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提線木偶戲

梅縣提線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客家人稱“吊線戲”,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梅縣提線木偶戲是明朝萬曆年間,由江浙地區經福建閩西上杭傳入,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中國稀有提線木偶藝術之一。

梅縣提線木偶戲是各種木偶戲中和木偶舞台藝術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動作表演最複雜,操作難度最大的一個木偶藝術品種。它的表現手法要比布袋、皮影、杖頭木偶的難度大。它以“3條硬線到10至20多條2.5米長軟線”,通過演員在高台上操縱木偶,技藝爐火純青,達到“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神奇境地。在木偶戲中,角色一般分為“生”“旦”“醜”“公”“婆”6大行當,表演程式是“唱”、“做”、“念”、“打”。唱以古裝漢劇西皮、二黃腔板為主和民間小調等。擅演醜行道白、對白、風格不同的客家方言戲。

梅縣提線木偶戲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與粵東客家地區民間藝術相互融合、借鑑,集傳統的漢劇漢樂客家山歌民間小調等於一體,更將現代音樂歌舞等元素融入表演之中,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木偶表演藝術,具有廣泛的文學、音樂、表演、舞美、造型等多元藝術風格,堪稱客家文化藝術的“活化石”。

2009年,梅縣提線木偶戲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梅縣提線木偶戲
  • 批准時間:2009年10月16日
  • 非遺級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
  • 傳承機構梅縣區木偶傳習所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內容和劇目,傳承保護,傳承現狀,傳承機構,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提線木偶戲客家地區舊稱“吊線戲”,古稱“傀儡戲”,始於漢代,興於唐代,盛於宋代。據梅州木偶老藝人記述,木偶戲傳入梅州始於明代萬曆年間,由福建傳入大埔、梅縣、五華等地。1954年《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紀念刊》記載:“明朝初年,閩西木偶戲已傳入粵東。”
木偶戲(梅縣提線木偶戲)早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由江浙地區經福建上杭傳入梅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建國前有《樂天堯》、《奏吉祥》、《榮華堂》、《富天彩》、《合一聲》、《樂昇平》6個提線木偶戲班,常年活躍於本地城鄉各地及鄰近的閩、贛周邊地區。1910年《奏吉祥》戲班還應邀到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國演出,深受廣大華僑的歡迎和好評!
建國後,木偶戲班在黨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集舊時6個木偶戲班,以《樂堯天》為基礎,於1951年3月組建了“梅縣民藝線劇團”,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各類木偶劇種的專業劇團。由謝發擔任團長。屬縣文教局領導。從此,梅縣提線木偶戲便由專業劇團傳承並得到發展。
1965年,由集體轉名為“國營梅縣木偶漢劇團”。並以傳統劇目《化子進城》赴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藝術交流大會演出,受到中外藝術家們的好評!
1966年受“文革”衝擊劇團解散,藝人們轉行謀生。
1978年7月,劇團重新辦復,命名為“梅縣木偶劇團”。老藝人重登舞台,積極傳技授藝,培訓新人。先後編排、整理了80多台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著名表演藝術家謝發在吸收民間小調精髓的基礎上獨創“傀儡腔”、“拆字歌”、“葫蘆歌”等,使梅縣木偶戲在傳統漢樂中溶入了客家民間小調和山歌。其在提線木偶《花子進城》中表演的“弄蛇哥”、“弄葫蘆”、“舞獅”等絕招,被原蘇聯功勳藝術家、莫斯科木偶藝術劇院院長奧布拉茲卓夫盛讚:“十個指頭的靈巧堪與鋼琴媲美”。劇團在表演形式上大膽創新,以提線木偶為主,結合布袋木偶、杖頭木偶、人偶合演的表演藝術形式。採用皮影戲光學效果,突破了千百年來提線木偶活動的舞台空間,豐富了木偶戲的表演藝術手法。劇團長期深入基層,送戲到農村、學校演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劇團復辦至今,擔負著木偶戲在梅縣及客家地區的傳承與創新。
1978年到1992年是梅縣木偶戲演出的黃金時期,木偶劇團下鄉巡演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經常需要加演,民眾看後紛紛大喊“過癮”。2009年,梅縣提線木偶戲入選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藝術特色

