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紋鱈鱸

蟲紋鱈鱸

蟲紋鱈鱸,俗名:墨瑞鱈、河鱈、東洋鱈、淡水鱸魚。蟲紋鱈鱸是澳洲迄今最大的淡水魚類,在世界淡水魚類行列中也是最大的。分布於澳洲東南部墨瑞達令河流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蟲紋鱈鱸
  • 拉丁學名:Maccullochella peelii peelii
  • 別稱:蟲紋鱈鱸、蟲紋石斑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們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 真鱸科
  • :麥鱈鱸屬
  • : 蟲紋麥鱈鱸
  • 分布區域:澳洲東南部墨瑞達令河流域 
  • 英文名:Murray cod
  • 俗名:墨瑞鱈、河鱈、東洋鱈、淡水鱸魚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養殖方式,營養價值,養殖價值,繁殖方式,病害情況,引養前景,

形態特徵

魚體呈紡錘形,頭後部稍隆起,頭長為全長的1/3,口端位,口裂大。肉眼觀體表似無鱗,以手觸之光滑,實際體被細小而密的櫛鱗。體兩側有似蟲紋狀的花紋,體背部兩側呈黃黑色,腹部色淺呈黃白色,體型及體色極其美麗。背紹有硬棘11枚,余為13(14)枚紹條,胸鰭鰭條19枚,腹鰭硬棘1枚,紹條5枚,臀鰭有硬棘3枚,鰭條13枚。尾紹末端形似截圓形,鰓耙稀疏,消化系統胃發達具幽門盲囊,腸道短,屬典型肉食類型。
蟲紋鱈鱸(澳洲鱈鱸)蟲紋鱈鱸(澳洲鱈鱸)
蟲紋鱈鱸體長可達1.8m,一般在55-65cm。澳大利亞蟲紋鱈鱸護生長一年重為200g,體長達230mm,兩年重為800g,體長達350mm,三年重為2kg,體重達500mm。
蟲紋麥鱈鱸的外形主要形態特徵是身體延長,稍側扁,呈紡錘形;口裂大,端位,下頜略長於上頜。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11根棘,腹鰭前胸位,尾鰭圓形,體側背部褐色,近腹部顏色漸淡,至白色。體表布有具黑緣的蟲紋小斑塊。胃發達,呈“Y”形,幽門盲囊2~4個,膽囊卵圓形,腸管短。

生活習性

蟲紋鱈鱸喜棲於背強光處,平時多生活在水草叢生遮光隱蔽處。工廠化養殖中亦應注意遮光。每年夏季尤其夏季的夜晚最為活躍,白天怕光,多在水域的邊緣部分,不大遊動。攝食其它的小魚、小型甲殼類,有時也可攝取水鳥及類、水老鼠等,也會自相殘食。在設施漁業中可投飼小的野雜魚或人工配製的硬顆粒飼料,也可以用小雜魚攪碎配以輔料等製成軟顆粒投餵。投飼人工配合飼料應從幼魚開始馴化。適溫範圍7~30℃,最佳生長水溫18—22℃,pH5.5—8.5,最低溶氧為2mg/L。

養殖方式

蟲紋鱈鱸是澳洲迄今最大的淡水魚類,在世界淡水魚類行列中也是最大的。一般情況下個體長度在55~65厘米之間,重量為2~5公斤。文獻記載1902年在沃格特(Walgett)附近的河流中捕獲一尾長1.8m、重113.5kg的蟲紋鱈鱸,在澳大利亞的河流中時有游釣者釣到20—40kg的個體,2—3kg的個體比比皆是。1990年以來,有關水產研究所開展了鱈鱸人工繁殖的研究,目的在於恢復因受水利工程設施及環境污染等影響而衰退的魚類資源。目前已能夠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中產卵孵化,一部分苗放流於自然水域,部分苗作為人工養殖的苗源,也有部分苗出口國外。
在澳大利亞集約化養殖是採用圓形玻璃鋼魚池,自動增氧充氣、自動排污、封閉循環。養魚用水經不鏽鋼自動滾筒過濾,經生化塔、紫外線消毒,同時注意控制光線,放養密度可達10kg/m3。
整個養魚廠房內完全由電腦控制,由飼料加工廠專門生產顆粒料供貨。若放養密度合理,水溫恆定,溶氧充足,投飼科學配方製成的硬顆粒飼料,飼料係數1.3—1.5,產量一般可高達50kg/m3。戶外土池飼養也可取得好的效益,粗養12個月一般可長至800g/尾。人工配合硬顆粒飼料要求粗蛋白質≥45%,脂肪≥15%。

