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價值
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尚存有完整的原生植被群落。有古化石孑遺植物
紫杉、
天女木蘭,世界獨有的孑遺植物
雙蕊蘭。該區是一個重要的天然物種的基因庫,生物學科的研究基地,主要是保護和恢復
紅松-闊葉混交林的頂級群落及生態系統。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老禿頂子保護區屬長白山龍崗支脈。
森林植被屬長白植物區系。 土壤以
棕壤和
暗棕壤為主,棕壤為本區的
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海拔900m以下的落葉闊葉林中,
暗棕壤為本區的垂直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900m 以上的中山
草甸和暗針葉林中,土壤濕潤,有機質含量高。 總坡向東南,坡度在11—21度之間。海拔高度510m—640m。主風向多為南風或東南風。
氣候條件
老禿頂子保護區位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中的遼東冷涼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6.3℃,絕對最高氣溫37.2℃,絕對最低
氣溫—35.7℃,≥10℃年有效積溫為3005℃,年降水量為870--1060mm,是遼寧省最濕潤地區;
無霜期為133天。
生物資源
資源綜述
該區植物物種豐富,有維管束植物120科1141種,區系成分複雜,包含有東亞-北美成分、北溫帶成分、溫帶亞洲成分、舊大陸溫帶成分等多個分布區類型;植被類型多樣,有5個植被型組,9個植被型,24個群系,其中包括在該區典型的跳石塘植被。
老禿頂子保護區水平地帶性原生型植被為
紅松、闊葉混交林,垂直地帶性質北溫性雲冷杉暗針葉林,屬長白山、闊葉混交林林的西南延伸部分,日偽時期的掠奪是破壞和下部開墾耕地,原生型頂級群落已破壞殆盡,再加上上述經營過程,形成了次生林的不同演替階段,森林覆蓋率為97%;植被類型多樣,主要有蒙古櫟林、山楊,白樺林、
雜木林,和柳葉繡線菊灌叢、錦帶花灌叢及紅丁香灌叢等。
保護區植被屬長白植物區系的西南邊緣,並具有向華北植物區系的過渡性(亦有專家認為是長白植物區系與華北
植物區系的交錯地帶)。經專家鑑定的低高等植物232科,1788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17種,其中一級:
人參、
紫杉;二級:
雙蕊蘭、
黃檗、
刺人參、
刺楸、核桃楸、
紅松、
水曲柳、
紫椴、
鑽天柳、
無喙蘭、
天麻、
平貝母、
野大豆、黃蓍、狹葉瓶爾小草。其中孑遺植物
雙蕊蘭是該區的獨有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特有植物
雙蕊蘭(Diplandrochissinica)是蘭科最原始的孑遺植物,是世界上唯老禿頂子獨有物種。腐生習性,終生不具綠葉腐生小草本,與某一類真菌共生,它與某一類真菌共生,繁殖方式至今還是個謎。它的分布區域極其狹窄,種群數量出現逐年減少現象。
老禿頂子目前發現4處,其中保護區東坡3處,西坡大東溝管理站1處。 老禿頂子北坡高壓線附近發現一處,分布在小崗脊的柞樹林內。第一次發現是在93年8月14日(94年、95年、96年、97年沒出),面積為50平方米,總計29株。往後逐年減少,98年2株,99年1株,2000年3株,2001年2株,2002年沒出,地被物有蛇白蘞等。
保護區溝里象鼻子溝,早在1964年有記載,有專家在象鼻子溝首次採到
雙蕊蘭(模式標本藏在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標本室)。1982年有關蘭科專家前來採集,發動保護區工人上山調查,歷時18天時間,100多人次,但是沒有找到。2001年,再擴大種群數量調查時,於8月22日在此發現兩處,總計3株,其中有2株長勢良好,有1株已經變為褐色枯萎。這兩處都分布在離小崗脊20米處,四周林分為天然次生林,主要樹種有
椴樹、
楸樹、
