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禿頂子抗聯遣址

老禿頂子抗聯遣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禿頂子抗聯遣址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
  • 占地面積:152平方公里
  • 景點級別:紅色旅遊景區點
老禿頂子抗聯遺址,老禿頂子簡介,

百科名片

景區名稱:老禿頂子抗聯遣址
所在區域:
類型:紅色旅遊景區點

老禿頂子抗聯遺址

老禿頂子抗聯遣址位於遼寧東部桓仁、新賓兩縣交界處的八里甸子、木盂子、平頂山三個鄉鎮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中。保護區距桓仁縣城56公里,距本溪市144公里,總面積152平方公里。現有1條國家二級公路通過自然保護區邊界,1條公路通到自然保護區的北部管理所,交通十分便捷。1981年9月15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8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面積15217.3公頃,其中核心區2800.2公頃(桓仁境內2271.1公頃,新賓境內529.1公頃),緩衝區9505.6公頃(桓仁境內6539.1公頃,新賓境內966.5公頃),試驗區29911.5公頃。
景區空氣清新自然、林木繁茂,山勢跌宕起伏,綿延數十里,奇險俊秀,溝谷交錯,植被豐富,各種中草藥材及野果分散於林間,被譽為綠色植物寶庫。奇珍薈萃、名勝古蹟及充滿文化內涵的傳奇遺址,為老禿頂子抗聯遺址的紅色旅遊開發提供了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老禿頂子山水秀麗如詩如畫,具有開展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的良好條件。通過構建龐大的、內容豐富的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網路,使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以紅色旅遊為主的絕佳去處。

老禿頂子簡介

老禿頂子屬長白山龍崗支脈向西南的延伸部分,山體主要由古生代奧陶紀沉澱的沙岩、葉岩、礫岩等岩石構成。主峰老禿頂子峰海拔1367.3米,是遼寧最高峰,素有“遼寧屋脊”之稱,也是遼寧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因其頂峰溫度較低,有方圓千餘平方米寸草不生,故名老禿頂子。區內1000米以上山峰共9座,相對高差858米。保護區水資源豐富,共有大小河17條。其中老禿頂子及西麓的三條河流屬太子河水系,是遼寧省第三大河太子河的發源地,東麓、南麓及北麓的14條河流屬於渾江水系。老禿頂子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受海洋氣候的影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00-1200mm,相對濕度67%,是省內最濕地區之一,年蒸發量1225mm。 老禿頂子動物區屬華北區系,混有華北、蒙新動物區系成分。植物區系屬長白植物區系的西南邊緣,以長白區係為主,並具有華北植物區系的過渡性。老禿頂子植物群落組成比較複雜,垂直分布帶譜明顯,森林覆蓋率為93%。自然保護區西湖瀑布峽谷是抗日戰爭時期(1934-1938年)東北著名抗聯司令楊靖宇將軍戰鬥過的地方。這裡有楊靖宇將軍指揮過的第一軍第一師的大本營、練兵場、被服廠遺址等景觀及彈藥庫、軍工廠、槍械生產車間等遺蹟。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老禿頂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300年前曾有努爾哈赤率兵堅守老禿頂子2個月的明清之戰。日寇侵華期間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以老禿頂子山為根據地,在這裡創建了游擊根據地抗聯密營,與日偽軍展開游擊戰爭長達四年之久,為抗日戰爭歷史譜寫了壯麗的篇章,紅軍將士韓浩、李向山等烈士長眠在老禿頂子山上。抗聯遺址是老禿頂子珍貴的人文資源。東北著名的抗聯司令楊靖宇將軍指揮的抗聯戰士,穿越茂密的森林,以智慧和堅強勇敢地同侵略者頑強鬥爭。大本營、練兵場、密營、哨所、戰場等歷史遺蹟留給後人深深的思考,循著烈士的足跡,聆聽革命前輩的教誨,尋找和體會當年抗聯戰士的艱辛和困苦,緬懷為爭取人類自由和幸福的人民英雄。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有抗聯遺址、關帝廟等遺址。抗聯遺址位於森林公園南側天橋溝內,當年抗聯有位郝司令曾帶領一個排戰士在此安營紮寨,與日偽軍周旋戰鬥,殘留牆體及基石,現在依然清晰可見。紅色旅遊 老禿頂子紅色旅遊開發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利用老禿頂子豐富的資源,通過打造紅色旅遊、生態旅遊、森林旅遊等優勢品牌,不斷推出旅遊精品,加大了宣傳促銷力度。老禿頂子東北抗聯遺址區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遊客觀光遊覽,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和需求發生了明顯變化。老禿頂子的自然風光和抗戰的歷史遺蹟,既是旅遊的好場所,更是今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課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