營養價值

蟲紋鱈鱸肌肉中水分含量為80.75%,蛋白質為15.96%,粗脂肪為1.68%,灰分含量為0.94%。肌肉中測出胺基酸17種(未測色氨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需胺基酸7種(占胺基酸總量的39.93%),必需胺基酸組成基本符合FAO/WHO標準。蟲紋鱈鱸的主要限制性胺基酸為蛋氨酸、胱氨酸和纈氨酸,其必需胺基酸指數(EAAI)為95.43,鮮味胺基酸占胺基酸總量的45.59%。脂肪酸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43.44%,其中EPA與DHA的總含量為14.68%。蟲紋鱈鱸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與保健作用。

養殖價值

蟲紋鱈鱸肉質嫩白,細膩而結實,肌間刺很少,沒有通常魚類的腥味而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據對鮮活魚的測定,魚肉中含4種香味胺基酸並含有一定數量的EPA和DHA。在烹飪過程中皮易剝,刺易去,在澳大利亞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常以蟲紋鱈鱸烤制佳看或製成魚排招待賓客。蟲紋鱈鱸也向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出口。其價格在墨爾本為20美元/kg。其肉質細嫩鮮美,被譽為澳洲淡水珍品,價格相當昂貴,由於該魚人工繁殖難度大,所以養殖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近幾年來,澳洲個別單位經過精心研究,突破人工繁殖難關,成功地進行了工廠化生產養殖,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鱈鱸營中下層生活,肉食性,自然界中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小魚等為食。經馴化,可攝食人工配合飼料。鱈鱸的溫度適應範圍在4~40℃。最適合生長溫度為23~32℃。在溫度適宜條件下,養殖1周年個體重可達0.5~0.6公斤,之後生長速度逐漸加快。

繁殖方式

在澳大利亞蟲紋鱈鱸於自然水域可自行產卵孵化,經多年研究也可進行人工繁殖。近十年來人工繁殖生產苗種的技術更有把握,通常情況下4~5齡體重為2.5~4.0kg/尾可達性成熟,水溫21℃以上可以產卵。繁殖季節通常是一尾雌魚與多尾雄魚在安全隱蔽處或有遮蓋物的水域交配。產卵後,雄魚驅散雌魚,擔負護卵重任,時而游來游去,以使水流暢通,確保孵化順利進行直至出苗。在20℃水溫條件下,受精卵經5—7天孵化出膜,剛出膜的苗體長5.0—8.0mm,卵黃囊清晰可見,過8-10天后卵黃囊吸收完畢,開始攝食小型浮遊動物,再過4-6周魚苗發育至15—20mm時,轉為攝食水生昆蟲、線蟲、小型甲殼類等。體重2.5—3.0kg的雌魚可產卵10000粒,體重5.0kg的雌體產卵14000—30000粒,體重23kg的雌體可產卵900000粒。春季水溫20℃以上時注射HCG催產劑,保持水溫21℃,經48—50h即可產卵,卵為粘性,卵徑平均3-3.5mm。以特製的集卵箱收集受精卵。卵箱長110mm,高500mm呈六角形。將卵箱移至保溫、水流暢通的孵化槽中孵化,孵化率可達90%。魚苗的規格達25—30mm時,投餵人工配合飼料。澳大利亞集約化養殖蟲鱈鱸的硬顆粒飼料規格按魚的大小生產,外觀硬顆粒飼料呈咖啡色,光亮,給人的感覺含油很多,嗅之有一股魚香味,其飼料胺基酸總量接近於43%,餌料配比中要求粗蛋白質不低於50%,並加入添加劑及適量的魚油。據介紹飼料的配比成分與大西洋鮭相近。

