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楊繼業)

楊業(北宋初期名將)

楊繼業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業(?~986年6月18日),字重貴,戲名楊繼業,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縣)人。北宋名將,後漢麟州刺史楊弘信之子。

生於并州太原,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忠烈武勇,甚有智謀。北漢建立後,追隨北漢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名遠近。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號為"無敵"。宋太宗滅亡北漢後,素聞其名,拜鄭州刺史,授右領軍衛大將軍。累遷雲州觀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隨軍北伐,為監軍王侁威逼,毅然帶兵出征,力戰而死。追贈太尉、中書令、大同軍節度使。

基本介紹

  • 本名:楊業
  • 別稱:楊繼業
  • 字號:字重貴
  • 所處時代:北漢→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麟州新秦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986年6月18日
  • 主要成就雁門關大破遼軍
  • 官職:雲州觀察使、代州刺史
  • 追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中書令
  • 結局:被遼軍擒獲絕食而亡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歸順北宋,雍熙北伐,殞身殉國,主要成就,人物評價,家庭成員,父親,妻子,子嗣,史書記載,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楊業,原籍麟州,後徙并州。楊業從小灑脫有俠氣,善於騎馬射箭,喜歡打獵,所得獵物比別人多好幾倍。曾經對他的隨從說:“我將來當將軍帶兵,也要像用獵鷹獵狗追逐野雞、野兔一樣。”成年後輔佐劉崇,為保衛指揮使,因為驍勇善戰出名。經多次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多次立下戰功,每次都能取勝,國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做“無敵”。

歸順北宋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征討北漢,平時就聽說過楊業的名氣,曾經重金懸賞尋求他。後來楊業所守的古城非常危急了,楊業勸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來保全性命。劉繼元投降以後,宋太宗派使者召見楊業,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右領軍衛大將軍。軍隊回朝以後,任命楊業為鄭州刺史。
楊業楊業
宋太宗因為楊業對邊境的戰事很有經驗,又改任他任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宋太宗密封錦囊給他,賞賜的財物非常豐厚。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楊業領數千騎兵從西陘而出,繞到雁門關以北,往南突襲遼軍,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殺死遼國駙馬侍中蕭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楊業因此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依然兼任鄭州、代州的職務。
自此,楊業在遼軍中聲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見到楊業旗號,即刻逃遁。鎮戍邊疆的主將大多妒忌,有人甚至暗中上書誹謗楊業,宋太宗閱畢後,從不多問,封好奏章交給楊業,以示對其信任。

雍熙北伐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任西路軍主將,楊業為副主將,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王侁,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為護軍。
各路大軍接連攻下了雲州應州寰州朔州四個州,軍隊駐紮在桑乾河邊,恰逢曹彬的部隊出師不利,各路軍馬都被撤回,潘美等人回到代州。 不久,朝廷下詔把這四個州的百姓遷徙到內地,命令潘美等人帶領部下的軍隊保護百姓。當時遼國蕭太后和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隱率領軍隊十多萬人,再次攻陷了寰州。楊業對潘美等人說:“遼兵兵力和士氣很旺盛,不能和他們交戰。朝廷只是讓我們護送這幾個州的百姓,只需帶領部隊從大石路出發,先派人秘密告訴雲州、朔州的守將,等到大軍離開代州的那天,命令雲州的部隊先出發。我的部隊駐紮在應州,契丹人必然來抵抗,就下令讓朔州百姓出城,直接進入石碣谷。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命騎兵在中路支援,那么三州的百姓,就能夠萬無一失了。”
楊業雕像楊業雕像
王侁反駁他的建議說:“帶領好幾萬精兵卻如此畏懼怯懦。只需直奔雁門北川,大張旗鼓的前進。”劉文裕也贊成王侁。楊業說:“不行,這樣一定會失敗。”王侁說:“將軍一直號稱‘無敵’,看到敵人卻猶豫不前,難道有別的心思嗎?”楊業說:“我不是怕死,只是時機對我們不利,白白讓士卒死傷卻立不了功。您責怪我為何不死,我應當在大家前面。”將要出發,哭著對潘美說:“這次行動一定對我們不利。我,是太原的降將,按理應當處死。皇上沒有殺我,恩寵我讓我做了將帥,交給我兵權。不是我放過敵人不去攻擊,只是想等時機,準備立點軍功來報效國家。大家責怪我躲避敵人,我應當率先死命殺敵。”並指著陳家谷口說:“各路軍馬在這裡擺開步兵、弓箭,支援左右翼的兵力,等我轉戰到這裡,就用步兵夾擊敵人救援你們,否則,都會被敵人所殺。”潘美於是和王侁率領部下的兵馬在谷口布陣。從寅時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台眺望,以為契丹軍隊被打敗撤走,都打算爭功,立即率兵離開谷口。潘美不能控制,於是沿著交河向西南行軍二十里。不久聽說楊業戰敗,立即帶兵後退。

