計算中,將基礎兩側底面...
目前抗拔樁的研究主要為承載力,對變形的研究較少。而且只關注側阻的“量”,忽略了抗拔樁側摩阻力與抗壓側摩阻力發揮特點的差異,而抗拔樁側摩阻力的發揮過程對抗拔樁極限承載力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追求高承載力一味提高混凝土強...
豎直群樁橫向極限承載力是指群樁中單樁能承受的極限水平荷載。簡介 群樁是多根樁柱共同工作的一種樁基結構。群樁往往是與承台一起作為一個整體來共同工作的,尤其是埋置於土中的低承台,事實上是可以分擔一定程度的水平荷載的。但是從...
當荷載繼續增大,地基出現較大範圍的塑性區時,將顯示地基承載力不足而失去穩定。此時地基達到極限承載力。名詞解釋 地基承載力是指隨著荷載的增大,地基變形逐漸增大,初始階段地基土中應力處在彈性平衡狀態,具有安全承載能力。當荷載增大...
(3)一些工程中,樁的檢測沒有達到極限承載力,而是根據規範公式計算出的設定值進行檢測設計,達到設定值即終止檢測,,而沒有真正得到樁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承載力的確定 按材料強度確定 按樁身材料強度確定單樁...
常見的承載能力有:卡車的承載能力、支柱的承載能力、交換機的承載能力、網站的承載能力、電源的承載能力。定義 對於微觀材料而言,其物理特性決定了其所能承受的力(即應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這個度稱為材料的強度,超出這個強度,材料...
1.3 直接強度法的研究進展 8 第2章 單軸對稱冷彎薄壁型鋼軸壓構件極限承載力計算方法 12 2.1 截面幾何特性的簡化計算公式 12 2.2 彈性屈曲應力的求解 16 2.3 軸心受壓構件極限承載力的直接強度法 19 2.4 計算方法有效性驗證 ...
極限載荷設計是指基於塑性力學極限分析的一種強度設汁準則。又稱“極限設計”。假設材料具有理想塑性行為(即無應變硬化),在某一載荷下進入整體屈服或局部區域的全域屈服後,變形將無限制地增大,從而失去承載能力,這一載荷即塑性失效的...
在升溫時承受外部荷載時,火災後連線抗滑移承載力隨應力比增大而下降,且極限承載力降幅較抗滑移承載力小;過火溫度超過400℃、應力比較大時,由於螺栓強度下降及預拉力損失,連線在受火階段就可能發生滑移與破壞。 對火災後摩擦接觸面的...
新國標對於樁承載力特徵值取值,統一採用2.0。2.0是安全係數,不是抗力分項係數。將極限承載力除以2.0,與直接取比例極限,這兩個含義是一樣的。例如一級鋼筋的比例極限(即屈服強度)是235mpa,這是標準值,除以1.1的抗力分項係數...
3)基礎底面以上地基土以均布荷載q=γD代替,即不考慮其強度。理論簡介 實際上基礎底面並不完全光滑,與地基土表面間存在著相當大的摩擦力。1943年太沙基(Terzaghi)推導出更切合實際的地基極限承載力公式。推導過程中做如下假設 (1)...
實際上,岩土的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黏聚力標準值、內摩擦角標準值等都是指試驗時得出的最大值或極限值並經數學處理得出的。所以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必須是強度或極限值的0. 05 分位值。地基承載力允許值( 即特徵值) 則不同,它是取...
《薄壁鋼曲梁的穩定極限承載力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童根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研究在大鼠離體腦片無鈣灌流液阻斷點觸傳遞後結合局部施加鈣離子的方法,在第D層錐體細胞體記錄由局部頂樹點點觸興奮產生的突觸後電位...
當荷載繼續增大,地基出現較大範圍的塑性區時,將顯示地基承載力不足而失去穩定。此時地基達到極限承載能力。地基承載力是地基土抗剪強度的一種巨觀表現,影響地基土抗剪強度的因素對地基承載力也產生類似影響。存在目的 地基承載力問題是...
承載力是從工程地質領域裡轉借過來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強度對建築物負重的能力,現已演變為對發展的限制程度進行描述的最常用概念之一。生態學最早將此概念轉引到本學科領域內。提出 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人類生態學雜誌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