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實施方案

《梅州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實施方案》是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於2023年4月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州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3年4月
方案制定,內容解讀,

方案制定

2022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梅州方案”),讓梅州成為廣東又一國家級戰略平台。
2022年11月10日召開的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了支持梅州老區蘇區加快振興發展的有關工作,強調要支持梅州全域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
2023年4月,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梅州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內容解讀

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梅州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圍繞國家賦予梅州的“一區兩城”戰略定位,深入推進蘇區振興、融灣入海“兩大戰略”,大力實施“六大工程”,推動梅州蘇區融灣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方案》指出,要充分認識國家層面出台的《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總體要求,全面實現發展目標,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
《方案》明確,要大力實施產業引領、基礎支撐、改革賦能、開放合作、民生改善、政策保障“六大工程”。
產業引領方面,要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生態,深度嵌入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產業鏈,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聯動發展,高水平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平台。力爭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增至300家以上;先進材料產業集群產值超600億元;構建“兩主四輔”鐵路貨運樞紐布局,規劃建設8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一批城鄉貨運節點;以及實施產業園區“七個一”工程、加快梅州國際無水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等。
基礎支撐方面,要構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路,提升融灣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積極融入“數字灣區”。力爭2024年6月底前開通運營梅龍高鐵,2027年3月底前瑞梅鐵路建成通車、推動梅州至武平高鐵、汕梅(汕昆)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重要線路建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做好光伏、儲能等能源項目併網工作;加大5G建設力度,力爭2025年實現5G網路全市全覆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改革賦能方面,要銜接粵港澳大灣區規則機制,促進生產要素最佳化配置,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包括創建省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示範點,圍繞開辦企業、登記財產等15個領域量化指標,複製推廣珠三角先進經驗做法;深化數字政府建設和“一照通行”改革;最佳化審批流程,實現“交地即開工”;制定建設新時代贛閩粵原中央蘇區人才振興發展試點實施方案,實施贛閩粵原中央蘇區人才獎勵計畫等。
開放合作方面,要協同贛南、閩西等周邊區域深度融灣,深化與港澳交流合作,協同參與國際經貿文化合作。包括支持省際邊界縣(市、區)加強與鄰省鄰近地區交流合作,開展“港澳客商梅州行”經貿文化交流活動;高水平辦好世界客商大會,積極參與中歐區域政策合作,加強“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吸引日韓產業落地梅州等。
民生改善方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給地,打造文化傳承和休閒旅遊目的地,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共享。包括引進大灣區大型連鎖企業和批發市場進駐梅州;大力發展客家預製菜產業,力爭到2027年總產值達100億元以上;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力爭到2026年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吸引大灣區資本、資源參與文化開發項目建設,推動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共享。
政策保障方面,全面對接落實國家和省在財政、投資、金融、人才、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梅州融灣振興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落實中央財政在安排革命老區轉移支付時加大對梅州的支持,落實對國家和省統一部署的國家幹線鐵路、高速公路、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項目資本金,免除重點老區蘇區出資責任的政策;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按中央和省1∶1比例出資的政策等。
《方案》對各目標任務實施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管理,強調要加強領導,用足政策,爭取支持,強化考評督查,確保取得實效。《方案》提出,到2025年,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取得重大進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00億元以上、製造業產值達千億規模,與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互補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到2027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製造業增加值比2022年翻一番;到2035年,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交通圈”“生活圈”,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