殞身殉國

楊業奮力交戰,從中午到傍晚,果然來到谷口。一看沒有人,就拍著胸膛非常悲慟,繼續率領部下士奮力作戰,身上受了十多處傷,士兵都快死光了,楊業依然親手殺了數百名遼軍。戰馬受了重傷不能前進,於是楊業被契丹人擒住,他的二子楊延玉也戰死了。楊業嘆息說:“陛下待我很豐厚,我期望征討敵人保衛邊境來報效他,反而被奸臣所脅迫,導致軍隊被打敗,有什麼臉面活著呢!”於是絕食三天而死。楊業英勇事跡被傳為佳話,隨即遼代就有人在密雲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以祀奠楊業。
宋太宗聽說以後,非常悲痛惋惜,隨後下詔說:“拿兵器保衛國家,聽到鼓聲就想起將帥。盡力殺敵,氣節豪邁,如果不追封表彰,如何弘揚忠義剛烈!原雲州觀察使楊業真如堅硬的金石,他的氣節讓風雲激盪。他本是隴上的雄才,山西的望族。投身軍隊,誓立戰功。正指揮虎狼般的軍隊,防守邊境報效國家。可是各將領不遵守約定,不上前救援。楊業帶領孤軍,陷入沙漠;剛毅忠烈視死如歸。古人之中,也沒有比他更崇高的了!所以特地舉行典禮,來表彰他的忠烈。如果他的靈魂有知,應道了解我的深意。追贈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糧食一千石。大將軍潘美降職三級,監軍王侁免冠、流放到金州劉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
楊業楊業
朝廷封楊業的長子供奉官楊延朗擔任崇儀副使,二子殿直楊延浦、三子楊延訓同為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同時擔任殿直。

主要成就

楊業初為北漢將領,屢立戰功,官至建雄軍節度使。歸宋之後治軍嚴明,整飭所部,針對邊地及遼軍作戰特點,悉心鑽研戰法,親臨教場,嚴格督教。次年,遼軍十萬攻雁門關(今山西代縣西北),楊業率精騎迂迴至關北,與宋軍主力南北夾擊,殺遼將蕭咄李,俘都指揮使李重誨,大獲全勝。
雁門關雕塑雁門關雕塑
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分三路攻契丹,楊業任雲應路行營副都部署,與都部署潘美、監軍王侁率軍出雁門關,連克寰、朔、應、雲等州。後因東路軍在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潰敗,契丹軍乘勝西進復占寰州,奉命與潘美掩護四州民眾南撤。力主避敵鋒銳,分兵誘其向東,設伏阻扼契丹軍南下,保障民眾轉移。潘美、王侁不納其策,強令趨朔州迎戰契丹軍。楊業知此戰必敗,臨行前約潘美在陳家谷口(今山西寧武北)接應。遂揮軍奮進,陷入重圍,苦戰終日,無援絕食而死。
在山西省代縣城,有一座古老的鐘鼓樓上懸掛著“威震三關”、“聲聞四達”兩塊巨大的題匾。傳說這是人們為紀念楊家將不朽功勳,流傳至今的一處珍貴遺蹟。

