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公元502—557年),屬瀧州,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縣。轄地包括現在廣東信宜全市,廣東高州市的馬貴、古丁、深鎮以及廣東羅定市的蕾濱、新樂、都門、扶合、加益一帶。廣西北流市大倫鎮、白馬鎮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德郡
- 朝代: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屬瀧州,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縣。轄地包括現在廣東信宜全市,廣東高州市的馬貴、古丁、深鎮以及廣東羅定市的蕾濱、新樂、都門、扶合、加益一帶。廣西北流市大倫鎮、白馬鎮一帶。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屬瀧州,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縣。轄地包括現在廣東信宜全市,廣東高州市的馬貴、古丁、深鎮以及廣東羅定市的蕾濱、新樂、都門、...
瀧州轄平原郡(郡治龍鄉縣)、龍鄉縣,永業縣,開陽郡(郡治開陽縣)、開陽縣,梁德郡、梁德縣;建州轄廣熙郡、永熙縣、安南縣,羅陽郡、羅陽縣。其中永業縣治在...
[1] 瀧州轄平原郡(郡治龍鄉縣)、龍鄉縣,永業縣,開陽郡(郡治開陽縣)、開陽縣,梁德郡、梁德縣。 瀧州處於歷史上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當時是嶺南...
懷德縣是信宜市隋代名稱,曾用名梁德縣。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梁德縣改名為懷德縣。...... 公元502年始在端溪縣的羅竇百洞地置梁德郡,轄梁德羈糜縣及務德...
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電白郡,郡治在今高州長坡舊城,屬高州;同時在今化州升羅州縣為羅州,今高州市西部、西南部屬羅州高興郡;北部屬瀧州梁德郡;中部、...
並劃屬蒼梧(今廣西)郡管轄。南朝梁(公元502)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縣。唐武德四年(621)析懷德地置信義縣。並在信義縣(今鎮隆)平塘屬信義縣。...
南朝梁(502—557年),析端溪縣地置梁德縣(意在顯示梁朝德政)及梁德郡,梁德縣是信宜縣前身,縣治在今池洞鎮太安圍底街,轄地包括今的信宜全市,高州縣的馬...
晉永和七年(公元346年)信宜地屬廣州晉康郡端溪縣,南朝梁、陳年間(公元502—581年),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縣。由高涼地區的馮冼氏家族世襲粵西南路為酋長...
馮寶到良德與冼英成婚,五虎大將也同時成婚。朝廷聞知馮寶平定五俚,海南千峒歸附冼英,大為驚恐。冊封冼英為“護國夫人”,賜與梁德郡。實則是把高涼分為八郡,...
信宜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山區,這裡從南朝梁(公元502)始置梁德郡及梁德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析懷德縣地置信義縣,縣城設在鎮隆。至今保留有信宜古城遺址。...
漢蒼梧郡端溪縣地。梁為梁德縣地。隋為懷德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信義縣,為南扶州治,貞觀六年為竇州治。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信宜,仍為竇州治。熙寧四年,...
南朝南齊年間(479——502年),從端溪縣分出威城縣(縣治是今鬱南建城鎮)、梁德縣(縣治是今信宜縣池洞鎮)置梁德郡,端溪縣相沿了六百多年後被廢置。...
平陳,廢郡。十八年改名懷德。 良德,陳置,曰務德,後改名焉。 安遂,梁置建州、廣熙郡,尋廢。州大業初廢。 永業,梁置永業郡【永業今筋竹鎮舊縣】,尋改為...
其中良德縣的歷史如下:南朝梁在信宜東北置瀧州梁德郡,今高州市東北屬此郡。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在今高州東北境內析置務德郡,縣治今高州市東岸鎮東,...
信宜市,古稱梁德縣、懷德縣、南扶州、竇州,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東與陽春市相接、南與高州市交界,西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
南朝梁置天監六年(508)置建州,建州州治在今廣東羅定市附城鎮古城。1建州轄廣熙郡、羅陽郡、梁德郡、梁德縣。隋開皇九年廢郡,建州轄永熙縣、安南縣、羅陽...
懷德縣,南朝梁原置梁德郡,縣治在今廣東省信宜市池洞鎮太安圍底街,廣東省高州市的馬貴、古丁、深鎮以及羅定縣的蕾濱、新樂、都門、扶合、加益 ,廣西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