柞樹、色樹等。地被物有
木賊、猴腿蹄蓋蕨、
蛇白蘞等。
老禿頂子西坡大東溝管理站鴻雁護林防火檢查站發現一處,這一處是在1986年發現過,總計8株(因分布區域偏僻,科研力量不足,87年—99年沒有觀測)。在2001年擴大種群數量調查時發現了24株,面積70平方米左右,分布在以柞樹為主的天然次生林內,地被物有猴腿蹄蓋蕨 、
懸鉤子等。
管理狀況
保護狀況
保護區域內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植物帶分布明顯,野生動植物種源豐富;由於地處大夥房水庫上游,東南北麓河流匯入
渾河水系的蘇子河流入大夥房水庫,所以,這裡又是
大夥房水庫水源涵養林基地。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1981年經遼寧省政府批准建立,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建立十年來,管理處加強了保護管理措施,使該區的植被得以恢復,林木蓄積量得以增加,野生動物資源得到發展,其中
黑熊、蛇類資源量為遼寧之首,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得到了保護,自然資源基本處於原始未開發狀態。保護區的主要的創收來源是旅遊服務業、資源收穫和資源補償費,年淨收入分別為24.01萬元、10.19萬元、5.18萬元,分別占年創收總淨收入的54.24%、23.02%、11.70%(徐海根,2001)。資源收穫的主要收入是林木間伐和清理風倒木、枯木、病腐木,在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後,創收方式調整為走生態旅遊業發展道路。
林木良種基地
從1976年開始建設
日本落葉松種子園,1984年被列入部省聯營林木良種基地建設項目。1990年9月經林業部種苗站和省市林木種苗管理站聯合驗收合格。1991年開始二期續建工程。到目前已經建成總面積為2612畝的林木良種基地。其中:種子園1114畝(
紅松260畝,562個無性系,日本落葉松744畝,86個無性系,
水曲柳110畝,85個無性系)。子代測定林439畝(
紅松157畝,562個家系,日本落葉松267畝,520個家系,長白落葉松15畝,22個家系)。硬體和改建母樹林804畝(
紅松539畝,雲冷杉母樹林165畝,裂葉榆100畝)。日本落葉松展示林255畝。
旅遊資源
區內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鬼斧神鵰,造就奇山異水的自然景觀;具有長白山的種群複雜,植被垂直分布,帶譜明顯的森林生態特徵,“東北小長白”生態景觀。遼寧第一峰山勢宏大,沸雲似海,蔚為壯觀;冰壺溝的雲天瀑布、百瀑川;靖宇潭,古樹參天,暖流潺潺;天橋河的蟾蜍石、盤龍騰等自然景觀,春季野花爛漫,百鳥爭鳴,金秋楓葉紅遍,層林盡染。呈現出一幅幅迷人的山水圖畫。
老禿頂子不僅巍峨高聳,雄、險、奇、秀,登到多半山腰叫做二頂子的地方時,有當年東北抗聯的軍部遺址和屯糧遺址。1934年秋天,
楊靖宇將軍率抗聯隊伍,在這裡開闢了抗日根據地,痛擊日本侵略者。那裡還有
文化大革命中修建的防空洞和作戰指揮部。
山頂寬闊平坦, 有千餘平方米範圍草木不生,“老禿頂子”由此得名。一塊巨大的天外來石落在山巔,上刻“
遼寧第一峰”。一邊牌子上書:
遼寧第一峰,海拔1367.3米,素有“遼寧屋脊”之稱。山上駐有雷達部隊。山腳下一處人工修的水池,這是林業部門特意修建的,主要是蓄水,為周邊的野生動物提供飲水,經常有
黑熊、野豬等動物到池邊飲水。
森林遊覽景區
雲海觀賞小區面積12000平方米;瞭望塔只允許10人/次,每次滯留1小時;東西湖瀑布在一條線路上,山道合計長10公里;鴻雁瀑布山道長1250米;
太子河源頭山道長1500米。
野生動植物觀賞景區
東北虎觀賞小區,遊人可觀賞面積720平方米;植物園面積為42.6公頃,可進入面積為14.2公頃。森林狩獵區面積340.32公頃。
燕東植物園
總面積15公頃,栽培各種珍稀植物1100多種。有完整、齊全的
動植物標本館500平方米,現有動植物
標本2178種,是科普教育的好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