人物評價

趙光義: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故云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
歐陽修: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
楊業楊業
蘇頌: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威信仇方名不來,至今遺祠雁門關。
脫脫:昔許子卒於師,葬之加等。《春秋》書之,所以褒臣節而儆官守也。業、罕儒、光實鹹當捍城之寄,臨戎力戰,歿於敵境。雖罕儒恃勇不戒,光實甘賊遷之言,失在輕敵,然其忘軀徇節,誠可嘉也。業本太原驍將,感太宗寵遇,思有以報。常勝之家,千慮一失。然其素得士心。部卒不忍離去,從之以歿,則忠義之風概可見矣。嗣與延昭並克紹勛伐。延昭久居邊閫,總戎訓士,威名方略,聞於敵人,於嗣為優。暉於危時則有陷陣之功,平日則獻息戎之諫。超頻戰以清淮海,其忠誠勇果,率有可尚者焉。
楊家將演義》:矢盡兵亡戰力摧,陳家谷口馬難回。 李陵碑下成大節,千古行人為感悲。
王夫之:楊業,太原之降將也,父子握兵,死士為用,威震於契丹;謗書迭至,且任以邊圉而亡猜。
蔡東藩:楊業驍將也,久歷行陣,匪惟勇號無敵,即料事度勢,亦有先見之明,美乃不信其言,反誤信一忮刻之王侁,卒至孤軍應敵,力竭身亡。

家庭成員

父親

  • 楊信,本名楊弘信,麟州刺史。

妻子

  • 折氏

子嗣

  • 楊延昭楊延朗),官任防禦使。
  • 楊延玉,與遼國作戰中陣亡。
  • 楊延浦,官任供奉官。
  • 楊延訓,官任供奉官。
  • 楊延瑰,官任殿直。
  • 楊延貴,官任殿直。
  • 楊延彬,官任殿直。

史書記載

《宋史.楊業傳》:楊業,并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於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見業,大喜,以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師還,授鄭州刺史。帝以業老於邊事,復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帝密封橐裝,賜予甚厚。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陘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雲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未幾,詔遷四州之民於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時契丹國母蕭氏與其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領眾十餘萬,復陷寰州。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宋元的民間藝人把楊家將的故事編成戲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間又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用小說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然而根據某些歷史考證,佘太君穆桂英等人物並非真實存在,而是民間杜撰出來的。
京劇中的楊業京劇中的楊業
評書楊家將小說中,楊業,又名楊令公;擅使大關刀,故有金刀楊業的美譽。總共有七個兒子,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金沙灘一役,大郎樣子與宋太宗趙匡義相像,楊業命大郎扮成宋太宗,赴約雙龍會與天慶王談判。在金沙灘中對峙,但被天慶王看破,便號令開戰。楊業分三路迎戰,左路為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率領,中路由自己和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領,右路則是四郎延輝、五郎延德率領。各路楊家軍奮戰殺敵,遼兵急劇增加,楊家軍各三路都被衝散,首尾不能相顧。楊業與耶律奚交鋒時中了埋伏,耶律奚守著斜谷口,箭矢之下不能出斜谷口。此時,六郎延昭認為遼兵劇增不能擋,便派七郎延嗣衝出重圍,找主帥潘仁美搬救兵求援。楊業且戰且退到午時,最後退到兩狼山,手下只剩百餘人。楊令公此時盼兵不到,望子不歸。遼兵再次進攻,最後全軍覆沒。楊令公不想被俘受辱,撞死在李陵墓前。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 / 片名飾演者
1983年
電視劇
楊家將
常文治
1985年
電視劇
楊家將
1991年
電視劇
楊家將
2004年
電視劇
2006年
電視劇
2013年
電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