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梅州市梅縣區木偶傳習所成立於2012年6月,其前稱是梅縣木偶劇團成立於1951年,2012年6月成立梅縣區木偶劇團演藝有府連您棕限公司,是廣東省成立最早的國營專業藝術表演團隊。梅縣提線木偶戲歷史源遠流長,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僅存稀有的長線木偶戲。梅縣提線木偶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樂堯天”、“奏吉祥”、“榮華堂”、“富天彩”、“合一聲”、“樂昇平”6個提線木偶老戲班中的藝人,以樂堯天戲班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於1951年3月組建了“梅縣民藝線劇團”,團址設在梅城華僑戲院左側。由謝發擔任團長,屬文教局領導。1956年轉為國營,改稱梅縣木偶漢劇團。1966年被解散,1978年後復辦命為“梅縣木偶劇團”,全團人數20-25人左右,是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2012年文化體制改革,設立梅縣木偶傳習所。2014年梅縣木偶傳習所更名為梅州市梅縣區木偶傳習所。團址初設人民體育場山歌劇團內,後匙捉達遷至城北公社曾龍岌,占地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2009年10月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梅縣提線木偶戲),2015年,夜請拳船區木偶傳習所被授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基地”同年被評為“2015至2017年度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梅縣提線木偶)”。
在新中國成立後50年的時間裡,梅縣木偶劇團在藝術上穩步前進,取得了輝煌卓著的成績。謝發演藝精湛,名氣不脛而走,曾受到中外藝術家的盛讚。1952年春,謝發在廣州與蘇雄榜項聯功勳藝術家、莫斯科木偶藝術劇院院長奧布拉茲卓夫進行藝術交流。他表演了提線木偶《化子進城》中的“弄蛇”、“舞獅”等絕招,蘇聯專家看後盛讚謝發控線的10個指頭靈巧得堪與鋼琴家相媲美,並邀請他到蘇聯各大城市表演。1955年冬,葉劍英元帥在廣州接見全體成員,並觀看了劇團演出的劇目,還親自到後台看望老藝人。 從此,梅縣提線木偶戲這一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保護,由梅縣良陵木偶劇團傳承與創新。
建設成就
梅縣區木偶傳習所致力於做好木偶劇的傳承保護工作、精品劇目的生產和排演工作、木偶劇人才規劃、培訓和送戲下鄉工作。近年來,堅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根”的管理理念,在繼承優秀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對木偶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創新,使古老的木偶藝術煥發出新的藝術青春,贏得了國內外的讚譽。梅縣木偶戲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地方色彩。木偶戲誇張與寫實相得益彰,創新的兒童劇獨樹一幟,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在對外交流方面,我所多次代表梅州出訪馬來西亞、模里西斯、墨西哥、高棉等國家和地區,為保護、傳承與發展“梅縣木偶戲”這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出不懈的努力。
自體制改革以來,梅縣區木偶傳習所保留並提升1部傳統劇目,創作演出了4部大型兒童劇,1部小型兒童劇,十多個木偶節目,並打造多個豐富多彩的綜藝節目。主要有人偶劇《海族總動員》、欠奔汗小型劇《恐龍歷險記》,木偶舞蹈《封箱》、木偶節目《杯花聲聲迎客來》《變臉》《木偶書法》《長綢舞韻》等精品節目。獲得省級獎項5個, 市級獎項4個 ,其中提線木偶節目《變敬幾甩臉》獲首屆中國木偶展演金獎,大型木偶劇《海族總動員》獲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三等獎,小品《門鎖壞了》獲廣東省廉政小品曲藝創作大賽金獎、木偶舞蹈《封箱》獲第七屆民眾音樂舞蹈花會金獎並在2018獲得廣東省第六屆嶺南舞蹈大賽表演金獎、作品金獎、創作金獎。同時小品《今天怎么了》《新官上任》、木偶舞蹈《偶緣》、改編木偶劇《化子進城》都在市級比賽中獲得獎項。這些成績取得都書寫了梅縣區木偶傳習所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