病害情況

蟲紋鱈鱸抗病能力強,在其原產地主要是侵襲性魚病,此外是傳染性魚病。危害較大的是小瓜蟲病(Ichthyophthirius multifllils),發病時水溫在12—27℃,有時在孵化場的池塘內,由於放苗太密,一旦餌料供不應求,連續五天溶氧低於3.5mg/L時,會導致蟲紋鱈鱸因小瓜蟲的侵襲而大批死亡。此外車輪蟲(Trichodina sp)病於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3月是侵襲苗種的高峰期,常致其大量死亡。斜管蟲(Chilodonella hexasticha)也不容忽視,在澳大利亞內陸的一個漁業站曾發生過蟲紋鱈鱸斜管蟲病,死亡率高達24%。其它如杯體蟲(Apiosoma sp),寄生甲殼類的錨頭鰠病(Lernaea sp)亦時有發生,其傳染源來自野生鯉魚。不容忽視的是蟲紋鱈鱸在養殖過程中以及親魚魚卵於冬季極易為水黴菌(Saprolegnia sp)傳染。病毒性魚病主要是EH—NV病毒引起鱈鱸患出血性壞疽病。澳大利亞魚病防治藥物與我國相似,迄今孔雀石綠仍沿用,福馬林是常用藥,養殖中經常用NaCI溶液浸浴魚體。澳大利亞新威爾斯州在防治蟲紋鱈鱸苗種的車輪蟲病時,曾採用40mg/L的福馬林,認為效果不佳,後採用0.04mg/l孔雀石綠全池潑灑,取得了成功。有研究者認為,水霉病是由真菌科的水黴菌(Saprolegnia)和綿黴菌(Achlya)引起,誘發原因是拉網、運輸等過程中操作不細心,致使掉鱗或擦傷後而引起的。為避免因操作不慎而致病,運魚時採用麻醉法,用Benzocaine,劑量為20mg/L,如需重麻醉,則用量為50mg/L,同時所運親魚在入塘前再用1.0mg/L的。甲基藍浸浴,隔離檢疫不少於48h,然後再進行一次1%的NaCl溶液浸浴。對嚴重感染水霉的親魚可用2%濃度的孔雀石綠或飽和的高錳酸鉀液,塗抹患處。如處於孵化階段的魚卵,在受精卵吸水膨脹後,用配好0.2%孔雀石綠,裝入水管中,採用滴藥方式,直至出苗時停止滴藥亦有功效。在蟲紋鱈鱸養殖史上,還發現過嗜水氣單胞桿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發的體表潰瘍,澳大利亞的專家認為多數潰瘍病,均與水質不良、管理不當等因素直接相關。一般認為,在鱈鱸養殖中保持良好的水質,保持養魚設施的環衛條件,加強科學管理,增強魚自身的抗病能力,必然會減少疾病的傳染。

引養前景

通過實地考察,總的印象是澳大利亞蟲紋鱈鱸對水溫的耐受範圍大,對那裡所有的內陸水域均適應,飼料轉化率為1.05,比較適宜集約化養殖。國內已有幾家引養了蟲紋鱈鱸如青島昆華種苗公司,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實踐說明此魚可以在我國開展規模養殖,應特別注意早期投餵人工飼料的馴化及光照的控制。蟲紋鱈鱸的營養價值、肉質勝過烏鱧,其經濟價值遠遠超出烏鱧;在有些方面也超過了鱖魚。如果在引養成功的基礎上儘快解決其在國內的人工繁殖,做到苗種自給,毋庸置疑蟲紋鱈鱸在我國是一種有發展前景的優良養殖新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