梅縣提線木偶的造形精巧、生動迫真、形體高大,單個木偶高約為70厘米,其臉譜、服式等與漢劇、京劇人物造型基本相同。傳統的提線木偶,一個木偶僅有3至5根線操作,經過後世不斷改良和發展,現在每個木偶基本需要12根線控制,特殊的木偶更達20餘根之多,且有硬線、軟線之分。表演時,木偶的動作全憑演員在高台通過手指連線操縱完成,有時一個指頭要操縱3根以上的線路,並通過由軟及硬、由硬至軟的不斷切換變化,使得木偶表演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提線木偶是用線操縱木偶。提線分“硬線”和“軟線”。“硬線”繫於木偶的兩耳和背部,呈三角形,用於控制木偶身軀站立平衡,亦可做些動作;“軟線”則繫於木偶的手腳和腰部等,用於表現較細緻的動作。生、旦木偶的操縱線較少,丑角則較多。一般為幾根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所發展,有的達20~32根線,在肩、肚、眼、嘴、舌等部位,都增加副線,以適應表演各種醜態的需要。飛禽走獸及各種舞台道具等,根據表演需要裝線。所有提線集中繫於一塊線板上,藝人用左手二指抓住線板,其餘八個手指撥動線路操縱木偶表演。
梅縣提線木偶戲角色分為生、旦、醜、公、婆、淨6大行當,表演程式包括唱、做、念、打4大類。其唱詞、念白等主要採用中州官話和客家方言;唱腔以漢劇中的“二黃”、“西皮”板腔為主,並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吸收本地區戲曲、民間山歌等的音樂的技巧進行行腔、變腔,其獨特唱腔“傀儡腔”正是在吸收客家民間小調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新腔唱法。伴奏音樂以漢樂音樂為主,並根據劇情需要靈活採用客家山歌、民間小調等民間藝術形式,其演奏樂器有頭弦、洋琴、二胡、中胡、椰胡、三弦、嗩吶、笛子、提胡、大提琴、大鼓、銅鑼、小釵、大撥、銅鐘、板眼、小鼓等數十種。
梅州提線木偶戲的基本音樂唱腔,與廣東漢劇相同,屬皮黃劇種,道白也用“中州音韻”。但丑角可以自由發揮,念白多夾雜一些客家方言,唱腔也採用一些採茶、山歌和民間小調,一些“雜劇”也常用客家話對白。
提線木偶戲,隊伍小,行裝輕便,舊時通常一班1~5人,10多個常用木偶,幾隻戲箱籠或小竹籮,流動方便,有2~4張“八仙桌”即可演出。現改為天橋立體架高舞台和長線操作;並使用軟景、硬景、天幕等擴大表演區,還使用各種投景燈、色燈配景等;木偶身軀也相應改高,有的節目還結合杖頭、布袋木偶及人偶同台,使表演更加活潑生動。

內容和劇目

梅縣提線木偶戲的劇目分為傳統戲和醜行戲兩大類。傳統戲主要以民間故事、民間傳說和歷史人物等為題材,有較為規範的劇本,代表作《化子進城》、《鳳嶺緣》等;醜行戲則以客家方言為主,吸收相聲的說唱、道白、對白、搶白等表演藝術,通過插科打諢、互相嘲弄、一問一答等民眾喜聞樂見形式進行表現,代表作有《魂老婆》等。
梅州木偶戲劇目有“正本戲”和“耍戲”二類,正本戲一般為傳統歷史劇,如《化子進城》、《水淹金山寺》、《孟姜女》、《蘇州案》等,一般是在白天和午夜前演出;耍戲是小丑戲,是木偶藝人臨時自編自演,沒有台本,以笑話為主,內容雜亂,故只準在午夜後演出,有時直到天亮才休場,故又稱“鬼話戲”、“下夜戲”、“天光戲”。
從現存傳統劇目來看,一類是取材於歷史故事的作品,如重現梁山泊英雄好漢智取大名府的《化子進城》;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聯吳抗魏的《借東風》和《過江招親》。另一類是取材於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的作品,如歌頌自由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水淹金山寺》和《梁山伯與祝英台》;揭露封建統治階級殘暴的《孟姜女》。而孫悟空是木偶戲特別喜愛的神話人物,以他為主角的劇目特別多,這些戲寫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所經歷的種種神奇驚險的經歷,頌揚孫悟空愛憎分明、見妖必除的精神,突出他機智勇敢堅韌頑強的性格特徵,如《火焰山》、《火雲洞》、《三打白骨精》和《大鬧天宮》等。而《寶盆乖乖》等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劇目都離不開道德勸諭的主題,表現善惡必報的觀念,與人民民眾的現實生活聯繫較緊,所以也最容易打入觀眾的內心世界,產生迅速的影響。解放後,產生了一批現代劇,如《霧裡牛車》、《送郎參軍》、《慶豐收》、《海上擒諜》、《范壽山》和《甘茶送親人》等,題材多樣,反映的生活面相當廣泛。
中國當代著名木偶表演藝術家、梅縣木偶劇團首任團長謝發,吸收客家山歌與民間小調創作的“傀儡腔”是梅縣木偶戲中的獨特唱腔。在創作與探索藝術表演創新的過程中,古老的提線木偶表演藝術在梅縣不斷“推陳出新”,成為集中州古音的漢劇、漢樂和中原古韻的客家山歌、民間小調、現代音樂歌舞、古裝戲與現代戲、神話劇與童話劇等多元而獨特的木偶表演藝術。不但具有戲劇通常意義上的文學藝術、表演藝術、舞台美術等,還包含了木偶造型藝術、中州古音、中原古韻的語言藝術和曲藝等更多典型獨特的藝術元素。
在梅縣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盯緊“人偶結合”理念,大膽創新,在木偶戲中加入卡通元素,接連推出《三隻小豬》《白雪公主》《海族總動員》等大型人偶劇,這些劇目一經推出就受到觀眾尤其是低齡觀眾的熱捧。其中,《海族總動員》還獲得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三等獎。

