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
琵琶曲,它是中國
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
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
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
淮陰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
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傳》,又稱《華秋萍琵琶譜》)。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
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
項羽自刎於烏江,
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
四照堂集》的“
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
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樂曲由來
傳統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
淮陰平楚》。關於《十面埋伏》產生於何時迄今尚無定說,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琵琶譜》(1819)。明
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一文中記述琵琶家湯應曾奏《
楚漢》。自公元1818年
華秋萍編的《
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埋伏》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如:《
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 《李氏譜》名《睢陽平楚》,隋秦漢子作;一名《睢陽平楚》,凡十八段; 《
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曲子段落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個段落,都標題可歸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列營”全曲序引,表現出征前的金鼓戰號齊鳴,眾人吶喊的激烈場面。音樂由散漸快,調式的複合性及其交替轉換,更使音樂增加不穩定性。
(2)“吹打”。
(3)“
點將”主題呈式,用接連不斷的長輪指手法(但輪一句輪一拂輪)和“扣、抹、彈、抹”組合指法,表現將士威武的氣派。
(4)“排陣”。
(5)“
走隊”音樂與前有一定的對比,用“遮、分”和“遮、劃”手法進一步展現軍隊勇武矯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
埋伏”表現決戰前夕夜晚,漢軍在垓下
伏兵,氣象寧靜而又緊張,為下面兩段作鋪墊。
(7)“雞鳴山小戰”楚漢兩軍短兵相接,刀槍相擊,氣息急促,音樂初步展開。
(8)“九里山大戰”描繪兩軍激戰的生死搏殺場面。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吶喊聲交織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劃、排、彈、排”交替彈法,後用拼雙弦、推拉等技法,將音樂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項王敗陣”
(10)“
烏江自刎”先是節奏零落的同音反覆和節奏緊密的馬蹄聲交替,表現了突圍落荒而走的項王和漢軍緊追不捨的場面;然後是一段悲壯的旋律,表現項羽自刎;最後四弦一“劃”後急“伏”(又稱“煞住”),音樂戛然而止。
原曲還有:
(11)“眾軍凱奏”
(12)“諸將爭功”
(13)“得勝回營”
藝術特色
整曲來看,又有“起、承、轉、合”的布局性質。第一部分含五段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為“轉”部,第三部分含二段為“合”部;明代王猷定《
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
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
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淒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
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
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
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中國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
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
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
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李氏譜》名《
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
淮陰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歷史沿革
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
出處
《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一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與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操乾戚以舞。” 後人說,“乾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性格特徵
項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膽識和氣勢,古今少有。他是一個
頂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終結者。誠如太史公所言,“(項羽)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做為暴秦的終結者,項羽創造了很多奇蹟。例如
巨鹿之戰,面對秦軍,諸侯皆懼。唯項羽率領楚軍迎戰強大的秦軍。從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任
上將軍渡河北上起,至這年七月章邯投降為止,歷時九個月,先後全殲
王離軍,收降章邯軍,使秦軍的全部主力
喪失殆盡,為推翻秦皇朝創造了條件。又如
彭城之戰,千里奇兵突進,以三萬擊敗數十萬
劉邦聯軍。
然而,打碎了舊王朝後,他卻不能建立一個新王朝。而劉邦,以一地位低微的
亭長出身,與他的平民追隨者們一道,締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勇猛之餘,項羽殘暴的一面也相當驚人。早年攻
襄城之戰中,由於秦軍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後項羽將守城將士“皆坑之”。
巨鹿之戰後,項羽下令將秦將章邯手下二十萬秦軍將士全部
坑殺。漢高祖二年,項羽還支使手下殺了“
義帝”。手下謀士
韓生勸項羽不成,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項羽
烹殺。項羽還烹殺了劉邦的御史大夫
周苛等人。
然而,殘暴並非項羽的致命傷。項羽最大的失誤在於,沒有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政治聯盟。秦亡之後,天下紛爭。項羽曾經自封
西楚霸王,並以裂土分封、功臣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這次分封后,諸侯們並沒有效忠自己。由於他的殘暴和賞罰不明,使得他在諸侯間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後回到
徐州不到才幾個月時間 ,就已經反叛四起了。正如
賈誼所說,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裡的仁義當然是一種政治手段。項羽顯然不是一個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劉邦最後與項羽決戰時,和
韓信、彭越相約合力伐楚,當時韓信、彭越沒並有發兵。最終劉邦承諾把齊地封給韓信,梁地封給彭越,兩人才引兵而來,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對等的資格結下了分地之盟。所以,與其說楚被漢滅,項羽敗於劉邦之手,不如說項楚實際上為被諸侯的聯盟軍隊所滅,漢高祖不過是聯軍領袖罷了。
兩軍陣前,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雖在氣概上雖已略遜一籌,但他不以為意,大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最後的勝利總是屬於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權謀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
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
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演變歷史
後人根據這一段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
武曲《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
琵琶曲《
楚漢》。明朝王猷定為明代琵琶演奏家
湯應曾寫的《
湯琵琶傳》中生動的描述了這支曲子。此曲一開始便是兩軍決戰垓下,一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金聲、鼓聲、劍努聲、人馬辟易聲”此起彼伏,然後一陣沉寂。勝負已見分曉,一片哀怨的 “楚歌聲” 響起,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後有“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等等。
《
楚漢》後來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雖然反映相同的歷史題材,但兩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和漢軍,重點內容是“十面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等,樂曲高昂激越、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和楚軍,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雄悲壯,又淒楚宛轉,重在描述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與
虞姬訣別的場面。前者是讚歌,後者則是輓歌。
引用記錄
後人評述
杜牧《題烏江項羽廟》詩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很為項羽惋惜,他認為勝敗“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設項羽渡江,也許會象當年興兵抗秦那樣捲土重來。而王安石則反其意而行,他在《
疊題烏江亭》中說:“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為史家正論。但杜詩表現了一種死中求活的心志,讀來更令人盪氣迴腸。
以上無論是琴曲還是詩,都有兩種不同的立意。後世的觀點中有的揚劉抑項,為
劉邦唱讚歌;也有的抑劉揚項,為
項羽獻輓歌。這種對立,折射出兩種不同的英雄史觀。即對歷史終結者和歷史建構者所採取的不同態度。
事實上,“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不過是文人的詠嘆罷了。當年是天下人共反強秦,楚霸王幾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國的軍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而如今,劉邦攜天下之眾,而自己
眾叛親離。戰亂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勢易時移,時局已非當年八千江東子弟起兵抗秦可比。項羽已經徹底喪失了爭天下的資本。朱光潛說:“悲劇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堅強的意志和
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常常代表某種力量或理想,並以超人的堅決和毅力把它們堅持到底。”項羽至死不承認自己的過錯,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許這才是項羽。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調中,傳來的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