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湯應曾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下邳
- 身份:琵琶演奏家
生平經歷,古文記載,原文,翻譯,
生平經歷
湯應曾生活年代約在明萬曆到清順治(1573~1644)年間,有“湯琵琶”之稱。下邳(今江蘇邳縣一帶)人。據王猷定《四照堂集.湯琵琶傳》載:他幼好音律,家境貧苦。曾師事琵琶演奏家蔣山人近一年,曾在大梁(今河南開封)明周王府中供職,聲名漸著。後應召隨征西王將軍至嘉峪關、張掖、酒泉一帶,常為將帥士兵彈奏樂曲,鼓舞士氣。離軍府後在襄王府中供職,居楚地3年。明末時回歸故里,窮困潦倒,後流落淮浦(今江蘇漣水西)、桃源(今江蘇泗陽)一帶,不知下落,終年約60餘歲。湯應曾能彈《胡笳十八拍》、《塞上》、《洞庭秋思》等百十餘曲,尤擅《楚漢》。一般認為《楚漢》即琵琶大曲《十面埋伏》之前身;也有人認為究竟是《十面埋伏》還是《霸王卸甲》的前身,難以確定。湯應曾兼擅文曲武曲,演奏技藝高超:或哀楚令人涕泣,或慷慨令人鼓舞;離人思婦之情,劍弩軍騎之聲,草木百蟲之吟,風雨雷霆之勢,均能寄託於琵琶。其技藝水平大體可代表明末清初琵琶的獨奏藝術。由於《湯琵琶傳》“不脫小說余習”(胡思敬《四照堂集.跋》),行文間雜有奇說異聞,故未必事事真切。
古文記載
原文
湯應曾,下邳人,善彈琵琶,故人呼為“湯琵琶”雲。家貧無妻,事母甚孝。所居有石楠樹,構茅屋,奉 母朝夕。幼好音律,聞歌聲輒哭。已學歌,歌罷又哭。其母問曰:“兒何悲?”應曾曰:“兒無所悲也,心自淒動耳。”
時李東垣善彈琵琶,江對峰傳之,名播京師。江死,陳州蔣山人獨傳其妙。時周藩有女樂數十部,鹹習蔣技,罔有善者,王以為恨。應曾往學之,不期年而成,聞於王,王召見,賜以碧鏤牙嵌琵琶,令著宮錦衣,殿上彈《胡笳十八拍》,激楚動人。王深賞,歲給米萬斛,以養其母。應曾由是著名大梁間。
襄王聞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風濤大作,舟人惶擾失措,曾匡坐彈《洞庭秋思》[16],稍定。舟泊岸,見一老猿,鬚眉甚古,自從箐中跳入篷窗,哀號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躍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輒惆悵不復彈。
已歸省母,母尚健而婦亡。母告曰:“婦亡之夕,有猿啼戶外,啟戶不見。婦謂我曰:‘吾待郎不至,聞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聞郎琵琶聲,倘歸,為我一奏石楠下。’”應曾聞母言,掩抑哀痛不自勝,夕陳酒漿,彈琵琶於其墓而祭之。
應曾年六十餘,流落準浦,有桃源人見而憐之,載其母同至桃源,後不知所終。
翻譯
湯應曾是下邳人,擅長彈奏琵琶,所以人們稱他為“湯琵琶”。家裡貧窮沒有妻子,對待母親十分孝順,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石楠樹,住在茅屋,一天到晚奉養母親他自幼愛好音樂,聞聲歌聲就哭。後來學習唱歌,唱完又哭。他母親問他說“兒子你為什麼悲傷啊?”應曾說:“我沒有什麼悲傷的,只是心裡自然地感到淒涼罷了。”
崇禎年間,當時李東垣擅長彈奏琵琶,江對峰繼續了他的技藝,名聲傳播京師。江對峰往世以後,唯有陳州蔣隱士繼續了他的技藝的妙處。當時周藩王有女樂數十隊,都學習蔣隱士的技巧,但沒有學得很好的,周藩王對此感到十分遺憾。湯應曾前往學習,不到一年就學成了。這件事被周藩王知道了,就召見他,把碧鏤牙嵌琵琶賞賜給他,讓他穿上宮中錦衣,在宮殿上彈奏《胡笳十八拍》,聲音高亢淒清,十分動人。周藩王深為讚賞,每年供給米萬斛,以供養他的母親。湯應曾因此在大梁一帶非常著名。
襄王聽說湯應曾的名聲,派人聘請他。他在楚地住了三年。有一次在洞庭湖上泛船,當時風聲大作,波浪濤天,搖船的人驚惶失措,湯應曾端坐於船中彈奏《洞庭秋思》,風濤才稍安定下來。船靠岸時?只見一隻老孝猿,眉毛鬍鬚都很白了,從水草叢中跳進船窗中,哀聲號叫直至半夜。天亮時,(老猿)忽然抱琵琶跳進水中,不知到哪兒往了。湯應曾從此失往了心愛之物,就惆悵不再彈琵琶了。
後來,湯應曾回家探看母親,母親還健在,但是妻子已經往世。母親告訴他說:“媳婦往世的那天晚上,有猿在窗外啼叫,打開窗戶又見不到。媳婦對我說:‘我等待郎君不見來到,只聞聲猿叫,是什麼原因呢?我將要不在人世了’只是很久沒有聽過郎君的琵琶聲,假如郎君回來,請他為我在石楠樹下彈奏一曲。’”湯應曾聽了毋親的話,心情沉痛哀傷到不能承受。晚上他擺設了酒水,在妻子宅兆旁邊彈奏琵琶來祭奠她。從此以後,他變得癲狂放縱,天天沉迷於酒色。正值戰亂,他背著母親在軍隊里賣食品(給士兵)。
湯應曾六十多歲的時候,流落在淮浦一帶。有桃源人見到而同情他,載著他的母親一同到了桃源。後來不知道他的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