傳承保護

傳承現狀

隨著電視電影等娛樂方式興起,古老的木偶戲漸漸被人們所淡忘,木偶劇團也經歷了在夾縫中生存的窘境。
據調查,而今木偶戲還是有人看的,短期內還不至於消亡和淘汰。閩粵客家地區的專業木偶劇團和業餘木偶戲班還在城鄉各地演出。近幾年來,梅縣木偶劇團還排演了一批少兒木偶戲,深入到學校演出受到老師學生的歡迎。
由於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加之提線木偶絕技、絕藝的傳承難度相對較大,使得從事梅縣提線木偶戲藝術的人才隊伍面臨青黃不接、普遍缺乏的困境,梅縣提線木偶戲有瀕臨“斷線”失傳的危機,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

傳承機構

梅縣區木偶傳習所(前稱:梅縣木偶劇團)成立於1951年,全民事業單位,是一個國營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於2012年6月轉製成立梅州市梅縣區木偶劇團演藝有限公司。梅縣提線木偶戲一直是梅縣木偶劇團傳承與創新。

傳承人物

巫啟勝,男,1955年生。高中畢業後參加梅縣木偶劇團工作,先後師承黃銘粦、李炎興、李達安等名家,學習木偶配樂、唱腔、操作及木偶製作等,並廣泛吸收各家所長,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能提、能唱、能彈、能演的木偶藝人。其創作、表演俱佳,曾在傳統長線木偶的基礎上,獨立創作短線木偶《木偶書寫》、《紅綢舞》等別具一格的木偶表演。從藝30多年來,完成送戲下鄉演出數千場,深受觀眾歡迎和喜愛,為弘揚、傳播梅縣提線木偶戲作出貢獻。

保護措施

2007年,梅縣木偶傳習所逐步走上了市場化道路,商演不斷。同時,他們在堅守傳統木偶戲表演劇目的基礎上求新求變,發展適合市場需求的劇目和表演方式,已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2007年,陸學平擔任了劇團的團長,給劇團成員發了一筆過年費。並對劇團進行全面改革,把長線木偶轉為短線木偶,積極尋找演出市場,並編排課本劇到幼稚園、國小、中學等地演出,劇團慢慢恢復了元氣。2009年,劇團由差額撥款變成了全額撥款,劇團成員的生活有了保障。除了推陳出新外,傳習所還積極走進校園、社區、村鎮,通過“送戲上門”的方式培養觀眾。
2009年03月12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10月16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3月14日,梅縣提線木偶走進嘉應大學,用講給學生聽、演給學生看、帶著學生體驗的方式,給大學生們上了一堂興趣課,讓更多大學生了解非遺,傳承非遺。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10年,梅縣“奏吉祥”木偶戲班應邀赴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國演出,深受廣大華僑的歡迎和好評。
1991年9月,梅縣木偶劇團參加在廣州舉辦的穗、桂、湘、滬4省3市的木偶劇團藝術展演大會。
1992年,梅縣木偶劇團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劇中採用真人與木偶合演的手法,打破了千百年來木偶戲的傳統表演形式,突破了千百年來提線木偶演出的舞台空間,採用皮影戲的光學效應,使劇中被斬“蛇妖”身首分離的表演絕技形象逼真,獲得滿堂喝彩,掌聲雷動。

榮譽表彰

1992年9月,梅縣木偶劇團的作品《鳳嶺緣》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獲得劇目創作獎和演出獎。
2014年4月,由中國民協主辦、清明上河園承辦的“中國首屆木偶展演大賽”在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舉行,梅縣區木偶戲傳習所表演的節目《變臉》代表廣東省參賽,獲金獎。
2017年11月,梅縣區木偶劇團演藝有限公司原創木偶劇《海族總動員》在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中獲得優秀劇目三等獎。
2018年8月,梅縣木偶傳習所參賽作品《封箱》在“廣東省第六屆嶺南舞蹈大賽”中獲得非職業組作品金獎、創作金獎、表演金獎三項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