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發(1908~1966年),廣東梅州市梅江區東山下市角人。他是知名木偶戲革新家,梅縣木偶劇團創始人。其父謝瑞庭是梅縣提線木偶戲班“樂堯天”的班主,以擅唱小生與紅淨而聞名。謝發在其父藝術薰陶下,自幼喜愛戲曲、樂器,尤其酷好玩弄木偶,常玩得不知饑渴,往往睏倦了就睡在木偶旁。謝發7歲開始學藝,在父親指導下學習八音彈唱和木偶藝術。謝發習藝勤奮,終日曲不離口,木偶不離手,練至唇焦口燥、指頭磨破仍不歇手。功夫不負苦心人,年方9歲的謝發便能墊著板凳登台表演提線木偶,13歲即得師名。這時他不僅能記下二三十齣傳統戲曲,而且不論演文武戲均能自提自唱,得心應手。他並不就此滿足,還特地拜福建名藝人龔步階為師,經過數年嚴格的訓練,技藝大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發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謝發不僅精於木偶藝術和八音演奏,而且在曲藝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詣。他加工潤色了《種黃瓜》、《賣雜貨》、《瓜子仁》等數十種民間小調,並創造出不少別具一格的唱腔。1956年12月,謝發在出席廣東省文化先進工作者會議之後,與各劇種著名藝術家馬師曾、黃粦傳等交流曲藝,他們表演了各自拿手的粵曲或漢調等,謝發卻以即景即事的歌詞,配以獨創的小調演唱,獲得藝術家們的好評。30年代以前,木偶戲唱腔、道白與漢劇完全一樣,都使用“中州音韻”。為使客家地區廣大民眾在欣賞木偶藝術時獲得更多樂趣,謝發在進行木偶藝術改革的同時,大膽地在一些角色的舞台語言中使用客家話,根據各出戲情節編創出很多幽默風趣令人解頤捧腹的獨白和對白;並在吸收與融會民間小調精華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唱腔“傀儡腔”,它包括“猜調”與“拆字歌”等。“猜調”又分平聲韻和仄聲韻兩種。“傀儡腔”全用客家話演唱,不僅咬詞吐字清晰,且喜怒哀樂馳騁自如,富有濃郁的客家韻昧,深為民眾所喜愛,並為山歌劇等劇種所借鑑。1963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將謝發的“猜調”錄製唱片。謝發對從學問藝者都毫無保留,悉心予以指導,並曾帶病到梅縣藝術學校教授“傀儡腔”等曲藝,培養了一批藝術新秀,如戲劇家顏謹光和現任梅縣木偶劇團團長李炎興,都是他的門徒。由於謝發在藝術方面取得成就,1956年被吸收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廣州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