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spinifer)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光唇魚屬的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棘光唇魚
- 拉丁學名:Acrossocheilus spinifer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輻鰭魚綱
- 目:鯉形目
- 科:鯉科
- 屬:光唇魚屬
棘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spinifer)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光唇魚屬的動物。
棘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spinifer)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光唇魚屬的動物。...
Epinephelus coioides)黑駁石斑魚(Epinephelus corallicola):又稱珊瑚石斑魚。棕線石斑魚(Epinephelus costae)細點石斑魚(Epinephelus cyanopodus):又稱高體石斑、藍鰭石斑魚。斜帶石斑魚(Epinephelus daemelii)雙棘石斑魚(...
頭部及體背側黃褐色,腹側淡白;頭部、體側及奇鰭散布許多橘褐色或紅褐色小點;體側另具5條不顯著、不規則、斜的及腹側分叉的暗橫帶,第一條在背鰭硬棘前緣,最後一條在尾柄上。點帶石斑魚屬中下層暖水性魚類,常棲息於大陸和...
唇稍厚,上唇包住上頜,下唇則與下領前端分離,左右的唇褶略有間隙。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有須2對,頜須略長於吻須。體被圓鱗;側線完整而沿體側中央直走;側線鱗數39-42。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
體呈淺橘紅色,具有六條深紅色橫帶;背鰭硬棘間膜之先端具黑色之三角形斑;棘之頂端處,有時具淡黃或白色斑;背鰭軟條部、臀鰭、尾鰭有時具淡黃之後緣。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水深4-160公尺處之瀉湖、內灣區及沿岸礁石區或石礫區海域...
元江虹彩光唇魚(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yuanjiangensis Wu et Lin,1977)是鯉科光唇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頭尖,頭長小於體高;吻突出,稍短於或等於眼後頭長。吻皮稍下垂,止於上唇基部,不與上唇相連,其邊緣完整。口小...
窄條光唇魚(Acrossocheilus stenotaeniatus Chu et Cui,1989)是鯉科光唇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15尾,體長55—82mm;采自廣西融安,海南瓊中、保亭。,背鰭前鱗13—15,圍尾柄鱗16。第一鰓弓外鰓耙11—12。下咽齒3...
吉首光唇魚 吉首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jishouensis)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光唇魚屬的動物。
長棘石斑魚是暖水性近海底層名貴魚類。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肯亞至南非,東至班達海東部海域,棲息深度1-70米,體長可達55厘米,棲息在珊瑚礁及岩石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多耙光唇魚,Acrossocheilus clivosius (Lin,1935),鯉科光唇魚屬的一種魚類。體細長,側扁,兩端尖。腹部圓。吻突出,超過上唇,吻皮下垂,覆蓋上唇的基部。口小,下位,新月型。唇光滑,上下唇連於口角,下唇側瓣向中央集會,但...
鰓孔大,前鰓蓋骨下角具5~6枚細鋸齒棘,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體和頭部被細小櫛鱗。側線1條,完全,與背緣平行。雲紋石斑魚生活在水深100米以內、礁石或泥質底質的中下層海域。雲紋石斑魚成魚性情兇猛,地域性強,一般不集群。雲...
北江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 (Wu et Lin, 1977),為鯉科光唇魚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該物種廣泛分布在廣東各水繫上游地帶。北江光唇魚產卵期主要集中在6、7、8、三個月份,產黏性卵且在礫石上...
虹彩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為鯉科光唇魚屬的魚類。在中國,分布於海南島各水系、雲南元江水系、珠江水系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生活習性 體高,側扁,背緣顯著隆起,腹部圓,尾柄細。頭尖,頭長小於體...
雙棘石斑魚(Epinephelus diacanthus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洋區,從阿曼灣至印度馬德拉斯、斯里蘭卡海域,棲息深度10-300公尺,體長可達55公分,生活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
赤點石斑魚體長20厘米左右,橢圓形,側扁;頭長大於體高;口中等大,上頜骨末端伸達眼中部下方;體被弱櫛鱗;尾鰭圓形;頭、體側、背鰭與尾鰭均具赤色斑點(液浸後為白色);背鰭基底僅有一黑斑,位於鰭棘部第9~11鰭棘基部。赤點...
軟鰭光唇魚 軟鰭光唇魚(學名:Acrossocheilus malacopterus)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光唇魚屬的動物。
口大,魚頭部、體側及各鰭均散布著很多青黑色斑點;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5列。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體被細小櫛鱗;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體長一般為100厘米左右,最長達200厘米,重達...
花點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maculat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石斑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恆春等海域,棲息深度2-100米,體長可達60.5厘米,稚魚生活在水淺的珊瑚碎石區,成魚...
石斑魚,屬鱸形目,體長橢圓形稍側扁。口大,具輔上頜骨,牙細尖,有的擴大成犬牙。體被小櫛鱗,有時常埋於皮下。背鰭和臀鰭棘發達。尾鰭圓形或凹形。體色變異甚多,常呈褐色或紅色,並具條紋和斑點,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
背棘(總數):11;背的軟條(總數):15-16;臀棘3;臀鰭軟條:8 通常棲息地,似乎是紅樹林區,底棲動物。營養價值 鞍帶石斑魚(龍躉) 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
欽州石斑魚,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欽州市北枕山地,南瀕海洋,地勢北高南低。南部屬低丘濱海崗地、平原區,有沖積平原一欽江三角洲。自西向東分布有茅嶺江、欽江、金鼓江、鹿耳環江、大灶江、大風江等數條...
第一背鰭具一向前平臥棘(成魚則埋於皮下)和6短棘,幼魚棘間有膜相連,成魚的膜漸退化,成為游離棘;第二背鰭基底長,前部鰭條延長呈鐮狀。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 同形,前方有2短棘。胸鰭較寬,短於頭長。尾鰭分叉。背部藍...
前鰓蓋骨邊緣具細鋸齒,鰓蓋骨具3扁棘。體被弱櫛鱗。尾鰭圓形。液浸標本體黑褐色,腹部色淡。頭部、體側及各鰭均布滿黑色斑點,頭部斑點較密,約與瞳孔等大。體側斑點大而疏。背鰭棘8-11鰭棘處有一黑色斑塊。為暖水性底層魚類,...
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5;縱列鱗數92-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Ⅺ,軟條15-16;臀鰭硬棘Ⅲ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
背紹有硬棘11枚,余為13(14)枚紹條,胸鰭鰭條19枚,腹鰭硬棘1枚,紹條5枚,臀鰭有硬棘3枚,鰭條13枚。尾紹末端形似截圓形,鰓耙稀疏,消化系統胃發達具幽門盲囊,腸道短,屬典型肉食類型。蟲紋鱈鱸體長可達1.8m,一般在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