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燈

楚辭燈》是清代很有影響的著作,它不依傍《楚辭章句》,不附合《楚辭集注》、獨闢蹊徑,發明舊說,考訂舊詁之訛。在體例上,《楚辭燈》附錄《史記·屈原列傳》及《楚懷襄二王在位事跡考》,按時序結合敘述屈原事跡;又從《史記》和黃文煥說,以《大招》、《招魂》為屈原所作,突破了《漢書·藝文志》著錄屈賦25篇的傳統成說。以後所謂的“續離騷”亦不收錄。每篇對正文逐句詮釋,旁加圈點,逐段分疏,最後以總論概括全文。

書中痛詆《楚辭》七十二家舊評。又採用黃文煥《楚辭聽直》的寫法,品箋相間,評註結合,重於疏通文義而略於詮釋訓詁。其自言主旨為“止求其大旨吻合,脈絡分明,使讀者洞若觀火,還它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序之文”。如解《離騷》三大段的關係,前後承轉自然,全篇渾然一體,對探索詩人構思有獨到的體會;對各篇結構、意境、語言的分析,也常有可取之處。但書中也有牽強附會的地方,且缺乏精深的考訂與闡發,解《天問》時多主觀臆測,又說《九歌》是《九章》的變調等,都是它明顯的不足之處。

基本介紹

其它信息,相關記載,四庫提要,

其它信息

版本甚多,較好的為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樓刊本。
楚辭燈

相關記載

從漢代以來至清朝末年的兩千年間,解釋《楚辭》的注本雖然很多,但大多亡佚了。流傳下來的注本,游國恩認為較有影響者有以下10種,即:
1、東漢王逸楚辭章句》17卷。
2、北宋洪興祖《楚辭補註》17卷、《楚辭考異》1卷。
3、南宋朱熹楚辭集注》8卷、《楚辭辯證》2卷。
4、明汪瑗《楚辭集解》8卷、《蒙引》2卷、《考異》1卷。
5、明清之際王夫之《楚辭通釋》14卷。
6、錢澄之《楚辭屈詁》不分卷。
7、清林雲銘《楚辭燈》4卷。
8、王邦采《離騷匯訂》4帙、《屈子雜文箋略》2帙。
9、蔣驥《山帶閣注楚辭》6卷、《余記》2卷、《楚辭說韻》l卷。
9、戴震《屈原賦注》10卷、《通釋》2卷、附汪梧鳳《音義》3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注本和研究論著更多。

四庫提要

楚辭燈》·四卷(內府藏本)
國朝林雲銘撰。雲銘字西仲,侯官人。順治戊戌進士。官徽州府通判。王晫《今世說》稱:“雲銘少嗜學,每探索精思,竟日不食。暑月家僮具湯請浴,或和衣入盆。里人皆呼為‘書痴’。”然觀所著諸書,實未能深造。是編取《楚辭》之文,逐句詮釋。又每篇為《總論》,詞旨淺近,蓋鄉塾課蒙之本。江寧朱冀嘗作《離騷辨》一卷,攻雲銘之說甚力。然二人均以時文之法解古書,亦同浴而譏裸裎也。其於《九章》篇次,自《涉江》以下,皆易其舊。曰《惜誦》第一、《思美人》第二、《抽思》第三、《涉江》第四、《橘頌》第五、《悲迴風》第六、《惜往日》第七、《哀郢》第八、《懷沙》第九。考王逸注稱:“屈原放於江南之野,思君念國,憂心罔極,故復作《九章》。”蓋以《九章》皆放江南時作。雲銘此編,謂《惜誦》為懷王見疏之後,又進言得罪而作,時但見疏而未嘗放。本傳所謂“不復在位者”,以不復在左徒之位,未嘗不在朝也。其《思美人》、《抽思》乃懷王置之於外時作,然此時在漢北,尚與江南之野無涉。惟《涉江》、《橘頌》、《悲迴風》、《惜往日》、《哀郢》、《懷沙》六篇,始是頃襄放之江南所作。如此說來,既與本傳使齊及諫釋張儀、諫入武關數事不相礙;且與《思美人》、《抽思》章稱“造都為南行,朝臣為南人”及“來集漢北”等語、《哀郢》章“仲春東遷,逍遙來東,西思故都”等語,一一印合云云。然此說本明黃文煥《楚辭聽直》,亦非其創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